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图
《长江万里图》是明代画家吴伟创作的绢本水墨画,是传世水墨写意山水画中仅见的长卷巨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长江万里图》纵27.8厘米,横976.2厘米。卷末自题:“弘治十八年乙丑九月望,湖湘吴伟寓武昌郡斋中制”,并有汪尧辰、汪尧庚二家题记。
此图绘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吴伟传世水墨写意画中少有的长卷巨制,也是作者在故乡创作的重要作品。图中描绘了万里长江沿途的壮丽风景,并以众多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吴伟的山石画法受马、夏传统“俱作斧劈皴”的影响,但在这幅作品中,他采用刚健奔放的勾勒与水墨渲染相结合的手法,挥洒纵横,描绘出万里长江的憾人气势,表现了画家以雄强风格取胜的艺术特色,在宋元以来放笔写意一派的水墨山水中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吴伟的《万里江山图》是他个人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诠释。画卷的展开过程也是艺术家精神解放的历程。
创作背景
背景
《长江万里图》是吴伟为了怀念自己的家乡创作的作品。此图描绘了万里长江沿途的壮丽云山、幽谷山村、城乡屋宇、江上风帆等,其间还穿插了一些飞在天空的鸟类。吴伟年少孤贫,“韶时流落至虞……弱冠至金陵,遂致盛名云。”在吴伟中年功成名就时,“宠赉曰厚,伟思还楚,蒙恩祭扫武昌,数月还次采石”。此图绘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吴伟传世水墨写意画中少有的长卷巨制,也是作者在故乡创作的重要作品。这一年画家47岁,距去世只有3年。
作者简介
吴伟(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次翁,号鲁夫,江夏区(今湖北武昌)人。幼孤贫,后被钱昕收养。性喜画,取笔画地作人物、山水状。朱见深成化(1465~1487)中,成国公朱仪延至幕中,以“小仙”呼之,因以为号。后为宫廷作画,任仁智殿待诏,孝宗朱祜樘时授以锦衣卫百户,赐“画状元”印,旋称病南返,居南京秦淮河畔。乃明中叶创新画家,学之者甚众,人称“江夏派”,实为浙派支流。
画作内容
吴伟的山石画法一般受马、夏传统“俱作斧劈皴”的影响,但在这幅作品中,他采用刚健奔放的勾勒与水墨渲染相结合的手法,挥洒纵横,描绘出万里长江的憾人气势,表现了画家以雄强风格取胜的艺术特色,在宋元以来放笔写意一派的水墨山水中有其独特的创造性。卷末自题:“弘治十八年乙丑九月望,湖湘吴伟寓武昌郡斋中制”,并有汪尧辰、汪尧庚二家题记。
艺术鉴赏
吴伟的《长江万里图》卷首直接邀请欣赏者身临画境,全卷可分为四段,像一首回旋反复的交响曲。右起第一段奏起画卷的最强音,把中景直接拉入近景。崇山峻岭从山谷深处逐渐展开。郁郁葱葱的林木随着山势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木桥之上持杖老者招呼携琴童子,不远处的友人正倚窗等待客人的来访。第二段画面豁然开朗,连绵的山势渐推渐远,一望无垠的大江,消融于天际。江面上百舸争流,更显万里长江的气魄。第三段节奏又开始加强,观画者的视线被拔高,好像在空中俯瞰大江两岸。山峦起伏平缓舒展,江水环绕群山。近景的岸边停泊着船支,山坡上掩映错落着许多屋舍,人类的活动与壮丽的江山融为一体,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第四段山峦逐渐虚入江面,复归苍茫的江水,再次把观者的视线引入遥远的天水之际。
构图
全图山石用长锋线条勾勒,以中锋为主,中侧锋并用,表现山石肌理以勾代皴。全图虽似信手涂鸦,但亦有法度可寻。其已不再是戴进或宋人院体画画风的法度,受书写性用笔的影响很大,更是出于其本性使然。在线、墨的结构布排上,近景山石以勾勒为主,涂墨为辅,突出线条强烈的抒情性作用,在着眼于山石整体对比的架构内以大量的黑色平涂铺垫,不拘泥于局部纹理的凹凸变化,但又不失厚重清润,使线条与墨色之间的结合更为自由松动。画面远景峰岫全以墨色紧出,形成烟云活渺一派江南的艺术效果,乃为南宋院体画法,与近景山石的恣肆用墨恰成一种呼应。
表现技法
《长江万里图》在表现技法上显示了吴伟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和其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在明代严谨的院体画和温和平静的文人画之间显得更为另类,这是吴伟的个性使然。他在画面中创造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世界、使院体山水画亦能成为一种宣泄情绪、释放压仰的有效手段。把浙派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吴伟在《长江万里图》中除了剪裁画面以突出主 题的构图方法,还对山石的体积层次、空间深度进行彻底的弱化,用一种湿润的、松散的草书笔法建构画面。 明代李开先在《中麓画品》说“小仙其源出于文进,笔法更逸,片石一树粗且简者,在文进之上”。粗与简正是吴伟遗弃了山石的第一自然, 直透其本质, 甚至不需要坚实轮廓线的支撑, 随意的直拖横抹,直接构成块面,不关注山石结构的准确性与清晰度。这些纵横恣肆的线条墨染虽突破物象常态,却与自然纹理不期然相契合。与疏朗宕逸的山石结构相适应,画卷中树 木的描绘也是潇洒随性。 浓郁茂密的林木相对集中于卷首,粗细浓淡的树干用没骨一笔画出,速度极 快,顿挫之间,变化万千。
枝干上各种小角度的扭曲更为丰富,快速抖动的线条生发出生命的律动。 浓淡、大小不一的墨点叠垛树叶,先湿后干、先淡后浓,层层叠加。 林木愈远,树叶的点写愈淡,营造出长江岸边树林的苍郁繁茂和湿润感。对照山峦的动,江水以静相衬应。 江水不着一笔线条,除了局部的渲染,大部分留白。 连绵的山峦、葱郁的林木在线条、墨韵、皴法的引领下似乎飞动起来,愈加烘托出江水的宁静博大与空灵虚远。天空也是留白,画卷有两处 水天一色,交融在一起,分别是第二段与卷尾,回旋而又反复,充满音乐的节律感。
作品解读
吴伟的《万里江山图》是他个人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诠释。画卷的展开过程也是艺术家精神解放的历程。画面最开始是一段山石,吴伟信手狂扫的线条、胡乱点染的水墨,无不是其内心世界激烈的挣扎,情绪压抑苦闷的发泄。接着,卷中开阔的江水一下把人的视线带入无限的远方,视点越来越高,似乎羽化为鲲鹏,神游万里江河山川,化解掉所有尘世间的烦忧。这是先抑后仰,展现出整个生命精神的解放。先是线条如风驰电掣般在画卷中挥洒,描绘大致的山形水貌。然后用斧劈皴亦染亦皴,痛快淋漓地画出山石形态体积。整个连绵的山峦似乎在线条、墨韵、皴法的引领下飞动起来,回旋而又反复,充满音乐的节律感。对照山峦的动,大江非常的平静。江水不着一笔线条,除了局部的渲染,大部分留白。古人说“虚实相生”“空故纳万境”,此之谓也,传达出一种阔远的、澄澈明朗的境界。
此图为吴伟传世水墨写意山水画中仅见的长卷巨制,插绘了万里长江沿途的壮丽云山、幽谷山村、城乡屋舍、江上风帆等,集中反映了画家以气势取胜的艺术特色。
名家点评
“此图全貌来看,开始勾皴时皆乱而草率,显示了情绪的不稳定,至卷中用笔就稳的多,烦乱的状态已消失不少,卷末就不那么草率,精神已显安定。”(陈传席先生评)
展览宣传
2024年1月15日,《长江万里图》在CCTV1频道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亮相并被大家熟知。
收藏信息
截止2024年7月13日,吴伟作《长江万里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
吴伟长江万里图卷.故宫博物院.2023-12-22
南宋赵芾与明代吴伟的“江山图”之比较.故宫名画记.2024-07-13
吴伟长江万里图卷.故宫博物院.2024-07-13
吴伟长江万里图卷.故宫名画记.2024-07-13
《千里江山图》或与黄石有密切关系.东楚网.2024-07-14
一卷胜千景!一键开启不同年代的长江记忆.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