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
文子(生卒年不详),辛氏,名钘,号计然(又称计倪)、渔夫,字文子,葵丘上人,是春秋时期宋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有关文子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姬宜臼问,似依托者也。”认为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后关于文子其人,又有计然、文种、彭蒙之师、关尹、田文等多种说法。南宋时晁公武《群斋读书志》引北魏李注,载文子:“姓辛氏,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这一观点的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今学界多从此说,认为文子应为计然家。
史载文子为晋国亡公子,初师从老子,其拜师求学具体时间尚不可考,大概于老子为周守藏史期间,或老子去周隐居以后。文子少时南游于越,后作范蠡师,曾多次向越王勾践献策,与范蠡、文种齐名。《越绝书》《吴越春秋》中载有文子(计然)七策,内容涵盖民生治理、举贤任能、流通经营、阴阳吉凶等多个方面。《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言:“计然之计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可见文子之计对越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道家黄老之学的奠基者,文子不仅继承、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经济等社会背景,拓展了原有的道家思想,并广泛吸收别家所长,后世范蠡、韩非子、盖公、曹参等人皆受其影响。勾践灭吴之后,文子的弟子范蠡北上至齐,促成了齐国稷下学宫黄老之学的产生。黄老一派在战国中后期和汉初时期两度成为显学,并在西汉中期以后广泛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相结合,最终发展为道教。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
文子,晋国亡公子,葵丘濮上人。春秋中至春秋后期,文子师从老子。其拜师求学具体时间尚不可考,大概于老子为周守藏史期间,或老子去周隐居以后。《汉书·艺文志》录有《文子》九篇,班固注:“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文子》一书也以阐释老子思想为核心,(唐)柳宗元在《辨文子》中认为《文子》旨意皆以《老子》为本,可见文子与老子思想间的密切联系。
春秋后期,文子尝泛舟游于南越国,后事越王勾践,为越国大夫,作范蠡师,文子、范蠡、文种三人齐名。文子作范蠡师一事,在多本文献中皆有记载。如(南梁)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言:“计然家者,范蠡师也。”(宋)《太平御览》引《范子计然》记述了文子与范蠡互盟、拜师一事,“道藏”即《道德经》原本,可见老子、文子、范蠡三人之间的师承关系。
勾践困于会稽时,听从范蠡、文子之策,求和于吴,侍吴国三年。后勾践得返越国,急欲伐吴,数问文子策。文子劝诫勾践要在开战前积蓄足够的粮食、钱财、布帛,不可冒失强取,勾践遂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前准备。另有勾践召开庭前会议,征询伐吴事项,然群臣无人进言,勾践大怒,抱怨群臣无人可用。文子直言,君王要先正己身,然后考察臣子,秉持任用群臣的基本准则,掌握臣子的各项情况,才能做到任人为用。勾践在越期间,文子共献有七策,既有民生治理、举贤任能等治国方略,也涵盖了流通经营、阴阳吉凶、天象变化等。
身份考据
对于文子其人的看法,综古代文献与今人研究,有计然、文种、彭蒙之师、关尹、田文等多种说法。有关文子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姬宜臼问,似依托者也。”认为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后(北魏)李暹作《文子》注,认为文子与计然实为一人。(唐)李善、(唐)徐灵府、(宋元)杜道坚皆持此说,这一观点的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今学界多从此说,认为文子应为计然家。
去向考据
勾践成功伐吴后,不见有史书记载文子去向,今有学者考明清史料,认为文子可能隐居于计岘山、计筹山一带,山下有计村,计族甚盛。《史记·货殖列传》载有其弟子范蠡的去向,范蠡认为,计然七计在越国只用了五计,余下二计可以为自己所用。后范蠡变名异姓,北上至齐,利用文子的经营之道从事商业活动,成为当地巨贾,同时发扬老子、文子思想,最终促成了齐国稷下学宫黄老之学的产生。
计然与《计然》考据
《史记·货殖列传》载:“昔者越王勾践困於会稽郡之上,乃用范蠡、计然家。”今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据《容斋续笔》所引蔡谟观点,认为《计然》为范蠡所著书名。后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李学勤驳其观点,认为计然为人名,非篇名,其后学界多从此说。
思想
思想来源
道家思想
文子师从老子,其思想也主要受老子影响,其思想核心是对老子“道”学说的继承和发扬。“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由老子最先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老子》对“道”的定义较为含混,认为“道”无状、无形、是恍惚、混成的概念,老子的“道”是无法被具体化的,这也是后世唯心主义释“道”的根源。文子在继承老子观点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对“道”进行阐释,将道家思想引向人事与治世。
儒、法思想
文子吸纳儒家、法家的的仁、义、礼、法、兵等思想,将传统道家之学发展为黄老学派,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其中“道德”即黄老思想,司马谈旨在说明趋于实用、重于治世是春秋末至战国各家学说的共同特征,更是兼综儒道法的黄老思想的突出特点。黄老一派在战国中后期和汉初时期两度成为显学,并在西汉中期与民间盛行的神仙方术等思想相结合,最终发展为道教。
思想内容
政治哲学思想
道、德为本
文子道论是承老子思想而来,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他在阐释“道”时,认为“道”具有普遍性、连续性和无限性,文子的“道”不仅包括天地万物,也包括天地万物的内在规律。同时,文子以“气”论“道”,认为无论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都是由“气”构成的,这是对老子“道”论的进一步阐释,是传统“道”论的重要发展。此外,文子秉承老子的入世精神,将道家学说运用于经世治国,以“治天下”为己任,将“道”阐释为“规律”与“法则”,进而演变为为治国之术,要求统治者先修己身,循道行德,人民才会归服,君王才可建功立业。文子积极肯定帝王治世的重要性,要求君王在面对世道衰下人人失性堕落的现实,要执道御民,从而使人“复性”、“各得自然”。
文子在论述“道”与“德”的关系时,认为“德”是“道”的具体化后的产物,“道”是材料,“德”是成品,因此“德之中有道,道之中有德。”如同阴阳一体般不可分割。在事物形成、发展过程中,“道”“德”是最为基本的,故合称“道德”,并将其推广至治世政教之中,强调以“道德”教民、治国,主要在于顺应民性、知晓民欲,肯定人性中趋于功利的一部分,即“道德者,则功名之本也,民之所怀也。”肯定人追求功利的行为,为君者可以通过顺应民性而使百姓听从。
在“道德”基础上,文子进一步提出“无为而治”,从“无为治国”和“君王治心”两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以“无为”为治国的基本策略,强调要顺应事物的本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可强为。“自然之治”可以使天下百姓顺从君主,使天下之事皆不失举。其次,“无为”也是君主治心之术,指圣人心性清净,不受外物干扰,君王所作所为需遵德循理、顺应自然,不以私志治理国家,同时使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即“御之以道,养之以德,无示以贤,无加以力。”使百姓“已雕已琢,复归于朴”,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的治国境界。
儒、法兼收
老子学说中,排斥仁义、礼法,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文子则认为“古者修道德即正天下,修仁义即正一国,修礼智即正一乡。”文子以无为、德治作为基本政治方针,同时也强调要在此基础上,实行仁、法兼收的政治措施。
一方面,文子援儒入道,在文子与楚平王的对话中,文子反复强调忠、仁、义、礼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将德、仁、义、礼并称为治国的“四经”,指出“四经不立,是为无道”,将儒家的伦理性思想发展为政治性思想,进一步运用在具体的治国策略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文子在对待儒、道关系时,始终将道置于首位,强调先有道德,后有仁义,体现出文子的道本位思想。
另一方面,文子援道入法,道法结合。今有学者提出将黄老学派命名为“道法派”,即依据文子的这一思想。文子将法治视为实现德治的重要手段,主张法制要以德为本,时变因循,不可一味守旧。在立法方面,文子反对以士行约束民行,不以过高的要求苛责百姓。文子也反对高为量、重为任、危为难的三责法令,认为“高为量而罪不及,重为任而罚不胜,危为难而诛不敢。”强调立法要依据民众的行为特点,符合民众的意愿。在法文方面,文字反对严法、峻法,认为法文要有度、宽缓、简省,使法制易于执行。
经济思想
重视储备,及时流通
文子在以天文现象变化来推演粮食丰歉的变化,认为每六年中,每隔三年会有一个丰收年,再三年会有一个歉收年,所以粮食的储蓄和流通都要遵循丰歉的规律。储备粮食之时,要注重商品品质,同时不要浪费,才能在歉收年时留有余粮。货币交易与物品交易都不要积蓄时间过长,一味积压财货会使资金的流转周期过长,还可能会有错失市场、物品腐坏等情况出现,影响经济收入。
调节供求,控制物价
文子强调统治者需通过调节供求的经济办法来调节物价,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粮食过于便宜,斗米二十就会伤农,进而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土地荒芜。如果粮食过于昂贵,则会影响商业发展,导致经济下行。较为合理的粮食价格在三十到八十之间,对供、销双方均有利。
用兵思想
为民举兵
文子强调用兵不可为君主的一己私欲,而应基于存亡平乱、为民除害的需要,即“将以存亡平乱,为民除害也。”《文子》中征引黄帝、炎帝及共工、颛顼的事例,来进行说明。认为真正的圣人不仅要保全自己的国家,还要心系天下,以天下太平为己任。当天下有残害人民的乱主时,应有正义之气,举兵讨其德之失。
胜即能止
指用兵时不可好战、不可恋兵,君主必须以严明的道德修养来克制骄纵用兵的欲望。与他国相抗时,“夫亟战而数胜者即国亡。亟战即民疲,数胜即主骄。”屡屡发动战争会导致百姓疲惫、经济衰微,最终使为政者失去民心。“起师十万,日费千金。”在征战之后,要留给社会足够长的时间来休养生息。
著述
文子著有《文子》(《通玄真经》),是重要的道家黄老学派论著。古本《文子》已散佚,大致成书于公元前264至公元前239年间(春秋战国时期)。1973年河北定州的西汉中山怀王墓出土简本《文子》,证明了《文子》确是先秦古籍,但可能经后人篡改、增益。今传世本《文子》即后人增改后的版本,大致成书于汉初。至唐朝,李隆基笃信道教,尊《文子》为《通玄真经》,属道教四部圣经之一。
关于《文子》的作者,有卫国将军文子公孙弥牟、公叔文子、田文、计然、文种、尹文等多种说法。今学界多认为是计然家所著。在成书时间上,《文子》应晚于《庄子》,略早于《韩非子》,与《荀子》《吕氏春秋》是同时代的书籍。
贡献及影响
贡献
文子作为黄老之学的奠基者,不仅继承、发扬了老子思想,同时也对传统道家思想做出了新的阐释。首先,文子秉承了老子的入世精神,提倡“以道德治天下”,将道家学说应用于经世治国,为黄老道家核心政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文子及稷下学宫黄老道学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强调道家思想的实用性、功利性,将其进一步引向了人事与治世。其次,文子同时兼容儒家、法家学说,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道家学说,显示出以道为本、兼容别家的学术倾向,开学术融合风气之先,是齐国稷下“兼容百家”的黄老之学的基础。
后世影响
在文子之后,后世许多哲学家皆受其影响,较有代表性的如:范蠡、韩非子、盖公、曹参等。其中,范蠡作为文子弟子,受文子的影响最大。他直承文子思想。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北上至齐,促成了齐国稷下学宫黄老之学的产生。黄老一派在战国中后期和汉初时期两度成为显学,并在西汉中期以后广泛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相结合,最终发展为道教。
战国时期,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性人物,《韩非子》中内容多反映出其受文子思想的影响。如《文子》载:“虚无者,道之舍也。”《韩非子》载:“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可见二者之间的相继关系。文子援道入法,在传统道家学说中融入了法家思想,韩非子可能部分吸纳了文子思想,故二人著作中有相近时语。
西汉,开国功臣曹参在称相后始宗黄老,采黄老“无为而治”思想。《史记》载有:“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曹参之后,刘恒、汉太后、刘启等都尊黄老,士大夫也多从黄老之学。元康年间,时朝臣魏相上书,引有“谓之贪兵。恃其国家之大,矜其人民”“欲见贤于适(敌)者,谓之骄兵,义兵”等语,皆为《文子》中语。西汉著名学者盖公,也尤善治黄老之学,后发展为胶东半岛盖公黄老派系。秦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包含《文子》在内的黄老著作,可能都由该派系保留、整理,后胶东学派在《文子》古本的基础上,重编《文子》,即《汉书·艺文志》中所录《文子》九卷本。
人物评价
东汉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在《论衡》中评老子与文子在道家学说中的地位,认为:“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肯定二人在道家学派中的奠基性作用。
唐中叶马总在《意林》《容斋随笔-》中载文子虽貌不及人,但笃学审慎,评其“见微知著,其志沉沉,不肯自显,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