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雕塑
隋唐时期的雕塑艺术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隋唐时代的雕塑艺术融合了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的艺术特点,并吸收了来自西域的文化元素。到了盛唐时期,雕塑艺术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格,尤其是帝王陵墓前的大型纪念性群雕。然而,晚唐时期,随着王朝的衰弱和经济的衰退,雕塑艺术逐渐失去了光彩。
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和动乱,迎来了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也因此得到了显著发展,不仅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传统,而且通过丝绸之路引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隋唐雕塑艺术的新高峰。
主要类型
隋唐雕塑的主要类型包括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以及小型雕塑品和工艺装饰雕塑。其中,陵墓雕刻以其规模宏大和精湛技艺著称,成为唐朝大型纪念性群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葬俑群则是为了陪葬死者而制作的陶瓷或木质雕塑,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宗教造像则体现了人们对佛教和道教的虔诚信仰。小型雕塑品和工艺装饰雕塑则更多地服务于日常生活和审美需求。
影响范围
隋唐雕塑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传播到了东亚邻国,如日本和朝鲜等地,对当地古代雕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陵墓雕刻
隋唐时期的皇家陵墓主要集中在陕西省的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富平、蒲城县六个县。在这十八座陵墓中,至今仍然保存有大量的大型陵墓石刻群,它们被视为唐朝大型纪念性群雕的艺术宝库。最初的一些陵墓,如高祖李渊的唐献陵和李世民李世民的昭陵,虽然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在设计和制作上已经展现出一定的特色。明献陵的四个门口分别放置了一对石虎,内城南门外则排列着天府石犀和石华表,这些作品造型厚重,雕刻工艺朴实。昭陵原本只设置了李世民生前骑过的六匹战马的浮雕像,被称为唐昭陵六骏石刻。这些马的姿势各异,有的站立,有的缓步前行,有的疾驰,其中“飒露紫”这件作品上还刻画了唐将丘行恭为马拔箭的情景。昭陵六骏的雕刻细致入微,体型准确,造型生动,是初唐大型浮雕的杰出代表。此外,在司马门内还竖立了十四尊蕃酋像,这些都是在李治永徽年间设立的。自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开始,陵墓前的石刻形成了固定的形式,按照不同的功能分为六类,分别是狮子、石人、石马和马鞍、翼兽和北门六马、蕃酋像、华表、碑石、无字碑及述圣记碑。其中,蕃酋像只有少数陵墓前面设有。乾陵的石刻布局有序,气势恢宏,与周围的建筑群相得益彰,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中唐之后,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等八座陵墓的石刻因为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唐王朝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不断削弱,导致这些石刻的质量不如盛唐时期,制作粗糙,体态无力,线条松散,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格。晚唐时期的章、端、贞、简、靖五座陵墓虽然依然保持了墓前石刻群的设置,但是体态瘦小,雕刻工艺粗糙,透露出衰败的气息。在这些陵墓雕刻中,有一位名叫小汤二的工匠留下了名字,他是唯一一位在唐献陵的天府石犀上留下题铭的唐朝陵墓石刻艺术创作者。
随葬俑群
隋唐时期的随葬俑群主要包括陶塑、瓷塑、泥塑、木雕和石雕等多种材质的雕塑。其中,陶俑既可以是普通的陶土质地,也可以是涂有彩色颜料的彩绘陶俑,或者表面覆盖有多种颜色釉料的三彩俑。三彩俑因其多彩的颜色和特殊的烧制方法而备受青睐。隋唐早期的俑群在人物造型上正处于南北朝向盛唐的过渡阶段,还保留了一些地方特色的痕迹。镇墓武士俑通常手持盾牌站立,镇墓兽则呈现蹲坐状态,表情僵硬。女性侍者穿着长裙,面部表情呆滞,缺乏活力。到了盛唐时期,俑群的风格发生了转变,人物体型变得丰满,造型精准,姿态逼真。镇墓武士变成了天王的形象,全身披挂铠甲,身材魁梧,脚下踩着一个小鬼,神情威严。镇墓兽也从蹲坐变为直立,双臂伸出,鬃毛飞扬,显得凶恶可怕。女性侍者的形象尤为传神,她们戴着高高的发髻,身穿长裙,面容丰润,展现出了唐朝崇尚的杨贵妃式美感。他们的造型比例精确,姿态生动,轮廓线起伏变化,代表着唐代人物圆雕的最高水平。动物雕塑也非常传神,尤其是骏马和骆驼。骏马体格健壮,动作灵活,无论是伸颈嘶鸣,还是缓步行走,或是昂首驻立,都显得英姿勃发。再加上华丽的马具和晶莹的釉色,这些骏马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俑中还有一些造型生动且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比如一只高达58.4厘米的骆驼背上,驮着一组乐队和正在跳舞的舞者。还有一只被塑造成蹲在地上用后腿挠脖子的狮子,它的憨态让人忍俊不禁。此外,还有一些俑像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比如西安十里铺出土的三彩对镜梳妆俑、杨思方墓出土的抱着全套武器的武士石雕、韦氏墓出土的骑马打球俑、新疆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厨房操作泥俑和表演舞狮、杂技的泥俑,都非常生动传神,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俑群并不是为了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而是作为陪葬品放入坟墓的明器,因此它们只是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代雕塑的成就。礼泉县出土的唐朝彩绘釉陶载物骆驼及牵驼俑。
宗教造像
隋唐时期的宗教造像以佛教为主,同时也有一些道教造像。这些造像包括石窟寺中的石雕和泥塑、摩崖大像和造像龛、供寺庙内供养的石雕和金铜造像以及石质经幢的雕刻等。唐代石窟寺造像在敦煌市、龙门、炳灵寺、天龙山等石窟中有保存,其中石雕的精品以龙门石窟最为丰富,著名的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李治时期的作品。主尊身高17.14米,面容丰满,面带微笑,两侧雕刻有弟子、菩萨、天王和力士,整个造像气势磅礴,展现了盛唐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莫高窟中的唐朝塑像同样气势恢宏,其中延载二年的北京大学像高达33米,开元年间的南大像是26米,都是莫高窟中最引人注目的大型塑像。除了巨大的尺寸之外,唐代石窟造像中也不乏体态婀娜的作品,尤其是天龙山石窟的菩萨像,身体呈现出流畅的弧线,极具美感。
修定寺砖雕
隋唐时期的金铜造像中,大型作品并不多见,西安市出土的隋开皇四年董钦造阿弥陀佛像,下面有一个高床,前面有两个护法狮子,上面的主尊两侧有两位菩萨、两个力士,各自带有光背,制作工艺较为精美。唐朝后期,发现的大多是小型金铜造像,在唐长安城西明寺遗址、临潼武屯邢家村等地都有出土,数量较多,邢家村窖藏中完整的造像就有297件。这些造像的高度从23.5厘米到3.2厘米不等,由于体积较小,所以只具备大致轮廓和必要的五官,细节描写相对较少。题材包括佛、菩萨、罗汉、力士等。数量最多的是一些站立的菩萨像,身体呈现出流畅的弧线,造型生动,显得身形婀娜。还有一些色彩丰富的菩提树形七佛造像。与此同时,在众多的佛教题材造像中,也有四件道教造像。其中有两尊坐着的,两尊站着的,他们都戴着道士帽,穿着道袍,下巴上有长长的胡须,手里拿着拂尘或玉符。这种佛道造像混合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唐朝经幢的雕刻都是分段制作,然后拼接而成,一般由幢座、幢身和幢顶三个部分组成。五台山佛光寺大中十一年的经幢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幢身分为两段,一段较长较粗,另一段较短较细,中间隔着一个雕刻有垂帘和飘带的宝盖,雕刻的形象模仿了原始的丝绸制品。顶部是一个顶着宝石的尖顶。
小型雕塑品
除了可供佩戴的玉石、琥珀等饰品外,唐代流行的小型瓷玩具也是艺术表现力较强的一种。在河南省和陕西省的唐代儿童墓中,都曾出土过这类小型瓷玩具,在河南省安阳市北畿地区甚至发现了专门烧制小型人、马、狗和盆、罐等的窑址。一些唐朝著名的瓷窑,如当阳峪窑和耀州窑,也生产过这样的小型玩具。这些玩具一般只有3-5厘米大小,轮廓非常简单,但作者努力让形象简洁生动,捕捉到所塑造对象的特点,并选择动物幼小时头部较大而四肢较短的外形特征来塑造形象。这些形象头部较大,身体较小,头顶上突出了两只大眼睛,然后夸大了耳朵、鼻子和嘴巴的部分特征,因此显得天真可爱。最典型的标本是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大中六年十五岁的女孩韩干儿墓中出土的,其中包括乘坐牛车的娃娃、骑马的小骑士,以及幼犬、兔子、猴子、狮子和小羊,体态小巧玲珑,釉色晶莹剔透,充满了童趣。
工艺装饰雕塑
用于建筑装饰的构件,常见的有陶质的鸱吻、瓦当和花纹砖。唐朝的瓦当和砖纹大多是以莲花图案为主的,这在唐长安城发掘的大明宫等宫殿遗址中有很多出土文物。莲花花瓣通常是宝装形式,呈高浮雕状,显得豪华美丽。用于金属器具的装饰手法,如用于镜子背面的高浮雕,特别是一些唐代流行的海兽葡萄镜,镜子背面的植物和动物纹样结构复杂,姿态生动,也都呈高浮雕状,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在金银器和铜器的制作中,有时也会使用凸花技术使装饰纹样突出器表,常见的是狮子、不死鸟、芝鹿等形象,这也具有浮雕的效果。唐代瓷器很少添加贴塑装饰,主要依靠简洁的形状和明亮的釉色来展示美感,但有时也会稍微增加一些雕刻。例如,三门峡市唐墓出土的一盏白瓷灯,造型简约,但饰有一朵花瓣宽阔肥大的覆莲座,配上干净的白色釉面,显得十分雅致。
参考资料
隋唐五代雕塑集锦.360doc.2024-11-07
隋唐五代时期的雕塑作品.360doc.2024-11-07
隋唐美术——书法、雕塑、建筑..360doc.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