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29.6平方公里,是中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比中列前五名。宁波开发区位于母城宁波市东北部,地处北仑港后方,距离市中心约27公里。

2018年12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21。

规格

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创业,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一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Esso、Samsonite、DOW化学、Dupont,欧洲BP、赫斯特集团曼内斯曼、易达文具,日本伊藤忠商事三菱集团三井物产,兼松、丸红住友,韩国三星电子、印尼金光及泰国正大等众多国际著名企业已在此投巨资兴办企业,已形成现代化临港大工业体系:电力、化工、不锈钢、修造船、汽车、现代纸业、机电、轻纺、粮油食品、塑胶、建材等产业群。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区位优势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T形布局的中点,紧邻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海上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宁波开发区紧邻的中国第二大港——北仑港,港域水深、浪缓、不冻、不淤,岸线资源丰富,陆域面积广阔,具有发展临港工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宁波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形成的扇形冲积平原,包括上海、江苏省浙江省。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宁波市2008年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700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美元,分别进入中国大陆同类城市的前十位。15所普通高校有在校学生13.3万人。

宁波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核心商圈,在人才、信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外商进入中国市场便捷的门户和桥梁。外销企业可以凭借北仑深水良港的优势接通国际市场;内销导向的企业可以宁波开发区为桥头堡,向长三角和广大的内地市场渗透。

投资环境

宁波开发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多亿元,为海内外投资者在区内设厂兴业提供了完善的硬件环境。

电力:附近已建成投产的两个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405万千瓦。区内建有3.5万伏至11万伏变电站10座,可对企业实行双回路不间断供电。

蒸汽:区内建有四座热电厂,保证充足的蒸汽提供。

供水:日供水能力为33万吨,年潜在供水量在1亿吨以上。

排污:区内已建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排污泵站多个,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8万吨。

通讯:区内现有12万门程控电话,IDD、ISDN、DDN等服务一应俱全。

液化石油气:区内区内有埃索中油公司生产石油液化气,20公里范围内有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国BP石油公司100万吨LPG中转项目。

天然气:宁波市东海春晓天然气于2005年6月登陆宁波,长237.7公里、管径为813毫米的杭州市-宁波天然气输气管道是东海天然气向浙江省供气的第一条主干道,起于东海天然气登陆点三山,经宁波、绍兴市,抵达西气东输的终点杭州崇贤,不但承担着向沿线城市以及镇海电厂、余姚国华电厂和萧山电厂输送东海天然气的重任,同时也是"西气"与"东气"以及规划中的LNG(液化天然气)相连接的第一条通道。其中宁波段约128公里。供气量为每年3亿立方米左右,2010年供气量达16亿立方米,2020年供气量达30亿立方米,其后将最终实现年供气50亿立方米的目标。

交通运输

宁波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北仑港为中心的海、陆、空立体集疏运网络。

海运

宁波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杭州湾西侧,东北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航道水深,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中国重点开发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宁波港港区水域总面积270平方公里,深水岸线百余公里。宁波港已拥有500吨级以上泊位132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17个。有全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有全国最大的可接卸第四代第五代集装箱船的集装箱专用泊位,有全国最大的20万吨级(可停靠30万吨级船)矿石中转泊位和25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其中1238米集装箱码头,前沿水深15米,配有外伸距60.5米的大型集装箱桥吊,能满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集装箱船靠泊作业的需要。宁波港已发展成为集内河港、河口港、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宁波市港区地处宁波老市区,主要承担客运及浙东地区沿海地区物资中转运输任务,年货物吞吐能力约150万吨。宁波港开通宁波至上海市金山区、芦潮、普陀山岱山县舟山岛等客运航线。

内河运输

宁波水路通航里程1262公里。全长252公里的京杭甬大运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可通过40吨级船舶。目前,全市拥有民用运输船舶632艘,90.3万载重吨位,6977客位,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17艘,48.3万载重吨。宁波至上海、宁波至舟山市的车客渡、高速客轮的开通,大大方便了甬沪、甬舟两地经济往来和旅客运输。2002年,全市水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135.4万人次、2715.9万吨,客货周转量分别达到2289.2万人公里、284.49亿吨公里。

水路工程建设目标,2003年建成姚江300吨级船闸,开通杭甬运河余姚至甬江口内河航道。2010年,基本完成杭甬运河宁波段干线航道改造,建成蜀山、大通500吨级船闸、余姚上下游港区和北仑王家洋港区,完成有关配套工程设施建设和沿线跨航桥梁的改造,使杭甬运河宁波境内全线94km基本达到四级航道标准,通过能力达500吨级。

空运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扩建工程2002年9月通过验收,目前为4E级机场,配有先进的通讯导航和航行管制设备,新机场飞行跑道长度3200米;采用大跨度玻璃幕墙现代化钢结构建筑的新候机楼总面积达4.35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达8.7万平方米,高峰时可停放15架大中型飞机。满足年旅客量380万人次,高峰小时1700人,年货邮吞吐量4.67万吨,满足麦道MD-11波音747SP等机型能起降的目标。目前,栎社机场已开辟宁波市至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沈阳市西安市厦门市南昌市海口市汕头市、深圳、长沙市、南京、温州市昆明市成都市兰州市珠海市合肥市黄山市桂林市重庆市大连市青岛市、武汉、福州市哈尔滨市乌鲁木齐市,以及至福冈县、韩国仁川、泰国曼谷、香港、澳门、高雄市等38条国内和国际、地区航线。2002年,民航进出港中外旅客127.8万人,货物吞吐量2.5万吨,为全国最繁忙机场之一。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宁波开发区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车程;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距宁波开发区三个半小时车程;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距宁波开发区四个小时车程。

铁路

萧甬铁路宁波市萧山区)衔接浙赣、沪杭等线,全长 147公里,其中宁波境内66.5公里,另有沟通宁波至镇海港区、镇海炼化公司的洪镇支线23公里,宁波至北仑港区铁路支线35.5公里,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余姚市慈溪市地方铁路全长13.7公里,年设计通过能力175万吨,与萧甬线上的新蜀山站接轨通车。萧甬铁路客(货)车通过能力42.3对,客车12对,年货物运输能力1200万吨。

铁路宁波站是全国一等客运站,车站客运大楼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旅客2500人。1993年7月,开通宁波市包头市直达列车。1997年4月,开通宁波至合肥市直达列车。1998年10月,开通宁波至北京、广州市吉林省直达列车。2000年又开通了杭甬城际列车。2002年铁路宁波站共办理客运发送量349.5万人次,货物到发量1725.6万吨。

铁路宁波北站是全国一等铁路货运站,占地面积35.8万平方米,设有货位648个,有15条货物装卸线,16条专用铁路线,办理整车、零单、集装箱运输和水陆联运业务,承担宁波、温州、台州等浙东地区沿海地区物资的调运集散任务。

铁路"十五"建设目标:建成萧甬复线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二线工程,全面完成萧甬铁路宁波段复线改造,达到客13对,货3200万吨通过能力。甬台温铁路北仑线复线工程及场站等有关配套设施建设。

公路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506公里,公路密度58.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公里,高级、次级公路面达3553公里。全市城乡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港口为中心,城市为依托,向四周辐射成网,进出市区的通道和主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全市主要公路有通往杭州市、连接舟山市舟山—鲁山公路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的34省道,宁波至绍兴市金华市的36省道。全长145公里的杭甬高速公路已于1996年底建成通车,全长122公里,连接台州、温州的同三国道主干线宁波境高速公路已于2001年12月建成通车。全市各县(市)、区与高速公路均有一条以上干线公路相连。公路运输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客货运站场网络,设施完善。2002年,全市公路客货运量达到2.30亿人、8630万吨。

经济发展

20年来,宁波开发区以发展工业、利用外资、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现代临港型大工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浙江省宁波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龙头。同时,宁波开发区致力于营造一流的综合投资环境,发挥着“先行、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宁波开发区实现GDP 241亿元。20年来,宁波开发区GDP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增长,增幅居各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财政收入以年均近60%的速度递增,从1984年的不足100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48亿元。

截止2004年底,全区共批准外资企业1047家,总投资13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44个。宁波开发区已经成为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2004年,宁波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在全省62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中合同外资占14.6%,实际利用外资占19%。连续6年在浙江省各级开发区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估中国最佳的5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区内产业

宁波开发区引进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主要涉及能源、石化、修造船、东海油气田开发、现代纸业和以生物化工、信息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目前,这些重大项目已全面启动。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使宁波开发区在宁波市浙江省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近年来以能源、现代造纸业、石化、东海油气田建设为主的临港重化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宁波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宁波开发区以打造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初步完成港口工业布局。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71%提高到2003年的75%。重工业与轻工业的 产值比逐年上升。随着工业轻重结构比的调整,宁波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到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时期。

主要工业园区

春晓园区

春晓区域依山傍海,生态环境和岸线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作为北仑新区“南加速”发展战略重点的春晓园区,将打造成一座适宜旅游休闲、商务居住的环境优美的“后花园”,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将在春晓绽放。

通过围海造地、吹沙填渣、盐地征用、荒山荒坡整治,春晓已经整理出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区域内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形成基本框架,服务企业的配套设施、功能逐步完善。

作为滨海区块亮点的洋沙山风景区,规划范围已扩大至包含洋沙山、明月湖及春晓湖的“一山两湖”。春晓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北仑区海洋文化的内涵,预计再经过两年的开发建设,春晓园区将全部完成滨海新城的基础设施。

春晓园区规划范围:与海相邻的东北方向定位为城市功能区,依托洋沙山海滨风景区和明月湖景观带,重点发展酒店、商务等旅游休闲以及中高档居住项目。随着梅山保税港区总体规划的确定,春晓园区与隔海相望的梅山保税港区,将形成相互扶持、相互依托、联动发展的核心区域。西南方向定位为循环产业园区,将清洁环保的的工业项目集中布局,形成循环经济的集聚区。

大港工业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港开发有限公司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直属企业,成立于1993年11月。主要承担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企业十多年来,大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220余家企业,完成协议外资11.5亿美元,实际外资4.9亿美元,连续8年完成开发区管委会下达的招商任务,培养了一支熟悉项目政策、通晓外语、投资程序的专业招商队伍。在开发建设方面,累计在大港工业城、大矸汽配园、春晓园区、霞浦精细化工园建设了40.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8.3万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为更多中小型外资企业落户北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物业管理方面,以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努力营造和谐工业园区。

科技创业园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服务中心成立于2000年5月,是由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全额投资建设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隶属开发区管委会直接领导。旨在鼓励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区域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撑。科技创业园采用独特的“一园多基地”组建模式,同时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宁波开发区软件孵化园。

数字科技园

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是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开发区、宁波信息产业局、中科院华建集团四方出资成立,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与宁波开发区、宁波信息产业局、中科院华建集团合作共建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三位一体的“数字科技园区”。

数字科技园区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园区内有“华建软件学院”,发挥宁职院的办学优势,开展各类服务外包人才专业培训,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IT、动漫设计等专业人才供应商,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配送支持;搭建了影视动漫技术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产业发展需求连接实现共建共享;园区物业配套设施齐全,组建了独立的“准五星”物业服务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商务、餐厅、公寓及文体设施等配套服务。

数字科技园发建设国内一流服务外包、影视动漫、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的数字科技园为目标,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影视动漫游戏基地、国内具有影响的信息与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将“数字科技园”和“高等职教园”融为一体,做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立足宁波开发区,抢占长三角,服务全社会。

国际物流园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位于霞浦新329国道以南、穿山疏港高速公路以北地块。园区地处港口腹地,距离北仑港二期码头6公里、三期码头9公里、四期码头15公里,距离大国际集装箱码头6公里,面积达到了6.3平方公里,辐射范围广,发展空间大,区位优势明显。依托开发区的临港产业集群,园区周边集聚着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台塑石化、宝新不锈钢等项目,发展临港工业配套服务业的空间大,便利度高。

园区南侧有穿山疏港高速,北侧有新329国道和集装箱货运第二通道,东侧有临港一路南延段,西侧有老329国道、铁路以及规划道路,园区内还有永定河路、大运河路、云台山路、白云山路等纵横交错的内部路网与外部相通,交通条件优越。

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的正式设立,标志着原北仑国际物流园区、霞浦精细化工园区和霞浦工业小区进入全面融合、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园区将建设成为:为周边港区提供中转服务及海关保税仓储等业务的储运基地;以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为周边区域工商业提供分拨配送及物流增值加工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将成为浙江省省乃至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以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的国际仓储、国际分拨配送、商品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现代物流园区。

青峙工业区

青峙工业区位于宁波开发区小港炮台山东侧,北临东海,规划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区域内土地大都通过围海造地建成。该区域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青峙工业园紧靠深水岸线,园区位置优越。目前已有日泰陶瓷、双邦透湿材料、亚沛斯科技、赫革丽高分子、海湾重工、三菱丽阳、逸盛PTA等临港大项目在此落户,初步显现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新气象。

设于园区内的宁波青峙化工码头有限公司于2003年9月成立,建有液体化工码头及储罐区。公司主要经营码头和其它港口设施,港区内的货物装卸;液体化工产品及非危险液体化学品的储存及相应的配套服务。方便该区域的物流中转,为各化工企业的原料输送提供服务,完善了工业园区的项目配套。

联合区域

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国发147号文件批准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颁布《关于宁波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定》,决定开发面积为小浃江北仑区小港3.9平方公里的区域。是全国首批沿海开发区域之一。宁波开发区管委会和中国五矿、中机联合开发的模式当时被称为“宁波模式”。联合开发区域的开发建设,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之路的起点。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宁波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面积已达到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7万人,流动人口近20万人。建成了一批商业设施、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以及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的教育设施。建成道路面积306万平方米,道路总长为117公里。建成了由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现代化水厂和供水管网组成的完整供水体系。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浙江省内一流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4平方米,区域绿地率32.99%,绿化覆盖率36.74%,三项指标均列宁波市各城区首位。目前宁波开发区全年有282天空气质量保持在Ⅰ级水平,83天保持在Ⅱ级水平。

20年来宁波开发区从昔日海边荒芜的小渔村,如今已经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宁波开发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开发区前列,被商务部测评认定为中国综合投资环境最佳的5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顺利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并成为国内ISO14000体系认证覆盖区域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

发展历程

开发建设起步阶段

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在关于宁波市进一步对外开放规划的批复中,正式批准建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继大连市秦皇岛市之后,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同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仑区政府正式成立,宁波开发区选址宁波市市北仑区小港镇域内3.9平方公里的沿海区域为开发区域(现为宁波开发区联合开发区域)。这一阶段,以小港联合开发区域的开发建设为重点,进行起步区的“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满足兴办工业项目的需要。实行多项配套改革,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同时广泛外引内联,引进和落实工业项目,宁波开发区管委会和中国五矿、中机联合开发的模式当时被称为“宁波模式”。1986年12月11日,国务院在《关于宁波市北仑区港工业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待遇的批复》(国函字[1986]190号)文件中明确,宁波开发区的规划面积扩大到70平方公里,成为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

1993年,宁波开发区管委会搬迁到了东方大港——北仑港畔,开发区开发建设重点也转移到了北仑港口的腹地区域。依托大港的优势,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广受海内外瞩目的投资热土、中国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成为浙江省、宁波市改革开放和吸收外资的重要战场。宁波开发区抓住加强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设立了有区域特色的各类工业小区,外商投资活跃,开发建设和吸收外资保持了稳定增长。自2000年以来,随着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迅速集聚,为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2001年7月27日,中共宁波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有关宁波开发区的若干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目标定位。宁波开发区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呈现出跨越式、突破性发展的好势头,招商引资势头猛,企业投资规模大,相继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石化、现代纸业、汽配、塑机、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批关系到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石化、能源、造纸、修造船等临港型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面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开发区进入了“二次创业”新发展阶段。

全面发展建设阶段

2002年底,宁波开发区与北仑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2008年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5个保税港区。至此,北仑境内设有北仑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5个国家级开发区,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的区域。

发挥北仑港口、开发开放和临港产业的独特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区”战略,将宁波开发区打造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区、新型开放的引领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和和谐发展的模范区,全面构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的和谐新北仑。

宁波开发区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最佳体育赛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ISO14001国家级示范区以及首批“浙江省科技强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浙江省体育强区、浙江省平安区和浙江省文明城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所获荣誉

2019年,获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

参考资料

商务部举行2019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发布会.www.scio.gov.cn.2020-03-04

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名单出炉.中新闻网.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