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何探源

何探源

何探源(1816-1871),字衍明,号秋槎,又名兆星,排行第二,广东大埔县恭洲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卒于同治十年(1871),享年五十四岁。何探源在清朝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考中进士,曾任阆中古城知县、开州区知县等职。他为政有声,为官清廉。

个人简介

同科生中四十九名,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癸卯中举人。咸丰九年(1859)己未登进士,授庶吉士,同治元年(1862)任韩山师范学院主讲。

自幼天赋聪明,七岁能作吟咏,九岁应童子试,十二岁作鹧鸪赋,有文载曰:“天资颖悟,笔墨敏妙,年甫龄,凡所作辄能惊乎长老。曰:‘此栋梁材也’”。

韩山书院主讲六年,因襄办潮州市防务功成,得朝廷赏花五品顶戴。

同治戊辰(1868),回京散馆,改七品知县,选补四川省阆中县,朝廷钦加四川同考试官。到任后,贴出第一张闻名于川东地区的《观风告示》。尔后转任开州区知县,三年吏治,政绩卓著。

著有《咏枚山馆诗集》三卷,律赋试帖各二卷,《抚像轩诗钞》一卷,《前北游、续北游诗钞》一卷。现存诗歌四百余首,联对六十余对。

人物生平

何探源,字衍明,号秋槎。广东大埔县大麻恭洲人。祖骏,邑生,宿学不售,志而殁。父惇大,性至孝,以父善病侍疾久精歧黄术,弃童子试,居药肆。贫者求医不索值。探源少颖异,七岁辨四音,解吟咏;九龄应童子试,见赏袁邑令;十二龄作《鸪赋》,特清逸,族王颂蔚星览之,叹为伟器。弱冠补博士弟子。屡试优等。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癸卯,1843)举于乡,咸丰八年(戊午,1858)成进士,选庶吉士。丁艰回里,主讲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凡六年。值海氛未靖,襄办潮州市防诸事宜。时天津市罢兵议款,英人有入城之约,惟潮人阻之经年,几酿大变。巡抚郭嵩焘寓书商,探源与郡人士调剂约束,民始帖然。事后大吏保奏,得花翎五品顶戴。同治七年(戊辰,1868)散馆,改官知县,选阆中古城县。县俗夫妻反目,归辄雉经,外氏即挟人命为孤注。探源至先严示禁。间有复蹈故辙者,勒追诈赃,究诬坐,风顿息,活命无数。冬装棉衣千百具分给狱囚,尤加恤贫。民感深挟。际大比,分俸余赠士子宾兴费。摘奸缉盗,循声日著,大府倾襟。九年充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调署开州区。以试士劳属疾,犹日阅案,听断不懈,至秋病剧,卒于官。年五十五。卒后不名一钱。邑人士敛之,子邺华得扶榇归。

探源早负文名,中岁始登第。公车两度北上,晚岁改官入蜀,道途经历,人事感慨,辄寓之于诗。其诗学长庆体,善写人意。间亦出入于少陵、义山、牧之。初改官,不惯趋奉,尝作《新妇词》以见意。在开县作《公余五首》,有云:“我心固空洞,我性分喜嗔。猾胥界其侧,片语导屈伸。此际或不检,偏处暗即生。”又云:“律一而例百,援引恣。情真例未当,旋风在笔下。删节慎拘索,比附而苟且。公庭决一囚,牍动盈把。申详与驳复,官纸费钞写。浮文转相蒙,实处安在也。当时明允才,断不笔墨假。”又云:“感化存其理,威克令始行。刑书以救世,国侨真惠人。”又云:“县官称父母,职在养与教。究竟教养事,空言不能到。何以浚沟洫?何以兴学校?百为计经费,民力应见效。捐摊失均平,兴作苦号召。利民先病民,或致纷更笑。”可见其通达吏治,不徒为诗人已也。又以川中官舆所过,办夫役者轿牵责诸地保,取诸乡民,是亦虐民一政,恻然作诗云:“官来事事皆民力,试问图民惠若何?”真不愧循吏之言也。其《大埔新乐府七章》亦足以训俗云。

邺华号架珊。幼聪慧,天性过人,由廪贡生保训导,授职户部主事,转员外郎。以母病乞归养,调护药饵必躬亲。闻父讣号泣万里奔丧,奉庶母曹氏扶榇归里。念庶母能得父欢,身后照料皆其力,终身孝养如所生。时大学士孙家鼐与探源同年至谊,屡书催邺华赴京就职,以母老婉辞。居家奉亲教子,和睦宗族乡邻,清正自持,闾里敬服。其长子传薪、三子述,均有声庠序。

生前密友

孙家,咸丰己未科状元,安徽寿县人,大学士,吏部、礼部、工部尚书,朝廷一品官。探源母八十一寿辰时,曾写过贺联和寿序。

何子峨,系探源族弟。探源入川途经上海市时,同住潮栈增茂号,流连半月,依依难舍。探源逝世后,子峨写有挽联二对,并亲手题像赞,有“茶山之秀,逢岛之英”之称。还有:戴秋楼(同学),王拾蕉(同学),周广文(川东诗友),何晓峦(族叔、老师)等。

《观风告示》中有句:“七岁解吟,属草群惊呼李贺;九龄应试,前茅见赏乎袁盎。本了了而少时,迄劳劳于壮岁。四番秋荐,迟攀桂子于月中;六上春官,忙踏槐花于日下,墨沈初辉芸馆,而素冠又咏棘人。……三山风引,惊回仙侣之舟;百里星分,遂领名都之缓。……

在县衙署正堂大柱上又写楹联一对:

清慎勤,三字盟心犹虑,清而不明,慎而不快,勤而不能持久;

情理法,一官在手须念,情有可原,理有可恕,法有可为变通。

当地文人百姓争相来看,无不感动,传诵一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