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斑菖鲉

白斑菖鲉

白斑鲉(学名:Sebastiscus albofasciatus),又称白斑石狗公,是辐鳍鱼纲鲉形目鲉科的其中一种。体长可达25公分。鳍棘有毒囊,被刺伤后剧烈阵痛,持续数小时之久。

形态特征

标本15尾,采自基隆市。 背鳍Ⅻ-12~13;臀鳍Ⅲ-5;胸鳍16~18;腹鳍I-5;尾鳍17~23。侧线鳞49~53。鳃耙21~25。椎骨25。幽门盲囊8~10。 体长为体高2.7~2.9倍;为头长2.4~2.6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3倍。头长为吻长4.2倍;为眼径3.7倍;为眼后头长1.9倍;为上颌长2.6倍;为尾柄长2.6倍;为尾柄高4.7倍;为背鳍第一鳍棘5.2倍、第二鳍棘4.3倍、第三鳍棘3.7倍、第四鳍棘4倍、第五鳍棘4.3倍、最后鳍棘6.5倍、倒数第二鳍棘6.5倍、最长鳍条2.9倍;为臀鳍第一鳍棘7.4倍、第二鳍棘3.5倍、第三鳍棘4.3倍、最长鳍条2.9倍;为胸鳍长1.3倍、基底宽3倍;为腹鳍长2.9倍、鳍棘4.3倍;为尾鳍长1.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倍。颜角前段45度,后段25度。 体中长,侧扁,长椭圆形,背缘斜弧形,腹缘浅凹弧形;躯干前部稍高,腹鳍基部处体最高;尾柄低长,尾柄长为尾柄高1.8倍。头颇大,侧扁,吻背缘稍陡斜,眼后头背缘略低斜,腹缘浅凹弧形。吻中长,圆钝,吻长略小于眼径。鼻孔2个,约等大,靠近,前鼻孔距眼近于距吻端。后鼻孔位于眼稍前方。眼中大,圆形,上侧位,眼球突出于头背缘,距吻端约为眼后头长0.3倍。眼间隔凹入。口中大,亚端位,口裂长为头长0.3倍,呈30度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凹入;上颌骨后端略宽截,伸达眼后部下方。下颌前端无明显向下骨突。上下唇颇肥厚。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细牙,犁骨牙群左右相连,呈“人”字形。舌端尖小,游离。鳃孔宽大,上端无卷孔;第四鳃弓无裂孔。鳃盖膜左右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前3条基部不扩大,第四条略扩大,后3条基部平扁宽圆扩大。鳃耙细长。假鳃发达。 鼻棘1个,尖小,单尖,向后上,位于前鼻孔里侧。眼前吻侧具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后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无第五眶下骨。眶前骨中大,长略大于高;外侧具1尖棘;上缘无明显骨突;下缘前叶尖突,中叶不明显,后叶尖三角形。第一眶下骨长方形,约为眶前骨长3/5,无棱棘。第二眶下骨狭长,略长于眶前骨,约为第一眶下骨长2倍,外侧具1向后尖棘,后部骨突长约等于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合长,后端截形,伸达前鳃盖骨上缘。前鳃盖骨具5棘,均较宽短,辐射状排列,无副棘;第一和第三棘约等大;第二棘略长;第四和第五棘略短小。鳃盖骨具2叉向棱,后端各具1棘。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无棘。颅骨棘尖锐。侧筛骨光滑,具1眼前棘。额骨光滑,眶上棱高凸,具眼上棘和眼后棘各1个,后方具1鼓棘;眼间具额棱1对,高凸,低于眶上棱,后端具1额棘。顶骨光滑,具1顶棱,后端具1顶棘,其后具1颈棱,后端具1颈棘;顶棘和颈棘均高凸。眼后至侧线前端具蝶耳棘1个,微小;翼耳棘1个,低而长;后棘上下各1个,尖小;肩棘1个,小而尖。具1肱棘。吻背后部横凹;眼间隔凹入,后方无顶枕窝;头部其他部位无凹洼。前鼻孔具1皮质短管,后缘有皮瓣;头体其他部位无皮瓣。 鳞中大,栉鳞,覆瓦状排列。胸部和腹部具小圆鳞。头部鳞细小。吻部、上下颌、头部腹侧,鳃盖条部,前鳃盖骨后缘无鳞;颊部,眼间隔,眼后,鳃盖大部,头背后部具细鳞。背鳍、臀鳍、胸鳍、腹鳍和尾鳍具细鳞。侧线上侧位,几斜直,后部平直,行于尾柄中央,伸达尾鳍基底。体侧鳞片略呈方形,前缘波曲,后缘圆形,中心点后位;环片数多,排列紧密;后环片近基底几横行分化为块状、三角形突起,最后1~2行形成小棘。 背鳍起点位于鳃盖骨上棘上方,鳍棘部长短于鳍条部1.5倍,其间浅凹,后端几伸达尾鳍基底;第一鳍棘颇长,略短于第二鳍棘;第二至第五鳍棘最长,短于最长鳍条,约与眼径等长,向后渐短小;最后2鳍棘约等长,鳍棘膜较深凹。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五鳍条下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最长,略短于眼径,短于最长鳍条;第三鳍棘略短于第二鳍棘。胸鳍宽大,下侧位,后端靠近臀鳍前端上方,具分枝和不分枝鳍条,下部不分枝鳍条略粗厚,鳍膜内凹。腹鳍短小,长约为胸鳍1/2;第一和第二鳍条最长,长约为鳍棘2倍;第五鳍条下部鳍膜连于体壁。尾鳍后缘圆截形,略短于胸鳍,约等于眼后头长。 体腔大;腹膜白色。胃大,椭圆形。肠较粗短,盘曲2次。肝2叶。幽门盲囊8~10,细长,盲管状,伸越胃后端。椎骨25。鳔长圆形,前部宽大,后部略尖圆;2室,前室大,椭圆形;后室短,凹圆形;鳔背具短小韧带突起3对,前端中央1对,两侧2对,端面截平;鳔外肌带狭长,伸达鳔背侧后1/3处,后端无韧带突起。 体褐红色,头部散布不规则短小条纹,体侧散布不规则弯曲条纹以及斑块和斑点,胸鳍具横列斑点。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中国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栖息环境

白斑菖鲉为暖水性中型海鱼,栖息于近海底层岩礁和泥沙底附近海域。

生活习性

体亚流线形,各鳍正常,适于自由游泳,活动范围不大,无远距离洄游习性。以小鱼、蟹类、虾类、端足目泥螺藻类等为食。卵胎生,胚胎在雌体内发育,仔鱼产出便会游泳,不久摄食。

用途

白斑菖鲉肉质鲜美,可食用,适合煮清汤或红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