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英文名:The Moonstone)是英国小说家威尔基·柯林斯创作的小说。

这本书围绕一颗带着诅咒的神秘黄色宝石展开,这颗宝石原本镶嵌在代表月亮的印度四手神像上。然而,在18世纪英国入侵印度期间,宝石被掠夺至伦敦,最终落入富家女蕾切尔手中。三个世代守护宝石的婆罗门教高级僧侣的后人,为了家族的荣誉和信仰,远赴英国,决心夺回这颗宝石。然而,在蕾切尔的生日当天,宝石却离奇失踪,引发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经过许多周多周折,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月亮宝石最后又嵌回到月亮神的前额上,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悬念丛生,扣人心弦。

作者威尔基·柯林斯在小说中大胆地披露了英国在印度犯下的罪行,要求英国人以人道主义精神面对世界,其中还不失时机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表明自己希望英国不要成为被世界人民痛恨的国度,不要两手沾满无辜的老百姓们的鲜血。

内容简介

小说主要讲的是一颗神秘的黄色宝石,相传是印度月亮神上面的宝石,一直世 代相传,英国殖民者在侵略印度的时候,一个英国军官约翰·亨卡什看上了它的巨大财富把它掠走并带到了英国,而这颗神秘的月亮宝石被施了魔法,谁拥有这颗月亮宝石谁就会失去性命。与世代相传的月亮宝石有密切关系的还有三个保护它的印度婆罗门教徒,他们从印度远赴英国决心夺回被夺走的月亮宝石。约翰·亨卡什在临死前立了遗嘱,把施了魔咒的宝石赠予他的外甥女雷切尔作为生日礼物。雷切尔在得到宝石后,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宝石在她生日当天不翼而飞。在寻找偷盗宝石的凶手的过程中,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接连发生。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月亮宝石》写于维多利亚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通常指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的文学,时间是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英国国力昌盛,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段,当时的英国被称为“旧不落帝国”。正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英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空前繁荣,自由资本主义已经达到鼎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是当时社会和平与昌盛的象征。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殖民地急速扩张的时代,英国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这对大英帝国来说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而殖民意识也成为了许多维多利亚文学作品的背景。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好时机,一个有着很多的发展的机会、可以实现人们的梦想、展现年轻人自信的一面的好时机。

维多利亚的中后期,无论是社会道德瓦解,还是殖民地的掠夺,又或是工商业文明的毁灭,在《月亮宝石》一书中柯林斯都用幽默的手法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讽刺与批判。

人物介绍

高弗利

中产阶级高弗利出身高贵,是英国资产阶级的上层绅士,定期做礼拜,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更重要的是还有令人尊敬的职业而且很有爱心,总是做慈善事业。文中刚开始是这样描述高弗利的“高弗利先生六英尺有余,脸色白里透红,俊极了;一张精光溜滑的圆脸;一头漂亮的淡黄色长发;当律师是他的本行,逢迎女人是他的天性,充大善士是他的癖好;妇女的慈善事业少了他,就办不成事;无论什么母亲协会啊,妇女教养所啊,还是其他什么团体都有他的份儿,不是担任副主席,就是主任,或是仲裁人;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妇女组成的委员会在开会,那儿就有高弗利先生在领导这些好人解决工作上的种种困难。”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高弗利先生被大家公认为是个非常有爱心,非常能干的慈善家。因为他非常有本事,在他慈善演讲完以后总能让参加者既流泪又捐饯,妇女协会的人们特别喜欢他,都在千方百计讨他的欢心。可这么一个让人追捧喜爱而且还有体面工作的绅士,当盗取宝石的谜底揭晓时,读者无不惊讶地看到,他竟然是个言行不一、生活放荡、卑鄙无耻的盗贼。这种巨大的冲突刺激,让读者感到十分的惊讶而兴奋,并且愿意追寻原因,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雷切尔

《月亮宝石》中的女主人公雷切尔出身高贵,但并不十分漂亮,女仆罗珊娜也曾对雷切尔的容貌评价过,认为雷切尔的漂亮只是依靠华贵的衣服打扮。克莱克小姐在见到雷切尔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门第这样高贵的父母怎会养出这么貌不惊人的女儿,她的谈吐和举止不像个小姐,丝毫不加检点。”我们从文中也能看出雷茜儿并不是那种柔弱的传统女性形象,而是充满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女性形象。“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小草帽,还蒙着一层白面纱。帽子下面露出一头鸟黑的秀发,像缎子一般光滑。那张漂亮的脸蛋除了眼睛和嘴唇之外,没什么变化。她的眼睛显得明亮些,凶狠些,两片嘴唇完全没了血色,也没了笑意。使劲把面纱拉下来遮住脸,劲使大了,把面纱也撕破了。”文中的男主人公们都对她情有独钟,都在疯狂地追求着她,虽然目的各不相同。她如此让男人们为之心动也是有其原因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具有新时期女性特征,充满了个人魅力与气质。雷切尔的感情细腻,而且是个执着倔强的姑娘,她认定的事情其他人都无法左右,她愿意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付出一切,甚至付出生命也可以,即使被人误解,承受巨大的压力,她都从未跟别人提起。雷切尔思想前卫,虽然是基督徒,但是并不顾忌自己的名誉,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起晚上刷油漆甚至约会,她大胆而可爱,天真而又独立,充满了力量,所有男人都围绕着她一个人转,她具有强大的控制力量。她生日的时候,穿着漂亮性感的裙子,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贝特里奇一直认为他家的小姐性格和普通女孩不同,天真而率性随意,而且思想十分独立,如果有秘密,想从她口中套出是绝对不可能的,她宁可自己受苦被冤枉也不会说出来。由此可见雷切尔独特的魅力与个性,让人十分喜爱。

弗兰克林

作者为读者们塑造的弗兰克林是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有时忙忙碌碌,有时懒懒散散,有时当机立断,有时一筹莫展。他有法国式的性格,有德国式的性格,也有意大利式的性格。此外,他原本那种英国式的性格,也不时流露出来。”弗兰克林经常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下,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状态,他才在鸦片的作用下,把月亮宝石给偷了出来,而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带头追查偷盗宝石的凶手。弗兰克林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人物特征脸色苍白。弗兰克林本性善良,对爱情很专一,因为和雷切尔情投意合,所以一直为爱情努力。但是却对另一个姑娘罗珊娜有歧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地位高贵,所以并不把罗珊娜看在眼里,以至于促成了罗珊娜的自杀。

罗珊娜

罗珊娜是具有哥特文学特征的女性人物。罗珊娜不但体型上有明显缺陷肩膀不一边高,而且相貌丑陋,再加上身份卑微,所以从未受到过他人的重视,一直备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且可以从文中很多处描写都可以看出罗珊娜性格非常孤傲,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合群。即使如此,她却有着一颗炙热的心,这份感情就是针对弗兰克林先生。尽管罗珊娜知道弗兰克林并不喜欢她,爱的是小姐雷切尔,但是她仍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弗兰克林的爱,比如经常在弗兰克林出现的地方倾听他说话,或者有意无意的出现在他眼前,目的都是吸引到弗兰克林的注意力,这份爱虽然卑微,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罗珊娜的勇敢,愿意为爱去付出。当她知道弗兰克林的衣服蹭上油漆,为了不让心爱的人有牢狱之灾,她偷偷地把弗兰克林的衣服藏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弗兰克林躲避追查,可是她的心意弗兰克林却并不晓得,以至于后面产生误会。罗珊娜也是一个自尊心十分强的姑娘,她没有直接告诉弗兰克林自己对他的帮助,被弗兰克林挖苦讽刺后也是选择默默承受,因为她对弗兰克林爱的太深,甚至不愿意去埋怨他的不理解。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自己孤独的去死,这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因为结束生命对她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罗珊娜是英国底层人民的代表,她对弗兰克林的爱也暗示着英国底层人民对资产阶级发出的呐喊,开始追求平等。

婆罗门教徒

作者还用对比的手法,把外表丑陋却内心磊落的婆罗门教徒与外表光鲜却内心卑鄙的英国人进行对比,突出婆罗门教徒的道德高尚。婆罗门教徒虽然皮肤很黑而且长得特别难看,让人看了就产生歧视,但是这三个人却有着坚定的信仰,愿意为信仰付出生命,他们三个人对月亮神的忠诚令人敬佩。三个婆罗门教徒的毅力十分坚定,而且非常聪明,从不轻举妄动,最后在适当的时机中夺回宝石惩罚凶手,大快人心。但是三个人在追寻宝石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苦难。钻石刚被偷,三个人就被没有理由的抓进了监狱,一呆就是一个星期,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是盗贼,他们甚至像胎儿一样纯洁无辜,但即便是这样却被英国警察没有任何缘由给抓起来了。

因为人类的一切制度,包括司法制度,都有点伸缩性,只要处理得当就是了。由此可见,英国公务部门的腐败。婆罗门教徒因为体貌特征,不仅倍受歧视,还在守护宝石的征途中面临很多困难,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去追回宝石,而需要乔装打扮成变戏法的,这是对自尊的站污。可是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他们选择牺牲了自己种姓利益来到英国,目的就是为了夺回镶嵌在印度神前额上的月亮宝石,让月亮宝石在印度重现光明。可见他们对信仰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作为身处殖民时代顶峰的大英帝国作家,柯林斯浸润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对东方人形象的呈现不可避免地带有共主臣民的优越感和对殖民地人民明显的种族主义态度。但是,《月亮宝石》的许多因素,如时间背景的选定、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等也可做出完全相反的解读:威尔基·柯林斯对殖民心态提出了一定的质疑和挑战。

柯林斯之所以选择以印度为故事的背景与1857年印度的雇佣兵暴乱关系密切。暴乱的起因是英国当局用牛油猪油做子弹夹的润滑剂,这种弹夹需要用嘴来咬开,而雇佣兵大多是印度教伊斯兰教教徒,对他们而言,接触这些弹夹上的油意味着亵渎宗教。愤怒的士兵暴动了,不仅杀死英国上司还殃及无辜。英国媒体的报道大多颠倒黑白,扭曲事件真相,一时间,“嗜血的印度人”的称呼不绝于耳。柯林斯和查尔斯·狄更斯合作发表文章“英国囚徒的险事”,对有色人种的阴险、狡诈与伪善大加揭露,对英国军人的品质大加赞扬。《月亮宝石》的写作正值暴乱十周年,报纸杂志充满对此事件的回忆、纪念或反思。这时,许多英国人逐渐了解了真相,深感英国当局漠视印度士兵宗教信仰的做法不妥,柯林斯的观点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在小说中,他对英印关系的看法绝不再是对大英帝国的单纯赞颂,而是间接地表达他的深刻反省。

小说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也流露出柯林斯对殖民者所谓的高尚道德的质疑和批评。与宝石有牵连的几个英国人都出身中上阶层,但最初抢得宝石的赫恩卡索中校的残忍和贪婪毋庸赘言,宝石失窃疑案的真正黑手亚伯怀特的形象,具有讽刺意义。案件的最终告破暴露了亚伯怀特的伪善英国绅士的真面目。他是女主人公雷切尔的追求者,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拥有高尚的律师职业;他定期去教堂做礼拜,热心组织和参加各种慈善活动。他是一个相貌不凡、人见人夸的好青年:“一张光洁的圆脸,白哲的肤色透着红润,一头可爱的亚麻色头发”。可是,谜案揭开后,他的双重身份被曝光:表面的光鲜掩盖了内心的阴暗,他不仅生活放荡,而且贪污委托人的资金。出现财务危机后,为了避免身败名裂,他铤而走险盗窃宝石。柯林斯为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人物取名为亚伯怀特(able-white:能干的南非白人),可谓耐人寻味。

印度人的形象与亚伯怀特的仪表堂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几位叙述者眼中,印度人肤色黝黑,形象狠琐,行为举止令人联想起蛇类,但是,他们目标明确,信仰坚定,为了取回被抢走的圣物月亮宝石,不惜违背宗教的戒条,不惜牺牲性命,一路追踪来到英国,最终靠顽强的毅力、超人的耐心和精明的算计使宝石物归原主。当宝石完璧归赵后,三个生死与共的护宝人却不得不分开,今生再不能相见。探险家在小说尾声描写了印度人庆祝宝石回归的盛大宗教仪式。当他讲到三人各奔东西、四周的教众默默为他们让路时,其崇敬之情跃然纸上。月亮宝石成为衡量人性善恶的标尺、折射人物道德的镜子。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欧洲人眼里的“野蛮人”成了德行的维护者,而英国绅士已经忘记德行为何物,这样的帝国建造者如何负担得起所谓“白人的负担”,履行为殖民地带去文明的使命呢?所以,当亚伯怀特这个“能干的南非白人”被印度人谋杀后,小说传递给读者的情绪里没有丝毫愤慨,只有对印度人的同情、钦佩以及正义得以伸张的舒畅感。

月亮宝石是印度教圣物,这颗宝石不再仅仅是物质的能指,而是精神和文化的寄托。它的曲折命运揭示出英国乡村庄园的经济与殖民地的关系密不可分,发生在殖民地的事件最终会波及英国本土,造成英国社会的动荡。月亮宝石暴露了殖民者的凶残和贪婪,折射出他们宗教和文明幌子下的道德败坏和伪善。而且通过宝石对英国乡绅家庭的影响,作者暗示了殖民地事务对传统社会和家庭等级秩序的破坏:只有当殖民地的宝石离开英国本土,英国家庭才能恢复正常秩序。

小说的另外一个主题是赞美雷切尔对爱情的追求,尽管她的追寻之路充满艰难。她在生日宴会前同弗兰克林坠人爱河,但在深日宴会当晚亲眼目睹了弗兰克林偷走月亮宝石,她开始怀疑他们的爱情。但不管她有多么的伤心,她都选择牺牲自己的名誉保守秘密来保护弗兰克林。小说中有三个印度人始终追寻着月亮宝石的足迹,他们的任务是前赴后继的寻找,不怕牺牲,甚至可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直到把宝石送回原处。雷切尔的牺牲是以爱的名义,而三个印度人的牺牲精神是以信仰的名义。两种牺牲精神互相呼应互为支撑。

艺术特色

《月亮宝石》所体现的恐怖神秘性是哥特式建筑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读者在读小说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猜测凶手,猜测错误,继续猜测,猜测又错误的过程中。只有读到结局才发现真正的凶手是谁,其实作者早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蛛丝马迹,因此读者无不佩服作家写作技巧的高超,而悬念设置所展现的恐怖神秘性更是完美地体现哥特文学的特征。

在《月亮宝石》一书中,威尔基·柯林斯对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异常精准,这也是大部分推理小说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西方推理小说,一发韧就如此成熟。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就像话剧和电影拍摄一样,分序幕、第一部、第二部、尾声,在第二部中又分了六个故事去叙述。总的叙述时间不变,宝石失窃一一追查—真相大白,但在宝石失窃之后,第二部中由六个人分头叙述的事情,就像警察在找线索,询问相关人事,六个人单独讲的部分似乎是独立的。通过时间的重合和空间的交差,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分叙、倒叙、插叙,空间、空间、时间、时间交差,令情节凌乱而复杂,紧密而错落有致,读者的心情被作者操控,人性的真实像抽丝剥茧,最后出现一个白色的肉体。威尔基·柯林斯在叙述中时时设有陷阱,把读者的心思调动到“神秘”和“阴谋”方向,他却如此接地气的指向人性的美好,正当你要相信人性的美好,又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意外把远走的“阴谋”拉了回来。最后宝石怎么回到印度的你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这种若隐若现的叙述在转换叙述视觉的时候有异常的精准,叙述视觉转换,在人物对话中反写出上一个人物的缺陷或者弥补缺陷,全后照映,一个随意的小事引发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场面。

作品影响

《月亮宝石》是威尔基·柯林斯侦探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艾略特在《月亮宝石》的序言中称此书是“第一部最长和最好的现代英国侦探小说”。它的成功在于精湛的叙事技巧,生动的人物塑造,以及区别于其他侦探小说的它的社会价值——它谴责了英国侵略军在印度犯下的罪行。

作者简介

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于1824年1月8日生于伦敦,1889年9月 23日死在伦敦。父亲是个风景画家。他12岁时随父母迁居意大利,三年后回国,就读于海伯里私立寄宿学校,曾在茶叶公司工作,后改学法律,在伦敦林肯法学协会当过律师。1847年,父亲死后,他才开始以写作为生。第一部作品是《威廉·柯林斯》传,不久就从事小说创作。一开始成绩平平,后来他结识了当代文豪查尔斯·狄更斯,成为莫逆之交,并为狄更斯主编的,当时最风行的杂志经常撰稿。他的长篇小说往往在这本杂志上先发表,然后出单行本。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小说,大都以侦破犯罪事件为题材,威尔基·柯林斯即以此种小说蜚声社会,享誉30余年,但他作品虽多,而得以流传后世并得到肯定的仅有《月亮宝石》和成名作《白衣女人》两部。

参考资料

月亮宝石.豆瓣读书.2024-03-15

月亮宝石.豆瓣读书.2024-03-15

世界经典名著:白衣女人+月亮宝石(套装共10册).起点中文网.2024-03-15

威尔基·柯林斯.易文网.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