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玫瑰鹦鹉
东玫瑰鹦鹉(Platycercus eximius)是较常见的澳洲长尾鹦鹉之一。它已经被引入新西兰,在北岛(尤其是岛的北部,塔拉纳基,怀卡托和哈特谷地)和南岛的但尼丁市周围的山区发现了野生种群。身上的羽色十分鲜艳,是许多刚开始尝试饲养澳洲长尾鹦鹉时经常选择的种类。野外数量较稳定,全世界约共超过50万只,有3种亚种。
形态特征
东玫瑰鹦鹉体长约30厘米(12英寸),体形特征30CM~33CM。它有红色的头部和白色的脸颊,嘴是白色的,虹膜是棕色的。上胸部是红色的,下胸部是黄色的,褪色为淡绿色。背部和肩部的羽毛是黑色的,有黄色或绿色的边缘,呈现出略微不同的鳞状外观,这在亚种和性别之间略有变化。翅膀和侧尾羽是蓝色的,尾巴是深绿色的。腿是灰色的。雌鸟与雄鸟相似,但颜色较暗,并且有一条翅下条纹,成年雄鸟没有这个特征。幼鸟比雌鸟颜色更暗,并且有一条翅下条纹。
生活习性
东玫瑰鹦鹉喜爱栖息在开阔的林地、各种林地、河流旁的森林、森林边缘地带、草原、尤佳利树林、灌木丛、农地等,多是年雨量400公厘以上,海拔1250m以下的地区,一般成对或一小群约8至20只左右聚集活动,在繁殖期结束时到初春这段时间偶尔可见较大群的聚集,常与深红玫瑰鹦鹉(红草, Crimson Rosella)、苍头玫瑰鹦鹉(褪草,Pale-青头鹦鹉 Rosella) 以及红腰鹦鹉(美声,红色rumped Parakeet)聚集;繁殖期通常在7-3月间,主要筑巢于树洞中,尤其喜爱尤佳利树,但也常筑巢于篱上、电线杆上、兔子的洞穴、白蚁洞与食蜂兽的洞穴中,一旦筑巢,公鸟会尽力保护巢穴以防入侵者,一窝约有4-6颗卵孵化期约需18天,母鸟独自孵雏,一天离巢2-3次让公鸟喂食,幼鸟孵出后前10天由母鸟独自喂食,之后公鸟也会帮忙喂食雏鸟,幼鸟约33天后羽毛长成,在与亲鸟相处一个月后即会离巢。
生长繁殖
繁殖期通常在7-3月间,主要筑巢于树洞中,尤其喜爱尤佳利树,但也常筑巢于篱笆上、电线杆上、兔子的洞穴、白蚁洞与食蜂兽的洞穴中,一旦筑巢,公鸟会尽力保护巢穴以防入侵者,一窝约有4-6颗卵孵化期约需18天,母鸟独自孵雏,一天离巢2-3次让公鸟喂食,幼鸟孵出后前10天由母鸟独自喂食,之后公鸟也会帮忙喂食雏鸟,幼鸟约33天后羽毛长成,再与亲鸟相处一个月后即会离巢;笼养的东玫瑰鹦鹉适应环境后即相当强壮,也会变的十分活泼有活力,喜爱洗澡,最好能为它们作定期的驱虫,提供小树枝或玩具供它们啃咬,东玫瑰鹦鹉有一些不常见的变种,可惜数量不多。繁殖难度不高,东玫瑰鹦鹉是十分多产的种类,繁殖期间公鸟有侵略性,幼鸟孵出后若要观察巢内情况,最好等亲鸟不在巢内时再观察,母鸟一窝约产3-7颗蛋,约19-21天后孵化,30-35天后幼鸟羽毛长成,若是幼鸟羽毛长成后还没离巢或饲主未移出巢外会受公鸟的攻击。
繁殖难度不高,东玫瑰鹦鹉是十分多产的种类,繁殖期间公鸟有侵略性,幼鸟孵出后若要观察巢内情况,最好等亲鸟不在巢内时再观察,母鸟一窝约产3-7颗蛋,约19-21天后孵化,30-35天后幼鸟羽毛长成,若是幼鸟羽毛长成后还没离巢或饲主未移出巢外会受公鸟的攻击。
饲养
东玫瑰鹦鹉是国内与国外相当常见的玫瑰鹦鹉,价位依各类不同羽色的变种而有不小差异。适应环境后即相当强壮,也会变得十分活泼有活力,喜爱洗澡。最好能为它们作定期的驱虫,提供小树枝或玩具供它们啃咬,不适合养在小笼子里。
分布与分类
东玫瑰鹦鹉由乔治·肖(George Shaw)于1792年命名。它有时被认为是苍头鹦鹉(P. adscitus)的一个亚种。术语“白颊鹦鹉”曾被用来指代结合苍头鹦鹉和东部形态的物种或超种。这两个分类单元的杂交已经记录在它们的分布范围相遇的地方,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和昆士兰州东南部。然而,2017年发表的一项线粒体研究发现,东玫瑰鹦鹉是分裂成苍头鹦鹉和北部鹦鹉的谱系的早期分支,因此非姐妹分类单元能够杂交。东玫瑰鹦鹉的三个亚种被认可:P. e. eximius,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南部。背部的黑色羽毛有绿色边缘。尾部是淡绿色的。P. e. elecica,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和昆士兰州东南部。雄鸟背部的黑色羽毛有金黄色边缘,雌鸟为绿黄色。尾部是蓝绿色的。这个亚种也被称为金袍鹦鹉,通常缩写为GMR。P. e. diemenensis,塔斯马尼亚州东部。白色颊斑较大,头部的红色较深。
东玫瑰鹦鹉的自然分布范围是澳大利亚东部,包括塔斯马尼亚。该物种分布在轻度林地、开阔森林、林地、花园、灌木地和公园中。东玫瑰鹦鹉已经在新西兰定居。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物种在奥克兰、北兰和最北部地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建立,一直延伸到怀卡托西部,南至考希亚和库伊蒂,东至科罗曼德尔半岛。该物种还在惠灵顿哈特谷地区发现,20世纪60年代从逃逸的笼养鸟建立起来,后来在塔拉鲁阿山脉的山麓定居,东至埃克塔胡纳,西至奥塔基(1985年的范围)。在新普利茅斯、陶波、吉斯本、提里特亚、班克斯半岛、纳尔逊地区和斯图尔特岛也有发现。这些鹦鹉在新西兰的首次出现大约是在1910年左右,当时一小批东玫瑰鹦鹉以及一些红颊鹦鹉(P. elegans)因被海关部门拒绝入境而被释放在奥塔戈海,由带来它们的船只释放,当时她正返回悉尼。这两种鹦鹉杂交,到1955年在但尼丁地区已经没有纯种的红颊鹦鹉了。但尼丁的鹦鹉种群一直保持较低水平,部分原因是它们被捕捉和作为笼养鸟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