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负离子
氢负离子,化学名词,也称负氢离子(H-),又称为氢化离子,直到最近它才被纳入等离子体物理学的范畴。这种状态的氢,其原子上多带了一个电子,因而带负电,称为负离子。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的条件下,H-极不稳定,主要存在于实验室里的等离子体和各种星体(包括太阳)的内部,其寿命只有几毫秒。那么,等离子体又是什么呢?等离子体在本质上是一种炙热的气体,可以发出辉光,这种气体受热可能是由于电离辐射或辐射传输引起的(你可以想象一块被烧红放热的情形),等离子体的产生既可以发生在星体周围的大气,也可以由于一束电流通过气体而产生(想象火化、电弧放电的情形),或者,在荧光灯泡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
简介
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发现,负氢离子(H-)广泛存在于地球的内部以及表面。虽然早在1937年,就有一些生物化学文献报道了H-,但更令人惊讶的是,人们逐渐发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中,H-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多种生物体中充当着“能量载体”的角色,同时还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
二十世纪初,无机化学之父卡尔·朗缪尔通过探究多种物质,观察了自然界和火焰中原子态和负氢离子状态的氢的产生,比较了常温常压条件下(STP,多以1atm,273K为标准)和高温时氢气(H2)分解为氢原子(H)和负氢离子(H-)的程度,结果发现,在STP下,H2分解为H和H-的比例非常小,当温度升高时,这种比例明显增加。这个发现使卡尔·朗缪尔认识到,在STP条件下,H-的产生和稳定存在比他预想的要普遍得多。在自然界,H-往往隐藏于晶体栅格中,或者松弛地结合在一些氢化物结构中,也可以紧密结合于氢化有机化合物如还原型辅酶 I(NADH)中。
到了20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负氢离子的认识不再是地球上罕见、自然界不稳定的物质,相反,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负氢离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生化反应中,而且在与机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三羧酸循环(也称作柠檬酸循环)充当重要角色。90年代末,人们更加明确,在很多常见的抗氧化物质(包括维生素e在内)的抗氧化机制中,这些抗氧化物质是作为负氢离子的运输载体来发挥作用的,它们能在恰当的时机把负氢离子运输到各种组织、包围细胞的体液等生物系统中,使其发挥自由基(ROS)清除作用。另外,还有一点被普遍认识到:与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过程相似,机体生成的能量运输分子经“燃烧”后就被激活(如NAD+转变为NADH),其关键机制可能就在于载体分子对负氢离子的传递作用。
特性
1.粒径小
2.活性高
3.扩散距离远
4.抗氧化性:负离子 的抗氧化性是一种基本化学原理,化学反应就是电子层上电子的交换,失去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正电性叫正离子,获得多余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负电性叫负离子。负离子带有负电位,即有多余的电子,可以补充给老化细胞或血球电子。
在生物体内,脂质的电子被抢夺,会氧化成脂溢性角化病;蛋白质的电子被抢夺,细胞功能将失常;基因的电子被抢夺,就会得癌症。在生物体内,这种抢夺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自由基”,从量子医学层次讲,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氧离子带有负电位,即有多余的电子,电子补充给自由基后,自由基被还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转变为氧分子O2。
小粒径负氧离子
当我们在空调房或超洁净的实验室内头昏脑涨的时候,来到森林或海边立感神清气爽,这就是自然界看不到摸不着无色无味的负氧离子的作用。
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如下定义:
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对人体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离子或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
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离子迁移率大于0.4c㎡/(V`s)为小离子,小于0.04/(V`s)为大离子,介于两者之间则为中离子。接近分子大小的荷电原子团或分子团,都属于小的空气离子。这些小的空气离子具有高的运动速度,在大气中互相碰撞,又不断聚集,形成大离子或中离子。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而其中的小负氧离子、或称之为小负氧离子团,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离子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空气离子直径越小,其迁移速度就越快。离子迁移率是表达被测离子大小的重要参数。离子运动速度与离子直径成反比,而离子迁移率与离子运动速度成正比,故离子迁移率与离子直径成负比。
生态级负氧离子
生态级负离子是一种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具有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特点。
空气负离子按其迁移距离和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对人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
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生态负离子。因为只有生态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大自然中的空气负离子之所以造就众多长寿村,是因为生态负离子比例高,生态负离子由于活性高、迁移距离远从而在长寿地区上空形成负离子浴环境。
生态级负离子领先技术
1.负离子转换器(专利号ZL201010167796.1)
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可以将人工生成的负离子转换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负离子。小粒径负离子活性高、迁移距离远,可在4—5米的范围内形成负离子浴环境,无需安装风机,真正实现了“零”噪音。
2.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专利号ZL201020263299.7)
富勒烯是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电触媒材料,是一种接近超导的材料,电阻几乎等于零。在电离子通过该材料时,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应,因此极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所以不像传统的离子释放材料(普通碳纤维金属等)需要很强的电流。只需比较微弱的电流即可释放大剂量、高纯度的负离子。可在空间形成纯净的生态负离子浴环境。同时没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辐射等衍生污染物产生。是与大自然最接近的生态级负离子生成技术。
3.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专利号ZL201220433901.6)
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是目前全球领先的生态负离子生成技术。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由压电陶瓷负离子发生器和离子变换器两部分组成。压电陶瓷变压器可以抑制和消除传统的负氧离子发生器采用的线圈型变压器产生正离子等不利影响,减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体积和厚度;离子变换器是负离子转换器的升级版,其实质是应用于负离子发生器的脉冲频率增强器。脉冲频率增强器能有效提高负离子的脉动能量,使利用此技术的空气负离子功能电器产生小粒径、高活性的生态级负氧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