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元镇
调元镇,隶属德阳市罗江区,地处罗江区西北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文星乡。2006年4月,更名调元镇。截至2020年6月,调元镇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团堆村。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文星乡。
1958年,乡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4年10月,乡改镇。
1996年8月,属罗江县。
2006年4月,更名调元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1个社区,百花、顺河、双堰、红安县、花龙、三渔、酒垭、临江、团堆9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调元镇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雨村社区、团堆村、文星村、酒垭村、百花村、顺河村,镇人民政府驻团堆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调元镇地处罗江区西北部,东与金山镇为邻,南与万安、白马关镇接壤,西与略坪镇相连,北与安县永河镇、宝林镇为界。镇人民政府驻地距罗江县城11千米。总面积36.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调元镇户籍人口14271人。
地形地貌
调元镇境内大部分为浅丘。地势东北高,西南略低。境内最高点海拔660米;最低点海拔510米。
气候
调元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年平均27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6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13毫米。
水文
调元镇有淄河、泞水两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镇,其中有8个、71个村民小组受益。
自然灾害
调元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霜冻、地震等。2008年5月12日的5·12汶川地震,全镇150户,869间房屋倒塌,有4055户,30100余间房屋受损,房屋经济损失高达3.8亿元。
自然资源
2011年,调元镇有耕地面积2.2万亩。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调元镇辖区总人口149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0人,城镇化率5.2%。总人口中,男性7898人,占52.9%;女性7036人,占47.1%;14岁以下2100人,占14.1%;15~64岁10469人,占70.1%;65岁以上2365人,占15.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4887人,占99.6%。
2017年末,调元镇常住人口12179人。
截至2019年末,调元镇户籍人口1427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调元镇财政总收入46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万元。
截至2019年末,调元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第一产业
2011年,调元镇农业总产值30427.9万元。
调元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万吨,其中水稻7847吨,玉米1946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花生、蔬菜。2011年,油菜籽产量2942吨,花生产量191吨,蔬菜产量5160吨。
调元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6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1000头,年末存栏200头;家禽饲养量52万羽。
第二产业
调元镇以粮油加工、化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138家,职工530人;工业总产值18507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末,调元镇有商业网点161个,职工3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900万元。
2011年末,调元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77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247万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调元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360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I所,在校生356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5人,专任教师2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调元镇有线电视用户2079户,入户率60%。
2011年末,调元镇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千余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调元镇有镇卫生院1个,门诊部1个;病床12张,固定资产总值60多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2人。
2011年,调元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9%。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调元镇有学校体育场1个,2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2011年,调元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户,人数42人,支出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长11%;城市医疗救助7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17人次,共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12户,人数619人,支出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长9.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4.6万元,比上年增长6.1%。社会福利费28.6万元,比上年增长3.1%;敬老院1家,床位80张,收养农村五保26人。社区服务站1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调元镇有邮政代办点1个。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5个。
交通
2011年,调元镇有罗安路、略文路、文金路、成绵复线4条公路过境。
文化
地名由来
旅游
醒园
醒园位于四川德阳市罗江区区北调元镇,清乾隆八年(1743年),罗江进士李化楠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化楠之子李调元两度扩建。醒园是调元人民为纪念先贤,于一九九二年,由调元镇人民政府于垒水河畔重建而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醒园,现有临江阁、坐花阁、大观台、洗墨池、半亩地、清溪草堂、木香亭等,建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石雕像两尊,设文物陈列廊、史料展览厅、调元诗碑廊,使之成为集文物保护、文史展览、文史研究、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寺位于德阳市罗江区北十五公里的调元镇,观音场北2公里。始建于康熙,现存主体为爱新觉罗·颙琰时所建,主体建筑有大殿、奎星殿、土地庙、吟书亭,1994年维修大殿。新建魁星殿、吟书亭、游览道、厢房、彩绘壁画等,1995年底正式开放。1997年完善了山门和围墙建设。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岩石刻,位于现德阳市罗江区城区东北地区8公里泞水东岸,调元镇文星场东6公里,是由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德阳市罗江区令杨周冕倡议修建,李调元曾对其进行修复,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调元政府才再次投入资金进行开发重建。景区内有千手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弥勒佛等摩崖石刻造像,韦驼雕塑,二十四孝浮雕等。
获得荣誉
调元镇是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
参考资料
调元镇.博雅地名网.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