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键
林承键(1970- ),福建福州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核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核工业研究生部兼职教授,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
学习经历
1988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
1992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获学士并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1998年12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张焕乔院士。
2002年8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张焕乔院士。
工作经历
1992年至今,先后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3年起任研究员,2004年3月起担任核反应研究组组长,2005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并受聘核工业研究生部兼职教授,讲授“重离子核反应”研究生课程。2013年起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
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意大利里亚洛国立实验室(Laboratori Nazionalidi Legnaro, INFN),A. M. Stefanini博士研究组,访问学者,从事近垒重离子熔合与多核子转移反应的研究,是PRISMA谱仪提出者之一。
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日本原子力研究所(Japan Atomic EnergyResearch Institute, JAERI),H. Ikezoe博士研究组,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从事与超重核合成相关的重离子熔合-裂变机制的研究。
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核物理系(Nuclear PhysicsDepartmen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D. J. Hinde教授研究组,访问研究员,从事重离子全熔合裂变、准裂变等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青年基金1项,部主任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
参与: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4项,中俄国际交流项目1项。
973项目
负责:原子核稳定性极限的新物理与新技术-课题4:低能奇特核反应新机制研究。
参与: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课题3:平稳和爆发性天体核过程及奇特核性质研究
国防基础和国防预研
负责: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防预研子课题2项和国防基础子课题1项。
主要成就
基于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科研平台,长期从事低能核物理实验方向的基础研究,致力于近库仑势垒重离子核反应机制、奇特核结构与新反应机制、近质子滴线核奇特衰变等方面的物理工作;建立并发展运动学完全测量的方法,研发探测器、电子学和获取系统等探测技术。
担任 《中国物理C》、《原子能科学技术》、《原子核物理评论》等学术杂志编委,以及国内外十余家学术期刊审稿人。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评选委员会秘书。
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C,Physics Letters B,Nuclear Physics A,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和评述,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所领导的核反应研究组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在低能核物理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曾获得以下奖项:
2004年,第二届“胡济民教育科学奖”。
2011年,“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
代表性论文
1.C. J. Lin*
2.C. J. Lin*
3.C. J. Lin
4.C. J. Lin*
5.C. J. Lin*
6.C. J. Lin*
7.CJ集团Lin*
8.C. J. Lin*
9.C. J. Lin*
10.C. J. Lin*
11.C. J. Lin*
12.C. J. Lin*
13.C. J. Lin
14.C. J. Lin*
参考资料
The Fifth Editorial Board of Nuclear Physics Review.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