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大学
华东大学是中共华东局创立于1948年、为革命发展培养干部的大学,创立之初的校址在潍坊市。首任校长为韦悫。
1948年4月,为适应开辟华东新解放区工作的需要,中共华东局决定成立华东大学。同5月中旬开始筹备,6月开始招生,学校确定设置大学预科部和临时研究班。9月4日,华东大学举行开学典礼,11月迁入济南市,合并山东省教育学院。1949年,为开辟工作,华东大学抽调干部和动员全体学员组成南下工作队,同年,学校师生两度参与黄河抗洪抢险。11月,教育学院划出,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改为实验中学。1950年初,华东大学结束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方式,逐步转入以专业课为主的长期教学。同年11月初,中央教育部要求华东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合校,学校于12月底全部搬迁至青岛市,暂住黄台路。12月公布合并初步方案。1951年3月15日,华东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合校,命名为山东大学。
华东大学建立后干部力量较强,师资水平也较高。华东大学进入济南市后成立了文学、社会科学、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教师除潍坊市已全部到济南外,由山东教育学院并入和新聘的正副教授有刘国芳、张心田、廉立之、许衍梁、万九河、王俊岑、赵毅生、严薇青、汪伯岩,讲师有金诗伯、翟麟阁、韩连琪、侯春岭等等。1949年,华东大学创办仅半年,就为革命输送了二千多名干部。同年,华东大学的在校学生达2000人,社会科学院分4个部15个班。另受军管会文教部委托,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270人进行短期培训,全校学员(包括代训和培训)达3000余人。
历史沿革
1945年8月,山东抗日人民政府在解放区临沂,创办了临沂山东大学(为了区别国立山东大学,称临沂山东大学),设预科部,招收知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46年初,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师资力量得到充实,学校规模有所扩大,设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四系,转入以专业课程为主的学习。解放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何封、薛暮桥、李仲融、王淑明、孙克定、刘力行、胡考、宋日昌、尚钺、宋之的等在校执教。
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部队攻克潍县城,改名为潍坊市。为了迎接革命在中国的胜利,适应开辟华东新解放区工作的需要,中共华东局决定发扬临沂山东大学和华中建设大学的办学经验,在潍坊市重新建立一所大学,招收中学以上的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掌握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为革命的发展培养干部。关于学校定名问题,华东局认为中国胜利在望,学校将来要逐步走向新型正规化,而且以招收新解放区青年为主,但他们对形势认识不足,不再冠以“革命” “军政” “干部”等名义,以地区定名为华东大学。
1948年5月中旬开始筹备,中共中央华东局任命韦悫为校长,张勃川为副校长,刘雪苇为教务主任(也称教务长),俞仲武为秘书长,并陆续调派中层干部叶锦田,沈一力、梁云清、李庚、张一夫、董一博、赵凌、胡克诚,马雨亭、蒋捷夫、蒋梯云、陈捷等二十多人到校工作。还通知在渤海地区的原临沂山东大学留守人员到华东大学报到,通知分散在山东各解放区和去大连市的临沂山大和华中建大教师李仲融、何封、车载、王淑明、赵平生、朱维基,胡考、陶官云、袁似瑶等等,迅速回到潍坊市华东大学任教。
1948年6月,华东大学开始招生,学校确定设置大学预科部和临时研究班。预科部招收高中肄业和中学毕业的学生,学习期限暂定为一年,研究班招收高中毕业和大学肄业的青年学生,学习期限为二至三年。待遇一律实行供给制。除在潍坊招生外,还派人到莱阳,黄县,益都等县城设立招生办事处。到7月中旬经过语文、数学,史地、政治常识测验后,第一批共录取学生500余人。学生的来源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中多数是昌潍一带新解放区的高初中学生,其次是本省和苏北老解放区的青年学生,小学教师和一般干部,再次是从国民党统治区跑出来的进步青年。学生入校后进行编班分组,建立学习组织。
1948年9月4日,华东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张勃川副校长在会上作了华东大学方针任务和培养目标的报告,刘雪苇教务长讲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之后正式上课。教学形式以部为单位上大课,由主讲教师系统地讲解,学生经过准备和思考,开展讨论,然后进行总结。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济南战役。华东局指示华东大学迅速派人去济南市,研究在济南招生和学校迁济等问题。 9月28日张勃川副校长率领中层干部马雨亭、梁云清,朱波等十多人进入济南。经过全面研究,军管会先拨给原中国国民党第四兵站总监部房舍作为华东大学办事机关驻地。学校立即拟订招收高中以上青年学生、学习期限暂定二年、结业后统一分配的招生广告,并在商埠和城里设立报名处。为了解决学校迁济的房舍,军管会又陆续拨给济南临时中学(金牛山),济南中正中学(经七纬八路)、济南建国中学(经三纬三路)、济南成城中学(今八一礼堂附近)等校舍,还商借了齐鲁大学一部分房舍。此时,潍坊市的部分教师和干部已先后到济南市,分别负责招生,添置家具和修整校舍等工作。
1948年10月下旬,招生工作基本完成,几处校舍也整顿一新。仅在济南报考的学生就达1600余人。经过简单的笔试和口试,绝大部分报名者皆被录取。为了尽快开学上课,统一进行教学工作,潍坊的师生于11月下旬全部迁至济南。11月,山东省教育学院并入华东大学,改为华东大学的教育教院。至此,华东大学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激增至五十多人,基木上可以胜任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12月初,学校制定了《华东大学组织条例》《华东大学校务委员会规程》《各级负责人工作职责》《各部门办事细则》等等,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趋于完善。
1949年初,华东大学各院、部、班按照新的教学计划全面开展工作。同年,为开辟工作,华东大学抽调干部和动员全体学员组成南下工作队,第一批共批准了1500人,2月下旬随同解放大军渡过长江,分配在安徽、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省市新解—放区工作。南下工作队离校后,又从留校的学员中选调60余人成立南下文艺工作队,由教务长刘雪苇和冯韧率领,到南方接受新的任务。同时,秘书长俞仲武、文学院代院长黄源和干部、学员40余人也调去开辟工作。此外,因工作需要,又先后抽调学员200余人,分配到有关军政部门工作。
1949年5月,韦悫校长调任上海副市长,上级决定由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彭康部长兼任校长。为了加强华东大学的领导力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任命李宇超为副校长,余修为教务长,刘宿贤为秘书长,以后又介绍崔戎、武杰等同志来校工作。同年8月,黄河出现六十年罕见的洪峰,济南市地势低洼,威胁着数十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华东大学奉命立即投入黄河抢险。学校当即成立黄河抢险指挥部,余修任总指挥,胡克诚任副总指挥,武杰任政委。全校干部和学生编为四个大队,下属十二个中队于8月8日奔赴洛口黄河大堤。经过七天七夜的紧张战斗,终于降服了洪水,取得初战告捷的成绩。8月15日抢险队返回学校。9月上旬黄河又出现第二次特大洪峰,华东大学抢险指挥部率领1600人的四个大队重上大堤。终于保住大堤,防洪队于9月24日返校。
1950年初,华东大学结束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方式,逐步转入以专业课为主的长期教学。同年10月,上级领导原拟将学校迁至南京,继续兴办。后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权衡利弊,进一步研究,提出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校、集中力量把山东大学办好的初步方案。这一方案经华东局批准,立即报中央教育部批准。11月初,中央教育部下达与山东大学合校的指示,学校经过动员准备后即行搬迁,至12月底全部到达青岛市,暂住黄台路,一面继续进行教学工作,一面磋商合校事宜。12月,合校迁并办理委员会召开华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师生员工代表大会,公布了工作概况和合并初步方案。
1951年3月8日,中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到达青岛,就合校中有关问题作了最后商榷和决定。3月15日华东大学和山东大学正式合校,举行合校庆祝大会,至此,华东大学完成历史使命。
办学条件
教学目标
1948年,华东大学在潍坊市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革命的发展培养干部。华东大学在济南市的教学计划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坚定革命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1950年初,根据新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学校结束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方式,逐步转入以专业课为主的长期教学。
师资力量
由于华东局的重视和全面安排,华东大学建立后干部力量较强,师资水平也较高。华东大学进入济南后又有新的发展,教学组织也随之调整和增加,成立了文学、社会科学、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院下没部,部下设班。文学院由韦悫校长兼院长,社会科学院由张勃川副校长兼院长,教育学院由田佩之任院长。部主任除李庚、张一夫外,还有丁山,蒋梯云、蒋捷夫,钱冰等。班主任由朱作云、张开林、陈芗、邵平、许福康、王树林、陆军、宫克等分任。部配备助理二至三人,班配备干事二人,在部主任和班主任领导下分管组织,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工作。研究部由李仲融教授任主任。此外,还设有讲习班和师训班,培训社会上闲散的知识分子和中学教师,另设附属中学。讲习班由车载、方建平任正副主任,下分三个教学班,由陈绂庭、范玲,陈兆林分任班主任。中学教师训练班由糜白辰、周清和分任班主任。附属中学由王大彤,宁汉戈分任正副校长。华东大学的教师除潍坊已全部到济南市外,由山东教育学院并入和新聘的正副教授有刘国芳、张心田、廉立之、许衍梁、万九河、王俊岑、赵毅生、严薇青、汪伯岩,讲师有金诗伯、翟麟阁、韩连琪、侯春岭等等。
课程设置
华东大学在潍坊市对高中毕业和大学肄业的分别编为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教育三个临时研究班,对于高中以下程度的编为两个预科部,下分六个学习班,班内再分若干学习小组。
华东大学在济南期间课程设置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时事政策等为共同必修课,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沦、联共党史,中国文学史、教育概论、文艺政策等为业务课。
1950年,从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出发,设立政治、俄文两个长期学习班,学习期限定为二年,培养宣教干部和俄文翻译人才。五个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师资条件,拟订教学计划和课程纲要。学校规定马列主义、新民主主义论、时事研究、教育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国文、俄文、体育八门为各系共同必修课(与业务课重复者不修)。政治系开设的业务课为: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政策法令研究、政治学概论、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名著选、世界革命史、近代国际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联共党史、中学政治教材研究,共14门。文学系开设的业务课为:文艺学、中国语文、写作实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文学名著选读、苏联文学选读及研究、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世界文学史、中学国文教材教法及实习,共11门。史地系开设的业务课为:社会发展史、科学历史观、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国际问题、地图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学名著选、自然地理、中学史地教材教法及实习,共11门。艺术系除开设文艺理论、文艺政策、作品选读及研究、实际训练等业务课外,音乐、美术、戏剧三组另订具体课程纲要。俄文系开设的业务课为:讲读及文法、会话、苏联现代戏剧选读、作文、读报、苏联名著选读、应用文、翻译、俄文速记及打字、俄文教学法,共10门。
学生培养
1949年,华东大学创办仅半年,就为革命输送了二千多名干部。同年,华东大学在组织南下工作队的同时,从徐州市招收初高中学生500余人,3月上旬入校,后又从江苏省,浙江国统区过来一批学生。除编入文学院教育学院学习外,多数编入社会科学院学习。4月份又从南京、上海市等地过来一批青年学生,经考试后录取300余人,续设社三部,由蒋梯云任主任,下设五个班。6月份又接收迁去江南的原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等返回山东省学生二百余人,又续设社四部,由蒋捷夫、朱波任正副主任,下设四个班。至此,华东大学的在校学生又达2000人,社会科学院分4个部15个班。
另受军管会文教部委托,在济南临时中学设中学师资训练班,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270人进行短期培训,全校学员(包括代训和培训)已达3000余人。
校园文化
资料来源
校区情况
华东大学皖北分校简称华皖分校。1949年1月中共江淮区党委决定派干仲儒筹建华东大学江准分校,后改名为华东大学皖北分校。同年2月开始招生。本部校址驻省立凤阳师范(今风阳中学),分部分别驻县立简易师范、风阳私立求实中学、私立光启中学及龙兴寺、临淮关和实验农场等处。课程以政治理论为主,并学习土地法、货币理论等。前后共招生学员5000多人,为皖北解放区输送一大批人才,同年8月23日停办。
校园环境
华东大学校址选在潍县城东教会的乐道院,院内树木茂密,房舍整齐,附近有农田菜圃,小河流水,环境清新雅静。
行政管理
管理体制
华东大学的行政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由校长、副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研究班和部的主任及学校党总支书记,组成行政会议,校长为召集人,定期研究学校重大工作问题。华东大学初建时,直属中共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党的组织设总支委员会,由叶锦田任总支书记,张一夫、李庚,李仲融,赵平生任总支委员。行政机构在校长领导下设秘书、教务两处。秘书处下设秘书、总务两个科。秘书科由梁云清任科长,负责行政管理,会议组织、上下联系、文书处理等工作。总务科由胡克诚、顾光华分任正副科长,负责物资供应、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招待,警卫等工作。教务处下设教务、注册两个科和图书馆。教务科由赵凌,马雨亭分任正副科长,负责招生、教务行政和教学计划的检查等工作。注册科由叶锦田、沈一力分任正副科长,负责人事调配和学生的学籍管理等工作。秘书、教务两处由秘书长和教务长直接领导。
历任领导
资料来源
杰出校友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山东大学.2024-06-25
D003.华东大学全宗(1948.山东大学档案馆.2024-06-25