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佛祖诞生地兰毗尼(Lumbini, the Birthplace of the Lord Buddha)大日莲于公元前623年诞生于兰毗尼一座著名的花园,后来此处就成了朝圣之地。印度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他的纪念碑。这里已逐渐成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以考古遗迹和佛祖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Lumbini, the Birthplace of the Lord Buddha

入选时间:1997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vi)

地理位置:N27 28 8.004 E83 16 33.996

遗产编号: 666rev

遗产简介

佛祖诞生地——兰毗尼,又译岚毗尼、腊伐尼、林微尼,位于尼泊尔境内毗尼专区、鲁番德希县的蒂莱小村落附近,靠近印度的边境上,距加德满都280公里。公元前623年,相传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因此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公元前二世纪孔雀王朝国君阿育王亲自来兰毗尼朝圣,并建造了尼加里瓦石柱和毕波罗瓦塔,尼加里瓦石柱上刻有用巴利语写的祷词和日期;1898年还曾在毕波罗瓦塔中发现一些真正的佛舍利;公元635年,唐僧在兰毗尼取经时,还亲眼目睹到阿育王石柱;根据他的《大唐西域记》记载,尼泊尔考古局于1967年至1972年间,在兰毗尼附近的蒂劳拉特村发掘出古代释迦时期的废墟,发现了陶制头像、佛像石雕、钱币等一批珍贵文物,另外还发掘出神、佛院遗址及残砖断瓦等。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i),佛祖诞生地兰毗尼因大名鼎鼎的释迦牟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ii):蓝毗尼圣地是佛祖的诞生地,阿育王石柱上的碑文证明了这一点,蓝毗尼是世界上最大宗教之一最神圣和重要的地方之一。

委员会评价

大日莲于公元前623年诞生于兰毗尼一座著名的花园,后来该处就成为朝圣之地。印度阿育王也是朝拜者之一,并在此建立了一个他的纪念碑。这里现在已逐渐成为佛教徒的朝圣中心,以考古遗迹和佛祖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主要景观

遗产简介

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的传播很广,尤其在南亚、东南亚和中原地区。兰毗尼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几千年来,兰毗尼吸引着尼泊尔和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至今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人,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寻觅佛迹和参佛祖降生地。兰毗尼每年都在尼历正月释迦牟尼诞辰日举行盛大的庙会,当地人将佛祖像放置在一辆装饰华丽的木轮大车上到处巡游,佛徒们云集在此朝觐。寺庙中经声不绝。香烟缭绕。 兰毗尼不仅是尼泊尔的骄傲,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释迦牟尼已发展成佛教徒的朝圣中心,它的历史和是佛主诞生地这一事实是其主要特色,因此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对于世界大家庭来说,释迦牟尼就是和平和相互理解的象征,他就像是佛,代表着宁静和远离尘世的喧嚣。

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兰毗尼,作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圣地,与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一样,享誉世界。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一时期,世界上的各大文明都涌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古希腊罗马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原地区出现了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南亚大陆现尼泊尔境内,则诞生了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兰毗尼在梵文中为“可爱”的意思,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此处因此而得名。摩耶夫人,意为大幻化,大术。摩耶为天臂城释迦族善觉王的女儿嫁给净饭王,成为王后。一般认为,公元前565年,尼泊尔阴历正月的望日,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来到兰毗尼花园,她见花园中奇花瑞草,池水香洁,便下车游园。在一株巨大的婆罗双树下休息时,见婆罗双树枝叶繁茂,于是便举手摘花,随后身体有感,生下了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即后来闻名世界的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诞生刚七天,他母亲摩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佛教经典记载:多年后佛祖涅时,摩耶夫人的灵魂从天而降,在棺木前涕泪悲泣。佛祖为尽最后孝道,自棺中而起为母留下五句偈语: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阿育王朝圣之旅

兰毗尼另一处著名的标志便是“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前304-前232年)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印度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王。据佛教传说,阿育王即位之初,诸多暴虐。后信仰佛教,在全国修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舍利塔,多次对佛教僧团施舍大量的土地与财物。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并召集1000比丘,在巴连弗邑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因此,传说在阿育王皈依佛教前被称“黑阿育王”,经数年修行从善,后才改称“白阿育王”。

公元前251年,佛陀涅槃二百多年后,阿育王来兰毗尼巡拜佛迹,并于公元前245年建石柱纪念。石柱上刻有阿育王的敕文,主要内容为:天佑慈祥王(阿育王)登基二十年,亲自来兰毗尼恭敬礼拜。证实此处为佛陀诞生之地后,敕令于此雕凿竖立巨大石柱,并用石栏围护。另特谕减免兰毗尼村税赋,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据考古研究,最初建成的阿育王石柱总高约13米,埋入地下2米多,柱顶近3米,中间柱身7米多,周长2米多。柱顶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部与柱身连接处为圆柱体,四周雕有条状花瓣;中间为立方体,四周也雕有花纹;顶部雕有一匹马。这根石柱确定了兰毗尼为佛陀的诞生地,意义重大。

参考资料

佛祖诞生地兰毗尼.世界文化遗产.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