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文华

李文华

李文华(1932年1月15日-2022年12月23日)是中国的生态学和森林学家,出生于广饶县。他是中国工程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的院士,也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名誉院长和教授。李文华于1961年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李文华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8年,李文华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森林生态和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他的专著《西藏森林》填补了地区空白,为高原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他还建立了高原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他领导了西南资源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他还倡导生态农业研究,使得"千烟洲模式"成为红壤丘陵整治的典范。2022年12月23日,李文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人物经历

1932年1月15日,李文华出生于广饶县

1953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195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在苏联科学院获博士学位。

1961年-1973年,李文华任北京林学院森林学教研室主任。

1978年-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生物资源室中科院青藏高原科考队主任、副队长。

1987年至1988年,李文华在欧洲共同体下属XII支部(DG12)做访问学者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农业学部(森林生态学)。

人物逝世

2022年12月23日,据光明网消息,生态学和森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主要成就

李文华长期从事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的研究。自50年代开始,他对北半球分布最广的暗针叶林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他率先用数学模型探讨森林植被宏观分布规律,提出了欧亚大陆暗针叶林历史演化和统一起源的假说。从欧亚大陆最北的泰加林,到东北地区和西南山地以及青藏高原的暗针叶林,他都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定位研究,探讨了暗针叶林的起源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了暗针叶林在欧亚大陆分布的地理规律及其地带性的数学模拟。这项研究是70年代完成的,在当时对中国森林地理的定量化研究起了先导作用。其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国植被》及《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 opment》,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率先把国际上发展迅速的生物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研究方法向国内介绍,并应用于长白山和青藏高原的研究之中。1979 年,他与王德才合作,把计算机符号模拟图的制图技术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利用分级打印和多层印刷的方法制成了中原地区第一张森林分布和生物生产力彩色模拟图,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他组建了信息系统研究室,将综合考察与近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1988年与孙九林共同主持,首次在微机上建立了洛阳市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系统总结中国,特别是“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40年来在林业资源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及其本人的研究成果,他在1996年主编出版了《中国森林资源研究》专著,对中国森林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他组织学者完成了《中国资源百科全书·林业资源卷》,并参加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的编写,该书集体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李文华院士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农业与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经济对哪个领域的研究,并多年在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南地区从事科学考察和定位研究工作。

20世纪 80年代,组织领导了横断山脉和西南四省(区)资源开发项目,为西南资源开发和国家建设重心的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筹建了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试验站,并兼任第一任站长,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为江西山江湖工程树立了样板。主编《西藏森林》、《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农林复合经营》、《Agro-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生态农业的技术与模式》等20部专著、文集,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有关自然资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系列丛书40余部,兼任《自然资源学报》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人类环境杂志(AMBIO)》中文版主编;先后获得13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在国内外获得多项荣誉称号,被国务院授予“为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

著名主编了29部系列专著。编著了该领域中国第一部专著《中国农林复合经营》。

人才培养

李文华在任MAB计划主席期间,推动MAB计划在中国的推广和实施。由中国、德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持的生态研究合作计划(Cooperative Ec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 CERP)就是一个代表。该计划包括了研究、互访、召开研讨会、培训人员、提供仪器设备等合作方式。通过计划的实施,中德双方除科学上收获外,双方科学家和管理人员还参加、组织和协调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通过这个计划,中国有7个单位,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并得到锻炼,其中都已成为中国城市生态、森林生态、湖泊生态、污染生态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先驱和骨干。李文华还推荐中国青年学者在国际MAB秘书处进行学习和锻炼,也都做出了很大成绩。

社会任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主席

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中原地区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学会副理事长

曾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

南亚10国小流域治理首席顾问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

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理事

国际科联(ICSU)环境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等职务。

人物评价

李文华是中国资源生态和生态工程学术带头人。对中国森林地理分布、结构、功能与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特别对青藏高原的森林和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定位研究,为高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和模式。领导青藏高原和西南4省(自治区)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研究,曾在多个国际计划中任职,领导了多项大型国际生态学研究,创建了全球生态技术网络。

时刻践行着“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精神,崇尚自然、追求真理,担负起不可或忘的使命—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参考资料

【广饶名人录】著名生态学和森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2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4-04-22

农业学部 ·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2018-05-02

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院士逝世.今日头条-光明网.2022-12-23

地理资源所李文华院士获“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科学院.2024-04-22

【中国科学报】李文华:谱写心中绿色之歌.中国科学院.2024-04-2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与科学委员会联席会议在罗马召开.中国科学院.2024-04-22

知山知水 生态家园-《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_创新品牌网.创新品牌网.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