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敬之
陶敬之,男,曾任记者。1937年初,去万县任《三峡都市报》编辑,发起当地的救亡运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陶敬之,字叔琪,生于1913年,重庆市人。陶敬之幼年时在附近私塾读书,中学时期就读于一所旧式学堂。
1931年,陶敬之肄业于“四川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在校时陶敬之结识了几位爱好文艺的同学,并一起组织了读书会,办壁报,鼓吹新思想。1932年,陶敬之与同学组织了“尝试文艺社”,在《济川公报》上出版文艺周刊。陶敬之在这个刊物上抒发自己的进步思想。同年下半年,陶敬之考入上海商学院。由于经济困难,只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
1933年春,陶敬之与蒋代延、李明成一道去北平市求学。由于无钱进学校,只好每天到北平图书馆阅读进步社会科学书刊。一年多的时间里,陶敬之一直是北平图书馆的勤奋读者之一。刻苦的钻研,使陶敬之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一位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志后来评价说:“陶敬之学历不深,但他的知识却很丰富、全面。”
从上海市到北平,使陶敬之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领土的罪恶行径,引起了陶敬之思想的极大震动,那一颗年青爱国的心燃烧起了熊熊的烈火。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进步朋友,参加了进步活动。1934年秋末,陶敬之因父病失业,无力承担陶敬之的生活费用而回到重庆市。
工作经历
1936年春,陶敬之认识了正在《新蜀报》编辑部工作的漆鲁鱼,后知漆鲁鱼是共产党员,曾在中央苏区当保健局长。并与漆鲁渝等人成立了“重庆救国会”,陶敬之分工领导了“职业青年救国会”的工作。1938年5月,经漆鲁鱼介绍,陶敬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党组织通知,接收他为中共正式党员(无候补期)时,他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1939年“济南惨案”、“五·四”,日军侵略者的飞机对当时作为陪都的重庆市不分昼夜地轮番轰炸,城区各行各业的许多单位纷纷迁往郊区,以策安全。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川东特委决定在化龙桥建立郊区区委,由张家璧任书记,陶敬之任宣教委员,赵忍安任组织委员,彭杰任工运委员。
陶敬之除担任区委宣传工作外,在群众工作方面主要负责《新蜀报》社近百名职工的工作。当时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化龙桥也一度是轰炸目标,给区委的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更重要的是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暗中颁发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对中共地下党和一切进步势力进行残酷迫害。但是,陶敬之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为党工作。
“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南方局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国民党统治区执行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陶敬之受党组织的指示奉命撤离重庆市。
在政治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是陶敬之一切行动和战胜险恶的精神源泉。多年来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活动,多少次躲过敌人的追踪,陶敬之从川东转移川南,从川南又转移到川西。为了找党的组织关系,陶敬之往返数千里在所不辞。
1947年10月,中共川东临委成立,在宜昌市设立党的特别支部。特支一共三人,陶敬之任书记,樊恒才、陈倩华任委员。
在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统治下,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牺牲,陶敬之决定隐藏到中央信托局经理薛校才的家中。由于下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的叛变,1948年6月29日晚,陶敬之被敌人逮捕了。押解回重庆市后,被监禁在渣滓洞男牢楼一室。他知道反动派的反动本性,从来就没有抱任何幻想,早已做好长期坐牢、直至为革命献出自己生命的一切准备。
在敌人的猖狂迫害下,陶敬之不但时刻勉励自己坚持共产党人的气节,还常常鼓励难友们,坚定革命的信念,作好长期坐牢,随时准备迎接更大磨难的考验。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大军从西北和东南两线迅速向大西南挺进,解放重庆的隆隆炮声已隐约可闻,蒋家王朝的覆灭即在眼前。这时,蒋介石与毛人凤专程由台飞渝,由毛人凤主持召集重庆军统公开和秘密各单位头目开会,部署蒋介石交待的大屠杀、潜伏、游击、破坏四大计划。屠杀名单拟定后,毛人凤签请蒋介石批准。
11月14日傍晚,敌人佯称转移,把李青林、陶敬之等30人从渣滓洞集中营押解到军统集中营大礼堂,晚上分批押赴电台岚垭。“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反动派!”的雄壮口号声中,同志们倒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