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角菊头蝠

角菊头蝠

角菊头蝠(学名:Rhinolophus cornutus),为菊头蝠科、菊头蝠属的动物。角菊头蝠体型小,前臂长40mm以下,连接突外端呈尖角状,与鞍状构造间具缺凹。角菊头蝠常见于热带亚热带岩洞以及岩隙及家舍,捕抓昆虫为食,尤其嗜食蚊类。

形态特征

角菊头蝠体型小,前臂长40mm以下。两耳较大,翼膜狭小,第四、五指掌骨约等长。蹄状叶两侧无小附叶,联接叶后突,侧面观成尖角状。

体毛柔软而细密,背毛尖棕褐色,毛基淡黄褐色,腹毛土黄色。头骨狭长形,甚小,颅全长最大不超过18mm。腭桥相比较大,约为上颊齿的1/2。矢状脊明显,人字脊模糊,枕骨大孔相比较大。

上颌第1前臼齿较小,排列于齿中线之内,第2前臼齿较大,第1-3臼齿均为“w”形齿,在其内侧均具向内后方向弯曲的脊盘,脊盘上具突出的脊棱。下颌第1前臼齿较第2前臼齿大,均排列于齿中线内,第1-3臼齿与上颌臼齿相同,亦呈“W”形,但无上颌颊齿内侧之脊盘。齿式=32。

栖息环境

角菊头蝠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岩洞、岩隙及家舍,主要生活在较大的喀斯特溶洞内,洞内黑暗潮湿,常有积水,洞温一般在10-15℃。

生活习性

角菊头蝠常单只倒挂于2-4m高的侧壁上,一个洞穴内常只有少数几只,偶尔一二十只,曾见与中菊头蝠、鲁氏菊头蝠皮氏菊头蝠、毛腿鼠耳蝠及折翼蝠等同居一洞,也有单一种群栖居的。傍晚出洞觅食,活动于林区山村、农田上空,捕食昆虫,尤其嗜食蚊类。10月后冬眠,翌年4月开始活动,属麻痹较深的种类,不易受干扰,出眠也较迟。

分布范围

角菊头蝠在中国分布于江西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安徽、云南省河北省海南省四川省江苏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等地。中国以外分布于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冲绳群岛。

繁殖

角菊头蝠通常9-10月交配,翌年5-6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一仔。

物种现状

种群现状

角菊头蝠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物种,种群分布不零散,暂无具体的种群数量信息,发展趋势未知。

保护现状

角菊头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亚种分化

相关研究

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和蹄蝠科(Hipposoderidae)同属小蝙蝠亚目,菊头蝠超科,且均为旧大陆蝙蝠种类。该研究首次运用PCR直接测序法,获得分布于中国的11种菊头蝠和蹄蝠以及日本的2种菊头蝠(含1亚种)的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片段(528bp)。结合以前的研究报道,该文从分子角度对菊头蝠科和蹄蝠科科间、科内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菊头蝠科内角菊头蝠两个亚种的分类地位作了研究。该文首次对15种(含2亚种)菊头蝠科和蹄蝠以及外群(2种狐蝠科)的cyt b序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和角菊头蝠一亚种(R.c.perditus)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34%,角菊头蝠和其另一亚种(R.c.pumilus)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93%。

(2)在研究蹄蝠的进化地位时,遗传距离分析发现:菊头蝠和蹄蝠间平均遗传距离是16.67%,高于菊头蝠内的平均遗传距离9.26%和蹄蝠间平均遗传距离13.56%。普通长翼蝠蝙蝠科,长翼蝠属,是一种广布性蝙蝠。该文同时也采用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对普通长翼蝠分布在中国、日本、澳洲和西班牙种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构表明所有的亚太地区种群形成一个单系群。在这个单系群中,中国、日本、澳洲三地区的普通长翼蝠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中国和日本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澳洲和日本的亲缘关系,澳洲和中国的亲缘关系最远。该文同时结合地理事件,从分歧年代推测中日澳三地种群间可能的进化途径:中、日普通长翼蝠大约在2.5-3.2百万年前的这段时间分离,正好也对应于第四纪冰川期,推测可能在冰川形成期间海平面波动,冰川世纪早期,海平面下降,暴露出一条陆桥连接中国和日本,这时日本和中国大陆架相连,两地蝙蝠有交流;随后在冰川间期,中日两陆地被海水隔开以及以后的数次冷暖变化造成现在的进化格局。该文的研究同时也证实了在研究象普通长翼蝠这样分布地特殊,分离时间很久的种群间进化关系时,线粒体细胞色素b比较适合作其分子标记。

主要价值

角菊头蝠捕食害虫,有益于农、林业。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磷钾,可作为优良的农田肥料,同时粪便亦可入药。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