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鼎城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西郊,地处河洑山,总面积333.33公顷。森林公园处于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为1348.3毫米,年日照时数1713.1小时。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木林,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内有大小山岭56个、沟谷42条,素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绿色明珠"之美称。1994年12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常德市西郊,地理坐标:东经111°37′43″,北纬29°05′50″,南北长2.76千米,东西宽2.44千米,总面积333.33公顷。
地形地貌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属低丘岗地,园内共有大小山头56个,纵横沟谷42个,平均海拔为38~115.7米。
气候特点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同时具有湿润的滨湖气候和潮湿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春秋季节温和,阳光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4℃,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8℃。历史记录的最低气温为-13.2℃,最高气温达40.1℃。年均降水量为1348.3毫米,无霜期长达272天,年日照时数为1713.1小时。
资源情况
植物资源
截至2009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共记录有种子植物88科249属432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7科22属41种,以及被子植物门81科229属391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占多数,共计72科191属339种,而单子叶植物则包括9科38属52种。常见的植物种类有铁线莲属、堇菜属、萹蓄属、珍珠菜属、悬钩子属、苦参属、鼠李属等,以及水生或沼泽植物如眼子菜属、浮萍属、灯芯草属等。
人文资源
截至2010年的资料表明,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内保存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太和观、烽火台、樱花亭、仙源关等地标。太和观历史悠久,始于南北朝时期,历经多次损毁和重建。烽火台见证了古代的军事活动,而樱花亭则是中日友谊的象征。仙源关相传为武陵七十二寨的第一关,附近还有三国时期的五烟堆遗址。此外,河洑山还与多位历史人物有关联,如张虚白、贺龙、肖克等人在此留下足迹,清代诗人姚定益、唐祚培也曾在河洑山留下诗歌作品。
主要景点
太和观
太和观创建于唐朝,明朝时期达到鼎盛,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地区的著名古迹。历史上曾是中共湘西特委的成立地,同时也是常德会战的重要战场和守城指挥部所在地。太和观及其周围的建筑物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仅剩大石龟等少数文物留存至今。
犀牛观鱼
犀牛观鱼是河洑山下沅水畔的一处自然景观,因一块形状酷似犀牛口的巨大黑色卧石而得名。这块石头伸入水中两丈多远,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山水画卷。
战地遗址
战地遗址是抗日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历史见证。河洑山作为重要的战场,太和观、耆阁寺等建筑遭受日军轰炸,常德市会战期间的七座碉堡仍能见到其遗迹,它们构成了保卫常德的防御体系。
开发建设
基础设施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一定数量的房屋,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园区内树木众多,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已开发了太和观和植物园两个景区,未来计划开发度假别墅区、综合游乐园、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射击射箭场、餐饮文化娱乐村等多个区域。预计总投入资金为33000万元。
品牌建设
1994年12月,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获得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交通路线
交通
游客可通过乘坐3路或42路公交车至河洑站下车,步行到达森林公园。
路线
游览路线推荐:太和观→月亮井→九盏灯→犀牛观鱼→崔婆井→女儿坟。
历史人文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唐代诗人张白、宋代文学家苏轼、元代画家赵孟頫、明代文学家刘禹锡、清代诗人田雯等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居住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尤其是太和观,自古以来就是道教信徒的朝圣地,尽管经历了多次修建和破坏,仍然是武陵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清代诗人唐祚培也曾赞美河洑山的美景,他的《咏河洑山》一诗中写道:“孤峰直耸出层峦,水落平江第一关,鱼渡石梁清可数,帆为鸥立景相连,山关为我开生面,酒债频偿资仗钱,记得他时归隐处,小舟常泛月波前。”
参考资料
河伏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林业局.2024-08-14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8-14
常德居然有十个森林公园!作为老常德佬也不是都晓得.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