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贯村
竹贯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北,是新罗区万安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北西与连城县的赖源、莒溪两乡镇接壤。由于区域的特殊性,竹贯村居民通用由连城、龙岩市方言演变而来的万安话。竹贯村地处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盛,保存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村内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温氏家庙),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庵、关公庵、浪门金锁桥、节孝坊)。村庄人文典故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时乡镇的要道和驿站,方圆1公里内,元代温氏家庙、明代观音宫、清代关帝庙、积灵宫、双合桥、廊桥、节孝坊、清代澎湖总督温兆凤的故居以及蔡廷将军率部驻留的遗迹10多处古迹保存完好,是目前福建省古迹群保存最完好的村庄之一。
2017年11月,竹贯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经济
竹贯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山村。在万安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和村两委的领导下,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5230元,村财年收入也由2003年不足1万元提高到2.8万元,但与其他临村相比,村财收入仍然偏低。
地理环境
竹贯村历史上又是龙岩市通往永安市、闽中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万安社重要驿站。现万安集镇通往该村长25公里、宽8米的水泥公路已经竣工,极大地改变竹贯村交通不便的落后面貌。
人口民族
现有村民136户,688人,全村耕地1795亩,山林面积3万多亩(其中毛竹林面积7226亩)。竹贯村为丘陵盆地,竹贯溪由北向南从盆地穿过,经梅村、梧宅,华坑注入霍溪(即万安溪、九龙江上游)。竹贯盆地海拔800米,竹贯溪源于竹贯与连城赖源交界的、海拔1503.9米的蜈蚣山,河道蜿蜒,水流平缓,水质清沏,哺育着这千年山村,竹贯村原有陈、李、滕、赖、黄、郭、廖、温、邓9个不同姓氏,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只存温、邓两姓,其中温姓稍多于邓姓。村民住宅、街道主要分布在河道两侧。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竹贯村属北回归线亚热带气候区域。
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植被有马尾松、云杉、木荷、油桐、榛树、楠木、孟宗竹、红豆杉、芦枝等;主要动物有云豹、猕猴属,山獐(又称)、野山羊、苍鹰、野猪及蛇类等。华南虎曾称霸竹贯山林,1958年后逐渐消失。竹贯村历史上盛产脂松香、土纸、药材、香菇、茶叶、笋干和竹木制品等。
文化
文物古迹
竹贯村历史悠久,人文典故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它虽然属于边远落后的山区村庄,同时又属于山水环境良好、村落格局独特、文化特征明显的古民居村落,具体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文化遗存
1988年11月,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竹贯村东北800米的崩头山发现古文化遗存3处,采集到方格纹、绳纹、网纹等陶片20余件和有段石2件。陶片为夹砂灰硬陶,火候较高,可辨器型有盆、罐、釜等。经福建博物院专家鉴定,属商周至县秦汉闽越族印陶文化遗存。崩头山遗址的发现,将竹贯村的历史推前到二千年前。
古村落格局
明末清初,由于万安土纸生产业的发展和外销量的不断增加,给当地的经济带来空前的繁荣。当时常驻万安经营土纸和各种土特产生意的商人有数千人,使万安集镇人口达到1万多人,万安也因此由溪口镇改称为“万安社”。万安,有“万民安康”之意,清末曾在此设立县佐。梅村、梧宅、竹贯等是万安土纸的主要产地,据调查,从清代乾隆中期至爱新觉罗·旻宁初期的100多年间,竹贯村每年外销的各类土纸,如毛边纸、玉扣纸和草纸等约6000多担,最高时达8000担,加上其它土特产如脂松香、茶叶、药材、桐油、竹编等的出口,给竹贯村带来丰厚的收入,也为著名的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提供了优质的纸张。每年土纸和土特产外销时的繁忙季节,来自漳州市、泉州市、厦门市等地的商贾和当地被雇请的挑夫云集梅村、梧宅、竹贯等地,将土纸和其它土特产由陆路络绎不绝地挑往万安集镇,再从水路用船沿霍溪-漳平九龙江运到漳州、石码,然后从海路由石码运往厦门、泉州等地。沿河道两岸所建的数十座高二层、土木结构民居就是这段时间形成的,竹贯村当时为了接待来往的商贾,沿河两岸开辟了长约1200米的长街,并在村公所附近设置了2座公馆,供商贾歇息。公馆附近还设有6条街坊小巷,各种商号的土纸和土特产纷纷挂牌营销。长街和小巷还设有酒店、菜馆,供来往商贾和挑夫消费。竹贯村目前保存的30多座古民居,其建筑沿袭了明清以来的建筑特点,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局。
古建筑
在竹贯村口,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5座古建筑。其中:
1、金汇桥
又称浪门金锁桥,石砌单孔廊桥,南北向横跨村口竹贯溪之上,长30.16米,宽4.62米,两边桥栏各宽0.30米。该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高约25米,单孔孔径跨度25米。桥面原有廊亭,后毁,1997年竹贯村投资3万元按原样重修。桥拱券上方嵌有“浪门金锁”阴刻碑文。当时,该村温万盛等以竹贯溪流象征乡间财富,为不使财富外流,特建“浪门金锁”桥,以锁住财富。桥头残存1717年“温万盛户建桥记”碑一方。保存基本完整。
2、十二公王庵
又称积灵宫,始建于宋末,元至顺元年(1330)重修。单体楼阁式二层,重檐歇山式葫芦攒尖顶,坐西朝东,建筑全部用木料建成。占地面积57平方米,通高8.6米。一层供奉温姓先祖及幕僚追随李世民在征战中有功的12位将军神位,是竹贯村最古老的建筑。保存基本完整。
3、观音庵
位于村口竹贯溪中,建在三层用三合土夯筑的台基上。塔式庵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外观三层,内为二层,重檐歇山式葫芦刹,通高10米,该庵全部用木料建成。一层四边为栅栏式通廊,内天花顶为斗拱式卯盘旋而上,每层均有类似飞天的横杠支撑重量,结构精巧。一层正厅内供观音、善财童子塑像,三层外壁彩绘八仙缘。正厅面阔三间,进深6米。通廊宽2米,周长40米。该庵建于明万历年间,正厅悬挂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信士捐赠铁钟1口,重120斤,是考证观音庵年代的重要依据。保存基本完好。
4、关公庵
位于观音庵西侧50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楼阁式庵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5平方米,建筑全部用木料建成。外观三层,重檐歇山式葫芦攒尖顶,通高9米。二、三层外斗拱结构细密,工艺高超。庵内一层正厅供奉关羽和周仓塑像,梁架上悬挂清嘉庆十六年(1811)信士捐赠的铁钟1口,重16斤。保存基本完好。
5、旌表故儒士妻曾氏节孝坊
位于竹贯村口田边,排坊式建筑。坐北朝南,大理石质地,宽8米,高8米,三门。清嘉庆十六年(1811),清帝颙琰颁旨,为表彰竹贯村已故儒士温大绍妻曾氏节孝有方而建。正门顶部刻有“圣旨”,中为“节孝”两字。边联:“贞白矢锋年九月孤儿勤鞠育荣褒来艾岁千秋崇祀立馨香”,是新罗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节孝坊。保存基本完整。
1、温氏家庙
位于竹贯村牛肚山麓,始建于明初,坐西朝东,两厅两厢房又两侧屋土木结构单层建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灰坪、台阶、大门、前厅、天井、后厅、后龙(即牛肚山),前厅与后厅以两侧廊相连。后厅面阔三间,进深6米,后厅两边为左右厢房,大门顶悬挂“温氏家庙”匾,后厅悬梁挂有“太原堂”匾,匾下为祖堂神,供奉温姓历代先祖牌位。温,姬姓,唐叔虞之后,郤至为温大夫,号郤至,望出清河。竹贯温姓先祖于南宋末年由连城迁此,太原堂为温姓的一个分支。1840年前后,竹贯温姓有一部分人在台湾、澎湖、金门等地经商,现有部分后裔分布在澎湖、台北市、花莲县等地,旧址保存完好。
2、温兆凤故居
温兆凤,乳名文源,生卒年月不详,竹贯村人。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1820),以荐辟官至澎湖副将,钦赐花领授国将军,授澎湖协镇都督府信官,台澎副总督等职,晚年定居厦门市。他曾为台湾的稳定、两岸间的经贸往来作出重要的历史贡献。其后裔有部分子孙定居在澎湖、台湾等地。
温兆凤故居位于温氏家庙东南侧30米,建于清康熙帝的间,故居坐南朝北,为两厅两厢房,土木结构,二层建筑,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故居大厅两边木质墙上,贴有温兆凤考取功名和历次升职时的捷报,是考证其生平的重要依据。温兆凤为官期间所用的12块牌匾,陈列在祖堂两侧。故居保存完整。
3、旗杆
温氏家庙灰坪左侧,立有温兆凤任福建台湾水师澎湖副将时的旗杆,是考证其历任官职的重要佐证,旗杆高约10米,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破坏,现仅存1.5米,另外断掉的一节置放于家庙对面的前屋沟边,可以修复。
4、邓氏南阳堂
位于竹贯村东北,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坐东朝西,两厅两厢房带庭院土木结构平房式建筑,通高6.5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大门、台阶、前院、台阶、内大门、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以廊道相连。后厅两边设左右厢房。大门为青砖砌筑,条石门框,后厅设祖堂牌位,上梁悬挂南阳堂木质题匾,是为竹贯邓氏祖堂。邓,南阳郡曼姓,商之侯国,春秋时,邓侯灭于楚。竹贯村邓氏先祖于宋代由中原迁至福建永安,并于明初迁竹贯村,是为南阳堂邓氏的一个分支。清同治年间,竹贯邓姓有一部到澎湖、台湾等地经商,现有部分后裔分布在澎湖、台北市、高雄市等地,已传至第5代,目前保存完整。
古代造纸作坊
竹贯村现存古代造纸作坊共有13处,其中最完整的为村东的“福源厂”作坊和村西南温万盛作坊。
1、福源厂作坊
该厂创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现存面积约150平方米。作坊大门上方书“福源厂”。内有烘焙壁,锅炉房、漂染处、筛浆处、木质压纸杠和打浆磨等。沤纸坑设在北面小院。该作坊稍加整理和修缮即可恢复土纸生产。
2、温万盛作坊
温万盛作坊创建于清康熙,温万盛兄弟为竹贯村世代相传的纸农。该作坊占地300平方米,分内外二部分:外部设4个大坑,是专门用来沤竹的生石灰坑,每个灰坑约12平方米,深2米,一次可沤纸浆约2000斤,可出纸20担。纸坑根据纸的品种、质地,可分为粗坑和细坑二类。粗坑生产的纸浆只能做草纸(包装纸),细坑生产的纸浆经过进一步筛选、加工后,可做毛边纸和玉扣纸。作坊内部比较完整,内设烘焙壁、筛浆处、挤压台和成品包装台等。该作坊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才停止生产,现稍加完整,即可恢复生产。
古树名木
1、红心马尾松
竹贯村村口有20多株马尾松,其中有5棵红心马尾松树龄300年以上,高大、挺拔,与村口古建筑形成古朴幽雅的自然环境,令人留连忘返。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叶二针一束,细柔。球果圆锥状卵形,种子有翅,马尾松遍布竹贯山林,从树身上收割的脂松香,是历史上竹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松木是古代竹贯村架桥、兴修水利的原始用料,现代又是加工火车枕木和提炼各种有机药材的重要材料。竹贯村山林现有5000多株树龄在50年以上的马尾松。
2、古柏
在观音庵西50米,有2棵树龄达500年以上的垂柏,与临近的马尾松形成完美的原始环境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垂柏(cupressusfunebris),当地又称线杉,柏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枝细,下垂,叶鳞形,端锐尖。球果球形,种鳞盾形,木质,小而两侧有窄翅。垂柏在竹贯历史上曾与杉木王作为制造家具和修建房屋的主要用材。竹贯村垂柏现已不多见。
3、红豆杉
在竹贯村3万多亩原始山林中,现存有近百棵红豆杉,是极为珍贵而药用价值很高的珍稀树种。
红豆杉(taxuschinensis),红豆杉科,常绿乔木。小枝到秋季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二列式,微弯,镰形,长1.5~3厘米,边缘微反曲,花腋生,雌雄异株。种子扁卵形,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脊。保护红豆杉,并加快其繁殖,以便更好的利用,是当前林业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居特点
竹贯村现存50多座古民居,其大致可分为二类:一为庭院式;一为楼廊式。
1、庭院式
庭院式建筑在竹贯村共有20多座,其建筑结构精巧玲笼、富有地方特色。庭院式建筑大门外一般都有灰坪,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天井、台阶、中门、前厅、天井、后厅。前后厅两侧没有左右对称的一护,前厅与后厅之间以廊道相连,后厅两边;为左右厢房。前厅台阶两侧和后厅两侧各设左右侧门两道,可通往左右护厝。大门和前厅中门左右山墙和灰壁、侧门装饰华丽。庭院式建筑基本上为一层,承重墙用生土夯筑,空间隔以2寸厚的杉木板。后厅一般设祖堂,是氏族公共活动的重要所在。
2、楼廓式
楼廓式建筑多为单体结构二层,二楼房门设有公用木质长廊。一层两侧各设有楼梯一部可上二楼。
无论是庭院式或楼廊式民居建筑,都保持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所用生黄土取自临近山坡,木材取自山林,三合土灰坪,主要材料生石灰用地产碳酸钙烧成。即使房屋破败倒塌,其建筑材料均可回归大自然。竹贯村古民居规则保护面积为4公顷。
革命遗迹
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市城后,以龙岩、永定区、上杭县三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为了打破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三省军队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会剿”,毛泽东、朱德等红四军领导在龙岩确定了红四军七月分兵计划:由毛泽东、陈毅领导红四军一、四纵队留在闽西,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轰轰烈烈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由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出击闽中,进而进逼南京,以打破国民党军的“会剿”。由于竹贯是龙岩通往闽中的重要通道也是最近的通道,7月中旬,朱德率领第二纵队一部进驻竹贯村。在竹贯休整的二天中,村民们第一次见到这秋毫无犯的军队,第一次听到中国工农红军关于打土豪、分田地和穷人当家作主人的宣传,并在村民中引起极大的反响。村民们热情地欢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并派出数名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四军在竹贯村得到粮食补给,并留下10多支步枪给竹贯村作为自卫的武器。期间,红四军还在竹贯大街小巷写下了“反对中国国民党进攻苏区”、“穷人兄弟参加红四军”、“打到南京去,消灭国民狗”等10多条标语。现存在竹贯村的标语,正是当年红四军在竹贯村活动的真实反映,竹贯村民更没想到,20年后,新中国成立,世世代代靠农业和造纸为生的竹贯村民从此翻身作了主人。
2007年5月,区建设局聘请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竹贯村村庄建设规划》。同年12月29日,竹贯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1、造纸工艺
竹贯村有着丰富的孟宗竹资源,为土纸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础,竹贯村民在长期实践中,承袭了独特的土纸生产工艺。土纸生产工艺一般是农历3~4月间砍伐竹蔴(竹笋长大后,开叉尚未变成竹子的嫩枝),用生石灰在坑里将其沤烂,然后将纤维提出,经过打浆、筛选、过滤、裱背、烘焙等数道工艺,才生产出土纸。竹贯村生产的土纸中,有毛边纸、玉扣纸、草纸、马粪纸、有色纸等数个品种,这种造纸工艺是继蔡伦发明纸张后,对中国造纸技术的又一重大改进。因此,这种土纸生产工艺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保护。
2、汉剧
汉剧又称楚调、汉调,流行于鄂、豫、陕、湘等省的部分地区。原以秦腔经襄阳市南下而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来又吸引了安徽传来的二黄,约有300年历史。汉剧大约在180年前传入万安,成为万安百姓最受欢迎的剧种。竹贯村在150年前的清代同治年间,就组建了民间汉剧艺班,演出传统汉剧《打金枝》、《龙凤对》、《打铁》等剧目,受到各地商贾和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保存在博物馆的竹贯汉剧剧目手抄剧本,正是当年竹贯民间汉剧艺班演出汉剧的真实反映。2005年,闽西汉剧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纸灯
竹贯村民间制作纸灯,有近200年历史。纸灯用竹木扎成灯框,然后用各种地产色纸裱糊,图案有吉祥物、花卉、动物等,文字则大多采用历代著名格言、警示等。竹贯村现代艺人温金海等传承了竹贯纸灯的制作工艺,其制作的纸灯形状各异,远近闻名,很受群众的欢迎。
4、背新娘
竹贯村历史上有背新娘的风俗,竹贯村嫁、娶女孩时,男方会请其表兄或叔伯兄将新娘在天亮前背到夫家,途中不能触地,只能在凉亭或自备的竹椅上休息。背新娘不仅是女方对男方体魄、耐力的一种考验,也是男方对女方尊重的表现。这种习俗在竹贯已沿袭了200多年,对于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无疑是一个挑战。
获得荣誉
2007年,竹贯村入选福建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13年,竹贯村入选住建部第二批915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竹贯村入选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9年12月25日,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通知_其他_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