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周殉马坑

东周殉马坑

东周殉马坑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 20 余座。在其中 5 号墓的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殉马坑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 70 米,北面长 75 米,宽 5 米,三面自然连接,成为一体,全长 215 米。

简介

东周殉马坑位于临淄区河崖头村西。墓主为齐景公,是继姜子牙后第25代国君,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墓室南北26米多,东西23米余,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石块垒砌,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深5米。墓早年被盗,随葬品无存,唯周围的殉马坑大部分保存完好。

1964年山东省考古所发掘了北面西段54米,清理殉马145匹;1972年发掘清理了西面南端30米,殉马83 匹;1980年于西面南端建起殉马坑展厅,展示殉马106匹。殉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78匹,全部殉马当在600匹上下,属世界罕见。殉马全是壮年战马,且均为马,是被处死的后人 工排列而成。

那时的中国人讲的是马上千秋,“千乘之国”就有威加四海的雄风。 600 多匹马可装备 150 多辆战车,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全部军力。由此可见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经济的发达,军力的强盛。

齐景公名杵臼,是姜齐的第 25 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下,在位 58 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景区介绍

据专家考证,殉马多数是6--7岁口的壮年马,是人为处死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马分两行,排列整齐,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呈临战姿态,好像只要听到战鼓擂动还会四蹄腾空。

那时的中国人讲的是马上千秋,“千乘之国”就有威加四海的雄风。600多匹马可装备150多辆战车,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全部军力。由此可见作为春秋

五霸之首的齐国经济的发达,军力的强盛。

据载,在他的后期“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十分腐化。而且特别喜欢马,在宫中有专门给他养马的人,他的爱马死了还要处死养马的人。

庞大的殉马葬式,看出了齐景公的奢侈豪华,反映了齐国当时国力的强盛。同时也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历史,特别是对齐国的经济、军事和殉葬制度等方面,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1982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市区政府拨款,就地建起了具有民族风格,古朴典雅的殉马展厅,并对马骨采取了防水、防腐、防尘保护措施,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

评价

殉马坑的发现和发掘,实属罕见。自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著名的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看后,即席挥毫写下了“殉马奇迹天下无”的赞语。国际友人奥地利前总统基希施莱格博士看后,当场写下了赞颂的美句:“这是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真正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址。”李鹏、刘华清、华国锋、赵紫阳、万里、田纪云、杨静仁、雷洁琼等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都慕名前来参观,给予高度评价。

看到这古代齐国战马列成的军阵,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兵马俑,但是,齐景公的殉马要比秦兵马俑早 280 多年,而且秦始皇葬的是陶俑陶马,齐景公葬的是赫赫真马。难怪有人看了秦景公殉马大为惊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秦皇兵俑数千自以雄风第一夸天下;

齐侯殉马六百人称举世无双表古今。

发掘价值

景公殉马坑位于齐国故城郭城东北部,今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原系春秋时期齐国公侯的一大墓地,今已探出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在五号墓周围发现了这一举世罕见的殉马坑。五号墓是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室南北26米,东西23米,南墓道长18米,宽12米左右。殉马在其东、西、北三面,坑呈“u”型。东、西面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仅一九八二年发掘的西面南端36.5米,就见殉马106匹。按此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以上。据考,该墓为齐景公之墓。

在齐故城郭城东北部,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已 发现大、中型墓20余座。在其中5号墓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殉马坑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自然连接成为一体。全长215米,殉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7-2.8匹,按此密度计算,全部殉马当在600匹以上,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国内罕见。庞大的殉马葬式,看出了齐侯景公的奢侈豪华,同时也反映了齐国当时国力的强盛。自1983年展出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游人,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1983年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观后,即席挥毫写下了“殉马奇迹天下无”的赞语。

经考证,墓主是齐景公,齐景公名杵臼,是姜齐的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景区现状

一九八三年,国家已将清理出的三十多米殉马坑,就地建起古朴大方的展厅,并对马骨作了防腐保护处理,以供人们永久观瞻。

殉马坑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相连,全长215米。1964年省考古所发掘了北面西段54米,清理殉马145匹;1972年发掘清理了西面南端30米,殉马83匹,属世界罕见。殉马全系壮年战马,且均为骟马,是被处死后人工排列而成,马两行,前后叠压,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形作奔跑状,呈临战姿态,威武壮观。

自1983年展出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人。

相关记载

在齐国故城郭城东北部淄河西岸,河崖头村西,有一处西周公国至春秋时期的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有一座殉马墓,墓室夯筑而成,东西二十三米多,南北二十六米余,有宽阔的南墓道,椁室是用自然石块砌成。墓在古时被盗掘多次,根据残存的各类器物的陶片推断,属春秋晚期。

在墓的东、西、北三面有一“门”形殉马坑,三面相连全长215米,宽为五米。坑内殉马由西南端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成两行排列,马头向外,昂首侧卧,作奔跑状,井然有序,气势雄伟壮观,经鉴定,马是被处死后经人工排列而成。一九六四年清理了北面五十四米,殉马一百四十五匹。一九七二年又发掘了西面南端三十米,殉马八十三匹。按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上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见。

马是商周时期国家的重要战备资源,也是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财富。因为当时军队的主体是车兵。战斗开始,甲兵纵横,驰骋冲击,以决胜负,步兵跟从车后,只起辅助作用。所以马匹的多寡,是国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当时战车由四马驾挽,两服两,每辆配备甲士三名,称为一乘。春秋时期,“千乘之国”即为大国,六百匹马可装备一百五十乘,相当或超过一般小诸侯国的实力。

文物考古部门考证认为其墓主人为景公杵臼。齐虽为大国,君主死后殉葬如此众多的壮马,也不能不使人惊讶。齐景公,公元前五四七年至前四九0年在位,是继姜子牙后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之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好治宫室,聚狗马”,《沦语。季氏》也有“齐景公曾有马千驷”的记载。

交通提示

行车路线:从淄博6路车站乘K5路直达殉马坑景区

门票价格:20元 1.20米以上儿童以及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10元(持有效证件)军人,残疾人,70岁以上老人免费(持有效证件)

此景点距离临淄城区约13公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