余玠防蜀之战
宋淳三年(蒙古乃马真皇后临朝称制二年,1243年)至宝祐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在宋元战争中,蜀帅余玠以山城防御抗击蒙古军进攻的作战。余利用重庆市牵制蒙古骑兵,建立了以重庆为中心的防御体系,屡次打退蒙古军的进攻,为后续抗蒙作战奠定了基础。
战争介绍
宋淳祐元年(1241年)十一月,蒙古孛儿只斤·窝阔台病死,内部纷争汗位,无暇全面部署对南宋大规模战争,南宋王朝得以暂时休整和调整防御部署。赵昀命在淮东屡立战功的的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省制置使兼知重庆府,负责四川防务。
余玠赴任后,革除弊政,实行轻徭薄赋、整顿军纪、除暴奖贤、广纳贤良、聚小屯为大屯等政策。采纳播州区人冉姓兄弟建策,采取依山制骑、以点控面的方略,先后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今四川南充南、苍溪县东南、合川东、金堂南)等10余城,并迁郡治于重庆市。又调整兵力部署,移金州(今陕西安康)戍军于大获;移州(今陕西略阳)戍军于青居;移兴元(今汉中市)戍军于合川区(今合川东钓鱼城),共同防守涪江(今涪江、嘉陵江、渠江);移利州戍军于云顶,以备外水(即岷江、沱江)。诸城市依山为垒,据险设防,屯兵储粮,训练士卒,经数年建设,逐步建成以重庆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边防稍安。
淳祐六年(蒙古孛儿只斤·贵由元年),蒙古分兵四道入蜀,余玠继多次战胜蒙古军进攻之后,依靠新建立的重庆市防御体系,又打退了蒙古军的进攻。十年(蒙古海迷失后皇后二年),余玠调集四川省各路精锐,誓师明成祖北伐。以一部兵向陇蜀边界出击;自率主力,取金牛道向汉中市(今属陕西省)进发,三战连捷。
次年四月,余玠率军号10万进占汉中西之中梁山,潜军烧毁汉中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栈道后,率军围汉中数重,昼夜急攻。蒙古军修复栈道,各路援军会至。余玠久攻不克,兵老师钝,只好撤军。十二年(蒙古蒙哥汗二年,1252年),余玠率军击退进攻嘉定府(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军,四川抗蒙形势日益好转。
人物简介
余玠(1199—1253),字义夫,蕲州镇人(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地区),南宋名将。端平三年(1236),赵葵任淮东安抚制置使兼扬州市(今属江苏省)知州后,余玠晋,被留置师爷。嘉熙二年(1238)正月,任招信军(今安徽嘉山东北)知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嘉熙四年(1240),余玠率水军由运河进攻至开封市有功,升任淮东提点刑狱,后又兼淮安市知州、淮东制置司参谋官。淳祐元年(1241),又以率军援救安丰镇(今安徽寿县)有功,升任淮东制置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