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水
晋水是历史有名的河之一,古书中常有提及,晋水出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西悬瓮山(今太原市晋祠西)。
简介
资料
朱悬作县,瓮作壅,《笺》曰:孙云,壅,《山海经》作雍,注音瓮。赵改瓮云:县,古悬字 舱当作瓮。《读史方舆纪要》,悬瓮山腹,有巨石如瓮,亦曰汲瓮山。盖起象斯形,壅是壅塞之义,为误无疑。戴改悬瓮。县,(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太原,即今太原县治。)故晋国也。(会贞按:《汉书·艺文志》,晋阳故《诗》唐国。《括地志》,故唐城,在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
《春秋左传》称,唐叔虞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会贞按:昭元年文。)
《吕氏春秋》(《重言》)曰:叔虞与姬诵居,王援桐叶为?,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王曰:余戏耳。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乃封之于唐。(杨守敬按:《史记·晋世家》,以周公为史佚。)县有晋水,後改名为晋。(孙氏按:《毛诗谱》,叔虞子父,以尧虚南有晋水,改曰晋侯。)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守敬按:《唐风·蟋蟀》篇叙文。)
《晋书地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会贞按:二书本《淮南》,见下。)一名悬瓮山,(朱名讹作水。赵改。《笺》曰:宋本一下有云字,一云出结绌山。全改同。戴又改。会贞按:《淮南·?形训》,晋出龙山,结给合出封羊。
《高注》,结给合,一名也。是以结给合三字相连为水名。证以本书下云,泥涂渊出??山,似是。然证以上文凉出茅卢、石梁,茅卢、石梁皆山名,则以结给二字为山名,上属亦是。故《晋书地道记》、《十三州志》并以结绌为龙山之异名 勃氏从之。惟给、绌错出,《御览》四十五引《郡国志》、《寰宇记》、《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俱作绌,则绌字是。又疑此句是後人所加,与《江水》篇亦曰县?县同。)在县西北,非也。(杨守敬按:在县西北之说,见《汉书·艺文志》,《淮南》高《注》同,是《地道记》、《十三州志》所本。)
《山海经》曰:县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董佑诚曰:《地形志》,晋阳有悬瓮山,一名龙山。《元和郡县图志》因之,是又合龙山、悬瓮为一。又云,《汉志》,晋阳,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东入汾。盖别志龙山所在,非蒙下晋水也。《续志》以下因之而误,故郦氏辨之。守敬按:董太后盖误会郦意,分龙山县瓮为二,谓晋水出县瓮,不出龙山也。不知《淮南》已言晋出龙山,即《汉书·艺文志》所本。《汉志》,有盐官三字,当在东入汾下,今本错入晋水上耳。《汉志》凡书有盐官、有铁官皆在句末,可证。且《地形志》明云悬瓮山一名龙山,是魏收知为一山,安得谓郦氏分为二?郦氏因《经》以悬瓮标名,特举《山海经》之县瓮以释之。其立言之意,则专驳在县西北之说,故确指在其在西南。又按:《山海经》郭《注》作县西,《後齐书·杨?传》及《括地志》同,与《经》合。而《地形志》则云西南,与《注》合,郦氏当以实验得之,故不曲附《经》文也。
《一统志》,山在太原县西南十里,晋水所出,源出滴沥泉。)昔荀瑶遏晋水以灌晋阳,(朱水以讹作以水。戴乙,赵同,并删之字。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水以。《後汉书·安帝纪》注、《寰宇记》、《资治通鉴》姬午二十三年《注》,引此,并作昔智伯遏晋水以灌太原市。《史记志疑》曰,《国语》但云,襄子走晋阳,围而灌之,不云引何水。韦《注》依《赵世家》以为汾河,《魏世家》依《战国策(上下)》以为晋水。《尚书古文疏证》曰,李宏宪疑莫能定,不知二水皆是也。盖智伯决晋水以灌城,至今犹名智伯渠,然亦岂有舍近而且大之汾水不引以并注者乎?卢文?召曰:晋水注於汾水,汾水之所经广矣,此云汾水,虽不可谓误,而晋水尤与晋阳为切近。)其川上,後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晋祠。(守敬按:《地形志》,晋阳有晋王祠。《一统志》,在太原县西南十里,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赵云:《读史方舆纪要》云,《水经注》,晋祠南有难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溉田百馀顷。又有泉出祠下,曰滴沥泉,其泉导流为晋水,为晋泽。今本无之。)水侧有凉堂。(朱《笺》曰:《御览》作凉台。杨守敬按:宋本《御览》四十五引亦作凉堂,与朱不应。
《元和郡县图志》、《寰宇记》引并同。考《战国策(上下)》高《注》云,凿台,太原市下台名,凿地作渠,以灌晋阳古城,因聚土为台而止其上,故曰凿台。是凿台当在晋水上源,与此《注》所指之地合,而凿台又有凉台之称,此《注》原书必是凉台,传写者讹台为堂,而《御览》及《元和志》、《寰宇记》遂据改之。朱氏所说,想当然耳。)结飞梁於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东过其县南,(朱东上有又字,戴、赵同。杨守敬按:不当有又字,今删。)又东入于汾河。沼水分为二派,(朱作汾水分为二流,《笺》曰:旧本作湖水。赵据《後汉书·安帝纪》注及《寰宇记》引此改作沼水,作二派。戴同。)北渎,即智氏故渠也。
昔在战国,襄子保太原市,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於此,故智氏用亡。(守敬按:见《史记·赵、魏世家》。)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古城,以周园溉。(戴以园为讹,改作灌。会贞按:《寰宇记》引此作灌,盖戴所本。然《寰宇记》乃臆改,不足为据。考《漯水注》用周园溉同,又《沁水注》以周城溉,《沁水注》四周城溉,《水注》以周田溉,与此亦例,戴不察耳。)汉末,赤眉之难,太原郡掾刘茂,负知府孙福,匿于城门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即是处也。(杨守敬按:事详《後汉书·独行·刘茂传》,文小异此,盖参以他家《後汉书》。
晋国
山西省之所以简称“晋”,缘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疆域为称霸达百年之久的晋国领地而沿袭至今。关于晋国由来史书载,姬诵“剪叶封桐”,将古唐国封给其弟虞,叔虞子燮因临晋水改唐为晋。
从地理位置看,西周早期,诸侯割踞,各自为国。《史记·晋世家》明确记载,早期晋国的领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河即黄河,汾即汾河,也就是说,当时的晋国的方位在黄河、汾河东面,方圆百里。即现今县、侯马市、翼城县、曲沃县、襄汾县一带,近年来,侯马晋国遗址和曲沃天马晋侯大型墓葬等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当时的晋水,必然是晋国疆域内一条较大的河流。
从地形地貌看,晋国一带地处中条山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山前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区,其东南部为纵深百里的中条山,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晋水必然发源于诸山之中,而现在这些山峪均在绛县大交镇、南樊镇、卫庄镇的行政辖区内。
从具体方位看,《吕氏春秋》《毛诗谱》等多种史书均载:“叔虞子燮父以尧墟以南有晋水,改曰晋侯”。尧墟即帝尧早期生活并建都的地方,其地即为现今位于绛县最北面的南樊镇尧都村,为此晋水的源头和主要径流应该在绛县境内。
从水文史料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把晋水定位在今太原市附近的晋阳县,因该地据当时晋国的势力范围太远,不少史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不应采信,疑为郦氏之笔误。
《水经注》载:“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其水西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于家水出于家谷,有范璧水出于璧于,并西北流,至翼广城。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以上所记的“诸水”均出自绛县境内中条山的续鲁峪、磨里峪、紫家峪等3条纵深数十公里山峪之水以及山下平川大交镇贺水、大郡、范璧、磨头等村庄。山西省水文二队1978年统计显示,全省流量大于0.1立方米/秒的大泉水共52处,绛县大交镇的贺水泉、范璧泉、程景泉、大郡泉名列其中,与《水经注》所记相吻合。
现在此地虽地下水位下降,这些泉水仍川流不息,与南面几个山峪里的季节河水合流于浍交河,此河水自东南而下,滔滔奔流10多华里于西北流入浍水,形成“五水归宗”的水文奇观。至今河两岸渠溪交错,树阴流光,阡陌如画,稻果飘香,一派水乡风光。
从地名沿袭看。绛县境内有多处带“晋”字的地名或水名,浍交河的主要源头之一的绛县磨里峪深处有名叫大晋堂、小晋堂的两个地方,此两地相隔不远,坐落于一条深沟里,深沟里有不少山泉,且泉水很大,顺沟而流,和其它山沟里的水汇聚成河,一直流到几十华里外大交镇的浍交河。
在绛县安峪镇,有个晋峪,山沟里有个很大的泉水叫晋峪泉,也称拔剑泉,当地人相传为晋文公带兵打仗途经此地为解将士之渴而以剑挖之。
从晋国遗迹看。公元前668年晋献公“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后,晋国的统治中心就由“曲沃县”(今闻喜县境内)转移到绛县,成为晋国的核心区域。至今存留下不少与之相关的遗迹。绛县古绛镇的南城村南的古车厢城,多种史书均载为晋国中期的首都“绛”。晋国勃兴称霸时期的晋文公、晋献公、晋灵公墓分别座落于绛县的卫庄镇下村、卫庄镇槐泉村、磨里镇东刘家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绛县境内还遗存着狐偃将军庙、祁午将军庙、介子推墓、董狐封地等一批晋国的遗迹和景观,符合古人以山水为宗的理念,也为晋水在此地提供了有力佐证。
晋水祠
晋水源流在晋祠内。源流主泉难老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楼,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三间。歇山式屋顶,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水温保持17摄氏度,常年不息。
参考资料
水与战争.中国水运网.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