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头镇
店头镇是永寿县西南的一块飞地。和扶风县、麟游县毗邻,民风民俗接近周原遗址。境内娄敬山拔地而起,挡住了西北寒流。这块平坦、肥美的土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世代以农为本,辖27489人(2017)。
周代之古朴风俗,文化气息在此延绵不绝。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东临漆水河河与仪井镇和乾县石牛乡相望;西南部与扶风县天度乡接壤,北至娄敬山北麓与麟游县庙湾乡毗邻。总面积128.67平方千米,境内海拔最高点是娄敬山1200米,最低点是漆水河出境河底600米,平均平均海拔900米。地下有碳酸钙等矿石。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设店头镇。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设仪井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与仪井镇合并称店仪镇。1984年6月,机构改革时改称店头乡,仪井人民公社改称仪井乡,同年12月改称店头镇。1998年4月,仪井乡改称仪井镇。2015年,撤销仪井镇,并入店头镇。截至2019年10月,店头镇辖2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店头村。
2017年,店头镇企业个数共17个,企业从业人数171人,其中工业企业11个,规模以上1个。
历史沿革
因东、西两侧皆为支毛沟,中间高地状如箭头,元末得名“箭头”,明代中叶,将“箭”谐言为“店”,故名店头。店头镇为周原遗址的西侧,其中好畤河村曾是唐朝好畤县的县址,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好县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村。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五年(1268)将好畤县废入乾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设店头镇。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设仪井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与仪井镇合并称店仪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改称店仪区,下辖店头乡、好畤乡、梁家乡、仪井乡、宋家乡。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店头乡、梁家乡与乾县羊毛湾、周家、黎家河、成家河、周家等村合并建立店头乡;设仪井乡。
1958年10月,店头乡、好畤乡合并建立红星人民公社;仪井乡改建为明星人民公社。
1959年1月,红星人民公社改称店头人民公社;明星人民公社和卫星(甘井)公社、乾县关头公社合并为关头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又设立仪井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机构改革时改称店头乡,仪井人民公社改称仪井乡,同年12月改称店头镇。
1998年4月,仪井乡改称仪井镇。
2015年,撤销仪井镇,并入店头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店头镇位于永寿县西南部,东隔漠西河与乾县梁山乡相望,至娄敬山北麓,毗邻乾县关头乡和麟游县庙湾乡,南部和西部与扶风县天度镇接壤。总面积128.67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27489人。
地形地貌
原店头镇属丘陵台塬沟壑区,北高南低,以梁塬为主。北部娄敬山(又名明月山)最高峰海拔1200米;南部宽阔平坦,海拔在650~900米之间。
原仪井镇属丘陵台塬沟壑区,南北高、中间低,两侧塬面向中间倾斜,海拔815~971米。
水文
店头镇有漠西河和漆水河。漆水河从北部入境,沿东部流经13千米注入乾县羊毛湾水库。
自然资源
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点三处(西汉建信侯娄敬墓,西汉大中大夫陆贾和唐柳公权书写的大司徒刘神道碑)。有驻镇单位12个。辖27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27489人(2017)。全镇总耕地44544亩。属南部丘陵台塬沟壑区,以深塬为主,是永寿县自然条件最好的乡镇。
2018年10月被评为陕西省特色旅游名镇。
店头镇是永寿县西南的一块飞地。和扶风县、麟游县毗邻,民风民俗接近周原遗址。境内娄敬山拔地而起,挡住了西北寒流。这块平坦、肥美的土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世代以农为本,辖人一万八千余口。周代之古朴风俗,文化气息在此延绵不绝。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东临漆水河与仪井镇和乾县石牛乡相望;西南部与扶风县天度乡接壤,北至娄敬山北麓与麟游县庙湾乡毗邻。总面积78.3平方公里,境内海拔最高点是娄敬山1200米,最低点是漆水河出境河底600米,平均平均海拔900米。地下有碳酸钙等矿石。
行政区划
2005年,原店头镇辖樊家河、好畤河、安头、西塬边、桃花塬、庄和、苏家塬、西坡、包家窑、徐家塬、高崖头、庄桥、坡刘、刘家、南庄头、张家、周家塬、钟家、店头、方里、强家、成家河、梁家、祁葛、东庄子、西庄子、坡龙头等27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
2005年,原仪井镇辖丰杜、北曹德(读dēi)、南曹德(读dēi)、樊宋山、孙蒙、康家、陈马、樊家、宋家、陆家、仪井、河道、王家庄、王家嘴、侯家、上邱、小石、南嘴等18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6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店头镇辖2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店头村。
人口民族
2005年,原店头镇4477户、17983人。其中城镇人口635人,占总人口的3.53%。
2005年,原仪井镇3360户、13455人。其中城镇人口334人,占总人口的2.48%。
截至2017年末,店头镇常住总人口27489人。
政治
发展规划
店头镇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2010年工作计划为了确保我镇2010年村级党组织“升级晋级”“科学发展”活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加快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2010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对照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15项指标,按照“建机制、强堡垒,户升级、村晋档,壮规模、兴产业,共创业、构和谐”的工作思路,采取抓两头,促中间,做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激发村级党组织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内在动力,推动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整体推进。
二、奋斗目标
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增幅30%。
年内创建一类村级党组织2个:强成、西庄子;创建二类村级党组织9个,坡刘、徐家塬、坡龙头、梁家、庄桥、樊家河、南庄头、钟家、好寺河;创建三类村级党组织9个,张家、祁葛、包家窑、安头、西塬边、周家塬、桃花塬、庄和、苏家,四类村级党组织减少到6个西坡、店头、高崖头、刘家、方里、东庄子。全镇富裕户达到1650户,较富户1657户,一般户920户,低收入户减少到233户。
三、工作任务
生产发展:
1、果业生产:全面普及“四大”关键技术,紧抓实施现代农业果业发展项目,提高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力争果实套袋达到2.4亿枚,优果率达到85%以上。果品产量达3万吨,加强交易市场建设,在河滩片以好寺河为中心,建立交易市场,中北片以钟家村冷库为基地建立交易市场,南片以西庄子永利冷库为基地建立交易市场,形成顺畅安全秩序的销售机制。另外,加强苹果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搞高服务能力,年内创建10个专业经济组织,使果协会真正成为推广科技、组织果业、服务果业发展果业的抓紧纽带和主力军。
2、畜牧业生产,坚持牛羊上规模,生猪建基地,兔抓规范,走地鸡创特色。建成西塬边、刘家山肉牛养殖场专业村。建成西庄子、坡龙头、张家、桃花塬生猪养殖专业村,积极探索果园养猪,在娄敬山北麓沟坡地带建立猪、鸡、牛、羊散养小区和河滩果园养猪示范园100。力争年内出栏獭兔20万只,肉牛2000头,生猪10000头。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扩大“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覆盖面,带动提升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南部以獭兔养殖为主,中北片以牛羊养殖为主,北部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格局。
3、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以明月绣庄和红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做大、做强、做优品牌,扩大规模,提升工艺。在周家塬、徐家塬、樊家河、安头等村积极创建专业合作社,力争全镇合作社达到6个,刺绣达1000户,培训面达90%以上,使产业品牌上档次,工艺求精湛,品种多样化。
4、劳务输出以“提高劳动技能、境内境外并重,多渠道增收”的思路,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年内劳务输出稳定在4000人左右,境外输出稳定在100人,力争劳务经济年创收6000万元。
5、抓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每个村至少组建2个以上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参加率达50%以上,强化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不断壮大主导产业。
6、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加强村级资产管理,逐步增加村集体积累。
村容整洁:
1、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对西庄子、徐家塬等村村内街道进行硬化。另外,对全镇街道村巷的道路水沟全面进行整修,进行全面绿化补植。
2、对街道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对三堆进行清运,建立村庄街道卫生管理村容村貌治理长效机制,各村至少建立2-5个固定垃圾堆放仓,确定1-2名保洁员进行清扫拉运,建立村容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每月对村容村貌集中整治一次,力争达到“五无”(无土堆、柴堆、、粪堆、圈舍、厕所)标准。
3、对村庄没有规划的村,聘请县城建局进行统一规划。已规划的村,必须按照规划建设,对不按规划施工建设的违章建筑物坚决予以拆除,使村舍建设规范整齐。
乡风文明:
1、计划生育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深入开展“三查两清一服务”工作及“关爱女孩”、“性别比治理”和“三新”建设活动,确保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2、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村级治保调解,规范村级警务室建设,每月对各村进行一次摸底,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年无上访及群体性上访事件,无刑事案件和较大治安案件发生,警铃入户完成15个村,入户率60%,平安创建率知晓率达85%,社会治安满意率达85%。
3、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科技致富示范户”和“文明村、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管理民主: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对班子不健全,工作软弱涣散的村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整建,使其整改提高,对于换届后新当选的村主要干部,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对工作不力,群众观念淡漠,服务意识不强的干部,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综合素质。另外,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相关组织机构,确保机构健全运转正常,工作有效。
2、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按照党委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到成熟一个接收一个的原则,年内每个支部至少发展一名35岁以下党员。同时,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创业先锋工程、党员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党员中心户制度,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健全制度,并对活动开展情况记录完整规范。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党员先进性,年内发展党员28名,创业先锋标兵10名,党员科技示范户60名,党员中心户100名。
3、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对没有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的村,要利用空闲院落或教学布点调整后的村学校等作为活动场所,高标准布设,发挥活动场所的功能作用。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确保活动场所正常使用。同时,安装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的西塬边、桃花塬等8个村要严格按照工作制度,抓好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工作。
4、健全党务、村务公开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支部工作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阳光村务,对计划生育、庄基审批、社会救济、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同时,党务村务公开记录资料规范准确。
5、开展村民评村官活动,由包片领导负责,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对村干部进行测评,对一次测评不合格的由镇纪委进行警示训诫谈话,两次不合格的镇领导班子集体进行谈话,连续三次不合格的,支部书记进行调整,村主任予以停职整改。
经济
粮油生产按照“稳面积、优品种、提单产”的思路,建成一个1000亩、五个500亩、二十个300亩的良种示范方;果业生产继续狠抓“四大关键技术”应用,全力提高优果率,全镇建成千吨以上的果品冷藏库2个,成立苹果生产协会27个,销售协会3个,果业生产链条不断完善,建成各级优质标准化示范园16个,其中省级5个,占全县省级示范园三分之一以上。果园管理水平和果品收入水平居全县第一,是永寿县果业生产示范镇,2007年通过绿色有机苹果认证和欧盟认证。畜牧业生产以雷克斯兔、生猪为主,大力发展庭院养殖和果畜沼循环经济模式。建成大型獭兔养殖场1个,带动周边近千户群众发展庭院养殖。建成标准化养猪场8座,并建成沼气池510口,果畜沼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劳务输出按照加强培训,提高技能,适应市场的输出原则,变传统体力型输出为智力型输出,变国内输出为国内外综合输出,常年劳务输出3700多人,其中赴日本、新加坡等国63人,境外输出数量居于全县首位。刺绣产业以红袖民间工艺专业合作社和明月刺绣专业合作社为基地,不断开拓市场,辐射带动11个村,300多名妇女参与,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余元,非公经济以交通运输、建材加工,商贸经营为主,年实现收入5000多万元。
综述
2005年,原店头镇生产总值1.25亿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5605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800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4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
2005年,原仪井镇生产总值4305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3038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30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8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9元。
2017年,店头镇企业个数共17个,企业从业人数171人,其中工业企业11个,规模以上1个。
第一产业
2005年,原店头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05万元,耕地面积2863公顷,主产小麦、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苹果、油菜、瓜类、药材等。苹果挂果面积975公顷,总产量9600吨。有抽水站3处,机井18眼。原店头镇是永寿县果业生产示范镇,2007年通过绿色有机苹果认证和欧盟认证。
2005年,原仪井镇农林牧业总产值3038万元,耕地面积2246公顷,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苹果、烤烟、西瓜、辣椒等。有抽水站两处、机井8眼。
第二产业
20世纪70年代开始,原店头镇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建起农具修配厂、建筑队,部分大队办起了小木器厂、小油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乡镇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娄敬山建成碳酸钙粉碎场12处,石料除供本地使用外,还远销扶风县、彬州市等地。2005年全镇第二产业产值2800万元,是1990年的5.52倍。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原仪井镇原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建立了农具修配厂、砖瓦厂、油坊等小型企业。80年代至90年代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也越来越多。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430万元,是1990年2.87倍。
第三产业
2005年,原店头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280多户,产值4100万元,是1990年的20.5倍。
2005年,原仪井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20多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日用百货、烟酒副食营销及饮食业服务。年产值837万元,是1990年的6.1倍。
文化
村名由来
店头镇
因境内东西两侧皆为支毛沟,中间高地状如箭头,元末得名“箭头”。明代中叶将“箭”谐音为“店”,故名店头。
店头镇为周原遗址的西侧,其中好畤河村曾是唐朝好畤县的县址,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好畤县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村。
唐代此处吃水困难。有一乡吏捐资打井1眼,百姓将此井称为“义井”。后村以井得名,镇以村名,“仪”系“义”之谐音。
仪井镇陆贾村系西汉刘盈年间(前194~前188)太中大夫陆贾为避祸吕雉归隐之处,故名。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高庙山碑记》作“鲁家塬”。“鲁家”系“陆贾”之谐误。当地群众也称此村为陆家。
历史古迹
店头镇文物古迹较多。娄敬山上的西汉建信侯娄敬墓、娄敬庙,关牛山上的西汉太中大夫陆贾墓,置放于好畤河村的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大司徒刘沔神道碑(1958年移存县文化馆),均为省级保护文物。
陆贾墓
陆贾墓位于陕西省永寿县店头镇桃花塬边。1981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旧有石碑一通书“汉太中大夫陆公贾之墓”署清代陕西巡托毕沅。该墓三面环沟,一面接塬,现属店头镇关牛山林场。
饮食文化
店头镇的饮食及文化继承了渭河平原文化,同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饮食中以面食为主,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乾县手工挂面。
浇汤面有人称哈水面,哈水面是孤陋寡闻之辈对浇汤面的曲解.浇汤面与乾州酸汤面做法类似。
浇汤面正宗之地在店头镇.浇汤面是世上少有之美食,过去只有在结婚丧葬的重大日子以及过年时才有的吃.
浇汤面的来历也不凡,从时间上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姜子牙时期.话说姜太公从西歧起兵时,在如今的周公庙捉到巨蛇一条,大喜,犒赏三军,将蛇肉切为小块,作成臊子称为臊子面,是今天歧山臊子面的前身,只是蛇肉早改为猪肉了.吃饱喝足,大军前行,走到扶风兴平地界,蛇肉所剩不多,就在蛇肉里加上菜蔬,而那一带居民吃面仍保持了那时的风格.到了乾县一带演变为乾州酸汤面,肉没了,菜也没了,所剩只有肉汤,便用现有材料,将肉汤用大锅煮,加入佐料,盐,醋,辣子,剁碎的菜叶,经熬制的汤奇迹般的香飘十里,再将面煮好,捞到碗里,浇上熬好的汤,这便是流传千古,旷世少有的乾县手工挂面的前身.
浇汤面的做工尤其讲究,工序繁多.汤,要肉汤,经文火久熬,使所放香料融入汤中,料汤合一.醋要好,是粮食醋,汤好不好,全凭醋把门.辣子要用大油泼过的,不能用菜油,否则太燥.将鸡蛋摊成薄饼,与白菜叶一起剁碎放入汤中,辣子红红,鸡蛋黄黄.菜叶白白,煞是好看,看一眼,哈水四溢.
面加碱,有韧性,筋到,细如发丝而不断.事先煮好的,过水冷却,捞成鸡蛋大小的小嘬.
吃时,将面挑到碗里,加上汤即可食用.
乾县手工挂面要想入味需做到“煎稀”,非食过而不解也!
特产美食
店头镇有永寿槐花蜜、羊肉泡馍、长寿挂面、刺绣、仪井豆腐脑等特产美食。
永寿槐花蜜,颜色呈水白色、白色及微黄色,清香甜润,有槐花香味,蜜质粘稠。每年5月至6月蜜源植物泌蜜期,组织蜜蜂属采蜜,在保护区范围内经蜜蜂自然酿造成熟蜜,人工分离取出后装入蜜罐储存。2018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寿槐花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羊肉泡馍是永寿的一道特色小吃,先将新鲜的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广西八角、肉桂等佐料煮烂,留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的死面(不用发酵)烙饼,碗是一种看着比较笨重的大老碗。吃的时候把馍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葱末、香菜、料酒、盐、味精等调料,再佐以辣子和糖蒜即可食用。
长寿面条,又叫生日面,俗称“细面”,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的餐桌上都能见到,一般都是搭配辣汤佐食。挑一小撮面,浇上沸腾的辣子汤,撒上鸡蛋饼和韭菜末,吃的时候只捞面、不喝汤,将剩下的汤回入锅中,反复浇面,当地人管这种吃法叫做“涎水面”。
相传“涎水面”为周文王所创,又叫臊子面,主要流行于永寿、乾县地区。周文王曾被囚禁于此,获释后,乡亲们拿肉、菜来看望他,文王将所有的肉、菜做成了一锅鲜美臊子汤,为了使数万部族都能尝到臊子汤,规定只吃面,不喝汤,将汤倒回锅中,故称涎水面,取和气团结之意。
交通
店头镇有永扶公路和平乾公路过境。
社会
该镇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苹果、蔬菜、药材等。养殖业以波尔山羊和雷克斯兔养殖为主。全镇国民经济总值164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土特产有面粉、菜籽油、芝麻、小磨香油、“红富士”苹果、醋的运用、“滁州贡菊牌”卫生纸。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街道长1200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两边人行道各9米,柏油路面、路灯30盏。全镇有15个村8303人饮用自来水。12个村有供水点。13个村铺设油路42.16公里。26个村低压电网改造57.5公里。26个村通了程控电话,6个村应用“电视村村通”。有初中1所,完小7所,初小7所,教学点1个。中小学教职工189人,在校学生3218人。
教育事业
2005年,原店头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7所、初级小学7所、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3218人,教职工229人。
2005年,原仪井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4所、初级小学6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700多人,教职工202人。
医疗卫生
2005年,原店头镇卫生院1所,人员7名,开设病床15张;个体诊所、医药店10家,从业人员14名;农村卫生室27家,乡村医生27人。
2005年,原仪井镇有卫生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8名,开设床位21张;个体诊所、药店8家,从业人员32人;农村卫生室18所,乡村医生23人。
基础设施
进入21世纪后,原店头镇建设了北街商贸楼和商业步行街;对原有的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齐全。至2005年全镇17个行政村用上了自来水,18个村铺设柏油路面54.6千米,26个村完成了低压电网改造。投资4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06.7公顷、旧庄基还田8公顷、填沟造田33.3公顷,新增灌溉面积135公顷。80%以上的农户建起砖混结构的大瓦房,镇政府附近的农民还盖起了二层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占农户的59.34%;每百人平均26.65部手机。共有农用车、三轮车、五轮车1746辆,摩托车2036辆。
从20世纪90年代起,原仪井镇政府多方集资对驻地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主街道经几次拓宽变得宽敞起来,街道两侧逐年建起了两层小楼。2004年,又投资40万元,将主街道拓宽6米,进一步完善了供电、供水、通信设施,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被评为咸阳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319元,人均存款余额740元。有电话机1260部、手机1700部、电视机3000台、各种机动车540多辆、摩托车316辆。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断改善,完成了西庄子、庄桥等7个村文化广场绿化及27个村“绿色家园”建设。娄敬山栽植侧柏3万多株,建成生态花园式示范街11条。三年实施了樊家河等14个村通村公路建设。共修柏油路20.76公里,水泥路9.1公里,全镇通村公路任务全面完成。人畜饮水工程打深水机井4眼,高位水塔3座,铺设管道30多公里,实施联网供水,解决和改善了13个村和镇街道9600余群众的饮水条件。争取中行援建项目,启东市援建项目,中小学校舍危改项目,实施庄桥完小校舍建设、梁家小学、张家小学教学楼工程和中学教学楼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2006年全镇开通有线电视,2007年开通电信宽带网络,27个村分别建成了农业信息网站。广泛开展以党建文化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制作1000多个平方米的宣传牌280多块。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命名“党员科技示范户”50户和“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13个,表彰奖励“四培双带两示范”工程先进个人15名。命名“十星级文明户”570户,表彰“好媳妇、好公婆”150名,文明村7个。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大力推行村务政务公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
旅游
樊家河景区
樊家河景区位于店头镇东北17千米的漆水河谷地,羊毛湾水库上游。永扶公路沿村而过,地势平坦。并且以漆水河永寿段干流与羊毛湾水库为主体的永寿漆水河中国湿地公园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渭河平原腹地乃至渭北南塬最具有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湿地之一。樊家河景区也是永寿县的一个农家乐示范村,总共有农家乐18户。
代表人物
陆贾,汉初楚人,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常使诸候。南越王尉他自立负汉,陆贾以辩才说服南越王称臣奉汉约。高祖大悦,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获得荣誉
2018年10月23日,店头镇被评为陕西省特色旅游名镇。
参考资料
长寿挂面_永寿县人民政府.永寿县人民政府.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