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平
郑利平,男,汉族,1961年9月生,揭阳市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行政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2008年8月到菲律宾马尼拉担任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首席城市发展专家。
现任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局高级顾问。
人物经历
1978.09——1982.08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1982.08——1984.05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深圳分公司业务员。
1984.05——1985.03 机械部深圳开发中心干部。
1985.03——1986.01 深圳联合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1986.01——1986.07 深业工贸公司贸易部负责人。
1986.07——1988.1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副主席。
1988.12——1989.03 深圳市南山区引进办、工业办干部。
1989.03——1992.05 深圳凯虹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92.05——1993.08 深圳市南山区工业局副局长、局长。
1993.08——1997.01 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副区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1997.01——1997.06 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森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1997.07——1998.07 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哈佛大学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1998.08——1999.04 深圳市外商投资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9.04——1999.06 云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1999.06——2004.06 云浮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03—2001.01 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1995.09—2000.0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专业委培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4.06——2008.07 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年8月任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首席城市发展专家。
现任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局高级顾问。
社会任职
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广东省九次党代会代表,一届、二届市委委员,市二次党代会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十届省人大代表,二届市人大代表。
人物事件
在云浮
这个地处广东省西部的山区城市,市委书记郑利平的工作风格与我们的想象明显不同。他住公寓,吃食堂,经常加班。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告知,为了赶时间,他常常让司机“开快车”。
1999年5月,郑利平来到云浮市,任市长。此前一年,他从哈佛大学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毕业,获公共政策及管理硕士(MPA)学位。
他刚到云浮市的时候,人们这样议论:“是个人才,可这样先进的观念符合云浮的情况吗?”6年后的今天,议论都已平息。郑利平在这里的6年,实现了云浮市的“系统工程改造”。
“政府官员的政绩不仅是经济指标,不仅是GDP的增长,而应该更看重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郑利平说。他反对政府过多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而针对行政垄断、政府职能转换、公用事业体制改革、政府评议、医疗、教育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他说,“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有效率的竞争环境。”
他一直提倡国企改革
“改得越快越好,只要有税收有就业就好,不要管是谁办的企业。”如今,云浮市市区的最后一个国企也即将被拍卖。
有空的时候,他会看《Time》(美国《时代周刊》)。他书架上摆放着“TheyearbookofChinaCities”(《中国城市年度报告》)。他说要把云浮建设成“Themostliv-ablecityintheworld”(世界最佳人居城市),这样投资自然会到来。他记得,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当地官员就是这样做的。
他工作中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让周边的人接受他的想法。“什么是依法行政,政府要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他每次大会小会都要强调的内容。
“他很年轻,而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哈佛大学学习时的教授Dennis形容他是那种做事情探究到底,而且善于理解他所观察到的细节的人。”《远东经济评论》这样评价郑利平。
政府的自我革命
郑利平推动下的政府改革,从一开始,就有“自我革命”的意味。
2000年,因为财政运作困难,不能正常发工资的云安区和云城区清理超编人员。两周内,云安县清除了982人,云城区清除680人。第二年下半年,这一县一区财政就实现了收支平衡。这一动作走在全省机构改革之前。
2001年,郑利平提出“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云浮市公用事业局下属的环卫管理处、园林管理处、市政维修管理处、人民广场管理处被撤销,301名职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工人减为194人,效率反而更高,管理成本降低了25%。
2003年,时任市长的郑利平,推动了另一个“限制政府”的改革———政府评议。由政协委员和企业家对政府部门进行评分和排名,“听说排在后面的几个市直单位负责人,如坐针毡,直冒冷汗。评议活动后,各部门都制定了整改方案,机关作风大大好转。”郑利平说。
“政府和民众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权力本来就是老百姓的,只是委托了政府去履行公共职能。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任何时候都能履行委托代理的责职。行政不作为,其实也是一种腐败。”郑利平认为,“有些事,不是政府该做的,政府不能越位;有些事,是政府必须做的,政府就不能缺位。”所以,郑的工作有时是不讨好的,不但要关注公众的呼声,也必须对其它方面的消息保持敏感。
2004年,云浮市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是建市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已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经济逐渐实现良性循环。就在郑施政以前,市财政捉襟见肘,原财政局的大楼和汽车被查封。政府的不良资产被盘活,债务偿清。2004年2月,云浮云城区清还7000多万元征地欠款。这整个改革得到上级确认。
或许更重要的,郑在政府行政管理领域所做的工作,逐渐把一些先进的观念,灌输到同事们的心中。
个人调整和政改转型
然而,2004年6月底,郑利平的职务由市长过渡到市委书记。改革的方向随之发生变动。
“郑是个强势的人。原来他当市长是强势政府,现在他当市委书记,是强势党委。但目前改革的对象变了,大刀阔斧改革政府职能的时候过去了,郑进入一个党务工作环境,可能涉及体制改革。他必须有更多的理性和谨慎。”一位云浮市官员这样理解。
如今,郑的施政风格变得低调。他说,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理党委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工作中,郑对于自己的角色转换非常清晰。有时他到地方调研,有关部门向他请求资金支援,他回答,“这个事情你应该找市长。我已经不在政府工作,不宜直接许诺开支方面的事情。”
郑利平坐在办公室里,四周挂满了他自己的国画。他是懂得传统的人,即使在他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分析国人行为的论著中,也引用了孔子的话。他说自己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会尝试找到个人和时势之间的调和。“应该说,基层也不是就应该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探索。在允许的空间范围内,还是应该做一些探索。改一改,试一试。”
参考资料
云浮“一把手”转任亚行专家.新浪网.2024-01-02
中国提出包容性增长正当其时.四川经济网国际频道.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