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峰山脉
十九峰山脉又名十九峰,峙立于湖南省石门县县澧水南岸二都乡境内,是条游龙般的山脉,与石门县城隔水相望。十九峰属武陵山余脉,为澧水与道水的分水岭,由泥盆纪砂岩构成,平均海拔400米,最高海拔631.2米。
东西走向,西起石首南岳山,东迄雷打岩,群峰耸立,绕江而下,若一巨环,时近时远,绵延40余里。中段水浸垭石英砂岩藏量大,品位高。清末,慈利渔浦书院山长吴恭亨写诗赞曰:“一十九峰青不断,连珠列戟石门山。”自始,题咏十九峰之作很多。
十九峰之名起源很早。早在天宝,慈利县人周朴就有诗云:“看山到处喜相从,又是天门十六峰”,就是指南台第十六峰而言。自《嘉庆石门县志》始载南山十九峰图。
景点简介
综述
主峰西起花山,东达紫金,横亘约30余里,其峰头有19个,远望若城墙,若画障,若列屏。雨则烟云杳霭,将见乍隐;晴则浮岚耸翠,参差万状,为石门一大胜景。
分述
十九峰自西往东,依次为:
第一峰叫花山峰,杜鹃满山,璀璨夺目。
第二峰叫耀日峰。
第三峰叫隐跃峰。
第四峰叫黑岩峰,黑岩峰在戟峰右,峭壁森列,石色黑白相间,山上多长映山红,每年二、三月花开,灿烂可观。
第五峰叫层岩峰。
第六峰叫戟峰(又名斗篷尖),海拔503.7米。
第七峰叫佛垭峰(又名会垭山),海拔403米,在县城南边15里处,为南乡赴县城要道,山上有一永福亭,明朝宋姓人用条石环砌,一条石磴路从亭中穿过,为过往人等休息歇气处所。峰顶旧有大佛寺,遗址尚存。山南麓有二泉,一名羊耳泉,一名叶家泉,味道甘冽可饮。从羊耳泉往西里许有一风洞,洞深幽远,里面有楼阁、有暗河,石桥上下九级,不知何人所造。
第八峰叫子峰。
第九峰叫南屏峰。
第十峰叫扇面峰。此三峰处盛产矽砂,储量达20亿吨,雄冠亚洲。
第十一峰叫枣儿峰。枣儿峰海拔401.3米,也为南乡赴县城要道。峰上有一棵树,十分粗大,十余人才能合围,荫垂地一亩,现此树已无。
第十二峰叫石柜峰,峰上有一大石,形如柜子,故名。
第十三峰叫天供峰。县立秀峰女校原设县城,民国30年改为二都乡中心学校,后迁址设于天供峰北麓。
第十四峰叫碧岩峰。
第十五峰叫归猿峰。
第十六峰叫南台峰。南台峰即紫和山,海拔400米,距县城东南10里,峰上有皮子药炉,相传汉朝时皮元耀与太微先生王谷神卜庵紫和山,在此胎息炼丹得道。丁令威亦炼丹此山。此山有一紫和寺,又名存心观,由天宝咸通年间一名叫周芳的女子所建,世传她为夹山周野人之妹,居夹山,心地善良。其兄尝食生人,周女力劝不止。后高僧善会至,周力劝高僧远避,免受其害。僧笑谓无妨。后兄回,僧果降兄。周女依僧出家,于紫和山建寺,世称她为净圣。山脚下有仙女洞,洞中流泉不竭,还有石床、棋局、石笋、钟乳石等,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相传这洞即周芳女衣紫飞升之所。
第十七峰叫鹰桃峰。
第十八峰叫双峰。两峰相峙如伯仲,俗称“夹山”,以“两山相夹,一道中通”而得名。夹山山口有唐朝古刹夹山寺,昔为澧水流域佛教文化中心,相传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禅隐终老于此。
第十九峰叫紫金峰,在夹山旁,为十九峰尽东之峰,现已辟为林场,山上原有紫金神女庙,山以庙名,峰下为澧阳平原。从紫金峰再往东即雷打岩,雷打岩东北有洞子眼、望夫台。
主要景点
雷打岩:为一巨石,高五丈,宽六、七十步,旧传石中有银、铁矿。一日有乡人去凿取,忽一大雷劈于石上,将人封在石内,故名。
洞子眼:距县城东南30里,半山腰有9个洞,大的洞口若小门,高丈许,宽五、六尺,里面中空,宽敞,可容纳数十人,相传有仙人于此修炼。
望夫台:俗传为姜女望夫处,其南为仙人崖,上面人坐的屁股痕及足迹,清晰可见。
雷峰:位于雷打岩东南,二峰矗起,上有雷锋观,其北有一曲尺潭,潭中有石室,至今无人敢进去。从此往东有青山寨,三面壁立,只南边一条小路可上。
官渡桥:十九峰南边、夹山镇西部,建于元至正年间,主簿邱堂作记,竣工时适逢石门县官经此,故名。曾为原官渡桥公社驻地。盛产稻、茶油。南有青峰煤矿、董家湾煤矿。
三板桥:十九峰南边、夹山镇东部,属丘陵地,东、西山丘对列,中央平地,锦溪水自北向南蜿蜒流经,至洲浒溪入道水。相传,南宋岳飞部将高宠率兵经此,被溪水阻隔,遂用三块长石板搭桥通过,故名。昔为临澧歇驾山一带通往蒙泉、白洋湖至桃源境内的要道,曾为原三板桥公社驻地。街道呈十字形,设有农贸集市,是农副产品集散地。
革命根据地
十九峰一带是为革命老根据地。1928年,中共石门县委委员袁任远组织的“省垣为之震惊”的石门南乡起义,曾在十九峰周思庵进行过激烈战斗。
参考资料
十九峰(十九峰山脉).石门县人民政府.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