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必禄

张必禄

张必禄(1783年-1851年),号寿轩,字培斋,古巴州太平乡(今万源市)人,后迁家巴州城。

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一年(1816年),张必禄以军功卓越任参将。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4年)调任太平游击(驻今万源市城区)。道光六年(1826年),新疆南疆发生分裂叛乱活动,清政府调张必禄赴新疆平叛,张骁勇善战,剿灭叛乱势力,收复失地,道光帝赐“励勇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称号,升副将。道光十五年(1835年)调任西昌市(今西昌)镇总兵,随后,张必禄先后任四川提督、云南提督、贵州省提督,从一品。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张必禄告老还乡巴州。后因鸦片战争爆发,张必禄从四川省率兵4000到广东省抗击英国,于1841年歼敌少校霞毕等200多人,生俘20余名。1851年,张必禄染病身死,清政府谕加太子太保衔,并赐祭文。次年,张必禄的灵柩运回巴州葬于平梁城。

人物生平

张必禄故居在今万源市中坪乡大中坪村排排田巴图鲁府。其父张玉安,封(明清对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制度。五品以上用皇帝的诰命授予,称诰封。)“振威将军”;其母鲜氏,今万源市鹰背镇鲜家坪人。兄弟四人,张必禄为长,三个弟弟名叫张必奎,张必栋,张必亮。张必禄有一个女儿,嫁给宣汉县一官宦大户人家,今仍能见张必禄所赠匾额。

张必禄童年和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万源鲜家坪外祖父家度过的。传说他小时候性格 顽皮,胆量特别大,十一二岁就敢一个人从中坪夜行到鲜家坪外祖父家。在他十二岁那年的某一个晚上,他外祖父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家屋前有四只老虎正围攻一条缠在柱上的巨大白龙。次日清早,鸡刚叫头遍,院子里突然犬声大作,被犬声惊醒的外祖父打开门一看,只见院子里的四条大黄狗正围着堂屋前的柱子狂叫,外孙子张必禄正爬在柱子上上下两难哩。原来是外孙从中坪过来刚到,就被四条凶狠的大黄狗围上了,他来不及躲避,急中生智,爬到柱上躲了起来。发现眼前的情景竟与昨晚梦中的惊人的吻合,外祖父断定这个外孙将来会有大作为。从那以后,外祖父对他格外器重,把他留在身边教他读书写字,还专门请了一位武师,教他武艺。他外祖父享年118岁,张必禄1850年病逝时他外祖父尚健在。

张必禄的外祖父对他恩重如山,他对外祖父极为感谢和敬重。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张必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督办军务,临行前往鹰背乡鲜家坪拜别外祖父,将一把宝剑和一本书送给外祖父留作纪念。书的两个空白处有张必禄亲笔题写的诗词各一首。诗曰:“外祖恩如山,君令焉敢违。书剑相送罢,再拜是何时?”对外祖父的无限感恩和不忍分别,对皇上的忠心,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未知,尽流露于短短的二十字。

嘉庆四年(1799),率兵攻克麻坝寨,活捉冉文俦。又剿万县康家坪、石峨山白莲教包正洪部,斩杀白莲教徒上千人。再追击包正洪部于开县九龙山,冒雨追击包于云阳县小毛坪,杀包正洪。张必禄也身受伤。张必禄的战功上奏朝廷,皇帝赏赐蓝顶戴。

清嘉庆五年(1800),张必禄随四川提督进剿龙安府一带的流窜白莲教徒。两军相接,大战于摩天岭,张必禄再受伤,受赐五品顶戴。次年五月,张必禄追白莲教汤思蛟部于双龙洞,侍卫武隆阿同张必禄催督士卒进攻,与白莲教徒短兵相接,白莲教徒大败。张必禄跨马持,往来冲突,连破白莲教寨栅。八月,张必禄败白莲教苟文明于核桃坪,又追击至牛磊口,生擒白莲教头目苟潮明、苟文怀。张必禄在敌阵左冲右突,往来冲杀,自己也被白莲教徒刺伤大腿。总督勒保将张必禄战功上报,并请量才提拔。不久,张必禄升任直隶提标中营把总

清嘉庆七年(1802),张必禄率军在陕西秦岭一带围剿白莲教苟文明、王世贵等。交战中张必禄负伤,仍奋勇杀敌,获胜。因功任蔚州营守备。

清嘉庆九年(1804),张必禄在川陕交界地剿除白莲教。自此,川、陕、鄂三省边境白莲教平息。八月,张必禄调任四川越雟营守备。  

清嘉庆十九年(1814),张必禄追剿白莲教绿号苗小一等至洋县,全歼白莲教军。朝廷赏花翎顶戴,升任都司。次年,任维州左营都司。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宁越彝民起事,张必禄带兵进剿,斩首数百,毁寨落300余间,捕获起事头目,平息彝民起事。张必禄升任右营都司。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张必禄升任太平(今万源市)营游击。 

道光六年(1826),新疆南疆张格尔发动叛乱。道光皇帝调集3万余人进入新疆平叛。参赞大臣武隆阿调张必禄赴军营参加平叛。次年,张必禄随杨遇春大破叛军,歼敌一万余,俘获3200多人。道光皇帝赐“励勇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名号。随后张必禄追击张格尔至于塔里克达巴罕,大胜。张必禄因功升副将。道光八年(1828),清平张格尔叛乱平息。张必禄升任提标中军参将。

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0),张必禄升任贵州靖江协副将。同年,调任绥定府(今达州)协副将。道光十二年(1832)四月,调赴湖南省随提督余步云剿灭江华瑶民起事。经钦差大臣爱新觉罗·禧恩等保奏,赏加张必禄总兵衔。八月,随禧恩挥师广东省围剿瑶民起事。张必禄剿抚兼施,平定瑶乱。十二月,授广东高州镇总兵。  

道光十五年(1835),调任建昌镇(今西昌市)总兵。

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张必禄率部围剿马边彝族自治县、雷波彝族等少数民族起事,历时两月,大破彝民起事。次年正月,赏加提督衔,随即升任四川提督。十一月,因彝民起事仍未平定,剿办失宜,张必禄被下部严议,部议奏准职,仍留四川交总督宝兴差委。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因防范平边有功,宝兴奏请加恩,授张必禄千总,遇缺即补,不久即补绵阳市(今绵阳市)营千总。  

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必禄奉旨随四川提督齐慎率川军飞驰广东省,抗击英国军队入侵。“川军4000人到达广东后,在张必禄的率领下,于1841年5月30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四日)配合广东义勇,参加了石门之战。爱新觉罗·奕山的奏折中曾经提到这次战况:‘据义勇头人职员邓彰贤、薛高遇等禀称:四月初十日,逆夷在唐夏乡等处焚掠,蒙前任四川总督张必禄在石门发给,令职等督率力战。见一夷目手指红旗,身悬护心铜镜,众云即是逆夷先锋霞毕,经义勇颜浩长图去砍倒,立即枭首。义勇龙国昭亦斩红旗夷目一人,并黑白夷匪10余名,均有首级尸骸可验。……现在内外乡民众中一词,远近传播,声称所杀系属伯夷,共为心快’”(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5年版《四川近代史》)。之后,张必禄镇守石门,驻防广州市,支助三元里抗英,屡建奇功,升任梁万营都司。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占镇江市进犯金陵,皇帝命张必禄飞驰江苏省,接受江苏督抚差委,复授建昌镇总兵。

道光二十四年(1844),升任云南提督,朝廷授予“励勇巴图鲁”。  

道光二十五年(1845),张必禄督率官军、乡勇剿灭永昌回民起事。道光二十六年(1846),张必禄年迈力衰,原品休致。张必禄致仕后,回原籍居住。

清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去世,咸丰继位。同年,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势力急剧庞大,七月,洪门陈阿贵军连克修仁、荔浦市两县,直逼桂林市广西巡抚郑祖琛飞章告急。八月初八日,清廷命两广总督徐广缙广西壮族自治区剿办,又命张必禄驰驿前往广西,会同徐广、郑祖琛合剿。广西形势危急,张必禄不顾老迈之躯率绿营兵三千,星夜兼程,由贵州省入广西,于十一月十二日赶到浔州城(今桂平市)。但刚到浔州,就因劳累过度和疾病恶化而逝世。张必禄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其晚年境遇与林则徐有着惊人的相似。两者同为临危受命、老将出马,同逝世于前往平叛的途中,而且相差仅十天,真是“英雄命相惜”呀!张必禄文武双全、忠勇有加,深得爱新觉罗·旻宁咸丰两位皇帝的赏识,并多次得到召见,共商军国大事。他死后被追授太子太保衔,虽同为从一品,但却从武职外官变成了文职京官,这种极为特殊的政治待遇足见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

张必禄死后,爱新觉罗·奕詝追加太子太保衔,谥武壮。后葬于巴州平梁城(今巴中市巴州区平梁乡平梁寨),咸丰赐祭文和碑文,并建祠以祀。

后世纪念

陵寝墓地

其墓占地五亩余,墓有石圆柱墓表一对,高一丈五,顶端纹有狮形装饰。有石碑两块,上刻有咸丰御赐祭义和碑文,碑前有大石狮一对,两侧有人、马、虎、犬、羊等石雕对称排列,墓葬前后古柏森森。文革时期墓室、行雕被捣毁,并有人挖坟拆棺,见宝剑、官袍尚好。

张必禄衣冠冢很多,在今巴中、万源市两地就分布有二十余座,尤以万源市中坪乡大中坪村的为代表。后人为纪念张必禄,在今万源市大沙镇油坪村得胜堡立张必禄得胜碑(应为“得圣碑”,据传是张必禄得到皇帝圣旨的地方,现在人们称此地为得圣坡)。得胜堡小路两侧共分布七座石碑,碑距3-5米。小路右侧四座碑是品字形排列。张必禄建有佛塔在中坪乡大中坪村柳树坪附近的文笔梁,上有铭文,上世纪六十年代宝塔垮塌,今遗址尚存。

沧海桑田。如今,在中坪巴图鲁府,在广州沙面南堤炮台,在巴州平梁寨,岁月已覆下厚厚的尘土。除却尘土,我们仍能看到那些闪耀于历史的光芒。

如今,位于石窝乡三村的张必禄墓静静地躺在荒草丛芜中,夕阳下,高大威严的张必禄墓显得孤独而凄凉。遗憾的是,到2006年的今天,翻烂《万源县志》却仍然找不到张必禄的名字,这怎能不让人扼腕墓道,怆然长叹!张必禄那柄深藏在万源文物管理所仓库的七星宝剑,什么时间才能重现它的光芒呢?

古炮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南堤上矗立着一对古炮,约一人高,三四米长,每尊重4000公斤,炮口直指白鹅潭,炮身历经岁月的洗礼,破损斑驳,爬满锈迹,显得沧桑、威严。这两门炮是清代西炮台的遗物,曾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狠狠痛击过英军舰队!它见证了广州军民不屈不挠的抗侮战斗,也见证了达州市反侵略英雄张必禄的赫赫战功。

遗迹

1、张必禄故居在今万源市中坪乡大中坪村排排田巴图鲁府。

2、张必禄逝世后,乡人将其事迹编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迄今不息。为纪念张必禄一门,太平县三乡(今万源市约河口、草坝、黄钟片区)人民为其立贔碑于德胜堡(今万源市大沙至河口人行路交界处),镌刻御赐碑文,彰扬其事迹,惜于苏维埃时期于碑面上刻标语而致字迹淹没,今碑仍存原地。

艺术形象

——节选自《皇清秘史

且说提督向荣得了巡抚周天爵的命令,接应乌军,兼敌洪秀全。即令总兵张敬修为前锋记名提督张必禄为合后。正在督兵驰下,忽前途探马报到,说乌军全军覆没,都统乌尔泰,协领国恩阵亡,都司陈国栋不知下落。现永安城池失守,洪军大队正望洪口而来。向荣听罢,呆了半晌。张敬修说道:“洪军既胜,锐气百倍,又兼有罗大冈之众,未可轻敌,不如回见周巡抚再商行止。”

向荣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精锐,尽在本军,若不战而回,人心益乱,不如先图恢复永安,以镇民心,若是不然,洪军大势益盛,广西危矣。”

便不听张敬修的话,即下令直趋永安。忽又流星马报称,石达开一军已从梧州市上游,蜂拥而来。向荣大惊道:“此时若趋永安,恐腹背受敌,不如撤回桂林,以待敌军。”

遂改令俱回桂平,岂知未到桂平又被洪军杨秀清会杀一阵。广西愈加紧急,周天爵即令向荣分军救援。又接得恭城瑶族自治县县令失城文报,一发催向荣赶紧分兵,向荣接着两道令箭,便向张敬修道:“本军正与洪秀全相持,忽有分兵之令,恐桂平难保。请将军以本军坚守,如不能守则退保桂林市,我却从后追击杨秀清,得失在此一举,愿将军勉之。”

张敬修领诺,向荣便交割军符,再三嘱咐:“将军非洪某敌手,守则可保,战必无功,不可不慎。”

张敬修听得此言,只道向荣小觑自己,怏怏不乐。向荣无话,即令本部大兵,望全州而行,驰到恭城,已知杨秀清望北而走,以军士过劳,正欲稍息,记名提督张必禄道:“迤北一带州县,虽知救兵已到,而杨秀清军无人可敌,州县纷纷降附,不如赶至灌阳,以镇人心。”

向荣亦觉有理,复督兵追来。时冯云山计算,向军将到,便传令诸将道:“向军到时,必争入灌阳闭城休息,惟我军休令他入城,等其到时,喘未定,急攻之,可获全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