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于船

于船

于船教授,原名孙裕川,曾用名孙英,1924年11月21日生,陕西三原县人。1946年毕业于陆军兽医学校,随后任种马场一等技佐;1948年到华北大学农学院任教,并提任兽医学专修科主任和畜牧兽医教育工作站主任;1950年转入北京农业大学(即今中国农业大学),历任教研室主任、兽医系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兼任中国兽药典副主任及中药组组长、《中国兽医杂志》主编,是世界兽医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顾问。2005年11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2020年,世界中兽医协会(WATCVM)为纪念于船教授的贡献,将每年的11月11日定为“世界中兽医日”。

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于船。1924年11月21日生于陕西省三原县解李村。在出生的前一年因遇灾荒,由祖父孙怀哲带领全家从桓台县迁居陕西关中,以务农和手工纺织为生。小学毕业后,因家中生活困难,无力升学,但由于成绩优秀,本村小学老师宗怀清特准他免费入该小学附设的中学班学习。为了寻找学习出路,1939年末入咸阳劳动营,次年考入甘肃清水清水县第一中学。毕业前由于参加学运事发,转而投考了设在兰州市的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森林专业。在该校又由于阅读进步书刊遭受迫害。

在教授赵云梦的建议下,于船1943年1月考入陆军兽医学校西北分校正科。在该校期间,曾组织反饥饿反迫害的集流社(后改名战斗社),在一次活动中被校方追查,受到禁闭和记过处分。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合并至安顺陆军兽医学校本部,他便随之到本校直到1946年8月毕业。

工作经历

此后被分派到云南嵩明种马场任一等技佐。因对时局不满和著文反对内战引起场方注意,1947年12月离开该场。几经周折,于次年1月经武汉抵北京,2月赴正定县,入华北联大第一部学习。同年7月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当年8月他奉派到该校农学院任教,曾任兽专主任和畜牧兽医教育工作站主任等职。1950年1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华北大学的三所农学院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即今中国农业大学),他又转入该校,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任家畜病理生理学教研组及中兽医学学教研组主任、兽医系副主任等职。于船还兼有许多社会工作,历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及中兽医学分会会长,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中药专业组组长,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中国兽医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学分支副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副主编兼总论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兽医技术顾问组组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和世界兽医学会曾授予他个人会员称号。1980年我国承担联合国大学分享传统技术项目(STT),他为中国组成员主持兽医学针灸研究项目。1987年日本带广畜产大学聘请他为客座教授。为表彰他的成就和贡献,1986年农业部曾颁发给他“为中兽医事业作出成绩”荣誉证书;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他“荣誉工作者”称号;1992年,国务院为了表彰他“为发展我国农业教育事业作的突出贡献”,发给特殊津贴和证书;1993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为表彰他在兽医科学上的贡献,评选他为1992-1993年国际兽医名人并颁发证书;而又于1996年将他的事迹编入国际名人典(DIB)第24卷。他先后获部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各一项,校级科技进步奖及二等奖各一项,部级优秀教材奖二项,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和中国辞书三等奖各一项,省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编著书籍有《中兽医学》《激光兽医学》《中国兽医针灸学》(有中、英、日三种版本)等3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有“激光针灸对动物痛阈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和“论中兽医学的学术思想”等110多篇。

主要贡献

于船对于中兽医古籍的发掘和整理,几十年来,不遗余力,成绩卓著。他认为,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兽医学遗产,必须发掘和整理有关古籍,认真总结现有老中兽医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他查阅历代艺文志和各家书录,发现从汉代以来曾出现过一百多部畜牧兽医古籍,但大多散失。甚至著名的《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明代原本也已不见,而流行的却是清代乾隆时李玉书改编的版本。于船几经查找,终于在琉璃厂旧书店找到了一部由丁宾作序的原本(汝显堂梓,大德松藏版)。并在他的主持下,整理出版了《元亨疗马集校注》本,使该书的原貌重现于世。至于流传最广的乾隆时的改编本,由于多次翻印刊误很多,也在他的审订下还出版了《元亨疗马集许疗注释》本。此外,他还是《元亨疗马集》重编校释本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因之1986年9月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他的发掘、整理的主持下,使几部散在于民间的清代著作如《牛经切要》《疗马集》(清·周维善著,原刊藏书人周海蓬)、《串雅兽医方》(由赵学敏串雅外编》辑出)等得以印行。在他的审订下,还出版了《痊骥通玄论注释》(元·卞管勾著)、《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校释》(明·朝鲜人赵浚等编著)等古著。1959-1962年,根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计划,他还主持了《中国古代畜牧兽医丛书》的编选工作,他曾组织和推荐出版了一批现存的畜牧兽医古籍,如《司牧安骥集》《猪经大全》等。

于船很重视民间兽医经验的总结与整理。1956年参加全国民间兽医座谈会后,他发表了题为:“论总结民间兽医经验及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的文章,明确指出“总结民间兽医学经验是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的关键”,为此他创办和主编了《中兽医专题资料及研究报告》专刊,前后共出版了三集;他还参加了由农业部组织的总结民间兽医经验而编撰的《兽医针灸汇编》及《中兽医验方汇编》两书的选编出版工作。1959年他建议并主持召开了“北京市中兽医座谈会”,在他主持下而把交流的经验和研究报告,总结整理成汇编,尤其在防治马骡结症和过力伤肺等疾病方面显示了中兽医的特长。于船对中国兽医学学史有着系统的探讨和论述,不仅填补了有关空白,而且纠正了有些兽医技术是国外发明在先的误传。他曾查阅了大量资料或文献,并亲自到广西皮岩、西安半坡、周口店镇、嘉峪关魏晋墓以及敦煌市等地进行考察,根据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和文物图片,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不少兽医技术是起源于中原地区或由中国人发明。如关于家畜阉割技术,他在我国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时的甲骨文中找到了这一技术的象形文字,从而证明决不是公元前三世纪时由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首先提出。又如家畜针灸技术,他曾提出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头道洼遗址(约8千年前)的出土文物中发现有医用的泗水砭石,并根据周穆王(公元前947-前928)时的著名兽医学造父曾发明了刺马颈放血(即鹘脉血)的技术等文字记载,从而论证了有人认为这一技术是起源于印度释迦牟尼(Sakya-Muni,约前565-前486年)时期的论断是错误的。还有一些技术如直肠检查术(起卧入手),在他的论著中提出早在中国汉简及晋代的《肘后备急方》中均有记载,而有人认为是在近代由欧美传入的提法显然与事实不符。他的上述论点,现已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引用。他在中国兽医学史方面不仅写了几十篇专论,还编著了《中兽医学史简编》一书,首次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中国兽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于船在1959年所发表的“论中兽医的学术思想”等文中提出了中兽医学的病因学说是“外感内伤”,而发病学观点则为“平衡失调论”,因而促进了中兽医病理学的发展。他的这些观点被编入《中兽医学基础》及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中。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