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
三晋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古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涵义
得名由来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共同打败了晋国执政的智氏,然后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姬午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史书记载
《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
《史记·燕召公世家》:“孝公 十二年,韩、赵、魏 灭 荀瑶,分其地。三晋 强。”
寓意演变
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之后,三晋作为地名是指韩、赵、魏三国故地,后来演变为山西省的别称。
天宝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明朝于谦 《暑月将自太行巡汴》诗:“三晋冲寒到,中州冒暑回。”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而三晋的文字属于北方晋系,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文化
从现有的文献看,道家的传播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方面。北方方面又分为以三晋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齐国的黄老学派一支,其共同特点是以“道”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显的“入世”倾向。南方一系则为庄子代表,发展《老子》去“欲”之说,进而将“长生久视”的取向扭转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遥”,表现出明显的“出世”倾向。
北方系的三晋的一支有《通玄真经》一书。过去普遍认为《文子》是伪书,是后人摘抄《淮南子》凑成的篇章。1981年在河北省定州市八角廊西汉墓葬中出土竹简中有《文子》,经整理于1995年公布①。竹简共227枚2700余字。竹简的出土,使古本《文子》的面目大体地浮出历史水面。与郭店本《老子》显示的老子之学的基本倾向一致,《文子》主要从《老子》的无为、尚虚、贵柔及主在人后的宗旨出发,推阐出一番道家的治世之道。
古本《文子》假托姬宜臼与文子对话。学者认为,这不是无谓的设辞,文子是晋人,而且是史官出身,他的学术背景正以三晋的史学为背景③,这与我们对老子学术背景认识有一致处。而且,据魏启鹏先生考察,睡虎地出土的秦朝竹简《为吏之道》中,即含有文子之学的内容,即是说文子之学在北方的影响直至秦国。
三晋介绍
韩国
韩国是战国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姬姓韩氏。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姬午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万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市。前230年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川郡。
约公元前11世纪姬发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代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姬诵时,周公摄政,平息了帝辛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度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唐,号唐叔虞,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因在晋水,后改成晋,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临汾市(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韩国国君世系表
赵国
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赢姓,赵氏。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一说河南中牟),又迁至邯郸市(今河北省邯郸),后为秦国所灭。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赵国国君世系
立国前
立国后
魏国
魏国是周代时期由华夏族(汉族别称)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氏,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诗经·魏风》当中的“魏”指的就是春秋时代的魏国,而非战国时期的魏国。
前376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得到姬午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也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前期首都安邑县(今山西夏县),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在开封市的大梁后,魏国亦称后梁。
魏国后为秦国所灭。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魏国国君世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