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魂
“巴山魂”是四川省达州人民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川60周年,于1992年在达州市中心老车坝竖立的一座大型雕塑。1996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巴山魂”被拆除,2006年7月恢复重建。新落成的“大巴山脉魂”群雕,巍然伫立于达城龙爪塔前,是巴山人和巴山精神的象征。
巴山魂雕塑高13.83米,总重量100余吨,风格粗犷、拙朴而不失大气,极具震撼力。黑色的大理石基座正面,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巴山魂”三个鎏金大字熠生辉,基座上方,几名红军战士或手持梭镖或身背钢枪,目光如炬、直刺苍穹。
建设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四川省达州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达县地区所辖区域内(现巴中市、邻水县)共有12万余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川60周年,达州市人民政府特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专家设计,在达州城市中心老车坝竖起了这座“巴山魂”大型雕塑。
雕塑主体高为10.7米,共耗去150余块花岗石,总重量约90吨这座外表称不上华丽的大型雕塑,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内涵。2米多高的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巴山魂”三个鎏金大字,雕塑人物为几名脚穿草鞋、头戴八角帽的中国工农红军战士,他们或身背大刀,或手持梭标,目光如炬,直刺苍穹。
1996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巴山魂”被拆除,2005年底启动恢复工程。
2006年6月30日,新落成的“巴山魂”群雕,巍然屹立于西外龙爪塔前。重建时,为使新群雕比过去更美观,使用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较过去更科学、先进,雕塑耐腐蚀、抗风化能力更强。重塑的“巴山魂”雕塑风格更加粗犷、质朴而又不失大气,极具震撼力。
建设意义
“除了缅怀革命先烈外,更主要的是激励了大家发扬红军精神、秉承大巴山脉人民不畏艰难、昂扬向上的斗志!”一位熟知“巴山魂”诞生过程的退休老干部透露了雕塑巴山魂的初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山魂”成了巴山人和巴山精神的象征。
演出
2011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的重头戏之一——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巴山魂》——川陕苏区红色民俗音乐印象,昨晚(2月10日)在达城中心广场演展中心浓清上演,为达城市民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视听盛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向志,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与市民们一道观看演出。
达州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形成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一直是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入川80周年,我市精心创作了大型音乐舞蹈剧《巴山魂》,这也是继《梦里巴人》、《人》之后,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又一张经典文化名片。
该剧由《序——巴山红军路》、《盼红军》、《迎红军》、《当红军》、《送红军》、《尾声——怎能忘记》等六个章节构成,以大巴山脉流传多年的红色民歌为全剧的主线和灵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再现了川陕苏区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史诗。
《盼红军》深刻展现了旧社会民不聊生的苦难情景,表达了处于苦难、贫穷与压迫中的大巴山群众对安定生活的迫切愿望,以及对于压迫者的反抗情绪和对红军入川的期盼。
《迎红军》再现了1932年红军入川时,老百姓看见希望和曙光时的无限欣喜,呈现了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取得的种种战绩,苦难深重的大巴山人民也由此而第一次扬眉吐气,开始当家作主。
《当红军》充分表达了群众利益与党的利益的不可分割,重现了当年大巴山区母送子、妻送郎,巴山儿女踊跃参加红军队伍,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无畏场景。
《送红军》生动展示了1932年红军入川到1935年离开川陕苏区的两年零四个多月时间,与川陕民众并肩战斗所建立起的深厚情谊。在反映群众送中国工农红军的同时,也再次突出了群众对红军早日归来的依依期盼。
整场演出运用音乐、舞蹈、朗诵、舞美、音响等多种手段,以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精神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围绕川陕苏区红色历史中的主要事件,真实还原大巴山脉红色革命历史场景,讲述了感天动地的红军故事,传唱了经典生动的红色歌曲,歌颂了可歌可泣的红军精神,给现场观众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和优美的精神享受。
该剧还打破传统,将舞台延伸至整个剧场,更加突出了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演出中,全场观众多次抱以热情的鼓掌和喝彩。
演出结束后,李向志、何健等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祝贺演出圆满成功。
市领导康莲英、胥健、杨钢、何平、杜坤飞、杨娟等以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光观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