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冶海

冶海

冶海,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八角镇冶力关镇交界处于海拔2610米的山顶峡谷中,为高山堰塞湖泊,淡水。湖水总面积750亩,湖水呈深绿色,清澄如镜,水位大旱不减,大涝不溢。

当地民间又称常爷池,缘于明代大将常遇春的民间崇拜。同时也是安多的三大圣湖之一,藏语称“阿玛珠措”。为甘肃省冶力关风景区景点之一。

位置境域

冶海,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以北与八角乡交界处,右边是白石山,左边是桦树崖。湖面海拔2610米,呈长条形,南北长,东西短,面积1.2平方公里(750亩)。

水系水文

湖水由石门河以及石门河的支流马槽河、香水河补给,渗漏重现后注入冶木河。同时湖底也有温泉补给。冶海上游水源称石门河,发源于卓尼县东北白石山南麓,东南向流入临潭县八角镇境内,在八角、冶力关乡交界处注入冶海。冶海湖水自石门槛底渗出南下形成池沟河,南流,经高庄、池沟,在冶力关镇汇入冶木河。

根据2010年实测结果,最大水深10.0米左右。据当地人介绍,2007年冶海水位达到最高,比2010年水位约高出6.0-7.0米。

冶海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淡水湖,湖水呈深绿色,清澈如镜,水位大旱不降,大涝不溢,池底有大量温泉水涌出。冬季湖面结冰,形成奇丽的花纹,称“冶海冰图’’。

地质地貌

冶海海拔2610米,北部为八角乡石门河流入而成的河谷地形,有资料称”庙花山峡谷“,东西分别面临北岭崖和白石山,南为由巨大的乱石堆集而成的大坝。白石山为临潭县第一高山,上段主峰海拔3926米。下段主峰海拔3888米,从卓尼县康多乡起向西南延伸,过冶力关北部至八角镇东南面的卓尼县柏林乡境,全长约28公里。东南延伸至莲花山。

冶海是一处堰塞湖,石门河左岸石炭系石灰岩大规模崩塌、滑坡,堵塞石门河形成了滑坡堆积物,切断了石门河,形成了堪塞坝,上游汇水形成了冶海。冶海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地震。根据甘肃省地震区划,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lII度。地应力测量资料表明主应力方向呈北东南西向,与秦岭构造带相垂直。各构造形迹的复合部位有温泉出露,说明该地区仍强烈活动。有关研究认为1875年、1880年、1899年临潭县境内曾发生三次中强地震,促发冶海滑坡体形成并多次滑动。在发生第一次滑动后,就形成冶海景观的雏形,后两次滑动的滑体则对前期滑体形成的堆石坝起到加固作用,塑造出冶海地质遗迹景观。

历史文化

冶海隶属冶力关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冶力关,是由原称“野林关一演变而来。野林关相传是以野外森林和关隘组合得名的,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关口。向北经红道峪到临洮县;向西北经陡石关到临夏回族自治州;向南经石庙堡、羊沙镇洮州;向西经美仁通往广大藏区i向东南经石门口、哇儿沟可通岷县

春秋战国以前,冶海一带为羌所据,秦穆公伐西戎,始为秦之属地。秦昭襄王于临潭西境筑长城。秦统一中原地区后,属陇西郡临洮县地。西汉置洮阳城。三国属魏,晋朝洮阳县,自西晋永嘉后,吐谷浑就控制着洮阳,附属于西秦等国。树洛干袭位为吐谷浑王时,建牙(即首都)莫贺川(今青海省境),沙、滋(今临潭、碌曲县一带)羌族都来归附。南北朝时,拓跋焘太平真君四年(443)置水池县,拓跋宏延兴四年(474)置川县,属洪和郡治辖。北周时废蕈川县,另置水池县,属袍罕郡辖。隋因之;唐废。宋后吐蕃占据筑城驻守,名日“巩令城”。后再无建置,地属洮州。明代民国末年,属临潭县冶海乡。新中国建立后,设冶力关区、冶力关乡、冶力关镇

乾隆(1736-1795年)临潭举人赵廷璋题诗《咏常爷池》:“长白山天池池水与天连,汇尽群山万道泉。蓬莱仙岛咫尺近,秦王何须遣楼船。”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临潭新城人陈钟秀题诗《冶海冰图》:“茫茫冶海水平堤,万状冰图入眼迷。知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此外民间传说明代开国大将常遇春西征时曾在此湖饮马,故又名“常爷池”。有学者认为,《魏书》记载该地为水池县,因而推测早在1500年前,冶海就已经存在。

冶海地处汉藏交界,冶海既有“常爷”崇拜,也有藏传的神山神湖崇拜。每年的腊八节、五月二十八是冶海的传统神会在冶海举行祭祀常爷、唱花儿、赛马等活动。藏语称冶海为“阿玛珠措”、“阿玛周措”意即“龙宫仙女”(一谓“玛合索玛神的魂海”)。由于受到“龙宫仙女”的恩惠,藏族奉为神湖。为安多的三大圣湖之一。

冶海冰图,为临潭八景之一。此景位于临潭县冶力关白石山与八角镇妙华山峡谷中,为面积1.2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因在沟内建有常爷庙又叫常爷池。春暖花开时,池水碧澄,波光潋滟,山色葱茏中一泓靛青的湖水,令游人流连忘返。数九寒天,山头银装素裹,池面镜光铮亮,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图案。由于晶体纷繁,造型多样,站立水面,仿佛身临水晶迷宫,珍宝展馆,有撤满苍穹的繁星,有射向宇宙的光束,有玉盘托宝、华灯点缀、多宝盘、凌花镜、珍珠塔、夜光杯,形形色色,维妙维肖,无不令人惊叹。

水利水产

冶海水系地处高山峡谷,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在冶海下游建有两座水电站。

冶海电站(即冶海一级电站)警,始建于1977年,1980年建成发电,共投资67.2万元。位于临潭县冶力关乡池沟,坐落在冶海下游河道池沟河上游,系引水卧式电站,设计工作水头70米。流量0.9米3/秒,年发电量150万度。总装机容量2X250千瓦。

冶力关电站(即冶海三级电站),位于冶力关乡关街村,坐落在池河沟下游,系无坝引水卧式电站。设计工作水头15米,流量0.7立方米/秒,年发电量是40万度。总装机容量为75千瓦,与冶海电站并网运行。

冶海湖边缘仅有水陆两栖动物中国大鲵,再无其他水生动物。湖水自石门槛底渗出南下形成池沟河,清净无污染,水温恒定,适合饲养虹鳟,有养殖场。

旅游开发

1993年9月23日,临潭县以冶力关为中心,将莲花山、西峡、东峡和冶海等景点,统一规划为冶力关风景区、也是甘肃省级森林公园,四周有森林面积约9.7万亩,景点30余处,为旅游避暑之地。

科研价值

冶海是第四纪地壳运动的隆升和流水的强烈下切形成了深切的河谷,后由于地震作用引起的山体滑坡堵塞石门河而形成滑坡堪塞湖。堪塞湖出水的地方叫石门槛,就是当时滑落的山体堆积成坝体。滑坡体形成堆石坝,迫使滑坡体碎屑流折向南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滑坡体各部位的运动速度不一,加之沿运动方向东西两侧地形高差悬殊,西侧高而东侧为原石门河河谷,促使滑坡体碎屑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向前运移距离达1.0公里。冶海滑坡体堆积区高低不一,呈长条状,内部有大小不一的陷坑,规模较大者如“饮马泉”凹陷。堆积区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孤石,最大者16.0米×10.0米×8.0米。俯瞰堆积区,孤石酷似镶嵌在丝绸上的一颗颗黑珍珠。滑坡体长600.0米,宽200.0米,厚80.0米,体积约为960.0×104立方米。滑坡后壁高约100.0米坡度大于70°明显具有“圈椅状”地貌特点。

因此,滑坡堪塞湖是冶力关景区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景观,也是研究地质灾害过程与现象的极为典型的案例之一。在冶海北部库尾区,尚有湖泊沉积而形成的草滩、沼泽,亦为研究湖泊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依据。

参考资料

相逢甘南 遇见天池冶海.中国甘肃网.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