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于1866年创作完成的一幅布面油画作品。现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该画描绘了卫军乐队年轻的士兵正在吹短笛的场景,画中的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倾斜,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悠扬的音符流泻而出,他神情专注,谨慎地吹奏着一支木制小笛。

《吹笛少年》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品内容

该画作描绘了一个英国皇家卫队年轻的轻骑兵正在吹短笛的场景,画中的少年以右脚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向左倾斜,他上身穿着一深色呢绒的男式紧身短上衣,用白色布带束住一根金色的乐管,下半身穿着一红色裤子,手指在乐器的孔洞上按压着吹奏着一支木制小笛。

艺术鉴赏

《吹笛少年》主要运用红色裤子、黑色上衣及色三种色调为背景。红黑两色关系以金黄色衣扣和肩上的白色披带突显。抽象的赭色背景无横面与无竖面,底色以人物为中心,渐次向外加深,使少年处于明亮的空间中。画家取消了对景深的塑造,光线垂直照射在画面上,眉毛和眼窝通过鼻子两侧的凹陷来表现。

《吹笛少年》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这幅画的朴实无华证实了艺术家的现代性,他反对一切成规,通过其作品表达了一种新的世界观。画家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印象派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在《吹笛少年》一画中,爱德华·马奈的绘画重点集中在由红、黑、白、金色装饰的军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属套上。用白色布带束住的乐管在男孩身前闪闪发亮,紧束孩子上半身的布带形成一道亮光,与白色的鞋罩相映衬。只有孩子的脸和手有生气,与有点僵硬、看不出细节的侧影形成明显的对照,突出了印象派的绘画特点。

作品影响

《吹笛少年》是爱德华·马奈印象派的伟大创新和发展,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美术思潮,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关展览

2011年4月5日至7月17日,《吹笛少年》在《马奈——现代艺术缔造者》大型艺术展上展出。

作者简介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年),1832年,他出生在法国巴黎,父亲是司法部高级官员,母亲是外交官的女儿。在这样富庶的家庭成长起来的马奈不愿服从家人的安排:父亲希望他从事法律,他却对艺术表现出极大热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成为一名海员。1849年,父亲终于同意他追寻艺术梦想,马奈进入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工作室学习,接受扎实的绘画训练。爱德华·马奈(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深具革新精神,并深深地影响了克劳德·莫奈保罗·塞尚文森特·梵高等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道路上。受日本浮世绘西班牙画风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 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一步。他善于通过现实主义视角来认识世界,写生手法具有清新、新颖的风格 。描写卫队士兵的《吹笛少年》就是体现这一风格的典型画作代表作品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等。

作品评价

爱德华·马奈是19世纪印象派的奠基者,现代主义绘画之父。作为艺术史上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在创作中吸收古典技法和日本浮世绘元素。他的绘画题材广泛,静物画、风景画、人物画均有涉猎,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现代生活图景。(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

参考资料

文艺范丨一场“科学与艺术”的视觉盛宴,期待与您邂逅.西北师大.2023-12-18

奥赛博物馆印象派绘画珍品赏读.新浪收藏.2023-12-18

和我一起聊“美术”(七).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2023-12-18

奥赛博物馆马奈展大获成功 可能延展两周.新浪收藏.2023-12-18

【银湾·每周一画】爱德华·马奈——《吹笛少年》.广州市番禺区银湾幼儿园.2023-12-18

马奈,“现代生活的画家”(经典流芳).人民网.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