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高
谢清高(1765-1821),广东梅州市(今梅州市)程乡县(今梅县区)金盘堡人。因为他在中国航海史上的杰出贡献,谢清高被后来人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他的《海录》也被人们与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相提并论。1821年,谢清高因病在家乡逝世,享年56岁。
远渡重洋
18岁时,谢清高便出洋谋生。随外商海船遍历马来群岛各地和世界各国,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但也增长了他的见识和人生经验。他学习外国语言,访问各岛屿城寨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为他更好地从事他所钟爱的航海事业打下了极其坚固的基础。历14年后,因双目失明被解雇,他只好回到广东省。后流落于澳门,靠口头翻译以自给。
清乾隆,18岁的广东梅州的谢清高,随打工的船到达海南省,不慎遭遇海难,所幸他被一艘途经的外国商船救起,于是小谢就随船帮工长达14年,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他漫游了海中诸国。谢清高是个有心人,所到之处,他都用心记下当地的地形地貌、贸易往来、风土人情、技术革新等等。后来他眼睛出了问题,成了盲人。1820年,他的老乡、举人杨炳南根据他的口述和笔记,整理出《海录》,这本书实际上成了中国人讲述西方世界的第一部著作,谢清高也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著书《海录》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适同乡黄炳南与他相识,二人过从甚密。谢清高向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见闻,并要求黄炳南代为笔录,以便传留后人。黄炳南感其诚,遂逐一记下,并取名《海录》,于同年底刊行问世。中国历史上有关中外交通往来的书,主要有南宋赵汝适的《诸藩志》、元代泛大渊的《岛夷志略》、清徐继编著的《瀛寰志略》等。至于林则徐所编《四洲志》则在谢之后。《海录》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最先介绍世界概况的著作,时人称:“广东人乃至中国人略知世界大事,应从阅读《海录》开始。
《海录》书中记载了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罗芳伯(梅州市人)在昆甸(今马来西亚东部婆罗洲的昆甸)地区,组建公司,设立自治行政管理机构,建立法制,号称“唐朝总长”,临终禅让贤者的丰功伟绩,史实详尽,文笔优美,为研究华人海外奋斗史的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由于谢清高是随外国商船漫游世界的,所以所到之处,他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往往是当地有别于中国的风土人情,因而《海录》在这方面的资料相当丰富。
谢氏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遍亚、非、欧三大洲,每到一个国家就学会当地语言,记述其岛屿、港湾、要塞、风俗和物产等,见闻极为丰富。查中国古代著书谈海事者甚少。明朝只有黄衷的《海语》,其后就要算是清朝的谢清高的《海录》了。唯前者所录是间接传闻,缺乏真实感;而后者虽只有二万二千多字,但其内容直接出自口述者自身经历,较有价值。
《海录》一书,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吕调阳及清高之族弟谢云龙均有重刻本。其后《海外番夷录》以及“海山仙馆丛书”、“小方壶与地丛钞”均全文采载。商务印书馆于民国25年(1936)作为“丛书集成”,连同其他三篇《新加坡风土记》等一起集结为一册出版。其中《海录》一篇,乃据“海山仙馆丛书”本排印的。后人对《海录》评价甚高,如林则徐称其“所载外事颇为精”,并郑重地将其推荐给爱新觉罗·旻宁。在吕调阳重刻书的《序言》中,褒奖备至,谓“中国人著书谈海事,远及太平洋外大西洋,自谢清高始。”《海录》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本有关华侨与国际关系方面的重要参考书。作者谢清高的姓名事迹已载入《辞海》条目。
记录各国风土人情
美国见闻
早期中国人的初识美国,断断续续经历了道光前后的百余年。在民间、官方和精英知识分子的多方努力下,逐步深化。
有关资料显示,早在1782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六年,就已经有中国人踏上美国的土地,他就是谢清高。谢是广东梅州市(今梅县区)人,生于1764年,家贫如洗,为谋生在一家外商的海船上当苦工,航行于世界许多国家。1782年,18岁的谢清高随船到达美国,但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后多次赴美,回家后常向乡民讲述美国的所见所闻,成为家乡一带的“奇人”。1820年,杨炳南在澳门偶遇谢清高,邀谢讲述海外尤其是美国的见闻,一连几天几夜。杨炳南根据谢的口述整理成《海录》一书,留下了至今最早的关于美国的一些文字。此书内容涉及世界几十个国家,称今天的马来群岛为“南海”;称印度和印度支那半岛为“西北海”,把欧洲、美洲、非洲叫“西南海”,将美国称为“竿里干国”,其中讲道:
“竿里干国,在英吉利西。……由英吉利西行,约旬日可到。……疆域稍狭,原英吉利所分封,今自为一国。风俗与英吉利生物同,即来广东省之花旗集团也。……其国出入多用火船,内外俱用轮辅,中置火盆,火盛冲轮,轮转拨水,无烦人力,而船自行驶,其制巧妙,莫可得窥。小西洋诸国,亦多效之矣。自小西洋至竿里干,统谓之大西洋,多尚奇技淫巧,以海舶贸易为生。自王至于庶人,无二妻者。山多奇禽怪兽,莫知其名。”
这些记述大体准确,至少向人们展示了三点:一、美国的地理位置;二、使用蒸汽机的情况;三、一些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书中称美国是“竿里干”,被当时许多人所接受。那时人们一般称美国为“竿里干”、“米利干”、“米利坚”、“花旗”、“亚墨里驾花旗”等,其中“竿里干”最流行。
从内容看,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以认识和了解美国为主。最早介绍美国的是谢清高1820年口述、1842年印行的《海录》。该书将美国称之“芊里干”国,视之为“海中孤岛”,以猎奇的目光记录所见奇闻。此间,国人对美国的态度以观察和学习为主。19世纪中叶以后对美国的介绍和报道逐渐增多,戊戌维新时期达到顶峰。1898年甲午战败于东邻日本,我们不得不面对中西“学战”,导致欧美西学的吸引力达到空前的高度。
英国见闻
就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前后,有一个中国商人乘着葡萄牙人的船只来到欧洲(1782-1796),后来“遍历海中诸国”,来到“英吉利”。这个中国人叫谢清高(1765-1821),广东省商人。他赴海南省途中,船失事,被葡萄牙人的商船救起,于是就跟随“番人”航行。后因双目失明,才在14年后结束海上生涯返回广东。1820年,一位叫杨炳南的,在澳门遇见谢清高,听他讲述在海外的见闻,觉得很有价值,就将其记录整理成书,即《海录》。《海录》是中国人用亲身经历来记录欧洲(包括英国)的地理、风俗以及诸如商业、贸易、航海、军事、海外殖民等的发展状况。这些比起中国文人的“海外述奇”不知要精确多少倍。
以下是谢清高在《海录》里对当时英国地理、风俗的描写(转引自钟叔和著,《走向世界》,北京市:中华书局,2000年):
“海中独峙,周围数千里。人民稀少而豪富,房屋皆重楼叠阁。急功尚利,以海舶商贾为生涯。海中有利之区,咸欲争之。贸易者遍海内,以明呀喇(孟加拉)、曼达喇萨(金奈)、孟买为外府。民十五以上,则供役于王,六十以上始止;又养外国人以为卒伍。故国虽小,而强兵十余万,海外诸国多惧之。”
他还专门描写了一些新鲜事,如伦敦的自来水设施:
“为法轮激水上行,以大锡管接注通流,藏于街巷道路之旁。人家用水,俱无烦挑运;各以小铜管接于道旁锡管,藏于墙间,别用小法轮激之,使注于器。王则计户口而收其水税。”
到达瑞典
瑞典人到中国以后,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历史记载,曾有广东巡抚这么评价:“瑞典人最为谦和温顺”。
谁是第一个到达瑞典的中国人呢?邹振环说,很可能是谢清高。1820年,早年曾做过水手出海、当时已瞎了眼睛的谢清高口述,由杨炳南整理出一本《海录》,其中第一次提到了瑞典的风土人情。而此前,暂无记载。
这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在一八二零年之前,中国典籍当中,从无关于瑞典的记载。到一八二零年,一个瞎了眼睛的翻译谢清高先生,请朋友帮忙,写了一本《海录》,其中才有几句关于瑞典的记载。如果法兰斯莫和哥德堡市历史博物馆的说法属实,中瑞关系史的第一页,就要从这个人开始算起。如此说来,大有考据和研究的必要。
马来人重女轻男
“宋卡国”(在今马来半岛东北部)条记其婚俗云:“娶妻无限多寡,将婚男必少割其势,女必少割其阴。女年十一二即嫁,十三四便能生产。男多赘于女家,俗以生女为喜,以其可以赘婿养老也。若男赘于妇家,不获同居矣,其资财则男女各半。”这里“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习俗想必给谢清高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孟加拉国水葬
“明呀喇”(约当今孟加拉国)条记其葬俗云:“有老死者,子孙亲戚送至水旁,聚而哭之,各以手抚其尸,而反掌自舔之,以示亲爱。遍则弃诸水,急趋而归,以先至家者为吉。”水葬习俗在中国一些地区也是有的,只是以谢清高的学识和经历而言,恐怕也是“新知”。不过,葬礼结束后,人们争先恐后跑回家,倒与中国习俗有较大区别。
加里曼丹岛母系社会
“新当国”(在印尼加里曼丹岛)条所记婚姻关系则明显地反映了海洋民族的特点:“其男子若出海贸易,必尽载资财而行。妻妾子女在家,止少留粮食而已。船回则使人告其家,必其妻妾亲到船接引,然后回。否则以为妻妾弃之,即复张帆而去,终身不归矣。”在这里,婚姻的主动权似乎在女子。
马来的僧侣司法
“咭兰丹国”(今马来西亚吉兰丹州附近)条记当地断案方式:“有争讼者,不用呈状……王以片言决其曲直,无敢不遵者。或是非难辨,则令没水。没水者,令两造(当事双方)出外,见道路童子,各执一人至水旁,延番僧诵咒。以一竹竿令两童各执一端,同没水中。番僧在岸咒之,所执童先浮者则为曲,无敢复争。童子父母见习惯,亦不以为异也。”在中国人看来,这种断案方式实在难说公正,但习俗如此。
葡萄牙的密告僧侣忏悔
“大西洋国”(葡萄牙)条记载有关忏悔事:“妇女有犯奸淫及他罪而欲改过者,则进庙请僧忏悔。僧坐于小中,旁开一窗,妇女跪于窗下,向僧耳语,诉其实情。僧为说法,谓之解罪。僧若以其事告人众知之,则以僧为非,其罪绞。”从最后一句来看,谢清高对国外习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而且还花了工夫去调查研究的。
西欧的绅士风度
“英吉利国”条把舞会称为“跳戏”,倒也颇为形象、贴切:“有吉庆,延客饮燕,则令女人年轻而貌美者盛服跳舞,歌乐以和之,婉转轻捷,谓之跳戏。富贵家女人无不幼而习之,以俗之所喜也。”
“大西洋国”条详细记录了葡萄牙人的见面礼节:“凡军民见王及官长,门外去帽,入门趋而进,手抚其足而嘬之,然后垂手屈身拖腿,向后退步,立而言,不跪……亲戚男女相见,男则垂手屈身拖腿,女则两手撮其裙,屈足数四然后坐。女相见则相向立,各撮其裙,屈足,左右团转,然后坐。”看来,谢清高可能还有机会见识上层社会的交际活动。
“大西洋国”(葡萄牙)条记:“称王曰喱,王太子曰黎番爹,王子曰林西彼,王女曰咇林梭使,相国为干爹,将军为吗喇叽乍。”由于谢清高是广东梅州市(今梅州)客家人,所以在记音时多用客家方音,这造成读者难以准确还原成当时当地的读音,从而给后人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不过,对这本书的价值而言,影响其实不大。
泰国特产、酿酒法
谢清高每到一地,都记录当地物产,而且往往比较详细。如“罗国”(泰国)“土产金、银、铁、锡、鱼翅、海参、鱼、玳瑁、白糖、落花生、槟榔、胡椒、油蔻、砂仁、木兰、椰子、速香、沉香、降香、伽南香、象牙、犀角、孔雀、翡翠、象、熊、鹿、水鹿、山马。”
谢清高还记录了当地的酿酒法:“欲酿酒者,则于(椰子)花茎长尽,花未及开时,用蕉叶裹其茎,勿令花开,再以绳密束之,砍茎末数寸,取瓦罐承之,其液滴于罐中,日出后则微酸,俱微有酒味,再酿之则成酒矣。”
西班牙贵金属
“大吕宋国”(西班牙)“土产金、银、铜、铁、哆啰绒、羽纱、哔叽、葡萄酒、琉璃、番碱、钟表。凡中国所用番银,俱吕宋所铸,各国皆用之。”
伦敦的供水系统
谢清高对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也较为关注,如“英吉利生物国”条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伦敦的自来水系统:“水极清甘,河谓之三花桥。桥有三桥,各为法轮,激水上行,以大锡管接注通流,藏于街巷道路之旁。人家用水俱无烦挑运,各以小铜管接于道旁锡管,藏于墙间。别用小法轮激之,使注于器。王则计户口而收其水税。”
美国的蒸汽轮船
到了美国(咩喱干国),对那里的轮船曰:“其国出入多用火船,船内外多用轮轴,中置火盆,火盛冲轮,轮转拨水,无烦人力,而船自行。”当然,他对轮船的动力系统大概知之甚少,不过“火盛冲轮,轮转拨水”而已。
加里曼丹岛传统美食
谢清高早年可能读过书,加上多年漫游各国,可能还有些语言天赋,因此,《海录》对各地语言也有所关注。如“新当国”(在印尼加里曼丹岛)条记:“王自称曰亚孤,国人自称断孤……子称父曰伯伯,称母曰妮,弟称兄曰亚王,兄称弟曰亚勒。谓妇人曰补蓝攀,谓女子曰吧喇攀,谓夫曰沥居,谓妇曰米你……饭谓之拏叙,酒谓之阿沥,菜谓之洒油,米谓之勿辣,谷谓之把喱,豆谓之咖将。”
政治眼光
英国殖民地
谢清高虽是一介平民,并没有锐利的政治眼光,但他对西方列强的强盛还是深有感触的。“英吉利国”条说:“急功尚利,以海舶商贾为生涯。海中有利之区,咸欲争之。贸易者遍海内,以明呀喇、曼哒啦萨、孟买为外府……养外国人为卒伍,故国虽小,而强兵十余万,海外诸国多惧之。”对英国的对外扩张、殖民政策的认识是清楚的。
书中所列英吉利殖民地有:旧柔佛王国、新埠(在马来西亚),茫咕噜、旧港国(在印尼苏门答腊岛),明呀喇(孟加拉),曼达喇萨、孟买、苏辣(在印度)等,还记载了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一些殖民地的简要情况。可是清廷对这些情况知之甚少,仍然陶醉在“中央帝国”的梦幻中。恐怕这也是林则徐等看重此书的重要原因。
《海录》的社会价值
《海录》一书对南洋各国及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等的记载较为详细,说明谢清高可能在这些地方呆过较长时间,至于非洲、东欧、北欧等,谢清高或者没有亲身去过,或者虽然去过但呆的时间短,了解有限,所以记载也就相当简略。同时,由于谢清高既不是朝廷重臣,也不是学者、思想家,所以《海录》对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界的情况的介绍较少,这是《海录》一书的缺陷。但是,后人没有理由因此贬低此书的价值,毕竟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问世的一部影响非常大的介绍海外世界的著作。可以说,谢清高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却在不经意间成为清代最早放眼世界、介绍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