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芳龄

杨芳龄

杨芳龄,1894年生于江西吉安,后全家迁居重庆市。据《重庆市南岸区志·杨芳龄传》记载:杨芳龄自幼聪颖好学,由私塾考入广益书院(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前身),毕业后由教会推荐,赴上海市就读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至1922年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教育学。归国后在重庆广益中学任教,并任教务主任、校长(该校首任华人校长)。他是重庆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三次到广益中学参观,有时也到学校操场看学生踢足球。蒋曾两次到杨家作客,景仰杨芳龄的为人,对杨芳龄为学校制定“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校训很赞赏。为此,杨家在“文革”中也多次遭“红卫兵”盘查。1960年,杨芳龄先生不幸逝世,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反。

人物简介

杨芳龄,男,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祖籍江西吉安县,幼年随母亲到重庆市。他自幼聪颖好学,由私塾考入广益书院,随书院的演变,毕业于南岸广益中学(该校最初成立于1892年,由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创办)。由教会推荐,赴上海市就读于圣约翰大学

民国8年(1919)至11年(1922),杨芳龄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教育学,未及毕业,即归国在重庆市广益中学校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

民国14年(1925),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形成高潮。广益中学学生激于爱国主义愤群起响应,形成学潮。基督教四川公谊会被迫改换校方领导,英人校长陶维新解职离去,由杨芳龄接任校长。

杨芳龄博学多才,尤长英文,酷爱体育,善处社会,且担任几年教务主任,已有办学经验,立志要把广益中学办成四川重庆第一流的学校。

杨芳龄任校长后,逐步将一所教会学校转变成私立中学。民国19年(1930),邀请军政,教育、财经、实业各界有威望的人土为校董,成立丁第一届校董会,办学经费依靠收高额学费和校董会筹集。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办起了高中。尽管经费有限,杨芳龄始终重视学校建设。他修缮房舍,新建校舍;置机发电,安装电灯;购置仪器,充实实验;成立图书馆,添买图书;劈山平坝,扩大运动场;修蹩道路,培载花木。一进校门一条林荫大道如人洞天,校内依自然环境建花园、花圃,整个校园林木参天,环境清幽。至中国抗日战争中期,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学生达800人左右,多为住读,一应实验设备,体育设备齐全,藏书达数万册,已成为当时重庆市设备和环境最优越的学校之一。

杨芳龄深谙“师高弟子强”之理,注重严格挑选教师,即重教师学历、学位,更重实学,应聘而来的教师,他都亲自与其交谈,以鉴其学识,安排试讲、试用,以认定其教学能力,最后决定是否聘用。他不惜重金聘用高水平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数学家何鲁(曾任重庆大学校长),作家黄朝阳(碧野)、著名教授赖以庄英语名教师文幼章等,都先后在重庆市广益中学校任过教。另一方面,对已聘用的教师,实践证明不能胜任教学的就立即解聘。即使是广益中学毕业出去读了大学回校任教的,不能胜任教学者也一样解聘。

杨芳龄对学生学籍、生活及学习,管理十分严格,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优厚的奖励。学校管理制度甚严,学生不请假不准外出、不准进出餐厅旅馆、抽烟酗酒、节假日回家必须按时返校。即使达官贵人子女,也不例外。学习制度严,每天7—8节课从不让少上一节,星期天也要自习半天。早操必到,课后学生必须到运动场锻炼,不得逗留室内。杨芳龄除安排教务主任等人检查外,经常亲自巡回检查,凡有违规者,必受指责和惩罚。

杨芳龄经常早晚巡视学生宿舍,夜间还不时为学生盖被子,学生生病,问寒问暖,并嘱其夫人送药送饭。每周星期六,他同学生一起做大扫除。学生对其畏、敬、亲三情并生。

杨芳龄本人英语功底深厚,加之广益前期为英国教会学校的渊源,师资又强,尤重英语教学。一贯采用直接教学法,偏重多读多记多运用。学校购置多种英文报刊、字典、词典,供师生阅读参考。每逢教师因事因病出现空堂,他即亲自上英语课。学生初中毕业一般可用英语作文,高中毕业即可通读《莎士比亚全集》,能流利的用英语会说。

杨芳龄酷爱体育,也大力保持和发展重庆市广益中学校重视体育运动的传统。校内有足球、篮球、网球、棒球场,还有游泳池和健身房,且明确规定,凡体育不及格者,一要留级、二不能拿毕业证书。加之校长身体力行,学生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形成学校的传统风气。即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才,也让学生具备了强健的身体,尤以足球运动成绩卓越。学生踢足球成风,班有班队,校有校队。其校队不仅是当时重庆市第七中学校界的冠军队,而且战胜了重庆市的冠军队——民生公司足球队,主力队员还被选人市队、省队参加国家级比赛。广益中学足球队还经常与侵驻重庆的英、法等国的海军足球队赛球,常常战而胜之。杨芳龄亦常以此自慰。

广益办学成绩卓著重庆历届竞考、会考,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均名列前茅。其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多在80%以上。早在民国17年(1928),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即曾嘉誉其为“江巴学校之冠”。民国军政要员及社会知名人士,多赞赏杨芳龄治校有方,纷纷把子孙送到广益求学,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尤以为甚。

民国18年至22年(1929—1933)间杨芳龄还参与了重庆大学的创办,担任首届招生主考委员、校董委员、事务长。在后两三年里,他奔波于黄桷垭、菜园坝及沙坪坝区之间,为重大新校建设操劳。新校起用后,他辞去重大之职,一心管理重庆市广益中学校

杨芳龄系虔诚的基督徒,校内常有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但他却不要求学生信教;他同中国国民党高级官员有一定联系和来往,却又抵制国民党、三青团的组织进校,谢绝当局委其担任教育厅、司、局长的邀请。他亲自出面奔走,保释在“四·二一”运动中被国民党军警抓捕的一名学生和一名教师。重庆解放前夕,他通过上层特殊关系,制止国民党部队在校内砍树、修战壕,也率先挂红旗迎接解放军。

杨芳龄在广益中学办学20余年,培养学生数千人,遍及国内和海外,他本人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

1951年,杨芳龄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无期徒刑(因出身教会学校,留学英国而蒙冤受屈),1960年含恨辞世。1985年经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复审,撤销原判决,并宣告其无罪。

广益中学校训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校长章显林介绍,广益中学由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于1892年2月创办。1894年,经清川东道台批准为广益书院,1898年改称广益学堂。1904年,更名为长沙市华益中学。1928年,学校与英国伦敦基督教公谊会脱离关系,由国人杨芳龄接办任校长,改称重庆市私立广益中学校。

1934年,杨芳龄校长总结办学42年的经验,为勉励师生业精于勤,努力进取,进一步推动广益发展,特取《礼记·中庸》中的“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作为校训。“迩”即近,“卑”即低。喻义从基础开始,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事业上,“行远”是积累、“登高”是成就,“行远”与“登高”体现了“积累”与“成就”的辨证关系;在做人上,“行远”即树立远大理想,“自迩”则要求脚踏实地;在做事上,“登高”即应有攀登事业和科学高峰的抱负,“自卑”即指必须具有万丈高楼从地起的务实精神。

虽然经历了教会办学、私立中学、公办中学和文革后恢复和百年校庆后的振兴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但重庆市广益中学校重视基础教育在人生发展中重要地位的指导思想始终未变。“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校训一直传承至今,经由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讨论,并征求部分教育专家意见后,形成共识,将校训上升为办学理念。

学校还强化了“一训三风”,即校训: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校风:文明、进取、求实、创新;教风:守德、树人、学高、严谨;学风:勤学、求真、多思、重行;确立了“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教师发展目标和“做真人,志趣高远;求真知,学业精深;尚践行,成才报国”的学生培养目标。明确了“秉承传统、注重创新、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爱国爱校、治学严谨、尊师勤学、文明活泼”的办学传统,建立起重庆市广益中学校理念文化的核心体系。

而今,从校门到教学楼到办公楼,师生们随处可见“一训三风”。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优雅的环境与“知校、爱校、兴校”的系列活动,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构成了广益中学人文教育的丰富内涵。

“三杨兴学”办教育

2007年03月17日 重庆商报

二十世纪初叶,重庆市文教界曾广为流传着“四大金刚”之说。所谓的“四大金刚”,并非横眉怒目的赳赳武夫,反倒个个都是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大学问家,这四位学人即向楚、文伯鲁、梅际郇、陶闿士。稍后,文教界又传出“三杨兴学”之说。这三杨,指的就是杨芳龄、杨重熙、杨世才三位执教鞭倡新学的教书先生。

重庆南岸黄垭的文峰山下,有一所创办于1894年的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广益中学是由广益书院演变而来的,是英国基督教公谊会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1925年“五”运动波及全国,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广益中学校园内亦掀起了驱逐洋人校长学潮。正是此时,杨芳龄接任了广益中学校长之职,直至重庆解放。

杨芳龄祖籍江西吉安,生于1894年。他是由私塾考入广益,毕业于南岸广益中学的学子。再由教会推荐就读上海圣约翰书院,继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教育,归来回到长沙市华益中学任教的。出任校长后,在杨芳龄的主持下,广益由教会主办转变成了私立中学,校园校舍增添了,运动场拓宽了,藏书达数万册的图书馆建成了,高中部办起来了,学生多达800余人,名师任教广益,遂使重庆市广益中学校一跃而成为全市的名校,享有“江巴学校之冠”的美誉。

坐落在市区上清寺中山四路的重庆市求精中学校,是1891年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鹿依士创办的,其前身为求精书院。为广东省填川移民后裔的杨重熙,在求精中学毕业后,于1919年考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主修教育,旋即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勤工俭学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归来,回到母校任教,从1934年始,担任求精中学校长直至1949年。

杨重熙上任伊始,力改洋化教育模式,倡导新学,首倡向贫苦百姓子弟招生之举,令世人耳目一新。任校长十五年间,陆续办成了求精幼稚园、求精小学、重庆市求精中学校、求精商学院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机构,为桑梓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园地。

祖籍四川乐山的杨世才,少小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后经英国传教士帮助,方才进入成都市就读华西协合大学英文系的。杨年轻时,在长沙市办过半工半读性质的大同合作社,也曾创办过书店,编办过刊物,后出任重庆宏育中学校长达十年之久。其倡举的“劳工神圣”办校宗旨,为当时重庆市教育界一大创举,深为时人称道。

办学的“三杨”,同为教会学校出身,共同倡举新学,均各有建树,有好事者故称之为“三杨兴学”。然而兴学的“三杨”,解放后归途各一。正当人民政府欲给安排工作之际,杨世才英年早逝。杨芳龄与杨重熙,均因出身教会学校,留学英美而蒙冤受屈,先后含恨辞世。

“苛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屈原。九章。涉江)。杨世才办宏育中学之“宏大博育,劳工神圣”宗旨,杨芳龄办重庆市广益中学校之爱国精神,杨重熙力改洋化办学为平民百姓之大众方针,毕竟不为人们所忘。历史的误会,终将大白于天下。兴学的“三杨”,历史最终作了客观公允的评价,这是令人欣慰的!

参考资料

“三杨兴学”办教育.新浪网.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