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伯焘
颜伯焘(1792年-1855年),字鲁舆、或作鲁,号载帆,别号小岱,连平县人,清代大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主战派之一。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1810年),颜伯焘考取举人,4年后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起,历任陕西省督粮道、甘肃省、直隶布政使、陕西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云南巡抚,后兼署云贵总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升为闽浙总督,授荣禄大夫,后因失守厦门市被革职。咸丰五年(1855年),颜伯焘办江南军务事,卒于任上,朝廷按受例复其生职。
就任云南巡抚时,颜伯焘施行改建滇池海口石坝等利民举措。任职闽浙总督期间,颜伯焘力抒卫国主张,筹备防务并积极备战。逢英军进犯厦门,他身临督战。因装备落后,厦门一度失守。颜伯焘著述有《回字楼奏议》《四字楼诗文集》。学者范文澜评价颜伯焘:颜伯焘是极端排外主义者,自满自信,但比起投降要好得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颜伯焘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广东连平府(今连平县)人,字鲁舆,或作鲁。颜伯焘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颜希深官至巡抚,父颜检曾任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职。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1810年),颜伯焘考取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会试第四十三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提调,四川恩科副主考。
云南巡抚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颜伯焘被外放为陕西省延榆绥道、督粮道,其后历任陕西按察使,甘肃省、直隶布政使。以征运军粮有功,赏戴花,署陕西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云南巡抚,后兼署云贵总督。任职云南巡抚期间,施行垦荒政策;推行保甲制度;严禁种植罂粟;改建滇池海口石坝,使周边农田得以灌溉。
闽浙总督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同年,颜伯焘被擢升为闽浙总督,诰授荣禄大夫。他反对朝中博尔济吉特·琦善及爱新觉罗·奕山等人的卖国行为,赞同林则徐开展的禁烟运动。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年2月),颜伯焘到任接印闽浙总督,他锐意主战,制定《军需章程》,上奏爱新觉罗·旻宁,主张卫国之策,奏请饷银二百万两,造船募兵,以御洋人进犯,而后在厦门市筑起石壁海防。同年8月26日,英军以4路舰队袭击厦门,颜伯焘亲自督战,击沉英军火轮船一只,兵船五只。但守城军械落后于英军,鼓浪屿3座炮台被摧毁。颜伯焘当晚退走。英军次日进入厦门。数日后,英军退走,颜伯焘收复厦门。同年九月,以失守厦门之责,颜伯焘被降职为三品顶戴;十二月被革职。
卒于任上
被革职后,颜伯焘回连平县在城西面建一庄园闲居。咸丰四年(1854年),颜伯焘被起用,因赴京途中阻梗,奉旨改赴苏任职,总统潮勇,办江南军务事。次年,卒于任上,朝廷按受例复其闽浙总督,灵柩运回连平老家,葬于城北灌子瑶。
人物成就
“善为禁制”鸦片
颜伯焘关注鸦片问题。在其上奏爱新觉罗·旻宁的密奏中,以自己家乡广东连平为例,痛陈鸦片之害。面对清代统治集团中对鸦片弛禁与严禁的争论,颜伯焘既不同意把鸦片当药材进口,任其泛滥的弛禁主张,也不同意变更旧有规章,以严刑峻法重治鸦片吸食者的严禁主张,他倾向极力清除社会积弊,多方整顿旧章,“责令地方对鸦片“善为禁制”。
厦门布防
面对外侮,颜伯焘效法林则徐的抵抗路线,积极引进各国先进科技和新式工艺,整顿加强闽浙两省防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月四日,颜伯焘与浙江巡抚刘韵珂会商浙江添防、铸炮以及筹划收复定海区事宜。为了有效组织力量,及时收复定海,颜伯焘向爱新觉罗·旻宁奏请重新起用林则徐、邓廷桢驰驿赴浙,分别驻防镇海、宁波市,并会同钦差大臣爱新觉罗·伊里布筹办收复定海的攻剿事宜。一月二十五日,颜伯焘抵福州市到任。二月前往厦门前线,亲自部署防务,积极进行备战。他认为:“守而不攻,则我劳而彼逸,彼省而我费”,“势不能剿尽横逆”,力主“重兵扼要”“水陆兼备”,并出海进攻。
颜伯焘增强了青屿口一带防御,增建峿屿、青屿、大小担三大炮台,并加强炮火配备,重兵分守峿屿、大炮台、屿仔尾、鲁班庙、鼓浪屿各要隘,附近各岛亦分舶大小船只,相互策应。另外,在北岸白石头、安海的两汛和水操台等处,设大小炮二面百七十多门,驻水陆兵二千七百余人;在白石头到沙坡尾一带,建造石壁五百丈,每五丈设炮一门,共设炮一百门;又在曾坡、五通汛等处,设炮一百门,驻兵一千四百余人,其中高崎汛还派兵三百人,哨船十只,拦截港面;除此之外,各地尚有机动水勇、练勇九千二百余人,以应急调遣。颜伯焘还奏请军费200万两白银,整修加固炮台3座,招募新兵及水勇共计8000人(为节军饷,该部队于英军进犯厦门市前被清廷遣散),拟造战船50余艘,以备出洋御敌。
人物作品
人物著述
颜伯焘著有《回字楼奏议》及诗集《四字楼诗文集》。
人物手迹
对联
动念即应思改过,得闲何不再看书。
人物评价
赵尔巽评价颜伯焘:伯焘累世(受)疆寄,娴习吏治,所至有声。
学者范文澜评价颜伯焘:颜伯焘骄傲自大,意气用事,一战即败是必然的;颜伯焘是极端排外主义者,自满自信,但比起投降要好得多。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颜伯焘夫妇墓
颜伯焘夫妇墓位于连平县,该墓坐北向南,由墓室、墓堂组成。墓室长7米,宽5米,灰砖砌筑,拱顶;墓堂呈双半圆形,最大直径15米。墓碑高2米,宽0.75米,上刻墓主生前官职及诰。现此墓体尚存。
参考资料
颜伯焘.博雅人物网.2024-02-21
龙袍打补丁的道光帝豪甩200万两白银修炮台,却瞬间被英舰摧毁.百家号.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