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政桥
惠政桥是用花岗石条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长五丈、高五丈、宽一丈二尺。桥面铺有石级,两侧置石栏杆。桥顶高出两端路面二丈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游洋街北面,横跨在游洋溪上。已列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
游洋惠政桥
惠政桥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游洋街北面,横跨在游洋溪上。据桥碑记载,最早的惠政桥是在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由兴化市知县陆楠倡建,桥上还建一座亭。落成时,正逢朝廷派一巡抚到兴化县巡视,巡抚在桥亭中休息,知县陆楠就请巡抚为桥命名,巡抚挥笔即书“惠政桥”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之意。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监生陈大勋、陈攀龙、林朝堂等人集资重修,惠政桥始成今天规模。
古代惠政桥是用花岗石条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长五丈、高五丈、宽一丈二尺。桥面铺有石级,两侧置石栏杆。桥顶高出两端路面二丈余,所以有“桥头看不见桥尾”之称。整座拱桥造型奇特,象一轮弯月高悬在清澈的游洋溪上,故誉“弯月出水”。惠政桥不但美观,而且十分牢固。因桥是单孔高拱,所以流水量大,水流冲击力弱,历经七百多年而不废。即使象一九五八年游洋桥两岸的数百亩良田,几十栋房屋均被洪水吞噬的特大洪灾,惠政桥仍然完好无损。但世事难料,1999年10月9日那场千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却把惠政桥吞噬了,2000年4月在仙游县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古代惠政桥原址上又建成了一座新惠政桥。惠政桥已列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
邵伯惠政桥
惠政桥原名隐棠桥。东晋谢安在江都区邵伯一带筑治水时,事必躬亲,常常往来于邵伯镇等地察看地形,经常行走在梵行寺的隐棠桥,与百姓、僧人调查了解,研究根治邵伯水患的良策。谢安去世后,人们为了怀念勤政惠民的谢公,将隐棠桥改名为惠政桥。
新干惠政桥
新干县城南门外的金川河上,有座二墩三孔的石拱桥。它建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据《新淦县志·卷一》载,“桥高四十一七尺,阔二十八尺,长二十一丈,起三拱,上履以长亭,卫以栏循。”这就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命名并书题的惠政桥。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一号东坡区。宋嘉祐元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一生仕途坎坷,几度遭受贬滴。宋绍圣元年(1094年),复贬滴惠洲(今惠阳区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海南省(今海南岛),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返京,由梅岭入赣,顺赣江北归,行抵庐陵郡,有吉安市司法参军谢举廉(新干县人),与其有深交。来到他下榻的驿站拜访,谈话间,请求他为新干县兴建的大石桥市写篇桥记,他没有应允。当船抵新干县城时,迎接他的知县竟是同窗好友张好古(南康区县人),老友相逢,情重意深,相邀叙旧。当船由赣江驶入金川河时,县城百姓千余人,伫立岸旁,齐声呼唤,请求苏轼为新桥命名题字。苏轼见此情景,深为感动,只觉群情难却,便在船舱里挥毫写下了“惠政桥”三字。随后,由桥工镌刻在桥的中拱石壁上。三个五寸见方的苏字便这样留存于新干县。据传,由于苏轼行色匆匆,一路劳顿,加上三次贬滴后,身体赢弱,精神忧郁,手颤神衰,又是迫促而成,故字体瘦弱嶙峋,真是“见其字如见其人”,但苏笔之力仍然历历可辨。只是桥经历代多次维修,刻字之石藏之何处,未可知否,但“惠政桥”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来,惠政桥已被列入县文物保护的古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