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站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为南极洲内陆考察夏季站,位置坐标为南纬73°51、东经76°58、海拔2621米,冰盖厚度1900米,位于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距离中山站522千米,距离昆仑站715千米,距离格罗夫山地区85千米。
2012年3月20日,新建南极考察站选址工作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新建南极考察站的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泰山站建设工程自2013年年底开始实施,于2014年完成。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2019年2月1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泰山队完成泰山站二期工程任务。
泰山站站区建筑分为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为3层:一层设备区、二层生活区、三层观察指挥区,主体建筑采用装配式模块化轻钢建造,满足科研观测和居住生活。泰山站一方面可以作为昆仑站的中继站,为昆仑站的科学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撑,进一步服务中山站一昆仑站内陆冰盖断面的各项科学考察;另一方面还可以此为基地,服务于格罗夫山地区科学考察。
简介
中国南极洲泰山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夏季站,位置坐标为南纬73°51、东经76°58、海拔2621米,冰盖厚度1900米,位于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距离中山站522千米,距离昆仑站715千米,距离格罗夫山地区85千米。泰山站主体建筑面积41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雪面以上11.7米,整体呈现“红灯笼”造型。泰山站增强了自动化控制、建筑智能化以及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应用,加大了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该站主要功能包括科学观测、人员住宿、物资储藏、航空支持、车辆维修、通信、应急避难等。
建设背景
根据中国党十八大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为围绕气候变化这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开展更加持续的环境观测,更系统地研究南极洲大陆,中国政府拟在现有3个南极考察站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南极考察站。
中国政府计划在南极建立两座新站。一座新站在建立昆仑站时就已经有了计划,因为从中山站到昆仑站有1200多千米,距离太远,不利于人员物资的运送,同时也不能满足对于中山站至冰穹A区域沿线的科考需求。因此,在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建立一座中继站势在必行。这个兼具中继站功能的南极考察站就是泰山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是进行冰芯钻探、开展大气科学和天文科学研究的绝佳之地。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既可以为昆仑站科学考察提供前沿支撑,又能为考察格罗夫山搭建平台。因此,建立中国南极泰山站,可谓一举多得。
建设过程
启动
2012年3月20日,新建南极洲考察站选址工作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新建南极考察站的工作正式启动。4月,极地办拟定了初步工作计划;5月,极地办分别邀请来自极地相关部门的科技、后勤、战略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召开了3次研讨会,对新建站选址调研区域进行了论证,并在此基础上于7月形成调研方案;8月,作为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现场实施方案的组成部分,确定了对新建站选址进行现场调研的实施方案。
选址勘察
根据南极内陆考察夏季站一泰山站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性因素,针对新站未来功能定位及科考学科需求,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气象、地质地形、冰雪、生态等方面对中山站一冰穹A区域沿线进行了细致勘察,选定了中国南极泰山站预选站址。预选站址区域冰面平坦、开阔,雪丘、雪较少发育,年积累率非常小,坡向朝西,盛行偏东风,是较为理想的建站地点。
2012年12月23日,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中山站至昆仑站间内陆新建站泰山站选址现场勘测工作。在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该站科考需求与后勤保障条件,泰山站计划建设主体建筑410平方米,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需要。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写了中国南极泰山站初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2012年5月通报了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与此同时,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还成立了专门的罗斯海区域新站选址领导小组,根据常年站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性因素,针对未来新站科考需求及发展需要,结合该区域内他国考察站建设情况,从气象、地质地形、冰雪、生态、海冰情况等方面进行勘察。
一期建设
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复了《关于近期我国新建南极考察站有关问题的请示》,同意在南极新建2个考察站。经国务院批准,泰山站建设工程自2013年年底开始实施,于2014年完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批示精神,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了泰山站总体方案、概念设计方案、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详细设计方案,进行了主体建筑的国内预搭建工作。现场实施工作将由中国第30次南极洲考察队承担,并计划于2014年2月完成中国南极泰山站主体建筑建设任务。2013年12月18日,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泰山站建站队从中山站基地出发,于2014年1月26日抵达泰山站选址地点,正式开始建站工程。经过13天的艰苦努力,于2014年2月7日完成了泰山站全部主体建筑工程及室内装饰、厨具、洁具、家具等配套设备设施的安装。
泰山夏季站科考与实验设备建设内容包括冰川、气象学观测系统、空间物理学观测系统、地外物理环境监测系统,以及与以上观测系统相匹配的远程通讯遥控自动供电系统。建成后将可实现部分设备在冬季无人值守情况下连续运行。
中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对不惧艰险、立志造福人类的广大极地科学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利用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为中国南极泰山站举行了开站仪式,国家海洋局负责人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二期建设
2018年12月26日,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主要任务是完成泰山站配套系统工程。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队(泰山队和昆仑山脉队)25日抵达泰山站。21人组成的泰山队将完成泰山站二期工程所有工作,包括雪下建筑组装,安装一系列配套系统——发电系统、新能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融雪系统及远程无人值守供电系统等。泰山站二期将为主体建筑进行内部装饰装修,并完善室外辅助模块及相关配套设备系统。
2019年2月1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泰山队完成泰山站二期工程任务。泰山站二期建设完成后,设施更完善,建筑更节能环保,可较好地满足20人的考察和生活需要。
命名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的第4个南极洲考察站。国家海洋局表示,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泰山站,是因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在国内和国际上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泰山站也是我国南极内陆站在全国征名中得票数仅次于昆仑站的名字。泰山站建成之后将与其他3个南极考察站一起分工合作,助力我国南极考察研究工作。
建筑特点
泰山站站区建筑分为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为3层:一层设备区、二层生活区、三层观察指挥区,主体建筑采用装配式模块化轻钢建造,满足科研观测和居住生活。辅助建筑由雪下建筑、新能源微电网系统、远程遥控能源供应模块组成。
泰山站应用太阳能、风电系统发电系统来提供能量,意味着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发电设备产生的废热,为工作站所有的居住区域提供采暖,为生活用水系统融化积雪,可以用来给考察站的深钻井融雪。利用排气系统的热回收,来预热通风系统外面的空气。
泰山站选择快速、易建造的装配化钢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应能抵抗强风、暴雪、酷寒、冻融、冻胀、强紫外线照射、盐蚀等各种不利作用,主材采用耐低温的09MnNiDR特种钢。建筑物位于风场下行区,每年都会有积雪,建筑造型有利于大风通过,建筑整体架空,下方风力加大,可吹走积雪。外层保温为10mm氟碳彩钢聚氨酯夹芯保温板,结构层(空隙填玻璃纤维保温棉),内层50mm彩钢岩棉夹芯板(A级防火),10mm防火板,集成装饰板,使保温效果十分明显。
中国南极泰山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和生活,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其不仅是中国南极洲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是南极格罗夫山地区科学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依托中国南极泰山站,可以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和高空物理等科学研究。中国南极泰山站的建成和启用,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价值意义
中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4个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该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夏季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泰山站一方面可以作为昆仑站的中继站,为昆仑站的科学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撑,进一步服务中山站一昆仑站内陆冰盖断面的各项科学考察;另一方面还可以此为基地,服务于格罗夫山地区科学考察。
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夏季露出的基岩地带不足5%。目前,人类科学考察活动主要集中在这5%的地区,但南极洲更多的科学之谜埋藏在南极内陆深处。泰山站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挺进。泰山站建成后可实现部分设备在冬季无人值守情况下连续运行。
后续进展
2021年12月1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自当天起正式开始业务运行,两站将获取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数据。11月30日晚上8点,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这意味着分别经过5年和近9年的稳定运行,位于南极的中国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具备了业务运行能力。南极大陆以大风、极寒闻名,自然环境极为恶劣。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可以有效增强中国极地天气气候监测预报能力,对提高极地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准确度、保障科学考察、保护极地环境意义重大。
2023年12月1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在中山站举行出征仪式,29名队员将分别前往泰山站、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地区,开展相关科学考察。本次内陆队有20名队员将途经泰山站,抵达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87米的昆仑站,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科学考察。另外有9名队员将前往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格罗夫山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冰芯钻探、石陨石搜寻等科学考察。
参考资料
中国南极考察内陆队在暴风雪中告别泰山站.中国政府网.2023-12-18
多图|中国南极泰山站,生日快乐!.澎湃新闻.2023-12-18
中国南极科考队内陆考察队出征建设泰山站.新浪新闻.2017-04-11
记者探访开站运行的泰山站.视频中国.2017-04-11
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中国政府网.2023-12-18
外媒关注:中国南极两气象站正式运行.今日头条.2023-12-18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出征.中国政府网.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