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泌
生于宋绍兴辛亥(公元1131年)。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长源,号归愚。自少力学,精于诗文,不事科举。
人物经历
罗泌(1131—1189),字长源,号归愚,生于赵构 绍兴元年辛亥五月十八日(公元1131年6月14日),吉州庐陵田南(今江西省吉安县云楼镇田南村)人。祖父无竞(1078—1130),祖母朱氏(1082—1153);父亲爱新觉罗·良弼(1108—1165),母亲刘姓(生卒不详)。罗泌生而颖迈,弱冠好读书,精于诗文,一生不事科举。
罗泌喜好游历,曾游炎陵山,寓襄阳市十一年。漫游对他从事历史学研究产生过一定的作用。由于历代史书极少记录上古史事,罗泌为了补上洪荒之史,遂博采各种典籍,以至道藏、纬书,积数十年之功,于赵昚乾道年间撰成《路史》,记述上古迄两汉事。为了使内容更加充实,罗泌常携书稿在身,不断订正,最后终成四十七卷:前纪九卷,述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记太昊至夏桀之事;国名纪八卷,记夏商周三代各诸侯国姓氏、地理;发挥六卷、馀论十卷,为辩难考证。
历代研究评价《路史》者很多,誉毁皆有之。几百年来,《路史》一直为后人所重视,其文采瑰丽,考证精,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佚闻,如《竹书纪年》、《蜀本纪》之类,为后世研究上古史、特别上古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诚然,《路史》一书多采谶纬伪书杂说,内容上难免穿凿附会,有人也有批评。尽管如此,《路史》仍不失为一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史书。
除《路史》外,罗泌还留下著作多种,主要有《易说》、《六宗论》、《三汇详证》、《九江详证》等。
罗泌卒于赵昚淳熙十六年己酉三月十二日(1189年3月30日),终年五十九岁。配易氏,生一子,名苹(1153—1237),字华叔,号复斋。
史学世家
罗泌其祖孙四代为儒,侄孙、侄曾孙皆于文史有造诣,历代享有盛名。康熙,清政府曾派江西省布政使施闺章送来金匾旌表其族,匾曰“史学世家”。在这个史学世家中,罗泌因著《路史》传世,卓然大家。
据田南《重修清适堂记·文献录》载,罗泌的先祖罗,五代十国时为避马氏之乱,由湘东徙居庐陵化龙乡折桂里下村。罗崱生三子,曰超、延、达。罗达迁本邑延康里秀川,八传至罗诵,讳恒,字闻诗,由泰和中团徙田南,为田南始祖。罗诵生介,字中立,绍圣丙子(1096)正月初一生,殁绍兴己卯(1159)端午节。罗介生三子,曰彦通、仲先、建刚。彦通讳宝,政和癸已(1113)三月初九生,乾道乙酉(1165)正月殁。娶吉水县朱氏。生三子,曰时亨、时享、时升。时亨行八,讳泌,字长源,绍兴辛亥(1131)五月十八日生,淳熙己酉(1189)三月十二日殁。娶易氏。泌生一子,名简修,字讲道,绍兴壬申(1152)四月十七日生,庆元庚申(1200)八月初一殁。娶刘姓。简修生一子,名九龄,乾道辛卯(1171)九月十二日生,宝庆丁亥(1227)九月十五日殁。娶周氏。族谱中所载罗泌祖孙生卒年月不可尽信,与史料文献记载比较,大多有误。胡铨、周必大、欧阳守道、文天祥都曾为罗泌家族作过墓志铭或传记或序跋。名字也与族谱所载不同,即罗泌祖父罗无竞,父罗良弼、子罗苹等。
罗无竞,字廉中,号翁,门生私谥孝逸先生。生约元丰三年(1080)。年十六游学南昌市,便有文名。因感世风日下,厌倦举子业,归家,闭门读书。逢熙河之役,无竞奋然上书,条陈利害,影响颇大。朝廷特旨予以表彰,授迪功郎,始入仕途,为建宁主簿。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仕宦生涯不几年,遂有归意。离开建宁时,老百姓遮道挽留,受到同僚的敬重。归家后几年,父亡,因不胜悲痛,不复为官,自号遯翁。
无竞一生嗜好读书藏书,日积月累,藏书竟达万卷。建炎间,金朝渡江,过其庐,知其为读书门户,说: “读书人门第,不准冒犯。”无竞家族也因此未受侵扰(据《吉安县志》)。无竞喜作诗,时人评论为“高处切风雅,平妻往鲍谢”。勤于著述,《庐陵县志》卷二六《艺文志·经部》载: ;“罗无竞《经解》数卷”, ;《吉安县志》卷四七《艺文志·集部》载: ;“罗无竞《清襟集》三卷”。当时地方大儒萧子荆很敬重罗无竞,两人经常谈道论学,萧氏研究《春秋》学,他们在学术上互相引发,互为影响。无竞的藏书、学风、著述,直接影响儿孙儿代,而儿孙诸辈的超越,正是无竞无心仕途、一心问学的初衷。
无竞于建炎年问(1127-1130)病逝,卒年五十三。去世后,给事中李仲谦为其作墓志铭,胡铨作《孝逸先生传》,传中评介云: ;“窃评其大概,曰:为亲而仕近毛义,诙达以危近东力朔,遁以求志近渊明云。”(《澹庵集\u003e;卷,三一胡\u003c;澹庵集》卷二五有《罗长卿母氏墓志》、刘才邵《杉溪居士集》卷十二《朱氏夫人墓志铭》,皆记无竞妻朱氏生于元丰五年(1082),卒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二月。周必大作《罗主簿妻朱氏挽词二首(甲戌)》(《省斋文稿》卷一)。
罗良弼(1108-1165),字长卿,无竞长子。爱新觉罗·良弼致力古道,愤先世不偶,卓然有远志。建炎三年(1129)以诗赋冠乡举,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土及第,授迪功郎,调赣州会昌县东尉。
良弼少年时与胡铨同学,同师事清节先生萧子荆。良弼苦学,博学强记,资性孝友,继承父志,广搜图书,家藏至数万卷,亲手朱墨,标表无虚。抄书千卷,字划工整如刻。收集图书广泛,不限类别,凡百家杂志,下至裨官、虞初之说,无不淹贯。喜读书,好议论,对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其成败利病,洞若观火。诙谐不谑,议论往往惊座,人服其博洽,师友叹其非常。显谟阁商学士刘公很器重爱新觉罗·良弼,常予以赞许鼓励。良弼记忆超群,胡铨曾赋诗云: ;“笑春烛底影,湔泪风前怀。”用卫恒书故事。胡铨吟未毕,良弼应道: ;“此法帖第五卷隋僧智果节。”胡铨读《崇文总目》时,良弼说:“某书若干卷,菜集若干卷”,胡铨检书核对,果然无差异。事见《吉安县志》卷三五《人物志》。
良弼晚年入仕,居官清廉。其主张、观念往往与时势相左,仕途不畅。良弼曾感叹道:“吾隐乎?入以吾为矫。吾仕乎?芋魁豆餍,我岂无哉!吾其漫浪于人间,作鹏晏游乎?”因自谓“漫叟”(《澹庵集》卷二六)。
爱新觉罗·良弼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三十卷,《欧阳三苏年谱》…卷。 ;《欣会录》十卷,《六一诗话》二十卷, ;《闻书》七卷。
晚年,与退居乡里的周必大交往甚密。1163年, ;周必大作《跋罗良弼家欧阳公唐赞草》: ;“长卿好古博雅,藏本朝名帖至数十百纸,以那为首不在此稿乎?隆兴癸未十二月九日。”(《省斋文稿》卷十六)
宋·刘弇《龙云集》周必大序云: ;“先是汴京及麻沙刻会集(《龙云集》)二十五卷。绍兴初,予故人会昌尉罗良弼遍求别本,手自编,增至三十二卷,凡六百三十馀篇。……予亟属罗尉之子泌缮写定本,授侯刻之。”罗良弼父子对编纂、出版地方文献、名人文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爱新觉罗·良弼去世后,胡铨作《会昌县东尉罗迪功墓志铭》(《澹庵集》卷二六)。
良弼初娶胡铨从妹,继娶刘姓。大弟仲先,名开,讳良佐。良佐英年早逝。
罗泌(1131 -1189),字长源,良弼长子。胡铨为其作《罗泌字序》,云: ;“予友罗长卿长子日泌,而字之必大,走书崖州,乞予说以识。予谓古人名泌者多矣,予所谓必大云者,为李泌乎?为柳泌乎?未知所以命子。若辱鄙人,则愿以希李为请。”(《澹庵集》卷十六)泌生而颖迈,弱冠好读书。一生不曾人仕,大概受父亲影响。爱新觉罗·良弼曾在临终前唤罗泌到床前遗训: ;“吾少时意功名指取,落落晚节,汗颜复来,其将然。汝离兄友敬,勉自植之,无坠先绪,吾志尚伸,幸矣。”(《澹庵集》卷二六)这一番话给罗泌的一生带来巨大影响,自此专心攻读,发愤立说,绝无仕意。 ;《庐陵县志》卷三十二载: ;“有劝之(入仕)者,辄拍案丽起。”又云: ;“举宋承务郎,不起。”清代《嘉庆一统志》卷三二九《吉州府·人物》有罗泌传数十字,云: ;“绍兴中知永州,放民丁钱。”有误,将《舆地纪胜·永州官吏》中的一名叫罗长源“绍兴十四年知永州,还,请除丁身钱绢米麦”当作罗泌事。绍兴十四年,罗泌年仅十四。
罗泌积数十年之功撰成《路史》,初稿一百余卷。为了使内容充实,罗泌常携书稿在身,不断订正,最后成四十七卷,即前纪九卷,述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记太吴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记上古三代诸国姓氏、地理;发挥六卷;馀论十卷,为辩难考证。作《路史》的目的是为了补上古之史,其序云: ;“皇甫谧之《世纪》、谯周之《史考》、张惜之《系谱》、马总之《通历》、诸葛耽之《帝录》、姚恭年之《历帝纪》、司马贞之《补史》、刘恕之《通鉴外纪》亦粗译矣,而其学狭浅不足取信。司马迁丁孤赢灭学之后,首掇坠绪,既足通遗,而苏子所述(指苏轼《古史》),第发明《史记索隐》之旧,兹固未足为全书。而余之《路史》所为起也。”当时费辉从夷陵经衡阳市过庐陵郡,接见罗泌于闉阁间。罗泌奉《路史》见示。费辉见其引征浩博,鸿篇巨制,大发感叹,说: ;“立萧曹薰业易,作罗氏制药《路史》难。”(施闰章《罗泌传》)认为《路史》乃天下奇作,为之作序,云: ;“公之立言无过贾谊,而叙述则在庄、马之间,班、范而下不论也。”此言…一出,罗泌名动当时。汪楫《检斋集》载: ;“昔陈继儒阅吉安志,一过辄大噱,掷去,曰: ;‘吉安止得两韵人,一总抹却,他可知矣。’谓志中不载作《路史》之罗泌、作《鹤林玉露》之罗大经也。”
历代研究评价《路史》者很多,誉毁有之。明代胡应麟说: ;“乃若灵篇秘籍,散见群书,久缺流传,向洇纪录者,卒赖是编提携弗坠。”(《少室山房类稿》卷八五《路史序》)恒斋论史云: ;“今学者懒散,苟且不肯读书于此中,少尝一指,岂不为珍错之美、球图之贵乎?观姓氏、帝系等采列《续通考》中,则知其长之所在矣。”(《吉安县志》卷四八《逸事上》)近人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则称之为宋代历史学八部“创和”之一。诚然,《路史》一书多采谶纬伪书杂说,内容上难免穿凿附会,议论甚至空泛。清人朱珔《小万卷斋文稿·路史补笺序》、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徐时栋《烟屿楼读书志》等都有客观的批评。尽管如此, ;《路史》仍不失为一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史书。
《路史》历代版本较多,明仁和安藤宏基摹宋刻本;明嘉靖洪梗刻本;明豫章刻本;万历乔可传刻本;乾隆元年罗氏刻本,最善者;光绪二十七年刊《路史》节读十卷本,等等。今罗泌后裔介绍, ;《路史》手稿本共二十四部,至解放后土改时仍保存完好,已上交政府有关部门收藏。
除《路史》外,罗泌还著多种, ;《庐陵县志》卷二六《艺文志·史部》载: ;“罗泌《图学》二编、 ;《樵隐山景陵纬阁字书同异解》。
历代称罗泌的历史学精于考古,所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在沦明·杨慎《丹铅录》中说:“慎以博洽冠一时,……求之于古,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
子弟相传
罗泳,罗泌弟,亦博学宏才,被胡铨称为博学君子。兄弟为了传萧子荆之学,镌刻萧氏《春秋辨疑》一书。
罗苹,字华叔,号复斋。罗泌子。罗苹能传其家学,为《路史》作注。《四库全书总目》评曰: ;“核其词义,与泌书详略相补,似出一手。自注而嫁名予子?”罗苹与欧阳守道有厚交,守道为其作《复斋记》,云: ;“复斋罗君求予记其斋,于是君年八十有五矣”, ;“予是以敬记之,书扁者前知府丰城侯某。侯力学笃行,尚友前,而雅敬君甚,则君可知也已。君乡先生归愚子讳泌之子,名苹,字华叔。”(《斋文集》卷十六)
罗苹受父亲影响,一心问学,一生也不曾入仕。但他在当时庐陵郡文士中极有威望。去世后,文学家、族弟罗椅为他作《祭族兄复斋文》(《涧谷遗集\u003e;卷三)
罗时英,字拜俊,号逸溪居士,仲先之子,罗泌堂弟、娶胡铨侄女。时英去世后,周必大作《罗时英公墓志铭》,云: ;“新安清湖罗时英卒,起三祀,长子莘老徒走数舍许,余予平园万松邸。”时英三子,曰莘老、岩老、渭老。莘老之妻赵姓,咸淳九年(1273),年高百岁,举族庆贺,文天祥亦前往,并作诗两篇。 ;《庆罗氏祖母百岁》、《拜罗氏百岁母》,皆见《文山先生文集》卷二。
罗士友(1199-1266),字熹善,一字晋卿,自号融斋。莘老之子。士友为人肃正,治家有方,每日正衣冠,坐堂中,不惰不倚,不分暑寒。景定元年(1260),该明堂恩告,授承务郎致仕。咸淳二年(1266)二月卒,文天祥作《罗融斋墓志铭》(《文由先生文集》卷十一)。
士友承其家学,学有所得,明万历《吉安府志》卷二五载: ;“士友生五岁,容止去幼度。……有《史编》及诸家诗体。”
罗煜(1224-1299),字光叟,自号横舟。士友次子。一生苦读,不曾入仕,隐居山中,以莳花草为娱。有诗名,作诗集三十卷。文天祥《庆罗氏祖母百岁》诗序云:“罗氏庆门寿母百岁,……某既交朋,升堂为寿,退布席厅事,与横舟昆弟子侄举酒尽欢。酒酣,赋诗志喜也。”(《文山先生文集》卷二)
罗(1230-?),字存叟,士友四子。举开庆己末(1259)进士,授清江县主簿,调赣州濂溪书院山长。罗畊有诗名,文天祥为其作《罗主簿一鹗诗序》(《文山先生文集》卷九):罗母畊兄弟,与文天祥皆交谊深厚。天祥退隐文山时,他们常来常往,饮酒赋诗。《醉清湖上三日,存叟独不在坐,即席有怀》、 ;《罗山长存叟兄弟来谢宴山中》,皆见《文山先生文集》卷二。
田南罗氏,从罗无竞到罗畊,这个家族历时近二百年,人才辈出,皆以读书著述为业,在历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不仅在庐陵郡受到人们的敬重,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史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不愧于“史学世家”之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