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朱雀

大朱雀

大朱雀(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arpodacus rubicilla):是鸟纲燕雀科朱雀属的鸟类。体重33-52克;体长167-205毫米;体形较大;为不常见留鸟。体羽栗色;羽中央具白色或带粉白色斑点,颊深红色;雌鸟体羽淡灰色,稍暗的颊具有阴暗或带褐色斑纹;下背和腰无斑纹。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也吃昆虫。繁殖期为5-7月,每窝产3-5枚卵;卵呈深蓝色,表面带有紫褐色斑纹。栖于河谷石头、溪边土坎、泉水旁沼泽地灌丛等地。食物为植物。分布于新疆、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分布于高加索山脉中亚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及西北

亚种分化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部、颏至上胸光亮洋红色,除眼先和眼周外均具白色光泽斑点,颊及耳羽亮粉红色;颈、背和短的尾上覆羽、小和中覆羽等呈带粉红的黄褐灰色,微具羽干纹;腰粉红色;尾羽及长的尾上覆羽褐至黑褐色,外侧一对尾羽具宽阔的白色外缘,其余尾羽羽缘与背同色;大覆羽淡褐色,亦具与背同色的羽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次级飞羽较淡并具宽阔的较苍白的粉红色羽缘;初级飞羽羽缘淡粉红色,第一枚的羽缘近白色;下体余部粉红色;翼下覆羽和腋羽淡灰而沾红。

雌性成鸟:上体从头至短的尾上覆羽,包括肩羽和小、中覆羽黄褐色,具暗色纵纹;长的尾上覆羽和尾羽褐色,外侧一对尾羽具窄的白边,其他尾羽具淡褐色狭边;飞羽黑褐色,具淡灰色羽缘;下体淡灰沾黄,具少量窄的褐色羽干纹。

虹膜暗褐色;嘴黄褐色;脚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7-52g,♀330-52g;体长♂173-205mm,♀167-198mm;嘴峰♂12-15mm,♀12-15mm;翅♂103-130mm,♀108-118mm;尾♂79-96mm,♀75-95mm;跗♂20-28mm,♀21-29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大朱雀是高山鸟类,见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在西藏扎达和普兰县可达 4100-4500米,甚至到雪线以上,冬季也不低于1000米以下的山谷。此鸟喜栖开阔地区的草地、草甸、山坡岩壁、稀疏荆棘的石砾堆以及溪边灌丛中,很少到松林中;在中国西藏常见于山沟灌丛、泉水旁沼泽地边灌丛、溪边土坎和河谷灌丛旁的石头上。在南穆河流域穆肃山和噶尔县狮泉河甚为普遍,但不见于平原。

生活习性

单个或成对活动,鸣声高而悠扬,音似“weeep”。飞翔时发出尖锐的“twit,ping”声音。性胆怯而机警,特别是在觅食时。食物以植物性为主,有榆树、桦树种子和其它植物碎片,以及昆虫碎片,在西藏自治区对该物种进行剖胃观察,有植物种子、草子、绿色植物及花蕊等。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阿塞拜疆、中国、格鲁吉亚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

分布于新疆(阿克苏市乌什县、喀什、皮山县于田县天山喀喇昆仑山脉吐鲁番盆地和静县)、甘肃省祁连山脉、西藏(昌都市札达县、普兰、噶尔县)、青海柴达木盆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高加索山脉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5月进行配偶,天山早在5月下旬即可见巢和卵,6月在西藏拉达克和噶尔县亦见其巢和卵。巢材全为较粗的干草,很少有细枝。每窝3-5枚卵;卵呈深蓝色,表面带有紫褐色斑纹。卵的大小平均为24mm×17mm。7月可见到孵出的幼雏,8月中下旬曾见到亲鸟带领幼鸟活动。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Carpodacus rubicilla.2024-02-06

(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 规范性文件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宁乡市人民政府.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