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弦琵琶

五弦琵琶

五弦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五弦琵琶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历史追溯

琵琶一般都是四弦,五弦的被专门称为五弦,《旧唐书·礼乐志》说:“琵琶、五弦及歌舞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来尤盛。”五弦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自西汉张骞奉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就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汉魏之交,西域乐人不仅带来了箜篌四胡琵琶,也带来了五弦琵琶。这种乐器自西域传入中原后,公元五六世纪盛行于北朝。唐宋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往频繁,日本在全面学习中原地区文化的过程中,将大量唐宋艺术珍品带回了日本,由于中国战乱频频,朝代更迭,一些在中国已失传的文物珍品反而在日本得以留存,终成孤品。从这些珍贵的文物身上可以反观中华文化顶峰期的历史风貌,它们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唐朝杜《通典》:“……然吹笙、弹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习尤盛。”高澄即位是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河清齐武成帝在位的公元562年~564年,五弦已为当时的统治者所爱好。至隋唐时期尤为盛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武威郡高丽龟兹疏勒国、高昌、安国、天竺诸乐中均有使用。在燕乐中尚有大五弦琵琶和小五弦琵琶两种形制。《新唐书·礼乐志》有:“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李世民悦甚,后人习为掐琵琶。”唐淮安靖王李寿墓壁画中有坐立部伎女乐人弹奏五弦琵琶的图像。

形制结构

关于五弦琵琶的形制,《通典·乐典》、《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和陈旸乐书》等文献均载为:制如琵琶,稍小。这种五弦小于四胡琵琶的记述,与事实是不相符合的。据高德祥、柳廷信等学者研究,在北魏西魏北周、十六国至隋、唐各个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画有五弦琵琶的洞窟就有20余处,通过比较,稍小的琵琶并非都是五弦,而是四弦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莫高窟220、322、341等洞窟初唐壁画中的五弦,并不小于四弦琵琶,特别是220窟北壁经变伎乐队中的五弦琵琶,反而要比一般的四弦琵琶大。至于五弦小于彝族月琴琵琶的现象也确是存在,这是因为五弦琵琶本身就有大小之分。

五弦琵琶的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曲项、半长梨形音箱是五弦的最早形制,龟盘至山口处逐渐缩小、呈切开的长梨形,多见于敦煌市早期壁画中,琴身横置演奏,琴头朝向左下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将龟盘挟抱于右肩处持拨弹奏。在莫高窟唐朝壁画中,音箱呈半圆梨形的五弦较为多见,琴颈细长呈棒状,面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弯月形出音孔,这是经过中原乐工改革的五弦。

莫高窟220窟的扁梅花形音箱的五弦琵琶较为独特,音箱似花瓣,琴颈细而长,琴头向后弯曲,它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乐器互相借鉴、融合的见证。音箱扁圆形的五弦,有如阮咸,但琴背用整木挖制,面板中央绘有长方形的图案。

五弦琵琶的构造与四弦琵琶大致相同,共鸣箱多呈半梨形,面板上设有十个品位,琴分列琴头两侧,左三右二。琴弦使用丝弦,两条外弦使用子弦(定弦也相同),向内依次为中弦、老弦和缠弦。五弦琵琶盛行于隋唐。唐朝的五弦琵琶制作非常考究,在面板上还粘有皮革或玳瑁薄片,其上还镶嵌或绘有各种纹饰或图案。

制作方法

五弦琵琶的制作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制作的:先期分别完成琵琶的各个零部件:琴头、头花、主杆、琴相、琴轴、琴体的前后面板、音品、扶手的制作步骤;在所述琴体的前面板腹部上相对于弦的左右位置挖开两个月牙形音孔;在所述琴体上安装二十五品的音品;在所述琴体的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置相互连接的横梁、音柱,其中,所述的音柱一端与所述的后面板相抵触,所述音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横梁相抵触;在所述琴相与所述琴头之间按左三右二的顺序设定五个琴轴;装配所有零部件,并在所述琴轴与扶手之间依次装配一、二、三、四、五弦的对应五个琴轴的琴弦,其中,设定所述的第五弦为低音弦。

现存状况

五弦琵琶只流行到唐朝,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司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音乐团体大同乐会曾制成一面五弦琵琶,三个琴轸置于琴头右侧,两个在左侧,改子弦同音为加添一条低音弦。由于战乱及其它原因,这张五弦琵琶已失散无存。

20世纪70年代,音乐工作者钱铁民在琵琶改革方面,曾作了缩小彝族月琴琵琶弦的间距、增加一条低 音弦为五弦琵琶的探索。这种五弦琵琶,是在原四弦曲项琵琶的弦槽上方,增加一个金属旋钮式弦轴而成,定弦D或E,扩展了琵琶的低音区,使音色更加丰富,提高了演奏技巧,增强了音区之间的对比,将为琵琶乐曲的创作和演奏开拓新的领域。

诗词

唐代诗人对五弦也特别偏爱,他们在许多诗歌中描绘着五弦琵琶的妙响。张祜的《王家五弦》中云:“五条弦出万端情,捻拨间关漫态生。唯羡风流田知府,小金铃子耳边鸣。”大诗人白居易在《五弦弹》长诗中首先写道:“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壁知君入骨爱,五弦一一为君弹。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此诗对丰富的弦音描绘得非常细致入微、淋漓尽致。韦应物的《五弦行》中也有:“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之句。元稹也作有《五弦弹》长诗。

博物馆收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五弦琵琶两张。其中一张是仿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制螺钿五弦琵琶,柴木制,全长112厘米,面宽27厘米,直项、五品、骨制缚弦,原螺钿镶嵌处均以彩绘替代。惟不同之处是在面板上部的琴弦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弯月形音孔。此琴原为我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之藏品,1958年,程先生将其捐献国家。另一张五弦琵琶较为独特,花榈木制,全长109.5厘米,共鸣箱呈半长梨形,蒙以桐木面板,面宽22.8厘米,扁平的琴头向后弯曲、呈卷书形,弦槽前开,两侧置红木琴轸左三右二,轸体表面刻有麻花形纹饰,轸端镶以骨花,直项,四相十二品,红木制相,老竹制品,张以五条丝弦。

此 琴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所藏,1958年,梅兰芳先生将自己珍藏的240件古今民族乐器,全部无偿地捐献给国家,其中就有这张五弦琵琶。近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仿正仓院藏五弦琵琶复制一张,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文化交流

五弦琵琶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珍藏着一张极为珍贵的五弦琵琶。它是我国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唐代艺术精品,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早五弦琵琶传世杰作。这张五弦琵琶,通体用檀香紫檀制成,直项,琴轸分列琴头两侧,左三右二。全长108.5厘米,腹宽31厘米,制作工艺精细,通身施有螺钿花纹,腹面杆拨处还贴以玳瑁薄片,其上用螺钿嵌出一骑驼人抚弹琵琶的美丽画面。

日本圣武天皇非常珍爱这张五弦琵琶,公元756年,圣武天皇死后,将这张五弦献给了东大寺大佛。如今,它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之珍。20世纪80年代,当我国民族舞剧 《丝路花雨》风靡世界艺坛,人们惊叹英娘的反弹琵琶的优美舞姿时,看到的正是这张五弦琵琶的仿制品。

参考资料

它是让白居易留下千古名篇的大唐国民乐器,辗转日本成为国宝,在中国失传千年后再次拨动我们的心弦.央视网.2023-11-06

全媒体联动 多界别学者齐为广州城建把脉.新浪广东.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