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厚
王广厚,男,1939年11月出生于肥西县三河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物理学领域,特别是原子分子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68年,他留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任教;1980年6月至1982年8月,他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1990年至1991年,王广厚在德国萨尔兰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做客座教授。
个人经历
1963年,王广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9月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修习英文(至1967年12月)。
1968年,王广厚结束修习之后,留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80年6月,王广厚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物理系(至1982年8月)。
1990年10月,王广厚作为客座教授,前往德国萨尔兰大学新材料研究所(至1991年10月)。
2011年12月9日,王广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广厚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区分异同位素团簇和相同同位素团簇,发现了溅射离子团簇的同位素效应。首先观察到硅团簇表面振动模及其量子特性、氟化锂团簇一阶和多阶拉曼效应和声学声子增强效应。发现包裹团簇的纳米喷射以及金团簇在硅晶表面形成的纳米结构具有多道共振隧穿特性。建立了过渡金属团簇经历金属—非金属、磁性—非磁性转变的尺寸方程。揭示了金属原子线的生长序列及其由原子链状经尾旋多壳结构向晶态的演变规律。带领研究组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多台团簇实验装置,并以团簇为基元制备了多种具有奇异性质的纳米结构和材料及量子器件。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显示,王广厚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他引5000多次。著有《粒子同固体相互作用物理学》两卷本(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8,1991)和《团簇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等学术著作。
学术交流
据2020年4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显示,王广厚主持了包括“第十二届小颗粒与无机化合物团簇国际会议”(ISSPIC-12)在内的4次国际学术会议。
截至2012年3月,被国际会议邀请作特邀报告10多次,主持了首届“团簇科学和原子工程国际研讨会”(1995)、“团簇科学和纳米技术国际研讨会”(2002)、“中德团簇和纳米粒子研讨会”(2003),以及作为大会主席将主持“第12届小颗粒与无机团簇国际会议”(ISSPIC―12)(2004)。
承担项目
据2020年4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显示,王广厚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原子团簇的化学和物理)等10多个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官网显示,王广厚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9项科技奖和10多项发明专利。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王广厚在南京大学主要讲授《团簇物理学》。
教育理念
王广厚认为,只有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学习、思考和创新,才能在科研之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他认为做科研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不断创新。
指导学生
据2020年4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显示,王广厚先后培养研究生47名,其中毕业博士生34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王广厚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他是中原地区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在中国国内率先翻译了“团簇”范畴,被学术界认可。从1992年起,他带领课题组自行设计和研制成功三代团簇实验装置,发展了可与平面工艺相兼容的低能团簇束流淀积技术,是国际上最早研究支撑团簇和团簇组装纳米结构的单位之一。(《神州学人》评)
参考资料
王广厚院士:耕耘“原子团簇”领域.南京大学.2024-05-05
留美院士王广厚:“原子团簇”领域的辛勤耕耘者.中国新闻网.2024-05-05
我校王广厚教授当选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2024-05-05
王广厚.www.zgbk.com.2024-05-06
物理学院“博约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第104期.北京理工大学.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