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崖沙燕

崖沙燕

崖沙燕(学名:Riparia riparia),又名灰沙燕,是燕科沙燕属的鸟类。体长约11-14厘米,背羽褐色或砂灰褐色;胸具灰褐色横带,腹与尾下覆羽白毛,尾羽不具白斑。成鸟上体暗灰褐色,额、腰及尾上覆羽略淡;眼先黑褐;耳羽灰褐;至颈侧灰白;灰褐色胸带完整;覆及尾下覆羽白毛;两翅内侧飞羽和覆羽与背同色,外侧飞羽和覆羽黑褐;腋羽灰褐色;尾羽黑褐沾棕。两性同形。虹膜深褐;嘴黑褐;趾灰褐色,爪褐色。分布于全世界,澳大利亚除外。欧亚大陆的鸟冬季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生活于沼泽尤其是有沙滩的河流。营巢于河岸洞穴。

外形特征

崖沙燕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从头顶、肩至上背和翅上覆羽深灰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稍淡呈灰褐色具不甚明显的白色羽缘。飞羽黑褐色,内侧羽缘较淡。外侧2或3枚初级飞羽羽轴亮黑褐色,其余飞羽羽轴亮栗褐色,反面全为白色。尾呈浅叉状,颜色与背同、但较暗,除中夹两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均具不甚明显的白色羽缘。眼先黑褐色,耳羽灰褐或黑褐色。颏、喉白色或灰白色,有时此白色扩延到颈侧;胸有灰褐色环带,有的灰褐色胸带中央部分还杂有灰白色,亦有少数个体胸带中部向下延伸至上腹中央;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两胁灰白而沾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褐色。

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背部具较宽的淡色羽缘,颏和喉黄褐色。

虹膜深褐色,嘴黑褐色,跗灰褐或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2-16g,♀11-17g;体长♂125 -135mm,♀110mm-143;嘴峰♂4.5-7mm,♀5-8mm;翅♂93 -106mm,♀96-108mm;尾♂47-59mm,♀49-56mm;跗♂10-12mm,♀9-12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喜栖于湖泊、泡沼和江河的泥质沙滩或附近的土崖上,主要栖息于沟壑陡壁,山地岩石带。

生活习性

常成群生活,群体大小多为30-50只,有时亦见数百只的大群。一般不远离水域、常成群在水面或沼泽地上空飞翔,有时亦见与家燕金腰燕混群飞翔于空中。飞行轻快而敏捷,常穿梭般地往返于水面,且边飞边叫,但一般不高飞。休息时亦成群停栖在沙丘、沼泽地或沙滩上,有时亦见停栖于路边电线上和水稻田中。

崖沙燕主要以昆虫为食。捕食活动在空中,专门捕食空中飞行性昆虫,尤其善于捕捉接近地面和水面的低空飞行昆虫。所吃食物种类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昆虫,此外也吃浮游目昆虫。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蚊、蝇、虻、蚁、大叶蝉科、小甲虫和蜉。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亚美尼亚阿鲁巴奥地利阿塞拜疆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白俄罗斯比利时、伯利兹、贝宁、百慕大、不丹、玻利维亚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巴西、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中非共和国、乍得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刚果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古巴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希腊、瓜德罗普、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海地洪都拉斯香港特别行政区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耳他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拿马共和国巴拉圭、秘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卢旺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泰国、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拉圭乌兹别克斯坦委内瑞拉越南、维尔京群岛、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文莱科摩罗、马尔维纳斯群岛、法罗群岛印度尼西亚莱索托塞舌尔

繁殖方式

崖沙燕繁殖期5-7月,成群在一起营群巢,通常10多只至数十只在一起营巢,也有上百只或数百只在一起营巢的,巢洞一个接一个,彼此挨得很近。通常营巢于河流或湖泊岸边沙质悬崖上,由雌雄成鸟轮流在沙质悬崖峭壁上用嘴凿洞为巢,巢呈水平坑道状,深度为0.5-1.3米。有时洞道多少有些弯曲。洞口扁圆或呈椭圆形,大小直径为5-10厘米或6-12厘米,平均5.9厘米7.1厘米。洞末端扩大成巢室,其大小为高8-11厘米,宽10-14厘米。巢即筑于室内,浅盆状。巢材主要有芦苇茎和叶、枯羊草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0-13厘米,内径6-8厘米,深1.5-2.0厘米,高2.0-3.5厘米。巢洞凿成一般需13-14天。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12-14毫米或17-12毫米,重1.3-1.9克。孵化期12-13天,育雏期19天。

崖沙燕在中国主要为留鸟,仅个别为候鸟,需作迁徙。每年通常在4月末5月初开始迁来,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常呈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迁徙。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Riparia riparia.The IUCN Red List.2024-09-06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