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荆沟镇

黄荆沟镇

黄荆沟镇位于内江市威远县北部,是威远县工矿重镇,距离县城北22公里,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34公里。镇内总面积56.28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共有269个村(居)小组。黄荆沟镇地貌南北低,东西高,丘陵和山地各占一半,耕地面积约145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42.9%。截至2017年,黄荆沟镇总人口为13436人。

黄荆沟镇的历史可追溯至1954年建立的胜利镇,1992年,黄荆沟镇从原黄荆沟区巩固、土店、坭河3个乡合并而来。2019年12月4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1号),黄荆沟镇被撤销,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山王镇管辖。

在撤销前,黄荆沟镇有4个工业企业和7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19年12月5日,黄荆沟镇人民政府驻地由胜利街41号迁至翠峰街179号。

历史沿革

1954年,建胜利镇。

1958年,更名黄荆沟镇。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与巩固、土店、坭河3乡合并为黄荆沟镇。

2019年12月5日,撤销黄荆沟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山王镇管辖。

黄荆沟镇地处威远县北部,东临资中县新桥镇,南连高石镇,西界高石镇,北靠观英滩镇。辖区总面积56.28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黄荆沟镇地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低山、丘陵。

气候

黄荆沟镇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热秋凉、冬干春旱、无霜期长、日照较少,雨热基本同步。多年平均气温17.9℃,1月平均气温7.5℃,极端最低气温-3.2℃(1970年1月7日);7月平均气温26.6℃,极端最高气温40.8℃(2006年8月12日)。最低月均气温4.5℃(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0.9℃(2006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为19.4℃,最大日较差为17.4℃(1978年4月29日)。全年均为生长期,无霜期年平均天数为330天,最长达363天,最短为27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23.2小时,年总辐值为39.2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924.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5天,最多天数为173天(1988年),最少天数为123天(199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500.1毫米(1962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19.4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7月,7月最多。

水文

黄荆沟镇境内河道属沱江水系。河道由西北向东南,境内长5千米。

自然灾害

黄荆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霜雪、风雹、雷电等。旱涝出现概率58%,一般各为四年一遇,大旱、大涝年各为十年一遇。洪灾主要集中在7—9月。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镇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碳酸钙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以低磷、低硫的优质原煤而闻名于全国。境内山峦重叠,全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是避暑地好地方,其旅游资源丰富,建有菜子沟、长沙坝水库,而长沙坝条石拱坝曾创世界记录。

库区湖光山色,自然风光优美宜人,东汉真觉寺、凤凰寺等千年年古刹急待开发。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黄荆沟镇辖胜利街、一井、老明槽、桥湾4个居民委员会,工农、联盟、唐家山、红丰、堤河、砚台、长沙市、白香、土店、太阳、太平、凤凰、秀峰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9个居民小组,16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黄荆沟镇下辖4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胜利街41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黄荆沟镇辖区总人口280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352人,城镇化率47.5%。另有流动人口6728人。总人口中,男性16520人,占58%;女性11576人,占42%。2011年,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3.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9人。

截至2017年末,黄荆沟镇常住人口13436人。

截至2018年末,黄荆沟镇户籍人口24156人。

该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政治

党的建设

镇党委始终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狠抓了思想建设。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镇干部集中学习、党员上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等知识,同时,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参加县以上的培训学习,两次组织镇机关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认真开展了“重振雄风、富民升位”和“三个建设”大讨论,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狠抓了制度建设。认真开展镇创“六好”、村创“五好”活动,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一次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完善了党委十项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民情日记制度、干部驻村双向选择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双联”制度,每名领导联系村和企业各一个;坚持镇机关干部驻村制度。完善了镇村干部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积极送培干部,坚持干部谈话交心制度。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每年举行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坚持“十六字”方针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日常管理。

四是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要求,狠抓了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向纵深推进,继续抓好后进村的整顿工作。调整充实了镇、村领导班子,加大了镇机关中层干部的交流力度,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新建了长田坎煤矿私营企业党支部。每年春节和“七一”都走访慰问贫困党员。

五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廉洁从政。完善了镇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特邀监察员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党内两个《条例》,在镇机关干部中开展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教育活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党政班子成员无一人因违法违纪受到处理。成功承办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总结会和《清风伴征程》廉政文化汇演。“三严禁”和“十一条高压线”政策落实较好,部门和行业无不正之风。镇党委被县委评为“四好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经济

综述

近年来加大了公路的维修整治,保证了道路畅通;扩大了光纤电视和手机、电话通讯网络;建成了天然气供气配气站;加强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整治维修塘库堰32口,其中新建12口;完成了砚台农民新村建设;实施了长沙市、唐家山、土店村扶贫工程;建成了黄荆沟镇客运汽车站。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坚持“无农不稳,促农增收”的指导思想,在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畜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科技示范,大户带动,优化服务等措施,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呈良好态势。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都一一落实到农民手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护林防火工作都落到了实处。

2011年,黄荆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556元。财政总收入173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1.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8万元,增值税1612万元,企业所得税34.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16元,比上年增长12%。

截至2018年末,黄荆沟镇有工业企业4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黄荆沟镇农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5%。

黄荆沟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874吨,其中小麦4500吨,玉米3374吨。主要经济作物是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0450亩,产量2.1万吨,主要品种有大葱、西红柿、韭菜等,其中韭菜0.8万吨,大葱0.7万吨,西红柿0.6万吨。

黄荆沟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2万头,年末存栏3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0.6万羽。

第二产业

黄荆沟镇工业以生产煤炭、水泥等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5家,职工3600人;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46.7%,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8.9%。

第三产业

商业

2011年末,黄荆沟镇有商业网点63个,职工12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3.2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黄荆沟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邮电业

2011年,黄荆沟镇邮政业务总量49.4万元,其中纯收入6.4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00万元。

交通

2011年,黄荆沟镇有县道凉黄路境内长22千米。镇区道路总长度1千米。镇区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50班次,日均客运量1500人次。

社会

进一步繁荣。坚持“科教兴镇”战略,严格执行“两免一补”,突出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保持县最佳文明单位5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创文明行业2个。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了应保尽保。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了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助计划。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工作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提高了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黄荆沟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7个;各类图书室17个,藏书25.5万余册。

2011年末,黄荆沟镇有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3%。本地体育健儿取得奥运会金牌1枚。

1994年6月黄荆沟镇建有线电视站,后成立网络公司。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000户,入户率78.3%。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黄荆沟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265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2所,在校生552人,专任教师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5人,专任教师5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0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荆沟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病床92张。专业卫生人员45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8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黄荆沟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22户,人数1417人,支出278.9万元,月人均164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1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17人次,共支出15.6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9户,人数584人,支出3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55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6%。社会福利费180万,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所,床位30张,收养农村五保26人。社区服务设施4个,其中社区服务站2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0万元,使48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65万,比上年增长20%;基金支出合计1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7100人,参保率6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黄荆沟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2个,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3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0%;移动电话用户5000户;宽带接入用户3000户。

发展思路

今后镇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强工富镇”目标,坚持工业强镇,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黄荆沟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黄荆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五年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750万元,年均增长9%,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2%;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8%;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期末总人口控制在3.5万人以内。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文化

名称由来

黄荆沟镇地名因驻地漫山遍野生长黄荆树而得名。

旅游

凤凰寺

凤凰寺作于黄荆沟镇刘家洞煤矿南部,至于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寺庙修建之处由一老僧人传教与此,受广大信众信奉而建立此寺庙。在文革时期此庙经过一次大的变革,当时庙中众多佛像受到损毁,此情况持续到零三年初。

零三年中旬当地政府在次联系外地寺庙等高僧到此庙传法,随后将此庙修复。

寺庙修在山之三处,第一处是山脚,第二处是一个亭子,山顶是大雄宝殿。山脚进门是弥勒佛,弥勒佛右侧有大门一道,大门进去有老式二层小楼一栋,一层中间是僧堂,进去有上山的石梯,石梯旁边是厨房。上到中间有一座亭子,二十来个平方,亭子里面有六尊佛像。在进去直通山顶,山顶有四处建筑,下面一处在山进门左边,是僧人修行念经之处。进去有一处是阴间十二殿。而中间是通向山顶之路,在山顶中间是大熊宝殿殿中供着一尊高十米左右的千手观音,进门左边是地藏王菩萨,进门右边是如来尊者。两边高挂一百零八罗汉的画像。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是供着一些菩萨。

每年三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凤凰寺都会汇聚成百上千的的人来此上香祈福,求平安,讨吉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