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乡
龙泉寺乡是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辖乡,位于邢台县西部,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11人(2013年),辖4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龙泉寺村,位于邢台县政府以西29.7公里处。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泉寺乡常住人口为9210人。
龙泉寺乡地处太行山东侧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以褐土为主,气候干旱。河流有野河、浆水川、路罗川、道沟川、天井沟、孔庄沟、龙泉沟等,朱庄水库坐落于境内。矿产资源有石英石、铁矿等。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果树以板栗、大枣、柿子为主。工业以采矿、建材为主。境内有小西天、龙泉湖等旅游景区。
建制沿革
1961年11月,邢台县调整行政区划,今龙泉寺乡境域分属当时新成立的营头人民公社和河下人民公社。
1975年11月,因兴建朱庄水库,将营头人民公社以水库为界分为西上庄、建新2个人民公社。建新人民公社驻地龙泉寺,因是新建,故取名“建新”。
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将建新人民公社按驻地名更名为龙泉寺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龙泉寺人民公社,设立龙泉寺乡,乡人民政府驻龙泉寺村;撤销河下人民公社,设立河下乡,乡人民政府驻河下村;撤销西上庄人民公社,设立西上庄乡,乡人民政府驻西上庄村。
1996年1月,撤销河下乡、西上庄乡、马河乡,将原河下乡所辖区域、原西上庄乡所辖的14个村和原马河乡所辖的3个村划归龙泉寺乡管辖,乡政府驻龙泉寺村。
行政区划
1961年,河下人民公社辖11个生产大队:上东峪、板桥、庄当、老庄和、河下、盘石、车尖、八岩、安子沟、峨岭底、南野河。营头人民公社辖33个生产大队:营头、沟门、白石沟、梭峪、后柳峪、前柳峪、庞会、老苍会、李家峪、崔家峪、落而峪、张家沟、道沟、白凡石、天井、西上庄、东上庄、赵罗、大寨门、孟家庄、元庄、王峪、羊、后敖峪、前敖峪、前东峪、后东峪、奚家、南东山、小龙泉寺、柳林、龙泉寺、凉水泉。
1981年,河下人民公社辖11个生产大队:河下、安子沟、南野河、鹅岭底、上东峪、八岩、前盘石、板桥、庄当、车尖、老庄窝。龙泉寺人民公社辖22个生产大队:龙泉寺、庞会、前柳峪、后柳峪、梭儿峪、张家峪、南和庄、范家垴、老仓会、沟门、白石沟、柳林、沱、营头、小龙泉寺、南东山、奚家垴、后东峪、前东峪、前熬峪、后熬峪、戴凤庄。西上庄人民公社辖21个生产大队:西上庄、张沟、道沟、落儿峪、七林、南天井、李峪、崔峪、左庄、靳沟、乔庄、陈庄、白凡石、东上庄、大寨门、赵罗、南孟家庄、元庄、王峪、宋庄、凉水泉。
1984年,人民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时河下乡辖11个行政村,龙泉寺乡辖22个行政村,西上庄乡辖21个行政村。
1996年1月,撤销河下乡、西上庄乡;将原河下乡所辖的11个村,原西上庄乡所辖的张沟、洛峪、李峪、南天井、东上庄、崔峪、白凡石、西上庄、赵罗、元庄、大寨门、南孟家庄、凉水泉、王峪等14个村和原马河乡所辖的中和庄、张马沟、北和庄等3个村划归龙泉寺乡管辖;将原西上庄乡所辖的道沟、七林、左庄、乔庄、宋庄、陈庄、靳沟等7个村划归城计头乡管辖。时龙泉寺乡辖50个行政村。
2013年,龙泉寺乡辖48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龙泉寺乡位于邢台县西南部,东临太子井乡,北靠西黄村镇、将军墓镇,西连浆水镇、城计头乡,南接沙河市村镇、刘石岗镇、蝉房乡,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龙泉寺,位于县政府驻地西部29.7公里处。
龙泉寺乡地处太行山东侧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多干岗秃岭、山坡薄地。乡域西北部、东部为浅山区,西南部为深山区,有奶奶顶山(又名红山)、观音山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峰。
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在520毫米,无霜期178天。
朱庄水库建于1971年,1985年竣工,水库面积18.07平方公里,水面绝大部分位于龙泉寺乡境内,正常蓄水位251米,总库容4.162亿立方米。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发电为辅的综合利用的二级大型水利枢纽。河流有野河、浆水川、路罗川、道沟川、天井沟、孔庄沟、龙泉沟等。全乡地下水资源量1816.4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有石英石、铁矿等。
人口
1996年,龙泉寺乡总户数3314户,总人口11999人。
2000年,龙泉寺乡总人口12197人,其中男性6344人,女性5853人。家庭户户数3299户,家庭户总人口11988人,其中男性6201人,女性5787人。0—14岁3157人,15-64岁8027人,65岁及以上833人。户口在本地且住在本地的有12099人。
2009年,龙泉寺乡总户数3659户,总人口13025人。农村劳动力5905人,其中1000人在全国各地务工,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16.9%。
2010年,龙泉寺乡总人口11863人,其中男性6047人,女性5816人。家庭户户数3412户,家庭户总人口11214人,其中男性5586人,女性5628人。0—14岁2241人,15-64岁8747人,65岁及以上875人。户口在本地且住在本地的有11330人。
2013年,龙泉寺乡总户数4805户,总人口13027人,常住人口12011人;从业人员9866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4182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泉寺乡常住人口为9210人。
经济
综述
1988年,龙泉寺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49.53万元,人均收入521元;西上庄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39.75万元,人均收入134元;河下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39.75万元,人均收入172元。
1993年,龙泉寺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0149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725万元,人均收入345元;河下乡工农业总产值428.8万元,人均纯收入358元;西上庄乡工农业总产值481万元,人均纯收入271元。
2009年,龙泉寺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673万元,是1979年71.58万元的65.3倍,是1989年160.41万元的29.13倍,是1996年2887万元的1.62倍;有乡、村办企业24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分别为邢州枣业和邢台礼同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是1979年人均纯收入82元的24.39倍。
2013年,龙泉寺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亿元,比2012年增长9%;公共财政收入953万元,其中财政收入750.6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比2012年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3813元,比2012年增长23%;企业营业收入1.28亿元。
第一产业
龙泉寺乡境内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果树以板栗、大枣、柿子为主,林木多为刺槐。
1988年,龙泉寺乡粮食总产75.73万公斤,其中小麦32.21万公斤,玉米23.65万公斤,谷子10.53万公斤;干鲜果总产50.93万公斤,其中柿子42.85万公斤;农业收入71.19万元。西上庄乡粮食总产116.08万公斤,其中小麦47.4万公斤,玉米49万公斤;干鲜果总产15.87万公斤,其中柿子10.7万公斤,板栗2.19万公斤;养蜂849箱,名列全县第二;农业收入74.9万元。河下乡粮食总产42.55万公斤,干鲜果总产21.4万公斤,其中柿子10.7万公斤;农业收入42.7万元。
1989一1993年,龙泉寺乡先后投资28.1万元建成小龙泉寺、南和庄板栗基地和“三高”果园850亩,板栗基地共800亩,栽板栗1.6万株,栽优质苹果树49600株,建扬水站6座,打大口井3眼,修整道路25000米;河下乡投资66万元治理经济沟8条,截潜流工程4处,修大121井22个,打小塘坝4道,修防渗沟3500米,新修地35亩,建扬水站18个,年可获经济效益50万元;西上庄乡投资25万元,建扬水站10座,水库2座,扩大浇地面积800亩。修塘坝3个,修防渗垄沟3万米,使全乡的水利条件大为改进,乡政府制定了“三·四·一”工程(用三年时间,完成植果树40万株,人均100株),到1993年已经开挖水平沟56万米,共动用劳动力23万个,投资60万元,栽36万株,其中8万株挂果见效益。
1991年,河下乡规划万亩(实有2万亩)板栗基地1个,包括河下、车尖、八岩、庄当等8个村,到1993年,开水平沟32万米、修大鱼鳞坑10万个,栽栗属15万株,板栗基地初具规模。1993年,河下乡有蜂1350箱、猪300口、牛1100头,养殖年收入80多万元;有养牛专业户20多户,每户平均养牛10头以上。西上庄乡利用山场面积大,水面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养牛、养鱼业,1993年底,牛存栏1200头,鸡12000只,羊500只,鱼苗3万尾,年增加收入20万元,可向社会提供商品肉10吨。
1994—1996年,开发治理山场2.58万亩,开发、治理经济沟19条,栽植各种果树107万株,发展百亩优质果园6个,造林4.5万亩,新打机井63眼,修旧井89眼,防渗渠23000米,塘坝6座,扬水站37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800亩,新修滩地3900亩。1996年,全乡板栗、苹果总面积5.1万亩,共260万株,干鲜果品总产220万公斤。
2009年,全乡耕地11145亩,宜林山场6万亩;人均耕地0.85亩,人均宜林山场4.6亩。粮食总产量21 73吨,其中小麦1060吨、玉米1045吨、棉花5吨;干鲜果总产量910吨,其中板栗190吨、大枣152吨、柿子447吨。
2013年,龙泉寺乡耕地面积1288.3公顷,粮食产量2178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32万元。
第二产业
1988年,龙泉寺乡有榨油厂、果脯厂等乡办或村办企业7个,工业收入50.2万元;西上庄乡有石英矿、原料厂等乡办或村办企业53个,工业收入23.3万元;河下乡有选矿厂、砖厂等乡办或村办企业5个。
1989一1993年,龙泉寺乡投资20万元建成精石英砂车间,年产值15万元,利税1.5万元;投资12万元联办板材厂1座,总产值13万元;河下乡有乡办、村办、个体办企业摊点5个,其中乡办选矿厂年上缴利税18.6万元。全乡铁矿石比较丰富。1993年,河下乡工业总产值226.8万元,比1989年增长3.8倍;建有矿石开采点8个,年总收入可达百万元以上。
1994—1996年,按照巩固、提高、发展原则,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巩固发展,对瘫痪企业进行整顿提高,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100万元,新上企业16家。到1996年,全乡有企业32家,年产值2400万元,从业人员500人,初步形成建材、开采、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
2013年,全乡有工业企业10家。
第三产业
1994—1995年,新建龙泉寺商品一条街,发展商贸摊点30余个。形成滹沱、龙泉寺、柳林、西上庄4个商贸小区。共有商户150家,从业人员300余人,年交易额900多万元。邢左公路开通后,沿路村庄先后建起加油站2座,销煤点3处,修配门市4家,其他摊点17家,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小西天风景名胜区景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省级风景区。1994—1996年,先后投资280多万元,建起了千佛庵自山脚到山顶空中索道,游客乘坐缆车可直达峰顶。投资30万元,修通了通往小西天25公里柏油路。挖深井、建水塔,使自来水通上了小西天峰顶。1994年在《邢台日报》开辟了《鼎梅揽胜》专题栏目,提高了小西天的知名度,使旅游环境得到很大改善。1996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收入23万元。
2009年,龙泉寺乡有商业网点185家;运输业固定资产367万元,大型运输车辆180辆,客车及家庭轿车54辆。
交通
1976年,西上庄乡驻地通公路。1980年,河下乡通客车。1988年,邢左公路横穿龙泉寺乡,另有有乡级公路1条;西上庄乡各村通简易公路;河下乡有乡级公路1条,部分村庄交通不畅。1987—1991年,河下乡修建白虎庄—庞会桥公路一段,长7公里,投资16万元;修筑简易公路7条,共30公里;1990年建大桥1座,长10米,改变了交通不便的状况。
1994—1995年,原西上庄乡投资68万元,完成了庞会—西上庄、西上庄—大寨门小西天旅游区25公里路基拓宽和铺油工程;原河下乡投资15万元完成了庞会桥—河下乡政府3公里的路基拓宽和铺油工程。1996年投资30万元完成了龙泉寺—朱庄的20公里环库公路第一期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邢左公路(邢台市—左权)龙泉寺乡路段13.2公里的施工任务。
到2009年,过境龙泉寺乡的公路有省道323线(邢台—左权县),里程10公里;县道有固坡线(固坊—坡底),里程12公里;乡道39.5公里,村村通公路。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
1988年,龙泉寺乡有中小学19所,教师50名;有卫生院1所,专职医生和半农半医共35名;西上庄乡有中小学20所,教师40名;卫生院1所,医生6名,另有半农半医28名分布乡间;河下乡有中小学12所,教师20名;有卫生院1所,医生4名。
龙泉寺乡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采取多种方式集资办校,改善办学条件,1989一1993年共建校舍28间,有教职员工56人,在校生890人。1993年龙泉寺乡举办果树培训班2期,受训人员310多人次,全乡果树综合管理率达93%;推广农业优种13000斤;使用微肥的600亩,使用赤霉素的800亩,夏播金娃娃958玉米种全部优种化。
河下乡原有一个乡办中学,在寨沟村,校舍破旧。1993年投资25万元,在上东峪新建乡办中学,盖教学楼30间、学生、教师宿舍7间,解决150名学生上学问题。1994年8月正式从寨沟搬迁到上东峪。另外河下乡还集资25万元,翻新旧校舍20间,新增桌凳120套,基本解决了危房问题。
1994—1995年,新建上东峪、大寨门、龙泉寺3处教学楼共90间,翻新旧校舍720间,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科技培训5000人次,完成了全乡扫盲工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村村建立了卫生所,共有持证医生73人。
到2009年,全乡共有完全小学3所,教师73人;卫生院1所;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抢险救灾
1996年8月,龙泉寺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乡49个村全部遭灾,共冲毁耕地4870亩,沙压石埋2000亩,冲毁护地坝2537米,机井183眼,塘坝2500座,防渗渠42450米,扬水站77座,冲毁道路133.5公里,大小桥涵116座,高低压线路4万米,倒塌房屋381间,造成危房2432间,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洪灾发生后,党和政府累计使用水泥780吨、炸药132吨,向受灾群众发放面粉8700公斤、食油180公斤、大米500公斤、粮食43.4吨、食品130箱、单衣1.88万件、棉衣620件、棉被310套、救灾款24万元、建房款8.65万元。乡党委、政府采取集体组织、统分结合、分级承包、落实到人、集资集劳、招标承包等方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
到1996年底,全乡清理沙淤地2000亩,新修耕地3970亩,恢复机井150眼,护地坝1870米,修复水渠38000米,扬水站48处,高低压线路4万米,乡村两级公路120公里,桥涵88座,修建危房351间。
环保安监
2013年,龙泉寺乡关停大理石石材加工厂12家,石英粉加工企业4家;取缔石子加工企业3家,粘土砖厂1家;深度治理煤场1家;在全乡开展了27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整改,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取缔,共取缔非法洗砂点6家,2013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旅游观光
综述
境内植被茂密,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区有小西天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和龙泉湖休闲度假区。小西天著名景观“鼎梅晴雪”,为邢台市古八景之一;龙泉湖休闲度假区以朱庄水库为基础,沿岸山场自然景观秀美别致,双凤山、卧佛山、插旗岭、月亮垴等环湖竞秀,保存完好的小龙泉寺古塔、波兰式教堂及菩提树点缀辉映,并与小西天、白云山、奇峡群、紫金山、天河山等景区相映成趣,形成了优势互补多日游特色线路。
小西天
小西天风景名胜区位于邢台市西南45公里处,是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河北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这里群山争翠,千峰竟峭,峡谷幽清,主峰鼎梅山海拔1037.1米,山势奇特秀美,直插云霄,登顶远眺,太行山美景尽收眼底。小西天风景名胜区俗称奶奶顶,邢台县志记载又名栲栳红山。山上建有碧霞元君祠,传说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三女儿,性情刚烈,仙术盖世,怀有一副菩萨心肠,专管人间不平事,是天下敬仰的有道神君,被善男信女誉为有求必应的三奶奶。小西天壮丽景观一年四季各呈异彩,尤以冬景最为壮观。这里山脚下的映雪湖内藏温泉,水温宜人的温泉含有2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元素,为各类皮肤病患者提供了一洗解百愁的如意场所。保持恒温的湖水在寒冬里照样柔波荡漾,遇冷后一碰上满山草木枝丫,便冷不丁冻结成一串串晶莹闪光的霜花冰挂。在绿色野生七彩的霞光映照下,整个小西天风景名胜区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梅花飞光溢彩,瑰丽玲珑,邢台市古八景之一的“鼎梅晴雪”便指此地。
千佛庵上的滴血古树、长毛巨石、迎客和尚堪称北国三绝。小西天除了奇石多,仙泉多之外,还有龙池奇观,百花寺沟笔架山,全雾峰、独秀峰、姊妹峰、凉水泉、黑龙潭、“世外桃源”美景及古朴多彩的风土人情等宝贵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唐朝丞相宋景曾亲自为小西天撰文书丹立碑赞誉。如今,奇山丽水市风景独特的小西天已凌空飞架起登山客运索道,为八方游客登山揽胜提供了方便。
龙泉湖
被誉为“太行山明珠”的龙泉湖位于邢台市西部37公里的朱庄水库中游,南面与小西天隔湖相望、背靠清末天主教堂、东面水库大坝依稀可见。野禽戏水、舟船激浪、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水中。山光水色浑然一体,鸟儿云端飞、鱼儿水中游,构成一幅立体的仙境画卷。
龙泉湖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多雨凉爽,平均气温比市区低4-5℃,是避暑休闲的佳地,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环境优美,水质良好。可乘坐舟船、快艇欣赏湖光山色,也可垂钓湖边,或者穿上救生衣到湖里畅游一番,又或躺在树荫里的吊床上沐浴微风。
龙泉湖畔的龙凤山庄设有中低档客房、餐厅和会议室,可接待中小型会议、培训。到此可品尝到水库特产的鱼虾,还可预定烤全羊、篝火晚会。拓展培训基地设施完善,培训经验丰富,设有高空、速降、救生墙、绳网、电网、荡绳过河、双人钢丝、背摔等十多个项目。龙采摘观光园物产丰富,景色宜人。面积1000亩梯田,位于西牛峪村滴水套山场。春天满山杏花齐放,景色壮观,烂漫。有杏树10000棵、枣树6000棵、核桃树500棵、板栗树500棵、柿子树500棵、桑葚100棵、苹果树150棵、梨树100棵、桃树100棵。还种有草莓、西瓜、香瓜、水果玉米、红薯、花生等时令瓜果。
区划调整
参考资料
798770人!信都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今日头条 信都区发布.2021-07-05
河北邢台行政区划调整.澎湃.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