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遇春
杨遇春,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辰时,字时斋,四川崇庆州(今崇州市)人。杨遇春一生,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清朝中期军事将领和封疆大臣。
杨遇春六岁开始读书,十七岁因家道中落转而习武。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考中武举,1780年拣选入伍,跟随福康安镇压甘肃田五、台湾林爽文及贵州省、湖南省的苗民起义。嘉庆二年(1797),杨遇春开始参与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嘉庆五年杨遇春以提督率军独立作战。起义军领袖覃加耀、罗其清、冷天禄、阮正隆、王廷诏等多人先后被杨遇春斩杀或俘获。嘉庆十一年六月,陕西宁陕镇驻兵因减发银两而哗变,变兵攻城劫狱,杀死官员,发展到一万余人。清廷派德楞泰、杨遇春等率军平定。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杨遇春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了天理教起义后,又镇压了陕西南山厢工起义。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平定新疆清平张格尔叛乱。张格尔伏诛后,朝廷命绘杨遇春肖像存于紫光阁。
杨遇春官至陕甘总督,75岁告老还乡。杨遇春被道光皇帝晋封为一等昭勇侯。1837年,杨遇春病逝于成都市,终年77岁。道光皇帝追赠杨遇春为太子太傅衔,照兵部尚书赐恤,入祀贤良祠,谥号忠武,故后世又称为杨忠武侯。杨遇春著有《武备制胜编》十三卷,影印本现藏于崇州市博物馆。崇州市宫保府,曾为杨遇春的将军府,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是四川省现存的唯一清代高级官员府邸。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杨遇春,字时斋,四川崇庆州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辰时。杨遇春从出生到十二岁,家境基本顺达,生活富裕。六岁入私塾接受教育。但是十二岁家中遭变故使得家道中落,尽管家境贫苦,但他的爷爷杨占魁仍在家中办了学校。杨遇春认真读书、进步很快,举止端庄,被誉为“少年而有成人之度”。后来,家境更加困难,杨遇春便只好加入商帮,做了个少年马伕。十八岁时便入崇庆州武庠习武,同年结婚。
乾隆时期
乾隆四十四年(1779),杨遇春应恩科武乡试中第十八名举人,任四川省村官。乾隆四十五年(1780),朝廷选用杨遇春担任督标,入伍到福康安麾下。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肃石峰堡回乱,杨遇春随四川总督福康安平叛,因功补青云营把总,开始展露其军事才华。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王国(今尼泊尔)封建主侵犯清代西藏自治区地区,攻进日喀则,破坏扎什伦布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朝廷派福康安为统兵大臣,进行反击。杨遇春因随福康安出征有功,升任四川城守右营守备。
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古州苗民起义爆发,杨遇春被调派到苗族地区。成功解除了嗅脑地区的围困,并继续支援松桃苗族自治县。他选择桂溪这条险峻且寨子密集的道路,带领四十名敢死队员作为先锋,通过小路骑马突袭敌人营地,并大声宣布:“大部队已经来了!愿意投降的人可以免于一死。”使敌人感到错愕。接着他又喊:“愿意投降的人跪下!”于是有数千人跪下投降,他们直接冲到了城下,围困被成功解除,因此他被赏顶戴花翎。之后,他又解除了永绥的围困,并被赐予了“劲勇巴图鲁”的称号。捉拿叛乱首领吴半生,被提拔为游击将军。在额勒登保攻打茶山时,杨遇春率领壮士冲击,夺取了对面的山头。福康安看到这一幕后,立即提拔他为参将。后来,他收复了乾州,并被提拔为广东罗定协的副将。
嘉庆时期
苗族地区平定后,教匪又起。嘉庆二年(1797年),杨遇春跟随额勒登保前往湖北剿灭覃加耀、林之华,攻破芭叶山,并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宜恩、建始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连续击败敌人。覃加耀逃到岩石险峻陡峭的终报寨,夜间他攀爬而上,捉拿了覃加耀及其同党张正潮,受到经略大臣额勒登保的倚重。嘉庆三年(1798年),他跟随额勒登保前往陕西省,在蓝田县击败了李全,在紫溪岭击败了高均德。嘉庆五年(1800年),他以甘州提督身份率军独立作战。起义军领袖覃加耀、罗其清、冷天禄、阮正隆、王廷诏等多人先后被其杀害或俘获。旋即因功赐云骑尉世职。嘉庆六年(1801年)晋升为骑都尉世职。
嘉庆七年(1802年),他消灭了苟文明,被调任为固原提督。后因其功勋卓著,消灭多个首逆,被皇帝诏令特别表彰,被提升为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嘉庆八年(1803年),杨遇春的母亲去世,嘉庆皇帝赐给他金钱帮助办理丧事,并给了他四十天的丧假。然而,在服丧期间,苟文明的余党苟文润聚集了千余人,这些人都非常凶猛,对汉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当时的官军由于长时间的征战而显得疲惫无力。杨遇春一到任,便振奋精神,连续在红山寺、平溪河等地与敌人作战,消灭了他们,使得贼寇逐渐被清除,局势开始稳定下来。
爱新觉罗·颙琰十年(1805年),战事结束,皇帝下诏让杨遇春回家乡,按照礼节为母亲服丧百日。服丧期满后,他回到朝廷觐见。恰逢宁陕镇发生了兵变。恰逢宁陕镇发生了兵变。宁陕镇的军队是新近组建的,士兵中有很多是乡勇和投降的贼人,管理起来非常困难。总兵杨芳前往固原市代理提督的职务,因为停止供给盐米银两,改发黄甜糯大穗作为军粮,结果导致副将和游击被杀,军营和监狱被劫,发生了叛乱。杨遇春行进到西安市时,听说了变故,立即和巡抚方维甸一起急速前往处理。皇帝下诏让德楞泰前往陕西省处理此事,命令杨遇春扼守方柴关。叛军非常强悍,清军交战多次都遭遇失利。叛军首领蒲大芳看到杨遇春,就下马远远地跪下,哭着诉说营官贪污军饷的情况。杨遇春明白用大义可以感化他,就和杨芳商议,共同主张招抚叛军。其他将领还在犹豫时,杨遇春控制军队减缓攻击,让杨芳单人匹马进入叛军营地传达招抚的意思。几天后,蒲大芳竟然绑着煽动叛乱的陈达顺和陈先伦向杨遇春投降。随后,杨遇春带领蒲大芳去江口拦截剩余的叛贼,并斩杀了叛军首领朱先贵。德楞泰上书陈述叛兵走投无路请求饶命,建议释放他们回归军中。皇帝斥责这种放纵叛贼、废弛法纪的行为,将杨遇春降职为宁陕镇的总兵,而蒲大芳等二百多人都被派往新疆戍守。
爱新觉罗·颙琰十三年(1808年),杨遇春入朝觐见皇帝,被命令兼任乾清门的侍卫,并继续担任固原市提督。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的李文成占领了滑县,朝廷命令陕甘总督那彦成去讨伐他,并任命杨遇春为参赞。敌人在道口镇集中了精锐部队,杨遇春带领80名亲兵沿着运河向西进行侦察,遭遇了数千敌人。他立即发起突击,敌人溃败,杨遇春追击过河,捕获和斩杀了200多名敌人。队伍中有两人失踪,杨遇春再次冲入敌阵,夺回了两具尸体。敌人因此士气大减,杨遇春随后下令断开浮桥,焚烧渡船,发起进攻,敌人望风披靡。不久后攻克了道口,又击退了桃源、辉县市的援敌,合围滑城,使用地道和炸药轰破城墙,李文成自焚而死。十二月,滑县被平定,杨遇春被封为二等男爵,并被赐予黄马褂。
爱新觉罗·颙琰十九年(1814年)率军镇压陕西南山厢工起义,晋封一等男爵。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爱新觉罗·旻宁爱新觉罗·宁即位,加为太子少保,赐双眼花翎。
道光时期
道光五年(1825年)杨遇春被署任为陕甘总督代理。
道光六年(1826年),叛国者张格尔煽动南疆四城叛乱,道光皇帝下旨命杨遇春“以钦差大臣统陕甘兵五千赴哈密市,会诸军进剿”,征讨张格尔叛军。杨遇春率3万清军全歼张格尔10余万叛军主力,清军顺利收复南疆全境,维护了祖国统一。道光八年(1828年),杨遇春由署理陕甘总督改任实授陕甘总督。张格尔伏诛后,朝廷命绘杨遇春肖像存于紫光阁。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杨遇春以年老辞官返乡。杨遇春辞归前,旻宁命缓程来京觐见,进封一等昭勇侯,在籍支食全俸。并赠以御制紫光阁画像一轴。道光十六年(1836年)冬,四川总督鄂山前往北京觐见宣宗。宣宗特书“福、寿”二字,并拿出内府十两人参,命鄂山带回四川省赏赐杨遇春。
八旬而薨
1837年,杨遇春病逝于成都市,终年77岁,后移葬崇州市“娘娘岗”祖茔。逝世后,爱新觉罗·旻宁追赠“太子太傅”衔,照兵部尚书赐恤,入祀贤良祠,谥号“忠武”,故后世又称为“杨忠武侯”。
重要争议
族属问题
自清朝以来,一普遍观念认为杨遇春属于汉族,湖北麻城的杨氏宗族也倾向于将他的祖先归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行列,并且杨遇春本人在某些特定场合,比如对清帝的应答中,也自称为“汉”。这一观点在后世诸多典籍中得到了广泛沿用。然而,这种普遍认知受到了杨遇春的后裔及学者杨正苞的质疑。他根据一系列详实的史料,包括杨氏的家谱以及崇庆杨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口述历史,他提出两种观点:其一,杨氏的祖先实际上是世居四川崇庆的,并非后来“湖广填四川”时期的中南移民;其二,杨遇春可能是西北氐羌的后裔。
人物事件
平定石柳邓反清起义
湘黔苗民起义,也被称作乾嘉苗民起义,即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湖南乾州(今吉首市)和贵州松桃一带的苗族人民在石柳邓、吴八月等人的领导下发起的反抗清朝政府残酷压迫和地主商人封建剥削的起义 。起义军提出了“逐客民(指满、汉地主、官吏)、收复地”的口号,并以“穷苦人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为号召,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起义势力迅速扩展到黔东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川东三省接壤的广大地区 。清政府为了镇压这场起义,调集了来自云、贵、湖广的兵力,动用了多达十八万的军队,其中包括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等率领的七省兵力。起义军利用熟悉的地形和灵活的游击战术,多次击败清军 。然而,由于清廷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加之内部出现了叛徒,导致起义军的几位重要领袖如吴八月、石三保等人相继遇害或被俘,起义最终在1806年,即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被清军镇压下去 。
平定川楚白莲教暴动
清嘉庆年初,乾隆后期吏治败坏,土地兼并,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在鄂、陕、川交界的南山老林地区就聚集了很多贫困破产者。此时秘密宗教白莲教在四川省、湖北、陕西省、河南省大量发展,仅四川、湖北参加者就有200人万之多,他们号召同教之人互相帮助,男女平等。但也因为乾隆末年自然灾害濒仍,乾隆五十三年荆江地区洪水,五十九年襄阳地区洪水。尖锐的阶级矛盾、自然灾害和白莲教的发展是这次大起义的主要原因。
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四川白莲教头领高均德率教军,从洋县入境,经蒲河、金鸡河,越琵琶岭,战于江口,后开往镇安县。二月二十七日,白莲教阮正通率军数千,由石泉两河攻破青草关,杀死清军千总伍孝,二十八日攻厅署,通判左观澜率民夫登堡守御,用火炮反击,教军未克,撇回关口后开往镇安。三月,高均德与清军将领额勒登保、明亮先后战于两河、关口,接着张汉朝由西部入境,经关口开往镇安。四月,张汉朝、冉文俦、李全、高均德、阮正隆等统兵数万与清军于贾营、上坝河展开激战。五月,教军庞洪胜率军与清将领勒登保战于铁炉坝,庞洪胜战死于石板沟。六月,张汉朝率教军与清兵战于蒲河,教军受挫,伤亡甚重。 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年)五月三日,张汉朝、苟文明、李全、阮正通率教军数万,屯聚厅南各处,烽烟百里,五日与清兵激战于三官庙,六日西撤。八月,张汉朝再次与明亮分别战于关口、庙沟。
爱新觉罗·颙琰五年(1800年)四月,张世龙率教军由厅西入境,与清军将领杨遇春战于两河。十月,冉天仕、樊人杰率军3000余人由石泉县入宁陕县,会合冉学胜、伍怀志后,与杨遇春、穆克登布战于旬阳坝镇;马学礼、王廷治与勒登保战于五郎坪。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伍怀志率教军与清军穆克登布战于五郎坪,伍怀志被俘。爱新觉罗·颙琰七年(1802年)七月,苟文明在陕西宁陕厅被围,力竭欲跳崖牺牲。十月,清军重兵于腰竹岭、旬阳坝合围教军张汉朝、苟文明。张汉朝阵亡,苟文明被俘。爱新觉罗·颙琰八年(1803年),杨遇春的母亲去世,嘉庆皇帝赐给他金钱帮助办理丧事,并给了他四十天的丧假。然而,在服丧期间,苟文明的余党苟文润聚集了千余人,这些人都非常凶猛,对汉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当时的官军由于长时间的征战而显得疲惫无力。杨遇春一到任,便振奋精神,连续在红山寺、平溪河等地与敌人作战,消灭了他们,使得贼寇逐渐被清除,局势开始稳定下来。
陕宁新兵变
爱新觉罗·颙琰十年(1805年),战事结束,皇帝下诏让杨遇春回家乡,按照礼节为母亲服丧百日。服丧期满后,他回到朝廷觐见。恰逢宁陕镇发生了兵变。宁陕镇的军队是新近组建的,士兵中有很多是乡勇和投降的贼人,管理起来非常困难。总兵杨芳前往固原市代理提督的职务,因为停止供给盐米银两,改发黄甜糯大穗作为军粮,结果导致副将和游击被杀,军营和监狱被劫,发生了叛乱。杨遇春行进到西安市时,听说了变故,立即和巡抚方维甸一起急速前往处理。皇帝下诏让德楞泰前往陕西省处理此事,命令杨遇春扼守方柴关。叛军非常强悍,清军交战多次都遭遇失利。叛军首领蒲大芳看到杨遇春,就下马远远地跪下,哭着诉说营官贪污军饷的情况。杨遇春明白用大义可以感化他,就和杨芳商议,共同主张招抚叛军。其他将领还在犹豫时,杨遇春控制军队减缓攻击,让杨芳单人匹马进入叛军营地传达招抚的意思。几天后,蒲大芳竟然绑着煽动叛乱的陈达顺和陈先伦向杨遇春投降。随后,杨遇春带领蒲大芳去江口拦截剩余的叛贼,并斩杀了叛军首领朱先贵。德楞泰上书陈述叛兵走投无路请求饶命,建议释放他们回归军中。皇帝斥责这种放纵叛贼、废弛法纪的行为,将杨遇春降职为宁陕镇的总兵,而蒲大芳等二百多人都被派往新疆戍守。
嘉庆十一年(1806年)六月份,陕西省地区原定发放给新兵的米折钱已经到了发放的时候,但恰逢陕西发生了饥荒,山区的粮食价格也随之上涨。陕西的承宣布政使(地方行政长官)朱勋因为没有接到上级部门的指示,就下令停止发放米折钱,只给新兵们发放了几千石的玉米棒作为食物。这导致了南山各镇的新兵非常不满,发生了大规模的哗变。宁陕镇的新兵因为不满停止发放米折钱,聚集在宁陕镇,向副将兼代总扬之震表达了他们的困境,但却遭到了鞭打,这激起了新兵的愤怒。新兵在陈达顺、陈先伦等人的带领下,在左右两个营地同时发起了兵变,杀死了代总扬之震,攻破了宁陕县城,成了宁陕新兵哗变的开始。到了七月份,陕西巡抚方维旬调派杨遇春带领2000名标兵和满兵,同时杨芳带领2000名固原海州兵,进入山区镇压兵变。九月份,宁陕的新兵攻击了通往西安市的重要军事要地宁陕厅。接着,他们北上到子午口,清军杨芳率兵在那里防守。新兵从斜峪口逃出,进入了关中。由于新兵内部的蒲大芳主张投降,这次兵变最终被招抚,以失败告终。十一月,德楞泰等人命令将原宁陕新兵蒲大芳、王文雄等人调回军营,并分别流放到新疆的塔城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十二月,原宁陕镇的总兵杨芳因为管理不严,导致新兵哗变,被革职并发配到伊犁赎罪。同时,对宁陕县各镇的营制进行了改革。
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1807年),西乡县石坪汛的新兵受到宁陕兵变的影响,在新兵周七贵的带领下发动了兵变。四川太平协副将罗思举进入陕西省进行镇压,新兵被迫转入大巴山脉。后来,清军大规模围攻,西乡的新兵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被迫投降,最终都被杀害。赵祯嘉庆十四年(1809年)己已正月,乌鲁木齐市将军宋筠,密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队大臣色尔衮,以稽查金厂为名前往塔城市,将原宁陕新兵蒲大芳等30人处死。其后,松筠密将宁陕县新兵第二起遣往伊犁之马友元等24人秘密处死,并途中将新兵王维文等100余名处死。至此,被遣往新疆的原宁陕新兵全部被杀。
平张格尔之乱
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年)六月,叛国者张格尔在英国殖民主义者支持下,勾结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等外国势力,煽动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县尔(今英吉沙)、叶尔羌汗国(今莎车县)、和(今和田)南疆四城叛乱。同年八月,伊犁府长龄上奏朝廷,请求调发大军四万,以五千人分护粮台,以两万五千人进军讨伐。宣宗下旨任命长龄为扬威将军,任命杨遇春与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大臣,率领陕西省、甘肃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五省清军会攻叛军,并调乌里稚苏台以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牛、驼数干、战马两万军用。同年十月,陕西清军先至阿克苏市。提督杨芳攻占阿克苏西南约二百五十里之战略要地柯尔坪(今柯坪县),既掩护主力在阿克苏集中,打开西进的通路。十一月,杨遇春与长龄、武隆阿驰往征讨。
爱新觉罗·旻宁七年(1827年)二月初六日,清军主力由阿克苏西进。二月十四日,至巴尔楚(今巴楚),留兵三千人,防叛军迂回后方。二月二十二日,至黄河拐,叛军三千人夜袭清营,被击败。次日,抵达浑阿巴特(今伽师东),叛军两万据山岗防守,阵地长五六里。长龄、杨遇春率主力由正面,杨芳由右派、武隆阿由左派三路进攻。叛军多次由山岗上向下反击,均被击退,终于不支溃退,重牲畜尽为清军所获。二月二十五日,至沙布都尔(今伽师西),叛军数万据河渠堤坝防守,利用苇湖决水淤地制造水障,以阻止清军骑兵冲击;阵地后方并部署有预备队。清军以步兵由正面越水障强攻,而以骑兵由两翼迂回,实施侧击。适叛军带发射药爆炸,清军乘机猛攻,歼敌万余,叛军溃逃。
二月二十七日,清军至河瓦巴特,叛军数万占据山岗阻击。清军当夜派吉林省劲骑一千,分两路由左右间道秘密迂回至叛军阵后埋伏。次日拂晓,部署步兵由正面,骑兵由两翼进攻。叛军佯退,企图诱清军登岗,俟登至半坡时实施合击。清军步兵使用迭射、相互以火力掩护逐次接敌,至半坡时,跟随于火器手后、身着黄红眼鹦鹉彩衣的滕牌兵跃出冲锋,叛军战马受惊混乱,据岗力战。埋伏于阵后的骑兵,由背后发起突袭,叛军大败,被歼过半。清军乘胜追击,于二月二十八日进抵浑河(今博罗和硕河)北岸。张格尔叛军十万沿北岸筑垒防守,绵亘二十余里。清军整夜以小分队进行袭扰,疲惫叛军。次夜大风,飞沙障目。长龄以敌众我寡,惧叛军乘机反击,欲退军十里,俟风停再攻。杨遇春认为天气昏暗,叛军难辨我兵力多少,更不利我军渡河,正宜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机不可失,于是派黑龙江省索伦骑兵一千在下游渡河牵制,而以主力乘昏暗由上游急渡,占据上风。天拂晓时,全军皆渡,集中炮火轰击叛军营垒。叛军遭突袭大乱溃逃,清军乘胜追击至喀什噶尔城下。张格尔率少数残部由木吉(今布伦库勒西北)经乌孜别里山口逃布鲁特达尔瓦斯山(今塔吉克斯坦国境内)地区,清军取得浑河之战的胜利。三月初一日,清军收复喀什噶尔城,生擒安集延军首领推立汗及萨木汗以下叛军四千人。三月初五日,杨遇春收复英吉沙尔;三月十六日,收复叶尔羌。五月,杨芳在昆拉(今和田西)击败叛军五千人,擒斩其首领玉努斯,收复和阗。至此,被张格尔叛军占据一年的南疆西四城,全部为清军收复。杨遇春因功加太子太保。张格尔逃走后,宣宗命杨遇春先行入关。
主要成就
拔擢将才
杨遇春有知人之明,褒奖、提拔人才“如不及”。他自行伍中拔杨芳,举荐齐慎,赏识向荣于寒微中,前二人均为道光朝的重要将领,后一人则为平定太平天国初期清军的主要将领。
军事
历仕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三朝,每遇明朝军事,无不从伍驰驱。他一生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皆陷阵,冒矢石,或冠翎皆碎,或袍袴皆穿,未尝受毫发之伤,世称“福将”;其部每战必张黑旗,时称杨家军。身为总督的杨遇春不仅要对属下文武官员进行整治,而且还要采取措施保证社会民生能够得到维护。在维护治安与民方便、军需民生资源、司法、税收、西北的贸易、马政、禁止鸦片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参与对青海省西部蒙藏的管理,解决草场纷争;帮助蒙古部落采取自保政策以维护地方稳定;不仅如此,还经常派军队动用武力处理一些藏族部落抢掠蒙古牲畜财物的“抢案”。
在陕甘总督任上十年,请免梨贡,裁减冗员,裁减军队,组织屯垦,改良马政,加强防务,合并机构以节浮费,为开发西北边疆做出贡献。
立族规激励后人
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1806年),杨遇春获准回乡为父母补行守墓百日。在此期间,他发现族中人良莠不齐、贫富相间,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便捐出一千两银子作为杨祠堂基金,带领族人制定出家规十条,刻成石碑立在祠堂中,要求家族中如果有对老人不孝敬、对平辈不友善,违背纲常伦理、为非作歹者,可凭族长处于死罪。后代子弟必须从小读书,增加知识明辨是非,待长大成人后,才不至于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从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起,在杨祠堂内请一位授课老师,杨氏家中的子弟都必须上学。私塾里的开支均由杨遇春每年捐赠,如果有溺爱孩子不肯送去学习的家庭,凭族长予以处罚,并重重责罚他的子弟。
个人作品
杨遇春著有《武备制胜编》13卷,影印本现藏于四川省崇州市博物馆。另有《谕长子国佐家书》等文章。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暗讽翰林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年),杨遇春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告老还乡,当时皇帝赐予他"缓缓来京陛辞"的礼遇,并晋封他为一等昭勇侯,以表彰他多年来的卓越贡献。然而,杨遇春的崇高荣誉引起了一些文臣的嫉妒,他们试图通过文事来羞辱他。在一次游览北京西山卧佛寺时,文臣们提议以卧佛为题作诗,让杨遇春带头。杨遇春起初以幽默的语气咏道:"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接着,他话锋一转,以严肃的语气吟出:"我若同你睡,江山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句诗出人意料,令文臣们惊讶不已,意识到杨遇春的诗才与气度不凡。在寺庙外,文臣们仍不甘心,又以鸟窝为题促杨遇春题咏。杨遇春从容回应,他先以轻松的语气咏出:"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待文臣们失笑后,他再以深刻的寓意续咏:"耗尽皇粮千钟粟,不死鸟何少尔何多!"使文臣们感到不自在。当文臣们继续纠缠时,杨遇春愤然咏出:"少事戎行未学诗,诸君何必强为之。朝廷恩俸公同享,边塞风霜我独知。"最终,文臣们感到尴尬而收场。
自知死期
临终时自知死期,适逢四川总督苏廷玉前往拜访。他出房相见,亲手把遗表交给苏廷玉,托苏廷玉代他上奏。当时还安然无恙,故而苏廷玉一再推辞,最后不得已才把奏折带回家中。当天夜间,就逝世了。葛虚存在《清代名人轶事》中感叹:“岂非生有自来者耶。”
后世纪念
崇州市宫保府
崇州市宫保府,曾为杨遇春的将军府,建于1833年(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是四川省现存的唯一清代高级官员府第,建筑从布局结构到形制艺术,都体现清代中后期高级官员府第的风格特征。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宫保府由南街迁移至大东街。整个宫保府修复后仍旧保持原貌,建筑为两进院落,整体风格为中西合璧式,馆内建有杨遇春宫保府陈列室。2014年12月,宫保府修建并升级为崇州市博物馆。
杨忠武侯宣勤积庆图
《杨忠武侯宣勤积庆图》是清代出刊的一本连环画册,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图绘杨遇春一生事迹,从少年从军,转战全国,到平定清平张格尔叛乱,直至予告还乡,晋爵封侯,充分反映出杨遇春作为“国家股肱心膂之臣”的历史地位。原图绘制于1830年,1880年增绘石印成册,由杨氏族人保存,存世极稀。
人物评价
诸将中惟遇春谋勇兼优,可当一面。——(额勒登保 评)
忠勇仁孝,爱国爱家。少年从征,进不知退。拍马横矛,善穿贼队。参赞戎机,克城贼溃。畀以封疆,无惭简在。——(清朝爱新觉罗·旻宁 评)
杨遇春起自行间,历事三朝,自少壮从戎,每遇军书旁午,无不在事驰驱,忠勇严明,深娴韬略,功勋懋著。——(清朝道光皇帝 评)
国初海寇内犯,而姚启圣、施琅、蓝理、李之芳之将才出;三藩同叛,而爱新觉罗·岳乐、穆占、赵良栋、梁化凤、王进宝之将才出;准噶内闯,而超勇亲王策凌之将才出;四部庭,而兆惠、明瑞之将才出;金种捣穴,而阿萨、海兰察之将才出;川楚征剿,而额勒登保、德楞泰、杨遇春、杨芳之将才出;发,捻等逆纵横扰乱,而向、张、江、塔、罗、李诸帅之将才出。——(郑观应 评)
川、楚之役,竭宇内之兵力而后定之。材武骁猛,萃於行间,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者,厥惟二杨及罗思举为之冠。遇春谋勇俱绝,剧寇半为所歼。思举习於贼情、地势、险阨,强梁非其莫克。至於忠诚忘私,身名俱泰,遇春际遇之隆,固为稀;而思举以薮泽枭杰,终保令名,焕於常矣。——(赵尔巽 评)
然浑河一役,长龄又欲折回,幸赖杨遇春之定计渡河,驱逐回酋,以次规复西四城,是长龄办不过一庆祥之流亚,微杨忠武,吾知其亦无功也。厥后捐西守东之议,尤属悖谬,西四城为东四城之屏蔽,无西四城,尚可有东四城乎。宣宗严词诘责,迫令歼敌,而掩捕之功,复出杨芳,满员无材,事事仗汉将为之,而清廷犹以右满左汉为得计,亦安怪乱世之相寻不已耶。本回宗旨,实为二杨合传,以满员相较,尤见二杨功绩。——(蔡东藩 评)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福将”杨遇春——一部乾嘉道三朝绥边征战史.中华文史网.2024-10-08
四川崇州杨氏家族入川500年 恪守“忠孝勤俭”家训.搜狐网.2024-10-08
濯锦·贤德懿范丨忠勇仁孝、爱国爱家的“杨忠武侯”.崇州市纪委监委.2024-10-08
濯锦·贤德懿范丨杨遇春:忠勇仁孝、爱国爱家的“杨忠武侯”.成都市纪委监委.2024-10-08
【乡愁记忆】“一等昭勇侯”杨遇春.微信公众号今日崇州.2024-10-08
【乡愁记忆】“一等昭勇侯”杨遇春.澎湃新闻.2024-10-08
四川发现|“福将”杨遇春身经百战归虎山(上).百家号.2024-10-08
【家风家训】清朝四川崇州籍名将杨遇春的家风.四川省情网.2024-08-10
白莲教起义宁陕之战事.宁陕县人民政府.2024-08-17
隐藏在史迹里的过往 | ⑦寻踪古迹 接续历史寻踪古迹 接续历史 ——从古代遗存里寻找文化根脉.公众号武侯区华兴街道.2024-08-10
清朝平定张格尔叛乱及其意义.中华文史网.2024-08-10
【家风家训】清朝四川崇州籍名将杨遇春的家风.澎湃新闻.2024-08-10
杨遇春的三首诗和三副对联.《文史杂志》在线阅读.2024-08-17
《清史稿·卷三百四十七·列传一百三十四》.国学导航.2015-06-12
忠勇仁孝 爱国爱家.光明文荟.2024-08-10
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二.读书书香中国网.2024-08-10
《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二十》.国学大师.2019-05-11
清史演义:愚庆祥败死回疆 智杨芳诱擒首逆.国学导航.2015-08-31
满清十三皇朝II.优酷.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