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布里斯基角
《扎布里斯基角》是一部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待美国60年代盛行的嬉皮文化、毒品和学生运动等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由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执导。
剧情简介
在美国学生组织的一起关于反战和争取民主的学生革命运动中,马克(马克•弗雷切特 Mark Frechette 饰)和同学、老师一起被当局逮捕,在愈演愈烈的双方对抗中,马克打死了一名警察,当局即刻展开对他的追捕,马克在机场偷盗了一辆小型飞机后开始了逃亡之旅。在商业公司当秘书的达莉亚(达莉娅•斯普莱林 Daria Halprin 饰)正驱车前往菲尼克斯,途径沙漠的时候恰巧被马克发现,他从空中向她扔下一件红色的衣服。两人结伴同行,达莉亚答应开车带马克去找汽油,他们于路无话不谈,马克告诉她自己的那些革命经历,在一处名为“扎布里斯基角”的荒地里他们疯狂的亲昵。飞机加满油后马克将飞机画上奇怪又明艳的图案,并与达莉亚愉快地分手。达莉亚继续开车前往菲尼克斯,却收到了马克被警方击毙的消息……
播出信息
制作公司
发行上映
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一句话评论
事实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对年轻人毫无感觉,他已经厌倦了拍摄严肃电影。
——芝加哥太阳时报
《扎布里斯基角》最让人感到惊异的是它的暴力场面。
——视觉周刊
安东尼奥尼的《放大》是成功的,但《扎布里斯基角》无疑是一种陈词滥调。
——电视导航
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美国电影是一个传奇的崩溃。
——电影导航
简评
在《扎》片中,安东尼奥尼明显受到席卷欧美的学生运动的影响,影片在美国拍摄,关注的人物也转移到青年学生身上。整部影片带有美国公路电影的痕迹,在各种嬉皮士色彩很浓的奇遇之后,一个原属于资产阶级的年轻女子“目睹”了一幢资产阶级别墅的爆炸。这个著名的戈达尔式的结尾强烈感染了时代的特征。
幕后制作
有那么一类电影,故事的套路是:从前,有个青年,后来,死了。有人给下了定义,叫残酷青春片,起源大概是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应该属于这个不太靠谱的亚分类。1966年底,《放大》到美国办首映,安东尼奥尼在报上读到一则消息,有个年轻人从菲尼克斯偷了架飞机,玩腻了想开回去,结果在机场被警察击毙。当时,安东尼奥尼跟米高梅还有两部片约,他对这条新闻很感兴趣,觉得非常“美国”,于是就有了《扎布里斯基角》的故事雏形。
《放大》在美国的巨大成功,让米高梅高层对安东尼奥尼的新片充满信心,也为他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筹备之初,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就决定,《扎布里斯基角》不用明星,不接受职业演员试镜,派出大批选角人员上街去找男女主角。他心目的一对年轻人,不需要多会表演,必须年轻、漂亮,具备革命精神。
跟电影史上多数经典案例相似,女主角是导演亲自发掘的。安东尼奥尼看了一部关于旧金山嬉皮士运动的纪录片《革命》,里面有个在裸体聚会上朗诵的女孩,长长的头发跟有神的眼睛给他留下了印象。这个女孩叫达莉娅·哈普林(Daria Halprin),生于旧金山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景观设计师,母亲安娜是现代舞领域的先锋人物。当时,20岁的达莉娅·哈普林还在伯克利大学念人类学,在接到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邀请后,退了学,前往洛杉矶加入剧组。从《红色沙漠》之后,安东尼奥尼离开意大利工作,不再与他的伴侣莫尼卡·维蒂(Monica Vitti)合作,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在很多人眼中,此时出现的美国少女哈普林,很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下一任缪斯。可结果偏偏事与愿违。
问题出在男主角身上。女主角确定后,剧组登报招募男演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有个选角导演去了波士顿,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一个小伙子在街边冲着楼上公寓里的人破口大骂,赶快给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拍了电报——“20岁,很愤怒”。小伙子叫马克·弗雷切特(Mark Frechette),高中辍学后基本过着流浪的生活,为了抚养妻子跟两岁的孩子,他在波士顿偶尔做做木工,有时甚至会上街乞讨。不过,在安东尼奥尼眼中,弗雷切特“虽然出身贫寒,却有一种贵族的傲慢气质”。
在影片开拍之前,米高梅安排两位毫无表演经验的男女主角到好莱坞总部见面。于是,当弗雷切特遇到马特·哈普林,一见钟情,爱到无法收拾。这个局面可能连安东尼奥尼也始料未及。
警察局的一场戏留意看下,里面有一晃而过的Harrison Ford。
《扎布里斯基角》于1968年7月开机,直到1970年2月才正式上映。由于题材涉及学生运动,被认为具有反美倾向,影片受到各种官方机构跟右派组织的阻挠,米高梅对成片效果也不满意,进行多次删改。影片上映后,遭到评论界一致恶评,票房不足90万美元,高达700万美元的制作费基本全打了水漂。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做了一场关于美国的美国梦,最终以自我承认的失败告终,从此再没有到美国拍电影。
安东尼奥尼的败笔
在《扎布里斯基角》中最让人不愉快的也许是成年人兴高采烈的扮演着儿童的角色。我们的勇士和巾帼英雄眉来眼去,驾着飞机浪漫地逃亡,还有他们时时迸发的傻笑,结果,你发现,这竟然是安东尼奥尼的作品。
安东尼奥尼是个时时能闪现灵光的导演。他的电影的基本观点就是对流行文化的厌倦可能会摧毁我们爱与感受的能力,反映到他的电影中就是强烈的疏离感和精神疲惫。我们喜欢这样的电影,1962年的《蚀》让我们走出电影院时感到孤独和和被背叛。1966年的《放大》也是这样。但1964年的《红色沙漠》是一部空洞无味的作品,不过,这毕竟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他知道怎么去处理这样一部片子。1970年的《扎布里斯基角》是毁灭性的,这个伟大的导演拍摄了也许是他这一生中最为失败的电影。角色的话语空洞乏味,没有任何共鸣可言,只是沉浸在自我之中顾影自怜。
当我们的英雄逃离“杀人”现场后,他登上一架飞机,在经过一段莫名其妙的邂逅努力后,他们走进沙漠,开始做爱,两个人滚在沙子之中,却没有任何愉悦和释放感,这场爱情确实荒谬。《扎布里斯基角》实际上并不复杂,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试图用大量的室外广告牌——广告牌是被资本主义侵蚀的美国正在崩溃的象征——弥补这部电影内容上的不足,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好,总有拼贴乏力的感觉。
一波三折的电影编曲
1966年,安东尼奥尼在伦敦拍摄《放大》时,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听到了平克·弗罗伊德的声音,到拍摄《扎布里斯基角》时,他和这支乐队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他的电影编曲。尽管当时平克·弗罗伊德刚刚失去希德·巴雷特重组,但已经有过为电影配乐的经验。
平克·弗罗伊德在罗马整整呆了一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图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欢心。在1991年尼古拉斯·斯查佛纳为这支乐队写的传记中,吉他手罗杰·沃特斯回忆了这段经历,他说:“我们五天就完成了整部电影的配乐,但是安东尼奥尼说Eet非常美,但是太强烈了。很明显他并不满意,即使你改正了所有的缺点他也不高兴,真是太糟糕了,太糟糕了。”很明显,平克·弗罗伊德一直在努力以达到安东尼奥尼的要求,但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延迟了。
为了给《扎布里斯基角》配乐,安东尼奥尼又找来了John Fahey,让John Fahey为电影中的爱情部分编曲,但是他们的合作也不愉快。据John Fahey回忆,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甚至不给他看全部的剧本,“尽管我求他给我看看其他部分,这样我就能了解全部的背景,但是他不告诉我,事实上,他不想让我知道任何其他电影的内容,也不想知道我写的到底是什么,因为他觉得如果让我知道了,就会扰乱我的编曲。实际上,我对这部电影了解的越多,对他需要的音乐就会越明了。”John Fahey的编曲没有被采用,为此,John Fahey和安东尼奥尼在罗马大吵了一次。
杰里·加西亚并没有去罗马,而是飞到了洛杉矶,在米高梅的录音室中录制他迷人的吉他。杰里·加西亚不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首选,但是却满足了这位大导演的要求。据唐·霍尔回忆说:“我们进了米高梅的录音室,杰里一个人坐在那,他们放映了一段爱情片段,杰里跟随电影即兴演奏。他做的不错,和电影配合的很好,简直是个天才。”加西亚的工作得到了赞赏,而且报酬很好,米高梅当场就为他开了支票,这些钱足够他买一座新房子。
大导演眼中的安东尼奥尼
大卫·波德维尔说安东尼奥尼对艺术电影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认为安东尼奥尼“不像其他导演,他激励了后继的电影工作者探索省略和开放性叙事方式”。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电影随意和无目的性品质招来大量批评。英格玛·伯格曼曾称他尊敬安东尼奥尼的某些电影,因为这些电影有疏离和梦幻色彩。然而,尽管他认为《放大》和《夜》是杰作,但安东尼奥尼的其他电影却不入他的法眼,伯格曼觉得那些电影过于乏味和令人费解。巧合的是,两个人都死于2007年的同一天。
奥森·威尔士曾经这样评价安东尼奥尼:“我不喜欢对一些事物趣味化的表达方式,这可能是我厌倦安东尼奥尼的主要原因。他的某个镜头很好,而且越看越好。一个人走在路上,他会给你一个全景镜头。这时,你会想,好吧,看来这个家伙(镜头中的角色)不打算带着那个女人上路了。他确实这么做了,并且在那个女人离开后,你还要继续看着那条路。”
弗吉尼亚·莱特·魏克斯曼是如此解释他的风格的:“摄影机放置在中景远比特写多,频繁地缓慢移动,镜头容许藉由着剪接以延长连续性。如此一来每个画面会更复杂,比一般较小环境被构筑的那种风格,能够乘载更多的信息,在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我们必须详细的了解他的画面,他迫使我们所有的注意力藉由着持续的镜头,直到镜头被剪断。”
安东尼奥尼自述
我不是一个精于理论研究的导演,如果你问我导演是什么,那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答案是我不知道。第二个答案是我所有的观点都融合在我的电影之中。我反对把作品分割看待,这种分割对参与电影的其他人有益,但是对我,一个导演,没有任何意义,对我来说,把导演只看作进行理论阐释的一份子是不确切的。
当然,当你需要集合画面,深思你的想法,你必须依托某种直觉,实现真正的作品。电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这是最微妙的时刻。此时,诗人需要在纸上写下第一个字符,画家在画布上刷下第一笔,而导演需要安排角色,让他们按照你所想的方式讲话移动,使摄像机的轨迹符合你的心理诉求。但是,这一最重要的时刻,我们可能会这样说,是一种自发性的。
电影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同等重要的,区分出清晰的差别是不真实的。所有的部分都会进入最终的合成。因此,每一个镜头都需要你坚定的执行。对我来说,从电影开拍,一直到结束,这个过程是一件工作。我的意思是,我不能分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拍电影不是写浪漫主义诗歌,你需要变得更加明晰。
我很少重读第二天需要拍摄的素材。有时,我到了拍摄地点还不知道到底要拍什么。我喜欢毫无准备的方式,就在开拍之前。我经常要自己呆上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闲逛,思考问题。除了东张西望,我不做任何事情,环境会给我很大的帮助。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有时在拍摄当中,看着演员们移动谈话,我会突然或者逐渐改变想法。在我看来,只有这时,导演才能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和修正。
影片的音响效果很重要,对此,我费力颇多。我谈的音响效果指的是自然音响,不是音乐。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能够契合画面的音乐。传统的音乐不能很好的融合画面,我在这些音乐中察觉到了陈腐的味道,除了催人入眠,它们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而且会影响观众理解电影。在摄像机背后隐藏着这些原则,就像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这需要你做出选择。
精彩花絮
哈里森·福特的粉丝们都知道他在电影中的镜头被剪掉了,但是如果你足够细心还是能看到他的身影:在监狱场景,站在门旁边靠墙的那个人就是哈里森·福特。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本来安排的结尾是一架飞机在空中画出一句:“干你,美国!”这一段最后被米高梅的老板剪掉了。
安东尼奥尼的左派政治观点给这部影片带来了很多争议。因为《扎布里斯基角》宣称反美,所以制片方被各方反对力量搞得精疲力竭。FBI曾渗入剧组,右派份子在拍摄地点不停抗议,反战的学生们怕被出卖,奥克兰地方长官起诉安东尼奥尼引发骚乱等等等等,混乱不堪。
平克·弗洛伊德为暴力场景所作的一段钢琴曲没有被安东尼奥尼采用,但是,这段音乐后来又被乐队重新编曲收入了《月球暗处》专辑。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在拍摄初期碰到了吉姆·莫里森,并请他为电影配乐,但是他的作品最后却被拒绝了。
精彩对白
[after Mark meets a girl on the street]
Fellow radical: Who was that?
Mark: A girl from my long-gone past.
Fellow radical: What's her name?
Mark: Alice - she's my SISTAR
[马克在街上遇到一个女孩]
激进分子:那是谁?
马克:很久以前认识的一个女孩。
激进分子:她叫什么名字?
马克:爱丽丝,我妹妹。
[booking a young radical]
Cop: Occupation?
Rebel: Associate The Professor of history.
Cop: That's too long. I'll just put down clerk.
[登记一个年轻的激进分子]
警察:职业?
造反者:历史教授。
警察:太长了,我要写个职员。
Daria: Hey, guy, you want a smoke?
Mark: You know, you're talking to a guy under discipline.
Daria: What's that?
Mark: This group I was in had rules against smoking. They were into a reality trip.
Daria: What a drag!
达莉亚:嗨,小伙子,抽支烟?
马克:你知道,你正在和一个自制的家伙聊天。
达莉亚:怎么回事?
马克:我加入的这个团队反对吸烟,他们已经开始了一次真正的旅行。
达莉亚:真讨厌!
Daria: There's a thousand sides to everything - not just heroes and villains. So anyway... so anyway... so anyway... so anyway ought to be one word. Like a place or a river. "So Anyway River."
达莉亚:事事都不是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英雄和恶棍。那么,无论如何,无论如何,无论如何,无论如何就是一句话,就像一个地方或者一条河,"无论如河"。
Mark: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Daria: Where?
Mark: Wherever I'm going.
Daria: Are you *really* asking?
Mark: Is that your *real* answer?
马克: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
达莉亚:去哪?
马克:我去的任何地方。
达莉亚:你真的在问我吗?
马克:这是你真正的回答吗?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扎布里斯基角 (豆瓣).豆瓣.2021-09-02
Mtime时光网 —— 影片.时光网.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