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杨华,钟祥市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12年)。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国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论丛》、《文化软实力研究》杂志副主编。武汉市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2012年-),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礼学和经学、楚地出土简帛和楚文化史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利用出土简帛资料研究中国古代礼制问题,特别注重经学与历史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互证的研究方法。主持“近50年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古代丧祭礼制研究”、“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主要论著:著有《先秦礼乐文化》、《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古礼新研》、《楚国礼仪制度研究》等专著,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学术月刊》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讲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文化史精典导读、“三礼”文献会读、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先秦秦汉部分)、《全本史记》导读等课程。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83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94年7月毕业,在该校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至今在武汉大学任教。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9月至2016年12月,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2009年7月、2016年9—10月,前往德国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汉学系,担任客座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受聘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礼学和经学、楚地出土简帛和楚文化史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利用出土的简帛资料研究中国古代礼制问题,特别注重经学与历史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互证的研究方法。
科研活动
代表性著作
(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
(4)《楚国礼仪制度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其他著作
(1)《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中国文化史》(合著),高教社,2005年、2007年。
(3)《先秦财政史》(《中国财政通史》第一卷,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4)《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5)《20世纪思想家论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6)《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合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7)《中华传统美德读本》(合编),武汉出版社,2014年。
代表性论文
(1)《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u003c封禅书\u003e\u003c郊祀志\u003e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2年第1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
(2)《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第4期转载。
(3)《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4)《先秦血祭礼仪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
(5)《··遣——简所见楚地助丧礼仪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1期转载。
(6)《“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1期转载。
(7)《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4期转载。
(8)《新蔡楚简祭祷礼仪杂疏(四则)》,《简帛》第一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6年。
(9)《楚地丧祭礼制研究:以出土简帛为中心的讨论》,《文史哲》2010年第6期。
(10)《叶家山墓地所见西周早期丧葬礼制四则》,《江汉考古》2013年第4期。
(11)《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几个特点》,《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2)《楚人“夜祷”补说》,《简帛》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3)《中国古代的家礼撰作及其当代价值》,《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4期转载。
(14)《\u003c酬世锦囊\u003e》与民间日用礼书》,《中国出版史研究》2016年第4期。
其他论文共计百篇。
主持课题
(1)“近50年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批号:101151932,2001-2003年。
(2)“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批号:05JJD770015,2006-2015年。
(3)《仪礼集释》校点(“儒藏”礼部子课题),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委托项目,批号:10JFRZY034,2010-2013年。
(3)“中国古代丧祭礼制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项目,批号:NCET-07-0642,2007- 2012年。
(4) “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批号:09BZS006,2009-2014年。
(5)“楚国礼仪制度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批号:2011LW001,2011-2012年。
(6)“关于新形势下大中小学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委托项目,批号:13JF010,2013-2013年。
(7)“民间日用类书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批号:15JJDZONGHE018,在研。
科研获奖
(1)《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u003c封禅书\u003e\u003c郊祀志\u003e的对比考察》(论文),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1月。
(2)《楚国礼仪制度研究》(著作),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集体,作为“世纪楚学”丛书之一),2015年1月。
(3)《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第三讲《文化之源》,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集体,沈壮海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2014年9月。
(4)武汉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一等奖,1999年。
论文和专著
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
4.《楚国礼仪制度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5.《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中国文化史》(合著,国家“十五”、“十二五”规划教材),高教社,2007年。
发表论文约70篇,代表性论文有:
1.《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u003c封禅书\u003e\u003c郊祀志\u003e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
2.《楚地丧祭礼制研究:以出土简帛为中心的讨论》,《文史哲》2010年第6期。
3.《楚地山神研究》,《史林》2010年第5期。
4.《“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
5.《襚·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仪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6.《先秦血祭礼仪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
7.《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8.《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教学活动
1.硕博士研究生: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文化史精典导读、“三礼”文献会读。
2.本科生: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先秦秦汉部分)、《全本史记》导读。
3.招收中国专门史(中国文化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先秦秦汉文化史、经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
杨华论著目录.杨华的博客.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