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庙
武山县庙位于武山南麓,原为溪口镇上蒋、张、单、宋、任五姓氏族共同享用的众庙,用于红白喜事,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因坐落在武山南边脚下而得名武山庙。
庙屋结构完整,分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廊庑,中间天井设戏台,后进前廊增设盘龙石柱,保持清中叶前江南庙宇建筑风格。
周边环境
武山庙是溪口镇内重要祠庙,坐西北朝东南,轴线上为山门、戏台、东西厢房、大殿,东西有厢房各三间,建筑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戏台呈方形,歇山顶,内置藻井,大殿前檐为青石盘龙云纹柱,内部结构穿斗和抬梁相结合。武山庙原系蒋、任、宋、单、张五姓祭祖场所,现为奉化溪口博物馆。
历史背景
武山庙始建年代无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集资修,仅在原来基础上动工、维修,没有拓展、扩大。清朝末年,蒋介石的父亲蒋肃庵当上“庙首”,他动了许多脑筋。采取办学、收租、建立商摊等做法,使武山庙积蓄了大笔款额,庙产大增。然后,蒋肃庵召集五姓族长,提出扩建武山庙的主张,众人一致推举蒋肃庵领头,大兴土木,建成如今这样规模的庙宇。
最近修缮
到了民国初年。武山庙办起了“武山小学”,成为当时溪口最像样的学堂。不久,蒋介石出资建庙,对武山庙的庙宇再次修理、扩大,请来上好的雕刻匠对庙里的菩萨重新雕塑,亲自开光。学校设施更加完善,不少大家子弟都到这个小学读书,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也在这里受启蒙教育。因为武山庙菩萨是蒋氏雕塑和开光,蒋氏全家老小对庙里的菩萨格外相信。3 0年代,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思子心切,到武山庙替远在苏联的儿子蒋经国求签,她摸了一张,展开一看,上面写着:“秀才出门,状元回家”。她手拿签书,怎么也猜不透意思,只好怏怏回家。西安事变第二天,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正好在武山庙看戏,突然得知消息,吓得大汗淋漓,回家一病不起,到1937年春,命归黄泉,在4月14日大办丧事。过了13天,到4月27日,蒋经国携妻儿返回溪口。毛福梅请人解说签意,才知蒋介卿是清末禀生,便是秀才,她的儿子留学苏联,自然是状元了。“秀才出门,状元回冢”,即:蒋介卿病故抬出门,蒋经国凯旋回故乡。从此,毛福梅逢人就说武山庙菩萨灵验。西安风波平息后。蒋介石在南京没住几天回溪口,他一下车,首先到武山庙菩萨面前烧香叩拜,以为这条命是武山庙菩萨给保下来的。后来,他遇有不顺心的事,不能亲自到武山庙求签,就托人到菩萨前烧香许愿。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走进武山庙,求了个下下之签,见签书上写着:“蜻蜓飞舞力已尽,碰见蛛网更伤心:未知明日怎了结?客居他乡过光阴。”蒋介石看后,当即脸色发白,语无伦次,心想撕毁签书,但他转念一想,这是菩萨给他指点迷津,不敢撕毁,长叹一声,走出武山庙。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蒋经国发现父亲脸色如此反常,劝道:“父亲,仅仅求签嘛,何必这么认真?”蒋介石苦笑:“你哪里知道,武山庙的菩萨是很灵的。大势去也!”
重新开放
1988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一日)武山庙改建为奉化溪口博物馆,对外开放,但当地人仍然称它为“武山庙”。庙里正厅和两厢房的菩萨已无存,里面分为三个大厅,一室展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石犁、石斧、石刀、石矛,西周公国印纹硬陶,东汉青瓷罐等;二室展民间工艺品,有迎神赛会指挥乐队用船鼓,新娘乘坐花轿及千工床等;三室列现代手工艺品翻簧竹雕、嵌镶家具、竹根雕和竹编品等。这些古色古香的文物,显示着浙东地区古时候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勤劳智慧。
藏品价值
从陈列的众多遗物里,其中具有珍藏价值的有“四大件”。
石砚
其一“石砚”。天下胜景,离不开奇岩怪石。溪口武山庙里有一块“石砚”,看的人无不称奇。石块虽不是远古遗物,但它的出处相当珍稀,它是晋代王羲之文房四宝之一。石砚上“伴我山民”几个字,乃清代大书法家毛玉佩手书。石砚曾一度下落不明,1988年一场大水,使它重见天日。当今,无人不知王羲之辞朝官躬耕淡泊名利、六次拒诏的故事,王羲之的高风亮节已为人们所传颂。他喜好田野山水,爱养大天鹅。而真正使他成名的是一手好书法。从这块石砚上不难发现,王羲之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勤奋”两字。只要勤奋,天下没有办不到的事。王羲之长期练书法,墨块在石砚上磨出个坑,可知王羲之练习书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功夫。天下人都欣赏他的“一笔鹅”,那并非什么“神笔”写出来的,而王羲之的汗水换取来的。
船鼓
其二“船鼓”。浙东地区一带兴船鼓,这与地处沿海水网有关。过去,江南各村庄大都有庙,庙里自然塑有各种各样的菩萨。每当菩萨生日,举行庙会,人们抬着菩萨,船鼓行进,船内站着乐队,边走边吹拉弹奏,观者如潮,无比热闹。可见,船鼓是菩萨出行时用来供乐队奏乐的器具。溪口武山庙里有一只船鼓,造价相当高,来历很不寻常.50年代曾作为罕见的高级工艺品,运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观赏者无不称奇。都说这只船鼓世上少见。其实,这只船鼓是一个寡妇造的。奉化石柱村有一个寡妇,有一次,她挤在人丛里看船鼓行进,看得十分投入,问边上人:“这只船鼓值多少钱?”边上人冷笑:“你问这干什么?反正你又造不起!”这寡妇既要面子,又十分好强,听后相当不悦,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造一只船鼓,留在世上,争回这口气。她取出家里历年来所有积蓄,卖掉十多亩良田,造了这只船鼓。这只船鼓的质地和工艺技巧都有别于其他船鼓,因此,一直保留了下来。使游客大饱眼福。
花轿
其三“花轿”。花轿是旧社会用来抬新娘子的交通工具。以前,交通不发达,有钱人骑马坐轿,无钱人双脚步行,坐轿也分许多等级。但江南一带新娘出嫁,除了吹吹打打,鼓瑟鞭炮齐鸣外,还坐花轿,新娘子穿戴命夫人才可以享受的凤冠霞帔。为什么能享受这样特殊待遇呢?事情要从南宋皇帝赵构说起。南宋皇帝赵构有一次被金兵追得晕头转向,相当危急,身边一无护兵,二无谋臣,三无刀剑,眼看要成瓮中之鳖。追兵呼喊“活捉北宋皇帝”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他求生心切,仍拼着老命逃跑。也是他命不该绝,逃到江南水乡一个晒谷场边,看见一个姑娘在晒谷,边上放着缝补衣服。赵构顾不得自己身份,朝那姑娘深深一躬,要求对方救他一命,那姑娘相当机智,面对险情而不惧,身处危急而不惊,抿着嘴对赵构说:“来吧!”提起一只箩筐,喊声:“快蹲下!”一下子将赵构扣在箩筐下,她往箩筐上一坐,若无其事地做起针线活。金兵摇旗呐喊追过来,发现逃走的赵构一下子没了踪影。如此到手的肥肉丢了,岂非可惜?便在晒谷场四周寻找,有个手提大刀、满面胡茬、瞪着铜铃双眼的人走到姑娘跟前,喊声:“说,刚才那个逃犯看见没有?”那姑娘抬起头,脸不变色心不慌,点下头:“看见了!”对方的刀尖对着那姑娘,威胁道:“说,他逃到哪里去了?你不告诉我。先斩了你!姑娘手指着大路回答道:“他往那边跑了!”金兵信以为真,喊声:“追!”十多名兵卒手提刀枪,饿狼似的朝大路扑去。姑娘救了赵构一命。赵构从箩筐底下爬出来,打听姑娘姓名、住址。姑娘摇摇头。笑而不答。赵构问姑娘要官还是要钱,姑娘笑着答道:“什么都不要.只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赵构向姑娘深深鞠躬:“如有清平之日.不忘救命之恩!”赵构死里逃生,到了杭州市(今杭州)又做起了皇帝。金兵退后,他派人四处寻找那位救命恩人。钦差回报都说没找到那位晒谷姑娘。赵构闷闷不乐,写了一道圣旨:“凡江南一带女子出嫁,都乘坐花轿.穿戴凤冠霞帔。”并手提毛笔写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送到江南各知府、郡县。圣旨一下,百姓欢呼雀跃。从此,江南姑娘出嫁穿戴凤冠霞帔成为传统风俗留传下来。
千工床
其四“千工床”。武山县庙里放着一张“千工床”。这张木床,需千个工日做成。床的结构、造型和木头都很别致,不管谁看了,都说做工“精雕细刻”,另有韵味,从这张床铺的造型、雕刻可以看出浙东地区的手工业很早就相当发达。“千工床”价值千金,床分三个拱门。能进第一个拱门的自然是贴身女子,进第二个拱门的是小老婆或小妾。妻子才可睡第三个拱门里面床上。可见,这种男尊女卑等级制度何等分明! 武山庙里还陈列着其他许多文物,厢房大厅里展出溪口的地理位置、山光水色以及溪口的发展和演变;还有个大厅里摆放着过去溪口百姓的生活用品,展现了一年到头十大节候、礼节。同时,让人们了解以前溪口人彼此之间关系以及质朴的生活特色和社会风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