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我们
《父亲和我们》一书的出版社是时代文化出版社,作者是樊真美,出版时间是2010年9月。
书籍简介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字 数:113千字
页 数:105
版 次:1版
开 本:850×1168 1/32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 价:35元
本书序文
金陵大学建校120周年庆典时,金大校友会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父亲樊庆笙教授的金大情怀》。事后,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父亲坎坷的不平凡的一生和我家的一些经历如实地写出来。因为中原地区知识分子的经历和走过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历史的缩影和侧面。而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应该记录下来。它会使我们后人从中得到启迪,记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感知和学习我们前辈知识分子的学识和人品,传承他们为实现强国梦付出毕生心血的奉献精神和历经磨难终不悔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父亲出生于辛亥革命的1911年,在他的青少时代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积贫积弱的中国受列强欺凌,割地赔款的惨况,因而确立了发奋读书,科学救国的志向。
他家境贫寒,从读大学到赴美留学全靠奖学金资助,1943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为了报效祖国,参加抗日工作,他应聘美国医药助华会,冒着日军的封锁、轰炸,辗转回国,带回了三支极其珍贵的苄青霉素菌种沙土管,于1944年在昆明市研制成中国首批青霉素试剂,支援了抗战前线。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金陵大学任教。解放后,迎来了知识分子久盼的和平建国时期,也盼来了父亲实现自己抱负的大好时光。1953年院系调整后,父亲在南京农业大学任教,以极大的热忱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他率先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土壤微生物专业和土壤微生物实验室,招收了新中国首批土壤微生物研究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人才,父亲也成为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正当父亲率领弟子们向科研高峰攀登时,风云突变,1957年他蒙受不白之冤,被错划为右派,被迫离开了他热爱的讲台和实验室,我们全家都受到株连。文革中父亲挨斗,关入“牛棚”。但是父亲坚强地挺过来了,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他没有放弃努力,在艰难的环境中,他振作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当时允许他做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科研、农业生产的事。为教学,他编写了多种教材,指导青年教师上课,甘当铺路石子,提携后人。为农业生产,他身穿一身旧中山装,走遍大江南北,推广菌肥,生物农药,指导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和科技开发,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解惑答疑,为培训农村基层农技员竭尽全力。
在逆境中,他不怕压,不怕苦,不屈不挠地在大田开展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研究,带领了南农部分教师,指导广大农技人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优质绿肥紫云英北移——越过长江、跨过黄河、直达西安市——的重大科研成果,1978年获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奖。
1979年父亲的“右派”彻底改正,1980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也迎来了父亲人生的又一个春天。他激动的表示“要将自己后半生交给祖国,交给人民。”肩负起重建南京农业大学的重大使命,出任南农复校后第一任院长,为此他殚精竭虑为学校基建、整顿教学、培训师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而日夜操劳,开创了南农复校建设、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为了改变我国微生物研究的落后状况,与世界科学前沿接轨,在农业部支持下,他率先在南农办起“全国厌氧微生物技术讲习班”和“微生物遗传和生物技术研究生班”为把我国微生物学研究延伸到微生物环境治理和把农业微生物学研究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奠定了基础。身患重病后,还为筹建金陵研究院,为博士生的培养,为促进海内外交流一直拼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父亲是一个勤学善思、谨言慎行、为人低调、淡泊名利的人。在家里他很少谈他做过的事,更不谈他事业上的成就,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妈妈告诉我们的,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亲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目标坚定的人,22年的“右派”生涯,“文革”中关入“牛棚”,所有的“苦”和“罪”,都是他一个人扛过去,他从不向家人诉说,也不曾在我们面前流露过任何不满情绪。又因时隔久远,找不到知情人,至今我们不知道他被划右派后去淮安市农村劳动和“文革”中在“牛棚”受折磨的详情。
我在参与《樊庆笙教授纪念文集》的征稿、出版工作中,从众多来稿中才对父亲有了更多地了解和更深地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采访父亲当年的同事、学生,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力求真实地反映父亲所处的和我们所经历的时代、社会变迁,力求较完整地叙述父亲坎坷的不平凡的一生,也记录了我们儿时受父母的教育和影响、经历的趣事以及曲折的成长过程。
我深深感到像父亲这样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把父亲顽强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记录下来,是为了激励自己,铭记在心;也是为了激励来者,教育后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西迁成都 6
一、“四知斋”一学者 6
二、峨眉婚礼、赴美留学 7
三、父亲在昆明市研制了中国第一批盘尼西林(青霉素) 8
四、告别成都市 10
第二章金陵风云 11
一、跟随金陵大学从成都迁回南京 11
二、金银街15号 12
三、大院的孩子们 13
四、父亲给苄青霉素命名的经过 14
五、迎接解放 15
六、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16
七、一次亲切的谈话 18
八、一张照片 19
九、捐献飞机火炮 20
十、父亲创办我国第一个土壤微生物学专业 21
十一、紧张、快乐、丰富多彩的附中生活— 23
十二、爸爸像老牛 26
十三、晴天霹雳 28
第三章艰难岁月 32
二、学海无涯苦作舟 34
三、阶级斗争的弦越拉越紧 36
四、忍辱负重 38
五、弟弟插队当农民 39
六、文革劫难 41
七、世上还是好人多 43
八、妈妈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44
九、奋战在大汕子隔堤 45
十、位卑不忘报国 47
十一、金湖红师班 49
十二、勘探队员的生活 51
十三、父亲在扬州市日子 53
十四、紫云英北移成功 55
十五、难忘师院,再见扬州 57
第四章涅重生 59
一、春天来了 59
二、老骥伏枥 61
三、搭建校际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65
四、师生重逢,携手办学 67
五、反对伪科学旗帜鲜明 68
六、参政议政献良策 69
七、病中筹建金陵研究院 70
八、师生情深 72
九、最后的拼搏 75
十、大家风范 78
十一、父亲的情怀 82
樊庆笙教授生平 85
樊庆笙先生年表 86
后记 88
原文摘录
……
我那时常问,我的爸爸在哪里?妈妈告诉我,爸爸在美国。至于我父亲和母亲的故事都是长大后从爸妈的口中慢慢知道的。我父亲是常熟人,他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他从小聪明过人,1929年在苏州萃英中学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金陵大学森林系就读。祖父是个小职员,家中人口众多,入不敷出。父亲上大学第一年,学费是向亲戚借来的,进校后,凭着自身的聪慧和超人的勤奋,年年获得奖学金资助,方能顺利完成学业,三年级时他已经兼做助教工作了。1933年毕业时获得毕业生的最高奖项——金钥匙奖,并留校任教。
母亲周珊珍是苏州人,长得娇小。出身书香门第,听说外祖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抗战时期病故,我未见过),他一生也未能谋得高职,生活维艰。不过他挺开明,把两个女儿都送进了女子师范读书,毕业后都当了小学教师,使她们能在社会上自立。
1921年父亲10岁时从常熟市老家到苏州盘门东大街上第一高小,住在吉庆巷大姑妈家。和母亲从小是一起长大的玩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来成为一对恋人。母亲从苏州市女师高师班毕业后曾在叶圣陶先生办的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任教,抗战前夕在杭州市任教,直到日本人打进杭州前一天晚上才匆匆撤离。她跟着难民的洪流,挤上沙丁鱼罐头一样又闷又臭又脏的难民火车,开开停停,停停开开,辗转数省,历经数月,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贵阳。与父亲联系上后,才来到成都市。
1938年暑假,金大植物系师生在系主任焦启源的带领下去峨眉山采标本,父亲把刚到成都不久的表姐带上山玩几天,焦先生是一个风趣宽厚之人,他看出了这对“表姐弟”间的奥秘,有意成全他们道:“Mister樊,你还躲躲闪闪干什么,我看你应该抓紧时间把婚事在山上办了,又简单,又省钱。”特恩准他三天假,父亲如获大赦,连夜下山办了结婚证,又为新娘定制了一件夏布旗袍。就这样一场由焦启源先生主婚的婚礼,在万年寺下清音阁旁的中国旅行社举行。清音阁周围山峦叠翠,风景绝佳。两条山中河流——白龙江和黑龙江省——在阁畔的双飞桥汇合,溪流激石,发出清音,为婚礼奏出最美妙和谐的交响乐。金大全体采标本的师生,四周的松林和赶来凑热闹的探头探脑的猴子见证了这一场别致而简朴的婚礼。父亲曾告诉我,结婚的第二天清早他就上山采标本去了。想不到的是地处内地闭塞的峨眉县城,印制的新式结婚证书非常精致,放置在一个织锦圆筒内,保存了70年依然色彩鲜艳。
我第一次见到爸爸,已经四岁了。那年我父亲从美国回到昆明市,把妈妈和我接到昆明西山—一个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地方,只记得昆明的天空特别蓝,蓝得像水洗过一样,没有一丝杂质,阳光特别明媚,我们住在昆明湖畔山坡上的平房里,背山面水,绿树成荫。那时我才知道我爸爸这么高大英俊,他带我上街常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可是我不知道他回国的路是多么危险,更不知道30多岁才华横溢的他正在干一件大事业。这也是长大之后,听母亲讲爸爸造出了中国第一批苄青霉素,而有关青霉素详细的来龙去脉,还是父亲晚年患癌病之后,真宁妹问他,他预感到自己离生命终点不远了,才源源本本地把实情讲了出来。
到美国学习一年后,导师看中了父亲的才华和勤奋,愿意资助他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问他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他说了一个最低的数字——50美元,导师给他增加了10元,每月60元,这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也是属于贫困线以下的了。父亲就是靠了这微薄的资助度过了三年,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3年中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度过。在实验室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在图书馆贪婪地阅读着当时最新的科技文献资料,这使他积累了广博的知识,练就了精湛的实验技术,为他以后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