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章华寺

章华寺

章华寺坐落于湖北沙市区东北隅的太师渊(原属江陵县),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铁女寺”同为“荆州二寺”。

章华寺始建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7年),因寺建于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所建之章华台旧址上,故取寺名为“章华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章华寺高僧净月被朝廷封为四品大僧正和钦命方丈,御赐《清敕修大藏经》,从此章华寺香火鼎盛,盛况空前,名声远扬,与汉阳的归元禅寺、当阳的玉泉寺并称为湖北三大禅院。

章华寺坐北朝南,沿老中轴线自南而北,主要建筑有门、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堂和后山门,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位于东侧的新中轴线自南向北已修千佛和平多宝塔、五百罗汉绕千手千眼观音殿、多宝殿等建筑。藏经楼内藏存清慈禧颁赐的龙版《大藏经》7168卷,还藏有缅甸僧人所赠玉观音两尊等文物。

历史沿革

离宫时期

相传章华寺是在章华台的遗址上修建的,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离宫。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曼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章华宫又有“细腰宫”之称。

后章华宫毁于兵乱,在章华台遗址上,元代修建章华寺,清代又重修。

寺庙坐东朝西,面积8790平方米。庙宇建筑宏伟,装饰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

一进山门,绕过荷共池,见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堂等主体建筑。寺内藏有缅甸国王敬赠的两尊玉佛。

寺院建有民国以来历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师灵骨。寺院有中国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朝银杏树等古迹。

苏轼的《渚宫》诗说:“当时楚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垂,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娥眉”.说是“飞楼百尺”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楚灵王不但昏庸腐化,而且还有一个奇特的怪癖:特别爱好细腰,挑了几千名细腰女子居于章华台中日夜轮舞,供他玩乐,因此章华宫又叫细腰宫。

腰粗的宫女被赶出宫做粗活或者加以囚禁,宫女和大臣们只得减食挨饿勒紧腰带以求宠,结果饿死不少,后人有诗句说:“灵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梦泽》诗中表达了对宫女们的同情:

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梦灵王的荒淫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后来他的弟弟訾敖发动政变,他逃到野外,求食不得,饿死于荒郊。后来有诗记灵王的结局:

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

台土未干歌管绝,可怜身入野人家。

章台寺时期

随着七国争雄,楚政崩溃,章华台也荒废了。苏轼描写那荒芜的情景是:“池空野迥楼阁小,唯有深竹藏狐属。”

到了十四世纪,初的元朝泰定年间,在古章华台遗址上建了一座庙宇,初名章台寺,后改名章华寺。

这章华寺规模宏大,庙貌雄伟,气象肃穆,环境清幽。

与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为湖北三大丛林。寺的主体建筑有大雄室殿、天主殿、韦驮殿、财首宝殿、关公宝殿、藏经楼等。

每一重都是画栋雕梁、盘龙据虎、翠彩轩翔、金碧掩映。

元朝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红巾军首领陈友谅(自称汉王)兵败,其子陈理残部被朱元璋追杀退至江陵,章台寺在战乱中遭受了第一次破坏。

明朝

明朝初年(约公元1368年)章台寺为避元文宗帝亲临过寺院之嫌,遂更名章华寺。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朱元璋之子楚王朱桢驻守荆楚,见章华寺破败不堪,因与其父皇追杀陈友谅有关,遂拨银两,动员民众复兴章华。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扫北朱棣登极后,据说朱允炆着僧装出走云南,途经江陵,在章华寺挂单三天。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之后,因皇室兴道抑佛,章华寺时有兴废。

清朝

明末清初(约公元1644年),章华寺又屡遭战争搔扰。大的破坏则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平定“三藩之乱”。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冬,吴三桂吴三桂、平南县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发动叛乱。

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率兵北上,经贵州省直捣湖南省,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湖南全境,沿江布防与清廷对峙。

荆州市一带成为双方拉锯战的主战场,章华寺首当其冲,历时八年,导致寺毁僧散。

清雍正、乾隆时期,章华寺几次欲复兴,但因各方面条件欠佳未能有大的起色。清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同治时期,寺院分别在守性法师、觉空法师、松青禅师住持下又有几次振兴,至清光绪初年,章华寺已发展成为荆沙地区第一模范丛林。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净月大师(公元1865-1941年)接任章华寺方丈,寺院又有较大发展。

因净月大师禅净双修,福慧全具,声威大振,引起清廷的重视。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净月大师奉旨入京,在紫禁城为皇公贵族讲经说法,深得光绪帝慈禧的欢喜,清廷颁圣旨,赐《清敕修大藏经》一部,銮驾半副,龙椅三把,另有黄缎五龙袈裟,旗伞、如意等宫中珍品,钦封净月大师为四品大僧正,敕建藏经楼,重建大雄宝殿等主要殿堂及佛像,寺院建筑占地达八十五亩,其僧团组织为荆楚之冠,鼎盛达三百余人。

按临济宗之传统,方丈之下设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另有执事一百零八员,还办有《佛海灯》月刊。

道风严谨、法苑兴盛,每年“冬期”传戒,弟子遍及天下,成为当时湖北佛教最大的丛林和长江流域最有影响的寺院之一。

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强行驻扎章华寺,毁坏寺院设施,被寺僧阻止后,欲火焚,经退院方丈本一法师多方交涉才幸免大灾。

“章华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檏初先生的题字。由此可一窥章华寺在中国佛教领域中所占位置了!其实在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章华寺高僧净月被清廷封为四品大僧正和钦命方丈。管辖荆州市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郧阳区等地所有寺庙。从此,章华寺成为长江流域最有影响的寺庙之一。

寺院格局

进入寺门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两边是钟楼和鼓楼,供奉的分别是关羽和财首。

天王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这四个字同样也是出自赵先生之手。只是比较特别的是在“大雄宝殿”四字牌匾上还有“御赐”二字,昭显着章华寺曾经蒙受的恩宠。

在大雄宝殿的右前方有一株号称全国第一的古梅-楚梅,顾名思义相传是从楚国流传下来的一株话梅

章华寺有三古,第一是楚梅,第二就是这唐朝的银杏树了。第三是沉香古井,可惜居然没有看到。这棵银杏树跟平时看到的大不一样,比路边的那些都要粗壮沧桑的多。不看它前面的碑文我还以为是棵杏花树。这棵唐杏也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了,满树都飘扬着写有祈福话语的红布条,承载着人们满腔的期盼。从唐杏前望过去可以看到观世音甘露宝塔,也是章华寺镇寺之塔以供奉观音菩萨甘露主尊塑像而得名,塔高66.88米,共七层谓之七级浮图。塔外和塔内的观音壁画都是按照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不同风格绘制刻画的。塔身石栏玉柱为飞龙。白象食品麒麟。雄师。彩云白鹿等500余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群,56个花尾榛鸡挑角,飞龙口中垂含56个纯铜风铃,微风徐来,铃声悦耳。

佛塔第7层供奉巨型云南玉石四面观音洒甘露,恰与塔身八角相呼应,谓之四面八方,寓意着伟大祖国四面八方永久和平。

繁荣昌盛。高4。8米的阿弥驼佛金象镇守塔顶。谓之四平八稳。寓意亿万人民四季平安吉祥。

祖国富强繁荣。稳步前进。在古楼的后面是一尊铁塔,在塔的一侧还备有案台供人跪拜。

后来在其它地方的介绍中曾看过说寺中有一处塔内供奉着6位高僧的骨灰,猜测可能说的就是这座铁塔了。只可惜当时忘记询问当地的僧众了。铁塔的后面是罗汉堂,里面供奉着众多罗汉,最让人惊讶的是位于堂中央的四佛法相。有一位是观世音,一位主管健康的佛,一位掌管前程的佛,还有一位管财富。特别的是在这四尊佛的上面还有相同的4尊佛,但是法相却不一样。

章华寺同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列为湖北三大丛林,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另据史料记载,该寺的位置正是楚灵王五行宫古章华台的遗址,章华台是楚灵王于公元前535年所建。因此,章华寺当初又名章台寺。清光绪年间,章华寺高僧净月奉旨进京,深得慈禧及皇宫大臣赏识,赐其《清敕修大藏经》一部、銮驾半副以及其他宫廷珍品,净月被封为四品大僧正和钦命方丈。

从此,章华寺名声大振,香火兴旺,成为湖北佛教三大丛林和长江流域最有影响的寺庙之一。章华寺内的章华古梅、沉香古井、银杏古树、石碑古刻被称为“四古之绝”。其地下还有春秋时的贝壳路和东汉时的大汉砖等。

1956年,章华寺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章华寺的原址是章华台,而章华台的所在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行宫。

后来章华宫毁于兵乱,至隋末唐初(约公元618年)有古德在此结茅静修,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始建章台寺,明初更名为章华寺至今。寺庙坐东朝西,面积8790平方米。

庙宇建筑宏伟,装饰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院绿树环绕,分外幽静。从这些注释不难看出章华寺历史悠久,影响之大。其实个人窃以为章华寺的规模和建筑装饰要远超过汉阳的归元禅寺,当然这里的罗汉堂不可和归元寺的相比,但是其高达2层楼的四佛法相还是非常让人敬仰的。

文化交流

原名章台寺,座落在沙市太师渊路北侧。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修建。

章华台毁于兵乱,在章华台遗址上,元代修建章华寺,清代又重修。寺内藏有清代皇室御赐《藏经》,及许多宫廷珍品,还有缅甸国王敬赠的两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国以来历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师灵骨。寺院有全国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朝银杏树等古迹。

寺院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章华寺积极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农禅并重,坚持人间佛教,祈祷世界和平,受到社会各界赞赏。公元1956年章华寺为培养佛教僧才,选派宽莲法师去北京接受系统的佛学教理培训,宽莲法师因此而为新中国佛学院第一批学僧。同年,章华寺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这座高僧辈出,金碧辉煌的历史名刹惨遭浩劫,佛像被砸、文物被抄、殿宇被毁、僧众被驱、在寺院内办起了工厂。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先后两次视察章华寺,作出了“厂要搬、庙要修”的重要指示。公元1988年6月14日,章华寺前任方丈宽莲法师率众重返这块佛门净地,开始实施重振章华寺的宏图大愿。公元1997年宽莲法师功德圆满,安详西归。其弟子心继法师继任章华寺方丈,承师父之愿,杨菩提之道,潜心办教,身体力行,先后两次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在章华寺传授“二部僧众”大戒,四次举办“水陆大法会”,举办“念佛七”一百余次;搬迁了寺内居民住户83家,新建、重建了观音甘露宝塔、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五面罗汉堂、禅堂等十座殿宇,总面积达二万余平方米;新建、重建各类佛像达800余尊,法器、法物近万件,使章华寺举行大型法会能同时满足一千弟子食宿。

章华寺现有在心继法师的住持下,建筑规模虽然已超过历朝历代,下属寺院10余座,但按照章华寺总体规划,建设完整丛林禅院规制,完善旅游资源规划,达到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仍有藏经楼、卧佛殿、万佛殿、法堂,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佛教文化体验馆等建筑需要建设,章华寺将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完成。我们坚信章华寺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1964年,章华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游人必去的名胜。

参考资料

..2024-03-24

..2024-03-24

..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