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鳃梅童鱼
黑鳃梅童鱼(拉丁学名:Collichthys niveatus),又称大棘头、烂头鱼、大头宝,为鲈形目石首鱼科梅童鱼属的一种鱼类,体型近长方形而侧扁,尾柄细长,体长7.5~9.5厘米、体重9~20克,体色上部为灰黑、腹部及两侧的下部为金黄色,鳃盖上部呈黑色,头部圆钝而大,尾鳍呈楔形。
黑鳃梅童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另外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也有分布,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小型鱼类,常与棘头梅童鱼相互混栖,栖息于水深20米的泥沙地质海区及河口咸淡水区,主要以小型底栖鱼虾为食,产卵期为5~7月,产卵盛期在6月。
另外,黑鳃梅童鱼为小型食用鱼类,有一定经济价值,其肉嫩刺软,可鲜食,亦可加工成罐头食品以及做成饲料。
形态特征
黑鳃梅童鱼体型近长方形而侧扁,尾柄细长,体长7.5~9.5厘米、体重9~20克,其体长为体高的3.1倍、头长的2.8~3.1倍,体色上部为灰黑、腹部及两侧的下部为金黄色,鳃盖上部黑色。其头部圆钝而大,枕骨棘棱显露,有前后两棘,两棘之间凹而平,别无小刺;吻圆钝而短,眼中等大、侧位,眼间隔宽阔而凸;鼻孔接近于眼,口大而深斜;下颌微长于上颌,上颌中间联合处有一凹,和下颌的突起相对;牙细小,在上下颌,聚成带状群;下颌颏部无小孔,鳃盖膜左右相连,而不连于峡部;鳃孔大,假鳃存在,但不太发达,鳃耙细长,最长的长于鳃丝;鳞薄易脱落,头及全身均有鳞,腹部在腹鳍前后有很多腺孔体,线发达;背鳍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背鳍鳍棘部和鳍条间有一凹刻,鳍棘较细弱;臀鳍起点约与背鳍鳍条部的中间相对,最末鳍条稍前于背鳍的最末鳍条;鳍的鳍棘亦细弱,胸鳍长而尖,尖端超过腹鳍的尖端;腹鳍的起点稍后于胸鳍的起点,不达于鳍,尾鳍呈楔形。
地理分布
黑鳃梅童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另外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也有分布。
生态习性
黑鳃梅童鱼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小型鱼类,常与棘头梅童鱼相互混栖,栖息于水深20米的泥沙地质海区及河口咸淡水区,适宜温度0.5~5.0℃,盐度30%~33%,一般不做长距离润游,主要以小型底栖鱼虾为食,在黄海摄食毛虾、海虾、细螯虾、鳀、虎鱼等;在渤海以浮游动物为食,如糠虾、桡足类、毛虾属、箭虫等,每年3月会向沿岸浅水区洄游,1岁达到龄性成熟,产卵期为5~7月,产卵盛期在6月,怀卵量为0.4万~1.6万粒,卵呈圆球形浮性,繁期间摄食强度不大,产卵后摄食急剧增加,幼鱼体长可达90毫米,每年12月返回深水区越冬,越冬期的空胃率高达65%~80%,越冬场在北纬38°、东经119~121°之间,在黄渤海越冬场有三处,即渤海中部、石岛东南和黄海南部,其中以渤海中部数量最大,黄海、东海亦有一定的数量,越冬水温为6~10℃、盐度为31.5%~33.0%。
资源现状
黑鳃棘头梅童鱼鱼数量少于棘头梅童,为偶见种,常用流刺网捕捞,底拖网也可兼捕。据估算,渤海、黄海、东海的黑鳃梅童鱼产量共约0.5万吨。
主要价值
黑鳃梅童鱼为小型食用鱼类,有一定经济价值,其肉嫩刺软,可鲜食,亦可加工成罐头食品、饲料,食用方法除红烧、干炸外,还可加工成鱼糜,制作鱼肉馅或鱼丸子以及冰鲜成冷冻小包装鲜销。
物种对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黑鳃梅童鱼.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17
黑鳃梅童鱼 Collichthys niveatus.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17
物种详细信息-名: Collichthys niveatu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