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予
张舒予,女,回族,1955年出生。她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和校教学委员会委员。她长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视觉文化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2年1月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留校任教。历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讲师、副教授、教学副主任、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安徽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其间1994、9—1995、6获中英友好奖学金,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进修;1995、10—1996、10格拉斯哥大学“影视戏剧传媒系”高级访问学者;1998、9—1999、7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专业研究生学习;1999、9—2000、3 英国勃朗特协会、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1年引进南京师范大学。2002、4—2002、8第三次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育学院高访,期间访问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大陆国家,考察与体验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公益文化资源建设,积累丰富资料。从事“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田野工作,精心设计开发视觉文化新课程,自2001年起面向教育技术学、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等专业研究生开讲。2004年组建视觉文化研究所,开发视觉文化教学与科研主题网站,同年出版专著《视觉文化概论》,2005年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公选课,2006年获得校优秀课程并入选校首届博雅课程。
工作经历
原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与校教学委员会委员。
1991年出版译著《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
1995年至2002年间三次赴英国访学,分别在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勃朗特协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视觉文化的综合研究。访问考察英国学校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教育状况,在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故乡进行"田野工作",从事勃朗特文化专题研究。拍摄制作的多媒体软件被勃朗特博物馆收藏。访问过法、德、意、奥、荷等欧洲大陆国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图片与录像,对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建设有深切的感触与体验。
自200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开设自行开发的视觉文化课程。
2018年自愿申请了石河子大学的支教工作。
个人作品
出版图书
2003年12月公开出版专著《视觉文化概论》、《现代教育技术学》(2003)、《中外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2004)和《电视制作——技巧·艺术·训练》(1991)等6部。
在《比较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发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信息文化概念辨析与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等论文60余篇。
著作与网站
《视觉文化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
《中外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4月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现代教育技术学》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年5月
《信息化教育概论》作者之一 高教社 2004年6月
设计开发“视觉文化网”2004年11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情况
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视觉文化研究与媒介素养培养、教育技术桥梁理论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开发等。
近五年主要科研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基于博雅理念的高校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2007-2009
南京师范大学博雅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研究生优秀课程建设立项2007—2009
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宏观机制的建构与完善2002—2005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当代大学生视觉文化素质培养研究 2005—2007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视觉文化与视觉传播的技术创新与素质教育”子项目“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研究的技术创新与素质教育” 2005—2008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创新研究 2005—2007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滚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本土研究 2003—2005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论摄影的分类 电化教育研究 2007.10
运用元影像解析人类的影像创造活动 南京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7.4
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中国电化教育》2006.4
改革创新与继往开来《电化教育研究》2006.4
媒体素养与远程教育系列论文5篇《远程教育杂志》2005.4 - 2006.2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 2005.3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下)《电化教育研究》 2005.4
英国苏格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南(上)《电化教育研究》2004.2
英国苏格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南(下)《电化教育研究》 2004.3
信息文化概念辨析与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电化教育研究》 2003.5
论英国信息技术教育宏观机制的建构与运作 《电化教育研究》 2002.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电化教育研究》 2003.9
信息技术教育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建设 《中国电化教育》2003.6
英国英格兰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 《外国教育研究》 2003.2
英国苏格兰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 《外国教育研究》 2003.6
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 《复旦大学学报》2003.4
获得荣誉
获得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徐悲鸿首届教育基金奖等。
2006年专著《视觉文化概论》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获南京师范大学校第十三届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5年视觉文化网站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
人物评价
在许多人眼中,张舒予是位才女。这不仅因为她诸多的专业学 术成就,还由于她在专业之外的文学研究与绘画才能,尤其是她对“勃朗特”研究所作的贡献。学物理的张舒予从少女时代起就与以《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而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结下了不解之缘。留学英国期间,她两次专程拜访勃朗特故居,回国后发表了数万字的勃朗特研究作品;她精心制作并亲自用英文解说的多媒体光盘“勃朗特姐妹永驻我心间”曾获得在英国举办的国际电影电视多媒体中国艺术节作品展全体专家的一致好评。这盘被专家们誉为非常动人、非常美丽、非常温馨、非常个性化的光盘还被勃朗特博物馆作为唯一一份由中国人制作的音像制品而收藏。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世界性研究组织“勃朗特协会”中的一名中国会员。此外,她的众多绘画作品,尤其是那些惟妙惟肖的人物速写与素描,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师生的由衷赞叹。他们多次鼓励这位多才多艺的东方女性举办个人绘画作品展……如今作为安徽师范大学电教系副教授的张舒予,时间表上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与事务,仍忙里偷闲地继续着她的勃朗特研究:应勃朗特协会之约撰写的《勃朗特研究在中国》已成稿;一本约3 0 万字的《勃朗特姐妹评传》写作大纲也已拟就;她正在向夏绿蒂·勃朗特协会申请研究基金,准备作进一步深入的勃朗特研究……她说,勃朗特姐妹吸引她的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永恒的美。
参考资料
张舒予:教育是点燃,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书院.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